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795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尚择优选一线城市河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河X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3

1.1项目背景……………………………………………………………3

1.2项目概况……………………………………………………………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2.1项目建设的依据………………………………………………………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

2.3项目建设的任务……………………………………………………11

第三章建设条件………………………………………………………13

3.1水文…………………………………………………………………13

3.2地质………………………………………………………………13

3.3其他外部条件………………………………………………………16

第四章建设规模………………………………………………………17

4.1河岸治理工程………………………………………………………17

4.2治污工程……………………………………………………………17

第五章工程布置………………………………………………………19

5.1工程总体布置………………………………………………………19

5.2河岸治理工程………………………………………………………19

5.3治污工程……………………………………………………………20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26

6.1组织机构和实施保障………………………………………………26

6.2项目招标方案……………………………………………………26

6.3项目施工进度安排…………………………………………………27

6.4项目施工组织方案…………………………………………………28

第七章环境影响……………………………………………………30

7.1环境现状……………………………………………………………30

7.2工程实施的环境影响………………………………………………30

7.3对策与措施…………………………………………………………31

第八章工程管理………………………………………………………32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3

9.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33

9.2建设投资估算………………………………………………………34

9.3资金筹措……………………………………………………………34

第十章经济评价………………………………………………………35

10.1概论…………………………………………………………………35

10.2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35

10.3国民经济评价………………………………………………………36

10.4结论…………………………………………………………………38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40

附件:

1.HB省发改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鄂发改办发[2007]225号文件);

2.HB省发改委关于做好20XX年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D河是淮河水系的一条支流,流经GS市GS镇东部和L东、YZ、TP等乡镇,从XC渥水汇入长江,总长约60公里,具有泄洪、排涝等多项功能,对GS镇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曾被誉为GS镇的“母亲河”。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急剧膨胀,D河的纳污量大幅度增加。

多年来,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严重超标直接排入D河,同时沿岸单位、住户随意向河内倾倒垃圾废渣,使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枯水期河道淤塞,河水长期变黑发臭,鱼虾不生,极大地破坏了沿河的生态环境,并对下游造成不良影响。

沿岸土地及岸线的利用亦不尽合理,缺乏总体规划。

一方面,大量河滩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每逢洪水季节,整个D河X岸便成为一片泽国,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GS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镇区面积迅速扩大,镇区内工业企业必须外迁至D河X岸,工业用地十分匮乏。

1.1.1项目名称

GS市GS镇D河X岸综合治理工程

1.1.2编制依据

(1)《HB省发改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鄂发改办发[2007]225号文件);

(2)HB省发改委关于做好20XX年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3)《GS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X五”规划》;

(4)《GS市城市总体规划》。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GS镇中心城区企业分布多,土地开发强度过度,几乎没有可供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招商引进的企业因没有土地而无法落户。

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陈旧,空间景观差,街道狭窄,绿地不足,各种问题突出。

GS镇人民政府为了加快城区改造的步伐,塑造具有城镇标志性地段的城市新形象,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决定将镇区内的企业外迁至D河X岸TZ桥至HJ寨村一带的河滩地,将这里建设成GS镇产业分布和发展的密集地带。

由于D河X岸TZ桥至HJ寨一带没有河堤,每临汛期这里便是一片汪洋大海,村民劳作一年的庄稼颗粒无收,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荒芜的河滩地,为了充分发挥好这一闲置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D河两岸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D河X岸进行综合整治势在必行了。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规模与目标

工程范围为:

D河X岸TZ桥至HJ寨村段,即横向纵深为岸线以内5米~15米。

主要包括总长3公里的岸线河堤治理工程、沿岸布置的截污管线工程、引水泵站和道路硬化工程。

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D河X岸交通,增加工业用地,硬化堤岸,提高防洪和河道排涝的能力及护岸结构安全性,为该片区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系统提供必备条件,实现D河该河段“河岸美、交通畅、无洪涝”的目标。

