英语教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2888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英语教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英语教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英语教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英语教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教法.docx

《英语教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法.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教法.docx

英语教法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概论

一.开设小学英语的价值

1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

3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意识

4有利于儿童开阔视野,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开放和兼容的态度和世界观

二.小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小学英语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着眼于全人的教育,通过小学英语课程,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态度、初步的语感和文化意识,以及初步的语言交流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良好世界观的形成

全人教育论

创始人:

1921年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1887—1977)在“八大教育主张讲演大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说文章,第一次提出了“全人教育”的主张,创始了日本新教育运动的一个新的理论学派,为了探索实践其全人教育理想,1929年在东京郊外创立了玉川学园。

全人教育论

定义:

“全人教育就是完全人格、和谐人格的教育。

它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人类文化的全部,而缺乏人类文化的教育则是畸形的教育”。

组成:

全人教育应该由六个方面组成,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

目标:

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多方面和谐发展,反对片面畸形发展,重视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反对“智育第

一”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三.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语言

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3习得和学习

4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语言

[1](a)humanspeech;

 (b)theabilitytocommunicatebythismeans;

 (c)asystemofvocalsoundsandcombinationsofsuchsoundstowhichmeaningisattributed,usedfortheexpressionorcommunicationofthoughtandfeelings;

 (d)thewrittenrepresentationofsuchasystem;

[2](a)anymeansofexpressingorcommunicating,asgestures,signs,oranimalsounds;

 (b)aspecialsetofsymbols,letters,numerals,rulesetc.usedforthetransmissionofinformation,asinacomputer;

语言

(一)语言的定义:

1(a)人类的言语;

(b)通过言语来交流的能力;

(c)用来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感觉的一套声音及这些声音互相结合的系统;

(d)系统的文字表达;

2(a)表达或交流的任何方式,如手势,标记,或动物的声音;

(b)符号,字母,数字,规则等的特殊集合,用来传达信息,比如用在计算机中等;

(二)语言的特点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语言最本质的特征

2.语言是由符号系统,语义系统和语用系统组成的

3.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

4.语言是一种有声音,有形象的可感知的系统,有特殊的生理基础

(三)语言观

语言观是人们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基本的看法.

1.结构主义观(structuralview)

2.功能观(functionalview)

3.(社会)互动观(interactionalview)

下列课堂教学实践体现了哪种语言观?

A.结构主义观B.功能观C.互动观

1.要求学生根据班里同学的体能状况,讨论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人选。

2.学习问路和指路。

3.从对话中选出重要词汇和语法进行练习。

4.让学生猜测新开业的超市里有什么文具。

5.通过听和模仿,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6.听一段餐厅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录音对话,学习用英语点菜和付款的表达方法。

第一语言

1.第一语言(firstlanguage)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母语(motherlanguage/nativelanguage)是指在童年早期从周围环境中自然获得的最初语言。

3.第一语言和母语的关系

第二语言

1.第二语言(secondlanguage)

狭义的第二语言指除母语之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的语言。

广义的第二语言指掌握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后通过学习而掌握的任何一种语言。

2.外语(foreignlanguage)是与母语相对的,即在本国之外使用的语言。

3.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

外语

广义二语﹛

狭义二语

二语﹛

狭义二语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区别

L1

L2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本族语

非本族语

母语

外语

主要语言

非主要语言

水平较强的语言

水平较弱的语言

学习和习得

1.习得(acquisition)又叫获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经过正式的教授而自然地,下意识地获得语言的过程。

母语往往是通过语言习得获得的,它同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密切相连。

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

1咿呀语

2单词句

3双词句

4简单句

5复杂句

看一个“瞎了眼的娃娃”是容易看见还是很难看见。

6对话技巧

2.学习(learning)是指儿童在正式环境下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学习语言的过程。

每个正常发育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后4-5年内顺利地获得母语的听说能力考核成绩这一过程被称为“母语习得”或“第一语言习得”.

此后,由于某种原因或需要,又开始习得第二语言,这一过程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或“第二语言学习”

3.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学习)的差异

(1)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有自然的语言环境和丰富的语言输入量。

儿童的母语是自然习得的,父母输入的语言是未经组织的照顾式的语言,其特点是简单;清楚,有重复;速度慢,充满感情,有丰富的体势语,而全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儿童往往不注意语言的形式,只注意语言的内容。

在时间、地点和场合上不受任何限制地大量接触语言。

第二语言的学习,则缺乏真实的环境和充足的语言输入量。

第二语言输入的材料是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学习者所接触的材料都是经过组织处理和精心安排的,但是比较模式化呆板,重现率低,输入量不足

(2)两者学习的状态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时,儿童的大脑经历从零状态进入稳定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在习得母语之前不会说任何语言,语言系统如同一张白纸的状态。

而儿童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时,已经获得了使用第一语言的能力,大脑中已有一套系统的语言规范和原则,大脑已不是处于零状态,再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已习得的第一语言系统知识结构的影响

迁移(transfer)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两者主体的认知水平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不依赖认知系统的活动,母语与认知同步发展,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同时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

