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1531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docx

《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docx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

先是,左将军上官桀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

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

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日:

“不愿见。

”吏牵持匈匈。

光闻之,告吏勿持。

望之既至前,说光日:

“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①之礼,致白屋②之意。

”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

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侯。

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③,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

“不肯碌碌,反抱关为?

”望之曰:

“各从其志。

”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亲属皆宿卫内侍。

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愿赐清闲之宴,口陈灾异之意。

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名,日:

“此东海萧生邪?

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

”望之对,以为:

“《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逐昭公。

向使鲁君察于天变,宜无此害。

今陛下以圣德居位,思政求贤,尧、舜之用心也。

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唯明主躬万机,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明陈其职,以考功能。

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

”对奏,天子拜望之为谒者。

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

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岁中三迁,官至二千石。

(取材于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注释:

①吐握:

吐哺握发的简称。

比喻求贤之心切。

②白屋:

指平民,寒士。

③仓头庐儿:

奴仆。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引出阁日引:

推荐

B.延颈企踵延:

伸长

C.卒逐昭公逐:

放逐

D.如是则庶事理,庶:

众多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光闻之,告吏勿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去以六月息者也

C.望之因是上疏因人之力而敝之

D.明陈其职,以考功能其孰能讥之乎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

(如果有应当)接见的官吏百姓,(都要让他们)裸体搜身除去兵器

B.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这)恐怕不合乎周公辅佐成王时亲自求贤的礼节,表达对平民的敬意

C.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

下达(命令)让少府宋畸问明情况,(让他)不要有什么隐讳

D.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然而过分靠近大树就会伤害树干,家臣的权势过大就会危及朝廷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萧望之反对霍光接见土民搜身去除兵器的作法,赞赏周公吐哺握发之礼。

B.萧望之因为不服从霍光不被任用,而顺从的王仲翁等人都补任大将军史。

C.大将军霍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霍禹、兄弟子山在朝廷里担任了要职。

D.萧望之举用贤才、利国利民的谏言得到宣帝的认同,因此官位一年三升。

10.第二大题文言文《萧望之传》中说“各从其志”,意思是“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请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或读过的文章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领悟。

(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5分)

钱塘人喜杀,日屠百鹅。

予自湖上夜归屠者之门百鹅皆号声振衢路若有所诉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有二能而不能免死又有祈雨之厄。

悲夫!

(取材于苏轼《仇池笔记》)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陈咸字子康,年十八,以父任为郎。

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父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父大怒,欲杖之,曰:

“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父乃不复言。

父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

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

复为南阳太守。

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

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

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

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

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

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①,发其奸臧,没入辜榷②财物。

官属及诸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

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

方进为丞相,奏:

“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

”咸坐免。

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

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取材于《汉书·陈万年传(附陈咸)》有删改)

【注解】①钩校:

探究查对。

②辜榷:

垄断、侵占。

③方正:

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言事,刺讥近臣刺讥:

指责。

B.于是石显微伺知之微伺:

暗中探察。

C.然操持掾史操持:

筹划,料理。

D.与丞相翟方进有隙,咸坐免坐免:

因……牵连被罢官。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抗直,数言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

B.乃公教戒汝//父乃不复言

C.公卿以下皆敬惮之//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

D.然亦以此见废//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您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

B.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陈咸多次议论石显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

C.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朱云探听并等候裁决,皇帝命朱云上书申诉自己的情况。

D.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

红阳侯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明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陈咸开始对父亲所谓的“教戒”很反感,后来他却也贿赂权贵。

B.陈咸被髡首罚做苦工,是因为他在执法时滥杀无辜,施法严苛。

C.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治,可自己生活奢侈。

D.陈咸晚年为官,因为与翟方进有矛盾,先后多次被其奏请免职。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作者写陈咸仕途数起数伏,后被发回故郡,最终“以忧死”。

你如何看待陈咸的结局?

