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说课讲解.docx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说课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说课讲解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一):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
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
●教研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教研活动地点:
幼儿园办公室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
姜治平
●参加对象:
小班组全体成员
●活动实录:
主持人:
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
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
计老师:
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
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
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
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
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
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孙老师:
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曲线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队的时候,排不整齐。
主持人:
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要适应群众生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刚才张老师讲到了利用孩子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练习,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虽然排队这是个简单的规则,但是,我们也是要让孩子在有兴趣的情感氛围下自然理解规则意识,让孩子主动获得,而不是教师的灌输。
老师们还有其它的策略吗?
朴老师:
我觉得,孩子来到幼儿园,首先必须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
这是孩子适应群众生活,开始有序活动的第一步,记得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刚上幼儿园还小,情绪还不稳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习得,也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慢慢来吧,不着急的,但之后我觉得自我的这种想法不可龋因为我发现,在我组织孩子群众活动时,总有孩子进进出出的,一会儿要小便,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我抱,这个时候,我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班级常规有问题了。
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开始,我就在班级常规方面做了很大的实践,比如我要让孩子养成举手的习惯,那我就有时候一个星期就抓孩子的举手问题,一个星期不行,那就两个星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效果还是蛮好的。
张老师:
刚才朴老师说的方法我感觉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级常规必须要抓好,不抓好,老师的活动多半是很无效的,有了一些不要听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课堂常规不好,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倾听,我觉得教师在培养孩子课堂常规时,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导为主,我以班上上课认真的孩子为榜样,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眼睛亮亮的,就引导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稳稳的,我会及时表扬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课举手用心,我也会引发其他孩子给予响亮的掌声,孩子是喜欢听好话的,也很想被老师表扬,所以这些方法还是满可行的。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二):
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
地点:
总后六一幼儿园礼堂
参加人数:
孙路(市早教所教研员)、范惠静(丰台区教研所教研员)
刘建霞(总后六一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16人及业务干部3人
全国各地专家同仁近70人
主持人:
范茜(总后六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
活动主题:
在大班区域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玩具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出教研专题
主持人:
本学期大班设立了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合作等5个户外区域,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如在跳跃区活动的孩子下肢运动量较大,而上肢运动量少,而在投掷区的孩子则相反,上肢运动量大,以往我们研究过区域材料的投放,基于这个基础,我们这天研的主题是:
如何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充分运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
首先请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进行一下状况介绍。
二、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反思与讨论前的质疑
1、跳跃区指导教师状况介绍
冯斌:
跳跃区是以发展下肢为主要活动区域,在本区孩子能透过材料与玩具互动到达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肢跳、双脚跳、行进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重点我们试着调整,添加适量玩具,如跳竹竿时带给上肢活动的辅助材料,从上向下跳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吊饰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
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期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主持人:
各位老师对冯老师的发言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能够提问。
一名教师质疑:
请具体解释一下青蛙跳水的游戏中,跳台的高度和垫子的距离是怎样设置的?
冯教师解答。
2、跳跃区指导教师状况介绍
怀向群:
我们发现本区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活动中上肢动作多,下肢活动较少,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下肢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投放了不一样层次的材料如不一样大小的、不一样重量的投掷球,高低不一样的篮框等,并透过贯兰高手等游戏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
我们想听一听大家更好的意见和推荐。
一名教师质疑:
在区域中带给宽而大的垫子有什么意图?
怀教师解答
范惠静:
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这天你的问题是什么?
你想透过这天的教研活动解决什么困惑?
请求什么帮忙?
