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1118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过关检测练习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该热机的效率越高

C.某台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1s内该汽油机对外做功80次

D.在沿海,由于陆地和大海升、降温快慢不同,所以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吹向陆地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会感到冷

3.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化成铁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4.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

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

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周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5.-5℃的冰投入0℃的水中,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足够长的时间后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则冰的质量一定是()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6.我们发现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着“白气”,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湿衣服晾干了

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洒在地上的水会变干

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B.水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沸腾的过程中要放热

C.使气体液化可以采用升高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D.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可以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固成小冰晶

8.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属于晶体

B.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C.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都是非晶体

D.在第15min时,甲、乙两种物质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1.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

A.

B.

C.

D.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温暖的春天,冰融雪化   

B.潮湿的夏天,冷饮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C.晴朗的秋天,农民忙着晾晒粮食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13.图中,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图像的是

A.

B.

C.

D.

14.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

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

15.水能以多种不同的状态呈现,气态的水是

A.露水

B.雾气

C.冰块

D.水蒸气

二、填空题

16.“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有句谚语说:

“霜前冷,雪后寒。

”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_________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____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_________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7.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至于太低.

18.如图所示是初中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验,请根据实验在下面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1)如图A:

向下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可用_________的关系来解释;

(2)如图B:

电铃是利用_________工作的;

(3)如图C:

根据图示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4)如图D:

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_________的存在.

19.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例如铜块、冰块、玻璃、石蜡四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

20.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1.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_____.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是_____现象;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冰的_____.

23.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将糖放在炉上加热使其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用小汤勺舀起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待其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固定在竹签上即可.糖画看上去呈现金黄色,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上面,只_____(“反射”或“吸收”)黄光.

三、实验题

24.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1)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2)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当t=-20℃时________内能(填“有”或“没有”)。

(3)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___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吸收的热量_____,物质升高的温度_____(前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由此可得出: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_____。

2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海波的熔点约是________℃;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海波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海波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海波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6.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做实验.如图甲,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时人应该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

(2)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2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

”“

”“

”),示数为__________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

),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

时处于____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__

,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

段)升温比熔化后(

段)升温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8.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甲中可以看出开始计时盐水的初温是_____℃,从第_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分钟.

(2)从图象甲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

(3)由图象甲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从而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9.下面是两个热学探究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一: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

①图a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______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_热量;

②图b是用“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实验装置,实验结束后,由于忘记熄灭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维持100℃不变(外界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__(填“沸腾”、“不沸腾”).

(2)实验二: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c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①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②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比热容是乙液体的比热容的___倍.

30.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_________.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_____或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该物质是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_

31.欣欣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欣欣实验时选择碎末状的冰并用水浴法加热,这是为了使冰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度数为______℃。

(3)欣欣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物质第4min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6min时的内能。

(4)由实验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观察图象看出冰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若它们吸收热量相同,冰升高的温度是水的2倍,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冰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5)欣欣还想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她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她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试管中水的沸腾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