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公仪休(人名)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取材于《淮南子·道应训》)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庆历三年秋,天子开天章阁,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使坐而书以对。

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言此非愚臣所能及,惟陛下所欲为,则天下幸甚。

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举贤才。

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

然后海隅徼①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呜呼,盛矣!

学校,王政之本也。

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

《记》曰:

“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

”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

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岂非盛美之事,须其久而后至于大备欤?

是以诏下之日,臣民喜幸,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

其年十月,吉州之学成。

州旧有夫子庙,在城之西北。

今知州事李侯至也,谋与州人迁而大之,以为学舍。

事方上请而诏已下,学遂以成。

李侯治吉,敏而有方。

其作学也,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

用人之力积二万二千工,而人不以为劳;其良材坚甓②之用凡二十二万三千五百,而人不以为多。

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

予世家于吉,而滥官于朝,进不能赞扬天子之盛美,退不得与诸生揖让乎其中。

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至于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然后为学之成。

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怠以中止。

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

问于其俗,婚丧饮食皆中礼节。

入于其里,长幼相孝慈于其家。

行于其郊,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

周览学舍,思咏李侯之遗爱,不亦美哉!

故于其始成也,刻辞于石,而立诸其庑以俟。

(取材于欧阳修《吉州学记》)

【注】①徼:

读jiào,边界。

②甓:

读pì,砖。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治天下其要有几要:

关键

B.今知州事李侯至也知:

掌管

C.其作学也作:

兴办

D.而滥官于朝滥:

过度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施于今者宜何先B.学校,王政之本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风之积也不厚

C.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D.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

这是(夏商周)三代极为昌盛时非常完备的制度

B.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

为兴办学校竭力奔走的人让我们这些后来的人感到羞愧

C.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

吉州的读书人凑集他们个人的钱一百五十万来资助

D.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怠以中止

希望后人不要废止怠慢皇帝的诏命,懈怠而中途停止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庆历三年,皇帝多次颁下诏书,鼓励农桑,举荐贤才,第二年要求天下都要兴办学校。

B.学校是帝王治政的根本,从古代是否重视兴办学校,可以推知朝廷治政的兴盛和衰败。

C.教育的法则是从人性出发,使人向善,达到礼让之风兴盛,风俗纯美,才算办学成功。

D.作者晚年荣归故里后,亲眼目睹吉州读书人品德卓异,社会风气改变,成了礼仪之乡。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

(5分)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

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敬公欲尽其言公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取材于《隋唐嘉话》)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公权字诚恳。

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

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

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

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

“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

”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

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菩,对曰: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上改容,知其笔谏也。

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

文宗思之,迁谏议大夫。

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

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

“此浣濯者三矣。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

帝留而问之,对曰:

“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

”时周墀同对,为之肌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帝谓之曰:

“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却授卿谏议大夫。

”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

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

文宗夏日与学士联句,帝曰: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公权续曰: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帝独讽公权两句,曰:

“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圆五寸,帝视:

之叹曰:

“钟、王复生,无以加焉!

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问遗①岁时钜万,多为主藏竖②海鸥、龙安所窃。

别贮酒器杯盂一笥,缄縢如故,其器皆亡。

讯海鸥,乃曰:

“不测其亡。

”公权哂曰:

“银杯羽化耳。

”不复更言。

所宝唯笔砚图画,自扃鐍之。

性晓音律,不好奏乐。

常云:

“闻乐令人骄怠故也。

注:

①问遗:

慰劳馈赠②竖:

家童,童仆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宗政僻僻:

荒僻

B.公权忠言匡益匡:

纠正

C.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属:

接连

D.缄縢如故縢:

绳索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我于佛寺见卿笔迹乃令公权题于殿壁

B.此浣濯者三矣不得公权手笔者

C.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以谏议知制诰

D.为勋戚家碑板多为主藏竖海鸥、龙安所窃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

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

B.皆别署货贝,日此购柳书

都专门封上货币,上面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专款

C.帝独讽公权两句

文宗只讽谏柳公权的两句诗

D.所宝唯笔观图画,自扃鐍之

他珍视的只有笔砚和书画,都亲自锁起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柳公权为人正直敢言,趁皇帝向他请教书法时加以讽谏,穆宗因此改过。

