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238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doc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

学生姓名成星学号1102014064

所在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专业班级国贸1102

指导教师冯明放______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2015年05月27日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分析

作者:

成星

(陕理工经济与法学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102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老师:

冯明放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在简单介绍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现状的前提下,首先分析了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所面临的问题,其次具体针对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再次结合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转变路径,最后对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路径进行了总结以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中国,国际贸易,贸易大国,贸易强国,面临问题,转变路径。

引言

自从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逐渐活跃起来。

国际贸易环境的巨大改善,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各个企业的积极参与,这些都促成了我国如今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由商务部的相关数据可明确看出,2004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稳居前三,到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约4.16万亿美元,我国无疑已经是国际贸易市场上冉冉的红星。

但是,在为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现阶段仍然是追求数量扩张的贸易大国而非追求综合效益的贸易强国,如果不及时加以转变,我国必将由于盲目追求贸易数量等导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瓶颈状态,同时对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的现状

对贸易国的判定由来已久,从早期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到之后各种经济理论百花齐放,近几年来,各界学者、专家均站在不同角度解释了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各自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通俗简单一点来讲,贸易大国即指生产的东西很多,主要在产品的生产量上占优势,但产品本身不一定具有竞争力;而贸易强国是指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技术含量高,且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长,整体较低的物价水平,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曾最先将我国这一经济发展现象称之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由图1.1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进出口一直在稳定的增长,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稳居前三,到2013年我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另一方面,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

对外贸易商品的结构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向国外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却大量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总体来看,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仍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大多数企业都缺少核心技术的支持、无法创建并维护自主品牌,且产品附加值较低。

结合近些年对于贸易国的判定所提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外贸依存度等指标以及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各项权威统计数据来看,现阶段我国的确仍是追求数量扩张的贸易大国而非拥有各种核心技术支持、大量自主品牌的贸易强国。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都已开始关注我国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这一问题,并从经济理论、经济运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及看法。

商贸部等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如《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

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之路才刚刚开始起步,仍有较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分析解决。

图1.12004年—2013年我国进出口值增长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

二、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基于我国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这一现状,我国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是势在必行的。

实现这一转变,对于我国经济贸易的转型、对外贸易及经济更好的稳定发展、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现在,我国正处于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的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

1.对外贸易结构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

在此,主要研究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能源状况和经济贸易政策等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

整体来说,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特征是:

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商品结构的特征则是以出口贸易以初级品为主,进口贸易以工业成品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再很大程度地上已经有了改善和优化。

从国家统计局官网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例已经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了2012年的5.5%,而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则由1980年49.7%提升至2012年的94.5%;同时,进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的得到优化,例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进口产品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同时,石油、铁矿砂和铜等资源的进口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也有所上升,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进口机制的逐渐完善。

然而,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方面,我们还应当充分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

我国仍然以加工度不高、竞争力低、技术含量少的一些轻纺工业品以及机械设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的主要产品;第二:

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角度来看,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且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电子技术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仍是进口商品的主体。

基于以上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方面的分析,一方面,中国对外出口贸易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与中国固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近年来,在我国关于劳动力法律的完善下,企业需要为员工缴纳的各项福利保障基金增多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都使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显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在逐渐减弱。

另一方面,我国在进口货物时,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电子技术产品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该问题充分说明,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仍然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持。

2.生产要素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析

(1)劳动力要素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度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毫无疑问,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关于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我国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

劳动力优势也就不断地削弱。

下图是2004—2013年以来,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折线走势图。

图2.12004年—2013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

由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逐渐不再存在。

造成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更多的体现在劳动力规模上而非劳动力素质,所以当我国将对外贸易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技术要求更高的产品上时,我国大多数廉价劳动力必然不符合技术要求。

随之而来的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必然会加重劳动力成本。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日渐完善,各个部门也更加注重保护员工、工人的权益,现在的部分福利保障基金也需由企业缴纳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也无疑使得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提高。

(2)土地及自然资源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当时工业水平较低以及缺乏各项技术支持,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是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类型。

这一策略也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显然,凭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并不是一个适合长远发展的选择。

高能源消耗确实为我国换来了对外贸易的增长,但我国的较低的能源价格却并未能反映出自然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

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

这些问题也早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识,各种相关政策相继出台,自然资源滥用,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3)资本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吸引外资政策,例如:

对现行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的完善,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以及引进外商投资新方式等,加之各种优惠政策使得我国在过去这些年来吸引力大量的外资。

商务部曾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数额,已持续23年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居于首位。

2015年1月29日,根据《全球投资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是全球外商投资的第一目的地国,也是2003年以来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同时《全球投资趋势报告》称,2014年的消费需求低迷、外汇市场不稳定、政治局势也有一些动荡,这些都导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了8%,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有所下降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资的吸引也必将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拉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这些地区对住房、厂房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3.国际贸易摩擦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一直是以低成本低价格为主要竞争优势,这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仅2014年上半年我国就受到了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一共53起,涉案金额高达52.9亿美元,分别较2013年同期增长了20.4%和13%。

考虑到我国低生产成本和低价格的优势,我国日后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有关部门分析得出,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具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量增金额大、措施权重此消彼长、清洁能源和钢铁产品摩擦突出等特点。

总体来说,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方面仍然不容乐观。

4.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大多基于成本低廉等,而很少有企业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有高新技术支持的企业也比较少。

2005年我国国家质检总局曾发布相关数据:

我国有将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出口的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比例还不到10%,而剩余90%以上是无牌生产或替外国品牌做贴牌生产。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品牌的重要性早已是众所周知。

根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统计,著名品牌的数量虽然只占在全球品牌的3%左右,但它们却拥有全球40%以上的市场。

正是由于我国企业大多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持,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生产的产品大多属于低加工、在产品供应链上也处于较低位置,才使得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大,在国际贸易中,也就一定程度的失去了领先机会。

5.我国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取得的巨大的进步与我国政府不断的调整完善自身现有的法律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引入外资的政策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