1.2.2主要建设条件

(1)项目涉及范围内用地、道路、截污管网和河道控制岸线规划的已基本落实。

(2)项目前期工作如地形图测量和地质勘察已局部展开并取得一定的资料。

1.2.3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940万元人民币,其中岸线整治工程540万元,道路及其他配套工程160万元,引水泵站和截污工程16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0万元。

工程建设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即改善工程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交通,提高河道防洪和排涝的能力及安全性,增加工业用地面积600亩。

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GS镇D河X岸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防洪标准

P=2%

堤(岸)顶综合安全超高1.00米

2

设计洪水位

3.89~3.15

50年一遇洪水,D河分洪300立方米/秒

3

城市道路等级

城镇支线道路

5

排水截污控制面积

平方公里

6.00

6

总投资(静态投资)

万元

94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依据

2.1.1自然地理

GS市位于HB省北部偏东,以PJG、WS与HN连界 , 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素有“EB门户”之称。

地跨东径000°31′-114°07′,北纬00°23′-32°05′。

北与HN省XY县毗邻,东邻东W县,南接XC县、AL市,X连SZ市Z东区。

东X宽57.5公里,南北长 78.7 公里,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 , 占全省总面积1.4% 。

GS市地处桐柏山脉南麓、大别山脉X端 , 属低山丘陵地带。

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岗 地、沿河小块平原,依次分布。

山地占总面积的30.1%,丘陵占67.4%,平原占2.5%。

山地主要分布在X北和东北部,一般坡度为30°至45°,最高处大贵山海拨907.8米,相对高差在300至500米之间。

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100米上下,坡度一般在15°左右。

小块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X南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50米左右,最低处平林市  水河床海拔37米,地势以鄂豫边界为脊干,以低山为屏障,丘陵岗地主体,由北向南逐渐倾斜,经横坡河的切割,形成岭谷平行并列的地貌景观。

 

GS市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冷暖适中,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在13一16℃之间,北部为13一14C,中部为14一15℃,南部为15一16℃,南北温差2℃。

一年中,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2.3℃;最热多在7月,月平均气温27.9℃。

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XXXX年X月X日,为-16℃;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XXXX年X月X日,为41.6℃。

年平均无霜期在201至240天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在940至1040毫米之间。

极端降水最多年出现在1980年,年降水量1330.9毫米;最少年出现在1978年,年降水量497.7毫米。

年日照时数为2083小时,最多年份在1978年,为2300小时;最少年在1982年,为1713小时。

境内山脉分属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因受地质构造控制和河流切割影响,呈北X一南东走向和北东一南X走向,可分为四个支脉,属桐柏山脉的有XX山支脉、大X山支脉和中X山支脉,属大别山脉的有光X山支脉。

四X山支脉主要山峰有二X山、XX山、XX山(与Z东连界 )、XX垛、XX岗、XX山、把齿岩( 与HNXY连界),以及应山河以X,境内损水流域和飞沙河流域诸山;大贵山支脉主要山峰有XXX、XX、XX、XX坡(与HNXY连界),以及大X山、芦X寨、XX、XXX等小河流域诸山;中华山支脉主要山峰有XX山(与HNXY连界) 、XX山、XX台、XX顶、 XX石、空X山等应山河与GS河之间诸山;光X山支脉主要山峰有光头山(GS与东W、HNXY三县市界山、GS河发源地) 、老X基、鸡X山、望X墙(与HNXY连界),以及香X峰、 XX顶、万X寨等(与东W县连界),GS河与东W县境灌水主干之间诸山。

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狮河、损水、 摄水三大水系。

北部以X沙河、小河为主干,由南向北经HNXY境内狮河汇入淮河;X部以樱水X店河)、X河为主干,由北向X南流入混水汇入长江 ;中部和东部以应山河、GS河为主干,由北向东南流入XC县境内渥水汇入长江。

 

2.1.2社会经济

GS镇位于WSG南麓,素有“关内首镇”和“EB门户”之称,处界地理优越,东倚大别山,南眺江汉平原,中华山原始森林屏障X北,鸡X山文胜美景极目可见。

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线和107国道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公路GS连接线横贯东X。

春秋时期这里就形成集镇,称为城口。

1899年建GS火车站,民国初年设GS镇。

全镇国土面积70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人,现辖11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有回、满、土家、朝鲜等5个少数民族。