刚才听了两位老师的介绍,一个是上技区域指导老师,一个是下肢区域指导老师,两位老师组织的活动正好是反着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局部身体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域时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参与式讨论
主持人:
围绕这天研的主题,结合上午观摩到的状况和下午两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天分四组,如以往一样其中有组织者,记录员,时间播报员,发言人,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来了很多观摩的老师,所以有三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要求,一是记录员要尽量写大字;二是发言人讲话语速要慢;三是小组研讨时间为15分钟。
也欢迎全国的各位专家参与我们的讨论。
教师自由组合分四小组讨论,市区教研员、园领导参与讨论。
四、分组发言(请各组发言人陈述自我的观点与共识)
以下是各组发言提纲
l小开拓者组:
1、玩具材料的运用:
1、玩具本身的功能运用2、幼儿在活动中的使用,玩具投放以后是否发挥了它的作用
2、孩子上下肢的充分活动:
玩具的运用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上下肢活动设置不要太牵强,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玩具,充分发展上下肢。
l福娃组:
材料的投放运用
1。
在层次上高低不一样、宽窄不一样。
2。
数量上运用
3。
运用环境带给合理场地。
4。
如何了解和把握投掷材料的运用
5。
针对个别儿童的差异,合理投放材料。
l亮眼睛组:
1。
设置综合区来弥补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
2。
教师多角度的观察孩子。
教师应做一个观察记录,活动卡来了解每个幼儿的活动状况
3。
场地、玩具的使用是否适宜孩子的发展?
注意活动材料的安全使用。
l提问者组:
1。
透过交换区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
有些游戏能够增加辅助材料。
3。
辅助材料就应贴合大班幼儿的发展。
主持人:
四个组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小开拓者、福娃、亮眼睛、提问者。
小开拓者代表一种探索精神,福娃代表的是热情,亮眼睛是要有一双观察的眼睛,提问者代表的是一种反思精神,我认识这正是开展教研工作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以上四组教师有这样一些共识:
一是提高玩具的运用率,增强玩具的挑战性,孩子爱玩的,能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的玩具应继续投放,而孩子运用得少的应调整。
在玩具本身的运用上,摆放上,使用上要巧妙。
二是在使用上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引发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运用玩具,这就是老师应起到的支持者的作用。
三是巧妙运用玩具丰富游戏情节,将运动锻炼融入游戏中,老师在这天活动中运用了一些游戏,但还不够,还要多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使幼儿上下肢得到充分发展。
请刘园长为我们的活动进行点评。
刘园长:
为什么叫亮眼睛?
教师赵萍:
要观察孩子。
做任何事要从观察出发,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刘园长:
我个性喜欢这个名字,观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赵萍:
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反馈行为。
刘园长:
这是《纲要》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孩子,这天幼儿玩的水平、潜力上老师的观察还不到位。
活动指导的方法,我们有预成的指导,有生成指导,要根据孩子实际状况针对性地指导,我们这天是否根据游戏情境和孩子生成活动的状况进行指导的呢?
如在投掷区孩子玩的水平,质量,教师把握还有欠缺,心中有孩子在理念上有,但在实际活动中有欠缺,一些孩子玩的水平、潜力老师还未观察到,期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做到用亮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活动,这才是促进孩子发展。
活动指导的方法上,大班老师都很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但参与并不是全身心与孩子一齐玩,这是基本要求,在参与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要眼里有孩子,指导要有点、有面,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每个孩子的活动,质和量不是玩了就够了,要玩得有质量,就要引导他。
我们关注充分活动,充分的定义是什么?
我认为老师要把握这个度,刚才质和量不是说玩了高兴了,质和量就到达了。
作为大班末期,我们有要用《纲要》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玩得有质量,如投,孩子动作是不是到位,量是不是够了,老师就怎样指导,现让孩子快乐发展,快乐是基本,但同时还要发展,还要进步,还要提高,老师要运用玩具材料来促进游戏,让孩子充分运动,充分发展。
主持人:
多谢刘园长。
提请教师注意刘园长在刚才所说的,在参与活动时教师的身份与孩子是平行的;指导活动时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应高于孩子,要能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支持。
范蕙静:
谈谈自我的感受,思考。
上午和下午都是围绕着区域体育游戏这种组织形式展开的,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目标展开的,《纲要》中提出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最终是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纲要》中也提到要透过环境的利用有效促孩子发展,从这两点分析,区域游戏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是满足不一样兴趣,不一样需要的孩子的。
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既满足兴趣有促进孩子的发展,老师提出这个困惑,怎样权衡两者关系?