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认知能力的发展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基础,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二语言学习时,学习者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语言学习依赖其认知系统的参与。

认知能力的发展,即有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4)学习动机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是为了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从而在为其中一员,这是一种潜意识的结合性动机,这种动机使学习语言自然而然成为生活的需要。

学习者通过语言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生活经验,因此学习时没有精神压力,有着极大的内在动机,学习是为了达到交流和生存的目的;第二语言学习的动机更多是外在的,工具性的,特别是对成人学习者来说,学习第二语言基本上出于工作,学习的需要。

(5)交际的机会与对象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这种交际是大家对一人的交际交际内容不受限制,交际中会出现较大的信息差,带有“信息差”的交际语境对激发学生运用外语获取信息、进行交际的内在学习动机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可能有很多真正的交际机会,交际对象是一人对大家,交际中缺乏信息差,交际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

正如乔姆斯基所说的,“一个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可能达到本族事使用者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永远处在学习者水平上,永远是一个匮乏者。

“信息差”(informationgap)即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手段、交换信息,填补空白,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交际活动就是不断地填补旧信息差、建立新的信息差的交替过程,如果没有信息差,交际就缺少动力和意义。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获得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也可以在指导的背景下,即可以通过习得和学习两种途径。

因此语言学家Ellis指出,第二语言获得指的是在自然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吸收而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

英国的Strevens也指出获得第二语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是通过长期接触而自然习得这种语言,另一种是在有系统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外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就是结合以上两种情况下学习者获得和使用第二语言的内在过程的研究。

拉申的输入假说(Krashen’sInputHypothesis)

1.语言习得-学习假说(the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

克认为成人通过两种不同而又独立的途径学会外语,一是学习,一是习得。

习得是一个无意识地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这同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一样。

习得的语言系统处于大脑左半球语言区,是自发语言运用的根本。

学习是有意识地掌握外语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以及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学习”的系统虽然在大脑左半球,但不一定在语言区。

2.自然顺序假说(thenaturalorderhypothesis)

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

克拉申认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

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3.监控假说(themonitorhypothesis)

监控假说也叫监察假说,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

监察系统能否发挥作用还要依赖于三个条件:

1)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

2)注意语言的形式,即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

3)知道规则

4.语言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

这个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主要回答人们如何习得语言的问题。

他认为,习得的一个主要条件是习得者通过听和阅读输入并理解比当前的语言稍多一点的语言材料。

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懂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可理解性

2)既有趣又有关

3)非语法程序安排

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5.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

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

情感因素因人而异,学习的情感因素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

最佳的情感条件有三:

学习者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和学习者心情舒畅,无什么焦虑感

Homework

一.名词解释

1.全人教育论

“全人教育就是完全人格、和谐人格的教育。

它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人类文化的全部,而缺乏人类文化的教育则是畸形的教育”。

2.第一语言

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3.母语

是指在童年早期从周围环境中自然获得的最初语言。

4.第二语言

狭义的第二语言指除母语之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的语言。

广义的第二语言指掌握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后通过学习而掌握的任何一种语言。

5.外语是与母语相对的,即在本国之外使用的语言。

6.习得

又叫获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经过正式的教授而自然地,下意识地获得语言的过程

7.学习

是指儿童在正式环境下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学习语言的过程。

8.迁移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9.负迁移

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10.正迁移

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

1.开设小学英语的价值。

1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

3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意识

4有利于儿童开阔视野,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开放和兼容的态度和世界观

2.语言的特点。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语言最本质的特征

2.语言是由符号系统,语义系统和语用系统组成的

3.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

4.语言是一种有声音,有形象的可感知的系统,有特殊的生理基础

3.英语教学的语言观。

1.结构主义观(structuralview)

2.功能观(functionalview)

3.(社会)互动观(interactionalview)

4.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区别。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本族语

非本族语

母语

外语

主要语言

非主要语言

水平较强的语言

水平较弱的语言

5.克拉申输入假说中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哪几个特点。

1)可理解性

2)既有趣又有关

3)非语法程序安排

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6.监察系统发挥作用依赖的条件。

1)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

2)注意语言的形式,即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

3)知道规则

7.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

最佳的情感条件有三:

学习者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和学习者心情舒畅,无什么焦虑感。

三.论述题

1.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第二章语言学习理论与学习者

学习者1:

“我上大学时学外语可用功了”

我上大学时非常用功。

那时,我天天背单词,背课文,老师讲的我记在本上,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天天抠语法,背单词,弄得可熟了。

可我外语没学好。

现在,我在美国无法用英语交流,听不懂,说不出来,写也不行。

过去学习的路子不对。

学习者2:

“别跟老师学外语!

别提当年我如何学外语了。

那时我念研究生。

我可想把外语学好了,就去问老师如何学好外语。

她给我本简明外语词典,告诉我把这本字典背下来,外语就能学好了。

我真背下来了,但没觉得提高。

我又找老师,她说光背单词不够,还得学语法。

她推荐了一本语法书,让我把这本书弄透了。

我把整本书背下来了,那时的记忆力真好。

我下了那么大的功夫。

现在,我常参加国际数学学术会议。

人家如果画图或用公式,我能看明白,可是我没法在大会上发言,会后不能和其他国家的数学家交流。

学习者3:

“IreallyhaveimprovedmyEnglishgreatlyaftergraduation.”

