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251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doc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

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依旧突出

2014年12月22日14:

52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

毛莉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毛莉)12月18日,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在京发布。

2013-2014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三和第四个年头。

报告通过实证调查,力图全面呈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新成就及新挑战。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已接近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

  学前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可提前六年实现《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

2013年,全国新增幼儿园1.73万所,总数达到19.9万所,其中镇区(67436所)和乡村(69878所)合计13.7万所,占总数的69.2%,农村幼儿园增长迅速。

在园(班)人数达3894.7万人,即使按每年新增入园(班)人数200万的保守数字计算,实际上2014年已经提前6年实现了《规划纲要》到2020年达4000万人的发展目标。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按照目前年均3.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实际上2014年可能已经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0%的发展目标,这是学前教育发展中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机会显著增加。

2013年,全国有幼儿园教师188.5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58万人,增长了44.4%。

国培计划投入了11亿元培训幼儿园教师,农村有29.6万人,占镇区和乡村幼儿园教师总数的29.7%。

各地普遍制定了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2015年可望完成一轮全员培训。

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高等院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已达739所,在校生规模达53.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5.8万人,增长了近1倍。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重大成就,学前教育投入大幅增长。

三年来,政府积极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共新建幼儿园2.5万所,改扩建3.4万所,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4.6万所。

全国在园幼儿三年增加918万人,比过去十年增量的总和还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10.9个百分点。

同时,采取补助生均经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免费培训教师等方式,扶持民办幼儿园6.9万所次,受益幼儿约1000万人次;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在全国13个省区设立1500余个支教点,聘用乡村幼儿园教师和志愿者4000余名,受益幼儿约4万人。

三年来,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项目经费投入500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600多亿元。

社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企事业单位办、集体办和民办园比2010年增加3.2万所,增长26%。

 农村义务教育有突破性进展,各项政策稳步落实

  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有序推进,校际资源配置差距有所缩小。

2011年3月-2012年9月,教育部先后与全国3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各地承诺到2015年底使1761个区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2013年5月,国家正式启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县评估认定工作。

截至2014年11月27日,全国共有673个县区申报督导验收,617个区县通过评估认定,通过率达91.7%。

据我们对全国17个区县的调查发现,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校际之间的师生比、师班比以及高级职称比三个指标实现了基本均衡,基尼系数基本低于0.4,东中部地区大都低于0.3;在财力资源配置上,校际之间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均衡,87.5%的省份基尼系数均未超过0.4,大部分都处在0.3以下。

在物力资源配置上,生均用地面积和生均图书册数两个指标普遍达到基本均衡。

  国家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乡村教师吸引力有所提升。

2013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提出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

2014年,中央财政共下达综合奖补资金21.14亿元,有20个省份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平均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52元,其中23%的实施地区平均标准在500元以上,最高补助标准达每月1400元,极大地调动了优秀教师留任和到任的积极性。

自实施“国培计划”以来,国家已完成近640万名中西部农村教师的轮训工作。

调查显示,农村教师目前月平均工资为2359元,但如果月薪达到4000元时会有79.4%的师范生愿意去农村任教,月薪达到5000元时会有70.6%师范生会克服困难到边远艰苦农村任教。

2013年特岗教师报名与录用比,初中为5.7人选1,小学为3.8人选1,有一定的吸引力。

  国家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公共财政预算增长农村高于全国。

尽管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14万亿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5.3%,比上年降低了0.9个百分点,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56.9万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3%,比上年增加了0.02个百分点。

2013年末,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可望到2018年投入1750亿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2014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全面改薄”资金310亿,并提前下达2015年“薄改专项”资金215.6亿元。

2013年,义务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农村小学为6856.0元,比上年增长13.9%,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3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为9195.8元,比上年增长16.3%,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2.5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农村小学为1973.5元,比上年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0.1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为2968.4元,比上年增长14.1%,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3.2个百分点。

  农村营养改善计划成效显著,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质量明显改善。

自2011年在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试点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累计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149亿元,在全国28个省份的1238个县(包括699个国家试点县和539个地方试点县)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试点县占全国总县数的1/3以上,覆盖学校近13.6万所,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59.3%,受益学生近3300万人,占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34.4%,我国的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的学校供餐项目。

调查显示,国家试点县供应两餐以上的比例为39%,供应三种以上食品的比例为94.7%,89.4%的学生能够吃饱;地方试点地区供应两餐以上的比例为58.3%,供应三种以上食品的比例为71.5%,91.5%的学生能够吃饱。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6-15岁各年龄段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同比增加0.4和0.6厘米,体重均增加了0.3公斤;西部小学男女生的贫血率下降了3.3和3.9个百分点;西部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同比提高了4.6和4.5分。

 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取得重要进展,利好消息不断

  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继续扩大,农村学生上大学机会显著增加。

自2012年教育部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来,专项计划名额不断扩大,由2012年的1万名增加到2013年的3.2万名,又增加到2014年的5万名,名额分配重点面向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区。

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升学率逐年增加,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的比例由2012年的87.0%上升到2013年的87.6%。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增加,有望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纲要》2015阶段目标。

高中阶段在校生经过2010和2011连续两年的增长之后,近两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13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只有4369.9万人,比上年减少225.4万人,离《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4500万人的阶段目标略有差距。

可喜的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近年来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82.5%增加到2013年的86.0%,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即使按近两年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的发展目标也可望提前一年实现。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下降、占比减少,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受到重视。

2010年时有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238.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8%,到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只剩1923万人,仅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4%,与《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2250万人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但是,2014年国家实施了“春潮行动”,拟每年面向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政府补贴培训70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每年面向在岗农民工开展政府补贴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0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每年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10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80%以上,创业成功率达到50%以上。

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依旧突出,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报告在总结我国乡村教育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对存在的四大问题进行了梳理。

一,乡村公办幼儿园占比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师资配置水平亟待提高。

《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政策,近来年公办园比例持续增加,由2011年的30.8%增加到2013年的32.8%,乡村公办幼儿园的比例更是增加到4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

但是,农村幼儿园教师中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镇区占66.9%、乡村仅占54%,比城市的76.9%分别相差10个和22.9个百分点。

而乡村幼儿园代课教师的比例却高达9.2%,镇区也有8.5%,远远高于城市2.9%的比例。

乡村幼儿园保健医(乡2.2%,城2.9%)和保育员(乡13.6%,城18.6%)的数量也显著低于城市。

  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步增长,但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压力较大。

2013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已达92.3%,若按每年0.375个百分点的平均增长率计算,2015年基本可以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93%发展目标。

但是,按照各省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承诺内容,到2015年底全国应有1760个区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截止2014年底,全国只有617个县区通过评估认定,仅完成承诺任务的35.1%。

其中,中部地区仅完成承诺任务的28.2%;西部只完成了28.1%。

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实现2015年底的预定目标还需付出较大的努力。

  三,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依然有改善空间,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亟待提升。

2013年,小学各类器械配备达标率乡村仅为42.2%,镇区为59.6%,城市为76.5%,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尽管2012年国家出台了叫停盲目撤并乡村学校的政策,农村(镇区+乡村)教学点数量也由2011年的6.7万个增加到2013年的8.2万个,但乡村小学两年间却减少了2.9万所。

由于乡村教育条件和工资待遇依然较差,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依然较弱。

调查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

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为“向上流动”,28.2%为“平行流动”,只有4.5%为“向下流动”,而且流动者多为年轻教师、高职称教师和优秀教师。

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量虽然有所减少,但中考升学压力依然较大。

2010-201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我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呈增长态势,由1167.2万增加到1393.9万,但是2012-2014年却呈减少趋势,减少到2014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