我认为值得肯定的是:
1、选题方面是认真领会纲要精神,注重观察孩子,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的问题,确立研究问题,我们的研究是在实践中选取的问题,将教师的行为与幼儿发展联系起来,选题贴合《纲要》精神,贴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研究过程不论质疑,还是讨论,能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老师的引领谈话中体现了尊重孩子,了解发展,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从儿童角度想,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而且寓教于游戏中。
3、研究组织氛围民主、开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们有的说,踊跃说、愿意说、抢着说,并能够谦虚的理解意见,到达同伴互助的作用。
质疑:
(选题上)
1。
问题还要再进一步在明确,老师困惑在哪?
透过这天的活动,你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老师每个人获得一言一得,你参加教研后你的提高在哪儿?
进步在哪?
我们在选题思考是一个人的问题还是大家的问题。
2。
研究的资料还要从细致、细微入手,小开拓者组,有层次,有脉络,有关键点,有的组写得宽泛。
3。
区域体育活动的研究至今要重新审视,思考,是否还要按基本动作要求去分区,我们发现了跳跃区投掷区孩子的问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进行分区,再者创设适宜环境,投放适宜玩具材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能不能突破传统做法,不用动作技能的名称框住我们的思维,推荐可否开展勇敢者等区域,有所创新。
孙路:
贴合纲要要求,贴合幼儿身心发展。
游戏促进了孩子全面的发展。
材料投放体现了层次性,年龄特点及趣味性。
这个题目只是个话题,是老师发现的,还是孩子们的问题。
主要借话题来探讨儿童观、教育观。
老师观察到这个问题时,是不是上肢动下肢不动或相反呢?
我发现中班做不到,大班幼儿基本能做到全身协调。
当孩子个性感兴趣时必须有他的道理,是发展的需要,因为孩子的运动每一遍的好处都不一样。
我对运动教育的看法,不单纯是体能锻炼,是一个裁体,是一个运动的教育,全方位的让幼儿获得发展。
哪个是让孩子有创意的,哪个是克服恐惧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大会讨论
黄琼:
根据上午预设的三个问题,看六一的活动,包括区域、环境,发现亮点、特色,有推荐、想法提出来。
大连:
教研活动有理论认识和实践高度
户外活动具有层次性、丰富性,材料丰富,一切想着孩子的需要。
老师的眼睛是亮的,心是平和的。
教育氛围浓厚,把教育理论融入教育活动之中。
山西太原:
两感谢:
1、为带给机会2、服务好。
两感叹:
1、园长是专业、专家级的亲自参与。
2、教师能真正的参与教研。
两推荐:
1、困惑如果能当场明确,当场解决。
2、讨论要有相关的理论拔高。
两问题:
1、如何定的这个题?
2、园本教研的步骤是怎样进行的?
范副园长:
这个课题是上学期教研资料的延伸,上学期我们研究的是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玩具材料的投放,透过研究老师们自制了超多的户外玩教具,这些东西是否适合投放,应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才能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是这学期我们要研究的。
在组织户外区域活动中发现,教师们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换区域,在某些区域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结合上学期的研究资料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
河南洛阳:
1、材料极为丰富,品种的丰富,而且全是自制的。
2、刘园长的参与、水平引领着老师的研究。
长沙教育局幼儿园:
1、活动形式多样、丰富。
2、园本活动真实,园本活动的深度不够充分,点没有充分解决,点应放在
a、材料的三显:
哪些适合大班、中班、小班,哪些适合上下肢运动的。
b、形式的设计:
怎样来促进上下肢发展?