IstudiedEnglishasamajorforfouryears.IthinkIlearnedalot,butIreallyhaveimprovedmyEnglishgreatlyaftergraduaiton.Mywayoflearningenglishisdifferent.Firstofall,IcontinuetolearnEnglishbyteachingit.IoftenhavecontactwithEnglishandgivemylessonsinEnglish.Thishelpsmealot.Itrytocontactmoreforeigners.Well,actually,Ialsohaveseenmanymovies.Ireadthe21stcenturynewspaper.Well,Idon’ttrytomemorizewordsintentionally,butIfeelmyvocabularyismuchlarger.Ithinkthat’sbecauseofreading.

学习者4:

“wetouchedall;butonlyonthesurfacelevel.”

Well,Ihaveanimpressionthatwe’vetouchedalotinthecommunicativeEnglishclass,buteverythingwasdealtwithshallowly,soIdon’tfeelimpressiveafterclass.Wewerepuzzledaboutrevision.Wedon’tknowhowtoreviewafterclass.Anyway,someofusfeelwedidn’tlearnmuchafterawhile.Wejustlistentothetape,discussandread.Andreadingisnotinternsivereading.Wedon'tfeelsuchtechingissystematicorstructured.Wethinkstudyingintensivelycanmakeusfeelwehavesomethingtogetholdon.JuniorandseniorstudentstoldusthecommunicativeEnglishclassisveryuseful.Theysaidtheyfeelregretthattheydidn’tputheartintoit.Theytolduswecanlearnalot.Wejustdon’tsenseourprogress.Itissubconscious.Well,Idon’thavethisexperience.MaybeI’llsaythesamewordstofershmenwhenI’majuniororsenior.

从他们的外语学习经验你有什么发现?

一.语言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ttheory)

1.斯金纳基于动物行为反应的理论对人类的语言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儿童母语习得过程与动物行为反应的形成过程相似,是一个习惯的形成过程,即多次刺激——反应的结果。

刺激——反应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行为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不是一种思维现象。

2.儿童母语习得过程

模仿——强化——成形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儿童的语言环境对其母语习得起决定性的作用,其模仿能力和外界的强化作用决定了最终习得母语的水平。

同样外语的学习也可以以习惯养成的方式进行,以输入的语言材料刺激学习者,并不断进行强化模仿训练,建立外语的语言结构系统。

3.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的弊端:

1)语言行为既受语环境的影响,也受说话人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2)儿童在母语学习的过程有主体创造性,行为主义解释不了儿童说出成人未曾教过的语句现象。

(二)认知理论(cognitivetheory)

1.认知

广义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

狭义认知指知觉的理解性,即领会,理解,意识到的东西,指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分类等心理过程。

2.先天论(InnateTheory)

乔姆斯基提出的先天论(InnateTheory)与刺激反应理论相对立。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大脑中具有一种适于学习语言的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简称LAD)。

它包含着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语法(UniversalGrammar),使儿童有能力对规则抽象的语言活动进行分类,提炼,从大量的语言数据中找到尽可能简单的规律。

3.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

实验——犯错误——再实验

4.先天主义语言学习理论的弊端:

1)目前还只是假说,尚有待证实

2)对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重视不够

5.LAD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什么作用呢?

研究发现,母语习得在孩童时期完成,七、八岁时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母语,超过13岁母语习得就较为缓慢了,因此,从出生到青春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criticalperiod)。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侧化,LAD的作用也随之减弱,所以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如儿童掌握得好。

(三)互动论(interactivetheory)

1.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人类之所以有言语功能,一方面是因为大脑中先天就有专司言语功能的特殊结构(言语中枢),具有处理抽象语言符号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后天经验的作用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2.社会互动论

社会互动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以及成人和孩子的关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先天语言机制是来自孩子的自身成分,同时也需要由其他说话者特别是成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成分。

3.第二语言的相互作用论

认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是:

学习经历的修改输入和讲本族语者与学习者在对话中互相作用的方法。

当说本族语者和说非本族语初学者进行谈话时,说本族语者尽力修正自己的讲话使对方能理解,说非本族语者这进才可能从说本族语者那里习得语言。

二.中介语(Interlanguage)

中介语产生的历史根源对比分析

是指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对学生造成困难,困难的程度如何;对学生已经出现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解释。

对比分析理论不足:

在外语学习中的偏误并不能完全地准确地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来预测,解释和分析,尤其在语法和词汇方面。

这样,一种新的外语学习中偏误理论——中介语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1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即“尚未被言明的”“难以言传的”、尚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

显性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即规范、系统的,处于明了化状态的知识。

2.中介语的三个特征:

1)可渗透性,即组成中介语的规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

2)可变性,即中介语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从一个阶段突然跳到下一阶段,而是不断的借助“假设-检验”手段,缓慢地修改已有的规则以适应目的语新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