  GS镇先后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东X部合作示范区”、“HB省综合经济实力50强乡镇”、“HB省基层组织建设六好乡镇党委”、“省级文明乡镇”、“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工业园区”,连续四年蝉联“SZ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第一名”。

   近年来,GS镇大力实施“工贸兴镇”战略,工业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1家,基本民营化。

工业产品达600余种,形成了以卷烟、造纸、印刷、医药、电瓷、化工、塑胶、机械、制衣、石英为主的工业体系。

现有5家企业出口创汇,精达牌印塑机、广晶牌石英砂、大洋牌管材管件、朝阳牌精梳棉被等12个产品获省部优称号。

2006年,镇属规模工业完成产值9亿元,成功引进12个工业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49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2亿元以上。

GS镇商贸发达,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初步形成了以ZS十里长街为轴心的亿元民营经济带,已开发建成小商品、农特产品、工业品、养殖交易批发五大市场。

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蔬菜、果茶、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花卉五大多种经营基地。

近年来,GS镇按照“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大手笔,小城镇、大环境”的城镇建设理念,致力改善软硬环境,先后投资近2.5亿元完成了ZS大道、桐柏大道、芦兴大道、D河大道、八一大道、公铁立交桥等十大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形成了以ZS广场为标志,以ZS绿岛为景点,以ZS十里长街为轴心,“四纵五横”九条大(街)道为骨架的总体格局,为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3相关规划成果概述

20XX年X月,受GS镇人民政府委托,GS市环境保护局、GS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承担了D河两岸的整治规划、截污、排水规划,提出了《D河两岸综合整治规划研究报告》,主要规划成果简述如下。

(1)用地性质

D河X岸用地功能布局,以生活用地(居住和商业用地、公建用地)为辅,以生产用地为主。

(2)规划岸线及堤岸

岸线规划以自然岸线为基准,浆砌高10米长3000米的河堤,防洪标准按五十年一遇300立方米/秒水面线设计,综合安全超高1.00米。

(3)河岸道路

依照规划岸线走向,新硬化一条宽10米长1000米的路面,作为通向新增工业用地的主干道路。

(4)污水截流及水环境整治工程措施

在河涌口位置,建2个引水泵站,在枯水期引X家河水库的水进D河,以增加枯水期D河的水量,提高D河的稀释自净能力。

沿岸埋设污水管,将目前直接排入D河的工业及生活废水引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D河全段水体水质整治后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Ⅳ类标准(GB3838-88)要求。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水环境现状

本段河流是GS镇东部工业、生活污水的主要出口,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排入,致使D河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沿岸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平常水位时,河水浑浊、垃圾漂浮于水面;枯水低潮时水体发黑发臭,岸边脏泥显露,垃圾成堆,居民望河生畏。

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城镇形象都造成一定危害。

据环保部门测算,D河BOD的容量是2吨,而每天实际排放进D河的BOD量达6吨,D河承受超过自身环境容量3倍的压力;D河对COD(有机污染物指标)的纳污容量平均每天为3吨,但目前每天排入D河的COD总量为9吨,大大超过其环境容量。

D河水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0.82、0.73,已属中污染级。

20XX年1月取样化验结果:

溶解氧3.64毫克/升,超标率66.7%;石油类1.056毫克/升,超标率87.5%;氨氮4.60毫克/升,超标率70.8%。

有机污染相当严重,污染物浓度严重超过国家地面水质Ⅳ级标准要求。

引水泵站建成后,引水冲污,平水期水质有所改善。

2.2.2防洪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D河受洪潮的影响,其两岸堤围属于GS大堤的内堤。

GS大堤的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按规定,淮河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D河分洪300立方米/秒。

D河历史久远,经过多年维修加固,D河大桥至TZ桥河段形成了较完整的土堤或圬工护岸。

但TZ桥下流河段路面高程较高,无明显的堤形。

堤岸顶面高程大多在设计的分洪水面线以上。

现状堤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部分堤段堤顶高程未达到分洪水面线加综合安全超高1.00米的标准,局部地段甚至在分洪水面线以下;护岸圬工陈旧,有的已破损;部分河段堤围距岸线较远且不闭合。

