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17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新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担忧,其中“基因污染”就是其中之一,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可以通过近缘物种杂交,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某些杂草可能从它的近亲那里获得抗性基因,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

C.基因污染相比传统的化学污染更难以被清除

D.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2.目前,每年都有一万到两万种生物在地球上消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迁地保护

B.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C.法律保护

D.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特征的是()

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②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③大多有贝壳④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⑤运动器官是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4.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①克隆羊 ②试管婴儿 ③雌雄蚕蛾的交尾 ④柿树的嫁接 ⑤椒草用叶繁殖 ⑥小麦用种子繁殖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⑥

5.下列生物与其所列的特征不匹配的是()

A.水螅--身体辐射对称

B.涡虫--身体左右对称

C.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D.蚯蚓--体表有角质层

6.下列生殖方式属于胎生、哺乳的是()

A.

B.

C.

D.

7.如图表示甲、乙、丙、丁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与表中与之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的是()

A.海蜇

B.涡虫

C.扇贝

D.瓢虫

9.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特征,不匹配的是()

A.水螅-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B.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血吸虫-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D.蝗虫-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10.“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

A.遇到危险时,鹿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向同伴示警

B.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11.如图所示为快速繁殖胡萝卜的新技术示意图,这项技术被称为()

A.嫁接

B.扦插

C.组组培养

D.细胞分化

12.青霉素是常用的广谱抗菌药,它是由下面哪种微生物产生的?

A.放线菌

B.青霉

C.痢疾杆菌

D.黄曲霉

13.下列几项植物分组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玉米和水绵

B.大豆和肾蕨

C.向日葵和菜豆

D.向日葵和玉米

14.蛇、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着无数角质细鳞,其主要作用是()

A.保护身体的内部组织

B.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辅助捕食

D.辅助呼吸

15.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B.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

C.刚煮熟的食品中

D.流通的货币上

16.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蜘蛛结网

B.“红灯停,绿灯行”

C.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迅速跑回教室

D.黑猩猩骑自行车

17.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要将酒曲和糯米搅拌均匀

B.经常打开容器查看情况

C.保持清洁,切忌油腻

D.酒曲和糯米要按一定比例配置

18.我国的人工育珠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人工育珠一般采用三角帆蚌、珍珠蚌等。

珍珠形成的原因是()

A.外套膜自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

B.外套膜包被异物而形成

C.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D.贝壳受到沙粒等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而形成

19.在池塘边,你会看到蜻蜒点水,这是属于()

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社群行为

D.节律行为

20.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A.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

C.易地保护

D.以上都不是

21.春天的清晨,在小河、池塘和水田旁边仔细观察,往往会看到一团团漂浮在水面上的青蛙卵和一群群游动的小蝌蚪。

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分别是

A.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非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体内受精,非变态发育

22.“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借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

下列不是“行为语言”的是()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

C.蚂蚁通过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2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24.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②内含有滑液,由③和⑤共同围成

C.骨绕关节活动离不开肌肉细胞的能量转换

D.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25.培养细菌和真菌时,一般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A.高温灭菌

B.配制培养基

C.接种

D.恒温培养

二、判断题

26.在同一分类等级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____(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7.如图是兔和狼牙齿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_____图表示兔牙齿示意图,_____图表示狼牙齿示意图.

(3)判断的理由是:

狼具有_____(填序号),兔没有,这是与狼和兔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28.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哓。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所用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同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是_____(用序号表示);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

(2)酵母菌在有氧利无氧条作下都能生存,在酿酒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

的现象。

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在酿酒的过程中,酒曲与糯米饭拌匀压实后,中间要挖一个凹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有一名同学按上述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酿制

功,原因可能是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9.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沼气的全面丰收。

请据图回答:

(1)在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叶是______关系。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_____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_。

(4)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未表示出的生态因素是______和______。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

30.生物综合实践课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理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

(2)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__装置中的叶片。

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将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效果更明显,可将乙装置放在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散失的。

31.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所指的名称: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3]和[5]组成的结构叫做________.   

(2)与关节牢固性和灵活性相适应的特点:

[]________能将两块骨牢固的连在一起,[]________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四、资料分析题

32.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绿孔雀,今夕何栖

绿孔雀是中国原生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与蓝孔雀头顶扇形羽冠不同,绿孔雀头顶耸立簇状羽冠。

雄性体羽为翠蓝绿色,颈部鳞片状,尾上覆羽形成华丽的尾屏。

雌性不及雄性艳丽,无尾屏。

在繁殖季节,几只雄鸟围绕1只雌鸟,展开尾屏炫耀,有时甚至发生格斗。

雌鸟每窝产卵5~6枚,雏鸟孵出后即可跟随雌鸟觅食,感觉有危险时躲于雌鸟翅下。

繁殖期间,野生绿孔雀用于搜寻食物、取食和警戒行为占去多数时间,而笼养绿孔雀的主要行为是休息行为,其次是取食、警戒等行为。

绿孔雀曾在中国南部很多省区有分布,包括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及云南等,但20世纪初,其他省区和云南东北部已绝迹,仅在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距离水源近,没有人类干扰或隐蔽条件好的地区发现野生绿孔雀,数量不足300只。

野生绿孔雀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类不断开发破坏其栖息地,并在周边定居,建造农场、养殖场等,甚至阻断了绿孔雀到达水源的路径。

绿孔雀的羽毛是珍贵的野生动物产品,乱捕滥猎情况非常严重。

绿孔雀会误食喷洒了农药或老鼠药的庄稼而死亡,农户饲养动物的流行病也会传染给绿孔雀。

此外,绿孔雀性成熟时间长,繁殖率低,产卵量少,保护区内栖息地碎片化导致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使得遗传多样性下降。

近年来,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野生绿孔雀得到了大力保护,野外栖息地被破坏的趋势已被有效遏制。

绿孔雀正在唤起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

关心才会行动,行动才有希望。

你,愿意成为绿孔雀的守护使者吗?

(1)根据文中信息判断,绿孔雀是图______(填“甲”或“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类(纲)。

(2)要知道我国野生绿孔雀的数量及亲缘关系,应采取的研究方法是_____。

(3)繁殖过程中,雄性绿孔雀开屏炫耀属于______(填“先天”或“学习”)行为。

(4)在繁殖期间,笼养绿孔雀休息行为比野生绿孔雀多。

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绿孔雀保护区内栖息地碎片化,导致其近亲繁殖,遗传多样性下降。

请就此提出一条保护措施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判断题

1、

三、综合题

1、

2、

3、

4、

5、

四、资料分析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