可分为上肢区、下肢区、综合区来划分,并在各区域分出难易程度,适合每个儿童的不一样需要。
c、指导策略:
老师分工,对不一样区域,不一样孩子来摸索指导策略。
以上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文章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安徽铜陵:
1、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好。
2、体育活动材料投放有层次、清晰,材料丰富。
3、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4、孩子在游戏中快乐,老师注意在活动中的社会性。
5、如何促进孩子与玩具的互动?
教师虽然注重了个体差异,但教师的指导策略还有待提高。
6、动作较随意,对动作的质和量的指导要加强。
7、教师过多的关注动作,怎样透过活动培养孩子的气质和品质
8、教研平等、民主,问题来自于孩子,来自于实践。
每位老师都参与讨论,范老师的发言体验了引领作用,注意指导老师的提问,有理论提升。
甘肃兰州:
三感受:
特色鲜明,有资料、有层次。
良好的研讨团队。
范惠静老师的点评专业、有层次、有实践。
一推荐:
运用回转录象的方法来研讨。
一问题:
幼儿园在下一步的活动中有那些落实。
杭州学前教育:
1、活动的质和量的问题怎样进行评价、记录的,让孩子明白进步在哪,技能也要有,非智力品质也要有。
2、投放玩具的适宜性,如竹竿投放手铃就很适合,更好贴合跳的节奏。
昌平学前教研室:
1、关于提高玩具的利用价值。
2、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上海黄琼:
l对幼儿园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材料的自制和创造性的运用。
2、孩子的运动潜力、兴趣和状态,能够折射出全园活动的力度。
3、运动上的整合意识,研究的体育整合了孩子方方面面的资料,加入了舞蹈,儿歌的资料。
问题:
1、教师在现场的作用?
2、关注安全,鼓励孩子去玩。
3、教师在现场的观察,支持孩子获得最大的挑战和发展。
如:
运动量差异的关注和支持上,教师的观察需要提高。
4、孩子的自我服务。
如:
在整理玩具材料上应让孩子自我来。
l环境:
推荐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表达的结果多,质疑、提问的过程较少。
在区域活动中课程平衡的问题。
l对教研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有主题,有目的。
2、有表达,有质疑。
3、有引领,有归纳。
推荐:
1、开放与梳理的关系,有梳理才能上层次。
2、前期的学习、准备、预设和现场倾听。
3、及时归纳在教育方面注意的问题,学习方面注意的问题,都要说清楚。
4、留意上方的思考,让老师带着问题回去。
l对教研员的看法
优点:
1、导向正确
2、参与是平等的。
3、引领是专业的
最后推荐:
1、教研员在理性上帮忙老师提高表达的逻辑性上需要加强。
2、协调与充分的问题怎样梳理、定位的好一些,需好好的总结一下。
3、一种材料的投放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三):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时间:
2015年2月25日
教研活动地点:
幼儿园教研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
李燕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活动实录:
主持人:
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潜力。
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
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
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
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我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应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
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构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
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
这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我的经验说说自我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
让孩子构成一种规则意识。
首先让孩子明确自我就应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
锻炼后要洗手。
为持续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
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构成必须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构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
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
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
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
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我的意愿选取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我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
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带给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带给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
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
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个性是一些个性幼儿。
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理解着。
因此,我们就应严格要求自我,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
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构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
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
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
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能够同他们一齐进行小游戏。
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
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之后经过幼儿自我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老师:
主角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
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带给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
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此刻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能够丰富幼儿游戏的资料和情节。
如此简单的引导能够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构成规则意识。
就拿主角游戏来说吧,教师能够以一种主角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透过教师与幼儿、主角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
另外,能够让幼儿透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忙者。
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
各项规则的制定要贴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suibi8。
),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
是不懂?
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
有时问题不必须都出此刻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贴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构成也并非难事。
李老师:
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
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能够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明白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构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老师:
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
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
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理解和遵守群众的规则。
后记:
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我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