XXXX年X月洪水期间,最大流量约为378立方米/秒,曾出现沿岸部分工厂、企业、民居受浸,洪水沿下水道倒灌等险情。

2.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是D河综合整治工程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结合防洪、截污、道路及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综合性工程,工程的实施为从根本上解决D河的污染问题创造了条件,对改善水环境,提高防洪能力,增加工业用地,加快老城区改造的步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GS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塑造EB第一大镇的形象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2.3项目建设的任务

2.3.1河流功能定位

D河是一条与城镇发展关系密切、承担着多种功能的城市河流,除了水利(排水、分洪)等基本功能外,其生态的功能将日益突出。

因此,D河具有水利生态等主要功能。

2.3.2工程建设目标

按照有关规划要求,整治岸线,提高防洪和河道排涝能力及护岸结构安全性;改善沿岸交通,增加工业用地;铺设截流管线,新建引水泵站,为该片区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系统提供截流管线条件,实现D河“河水清、两岸美、交通畅、无洪涝、大发展”的目标。

通过市政工程的建设,整合项目控制区域用地。

在对D河整治的过程中做到为D河本体减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X岸现有的河滩空地,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园,吸引市内外企业落户,使之成为GS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通过环境的改观达到吸引商机的目的,通过商业行为促成河道区域的整体整治、分阶段建设的设想。

2.3.3工程任务

(1)按照规划岸线,新建或加固护岸结构;

(2)根据排污、排水规划,铺设截污管(渠),新建引水泵站;

(3)新硬化沥青路面1公里,新建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水文

3.1.1流域概况

GS镇地处淮河水系,GSD河发源于鄂豫两省的桐柏山麓,D河与GSX河在本镇TB桥村汇合后流经L东、YZ和TP三个乡镇后,从XC渥水汇入长江,D河流经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的镇区。

3.1.2洪水

D河属于城内河道,虽然河道有分洪的功能,但其流量是有限的。

根据现行的洪水期水闸运行调度原则,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最大分洪300立方米/秒,即D河泄洪300米3/秒,洪水经D河桥后在TZ桥前向南进入L东、YZ。

3.1.3泥沙

根据统计资料,D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1公斤/立方米,可见,D河属于少沙河流。

对D河而言,影响更大的是城市污水中的悬浮质和沉积物,但目前暂无统计资料。

这些泥沙,一部分在网河区内沉积,一部分由河水带到入下游河道。

3.2地质

3.2.1区域地质

工程区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场地一带没有区域性的断裂构造通过,工程区内勘察未发现有大的地质构造。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

400万)XXXX年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

3.2.2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已有的钻探资料,D河沿岸地基主要由人工填土(Qml)、第四纪三角洲海陆交互冲淤积层(Qmc)和基岩风化残积土(Qel)组成。

一般分为8层,自上而下为:

(1)人工填土;

(2)淤泥质土、淤泥质粉土;(3)粉砂、细砂;(4)粉土;(5)淤泥质土;(6)细砂;(7)中砂、粗砂(8)残积土(Qel)等组成。

场地地层及物理力学性质分层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人工填土(Qml):

层厚约1.80~6.10米。

土层呈灰褐色、灰黄色、黄色,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含碎石、块石和砂粒等,标准贯入击数N=4~27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120kPa。

透水性为微透水~中等透水。

(2)第四纪三角洲海陆交互冲淤积层(Qmc)

淤泥质土、淤泥质粉土:

层厚约1.20~8.60米。

土层呈深灰色、灰色,含腐植质,局部含粉砂,渐变为淤泥质粉土,流塑。

标准贯入击数N=1~14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60kPa。

渗透系数K20=3x10-6厘米/秒~4x10-6厘米/秒,属微透水性。

粉砂、细砂:

局部中砂,层厚约0.50~6.90米。

土层呈灰色、浅灰色,局部地段夹薄层淤泥质土,饱和,松散~稍密。

标准贯入击数N=10~23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100kPa~150kPa。

属强透水性土,渗透系数K20=1.70x10-2厘米/秒~1.80x10-2厘米/秒。

④粉土:

层厚约0~2.70米。

土层呈灰白色,局部褐黄色。

由粉粒、粘粒组成,稍密~中密,很湿。

标准贯入击数N=5~10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220kPa。

渗透系数K20=3.08x10-6厘米/秒,属微透水性。

⑤淤泥质土:

层厚约3.70~3.90米。

土层呈灰色、深灰色,流塑。

标准贯入击数N=2~4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60kPa。

渗透系数K20=2.66x10-6厘米/秒,属微透水性。

⑥细砂:

层厚0~2.30米。

土层呈灰白色、褐黄色,含粉砂、少量淤泥质及中粗砂,饱和,稍密~中密。

标准贯入击数N=14~28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60kPa。

属强透水性。

⑦中砂、粗砂:

层厚1.00~8.80米。

土层呈灰白色、浅灰色、褐黄色,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细砾,饱和,中密~密实。

标准贯入击数N=6~45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kPa~275kPa。

渗透系数K20=2x10-2厘米/秒~8x10-2厘米/秒,属强透水性。

⑧残积土(Qel):

层厚约1.40~2.40米。

土层呈灰紫色,以泥岩风化残积而成粘土,坚硬。

标准贯入击数N=25~30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250kPa。

属微透水性。

3.2.3结论和建议

(1)经综合判别,场地等级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中等复杂地基;

(2)淤泥质土属高压缩性土层,承载力小,抗剪强度低,易引起护岸结构滑坡、开裂,建议进行处理。

(3)粉砂、细砂和中砂土层易产生管涌变形;

(4)场地河水对砼无腐蚀性;

(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属抗震不利地段。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3其他外部条件

(1)虽然本项目D河沿岸土地使用规划、道路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相关详细规划尚在审查和完善之中,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依据的有关规划资料是经相关主管部门确认有效的成果。

因此,项目相关的规划资料已基本落实。

(2)《GS市城市发展规划》公布后,政府正致力于现代化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作为重点工程之一的D河综合整治工程即将全面展开,这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建设规模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岸X岸治理工程和治污工程,其中河岸治理工程分为岸线(堤岸)整治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两部分。

4.1河岸治理工程

4.1.1岸线整治工程

根据《D河综合整治规划》划定的河岸控制线为基准,设置护岸建筑物,提高河堤防洪安全性,整治岸线总长3公里。

防洪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堤顶高程按50年一遇洪水、分洪3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加综合安全超高1.00米控制。

初拟的护岸方案有直墙斜坡式和直墙式两种断面型式。

护岸建筑物(岸坡)高度5~7米。

4.1.2市政道路工程

根据GS市主管部门审批确定的该段河岸的城市道路规划,拟在X岸硬化一条长1000米宽10米路面作为通向新工业园区的主干公路。

全段道路新建照明、道路标志、标线及排水管网等配套设施。

该段道路初定为城市支线道路,道路等级Ⅱ级,设计行车速度30公里/小时,设计年限10年。

4.2治污工程

本项目涉及的排水区域为D河以南,TB桥村、NZ村和HJ寨以东的地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确定的排水及污水治理方案,该片区拟建设NZ污水泵站和HJ寨引水泵站,通过铺设截污干管,并将截留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以减少向D河排放的污染物,改善河水水质。

排水体制为截留式合流制,截留倍数采用1.0。

在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即沿河X侧沿岸边铺设φ800-φ1200的钢筋混凝土污水截留管,本项目设计管线总长度约600米。

第五章工程布置

5.1工程总体布置

工程区为沿河X岸宽约15米~150米的不规则地带,临河护岸挡土墙后埋设截污管线,TZ桥以X近河岸道路安排项目实施。

护岸挡土墙施工需设置挡水围堰,由于现状河宽较窄,采用土围堰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围堰对河流断面束窄较多,拟采用拉森Ⅲ型钢板桩围堰。

围堰布置在挡土墙前趾以外约2米~3米的河中。

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于岸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