B.柳公权书法自成一家,声名远播,达官贵人甚至外夷都热衷于求得其作品。

C.文宗喜爱柳公权的人品、文采,更欣赏他的书法造诣,叹其可与书圣媲美。

D.柳公权醉心于书法,不看重财物珍宝得失,对家奴的盗窃行为也并不深究。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说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

请结合文中内容,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

(不少于200宇)(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武王至殷郊,系堕。

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至型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孔子闻之曰此五人者之所以为王者佐也不肖主之所弗安也故天子有不胜细民者,天下有不胜千乘者。

(选自《吕氏春秋》)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东垣老人李君,讳①杲,字明之。

其先世居真定,富于金财。

君之幼也,异于群儿;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

衢间众人以为欢洽处,足迹未尝到,盖天性然也。

受《论语》《孟子》于王内翰从之,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

宅有隙地,建书院,延待儒士。

或不给者,尽周之。

泰和中,岁饥,民多流亡,君极力赈救,全活者甚众。

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

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竟莫知为何证而毙。

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曰:

“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②吾过!

”闻易水洁古老人张君元素医名天下,捐金帛诣之。

学数年,尽得其方法。

进纳得官,监济源税。

彼中民感时行疫厉,俗呼为大头天行。

医工遍阅方书,无与对证者,出己见,妄下之,不效;复下之,比比至死。

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

君独恻然于心,废寝食,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与服之,乃效。

特寿之于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

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

壬辰北渡,寓东平;至甲辰,还乡里。

一日,谓友人周都运德父曰:

“吾老,欲遗传后世,艰其人,奈何?

”德父曰:

“廉台罗天益谦父,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

”他日,偕往拜之。

君一见曰:

“汝来学觅钱医人乎?

学传道医人乎?

”谦父曰:

“亦传道耳。

”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

学三年,嘉其久而不倦也,予之白金二十两,曰:

“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止,可以此给妻子。

”谦父力辞不受。

君曰:

“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

汝勿复辞。

”君所期者可知矣。

临终,平日所著书检勘,卷帙以类相从,列于几前,嘱谦父曰:

“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父,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

”得年七十有二,实辛亥二月二十五日也。

(取材于元·砚坚《东垣老人传》,有删改)

注释:

①讳:

古代称死后的尊者时,在名前加“讳”字,表敬意。

②志:

记,这里是“弥补”的意思。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不给者,尽周之给:

供给

B.复下之,比比至死比比:

接连,连续

C.艰其人,奈何艰:

为……感到困难

D.慎勿湮没,推而行之慎:

千万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先世居真定,富于金财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

B.与人相接,无戏言医工遍阅方书,无与对证者

C.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嘉其久而不倦也

D.学数年,尽得其方法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

等到长大以后,李杲忠诚守信、淳厚恭敬,在结交朋友的事情上非常慎重

B.闻易水洁古老人张君元素医名天下,捐金帛诣之

听说易水的洁古老人张元素医术高超,李杲就捐给他金银绸缎并前去拜访他

C.特寿之于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

李杲特意把药方雕刻在木版上永久保存,并刻印出来,张贴在人多的地方

D.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

于是罗谦父就跟着李杲学习,罗谦父的日常费用和饮食,都仰仗李杲来提供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杲稳重自持。

街区里一般人认为是欢娱惬意的游乐场所,他都不曾去过。

B.李杲乐善好施。

泰和年间,谷物歉收,他竭尽全力救济了很多流离困顿的百姓。

C.李杲富有孝心。

他为自己不懂医术而失去母亲非常悲痛,决心学医来弥补过失。

D.李杲师德高尚。

他亲自拜访罗谦父,并毫无保留地将医学大道传给这位继承人。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分)

故诗有三义焉:

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①。

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取材于钟嵘《诗品》)

【注】①踬:

zhì不顺利,不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