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04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平考试高中地理默写.doc

2011级水平考试复习默写

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基本天体:

恒星、星云。

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四个层次:

2.太阳系中的行星

3.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⑴宇宙环境(外部)条件:

⑵自身(内部)条件:

4.太阳辐射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高值中心——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四川盆地。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0.4-0.76μm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5.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和周期:

黑子、耀斑11年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训练1】

(1)哪些天体体统不包括地球 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统、其他行星系统 。

太阳

月球

地球

图1

(2)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太阳系中肉眼可见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小行星带位置:

火星、木星之间。

(3)图1为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1级B.2级C.3级D.4级

(4)不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

(5)“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这个民谣中说的星星,基本上都是()

A.行星B.恒星C.彗星D.流行

(6)宇宙中最基本天体有

A.恒星和星云B.行星和彗星C.星云和行星D.行星和卫星

(7)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A.太阳B.火星C.土星D.地球

(8)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因为有月球绕转D.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9)太阳系中,地球公转轨道处于之间。

A.火星与木星B.水星与金星C.金星与火星D.木星与土星

(10)关于太阳系成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太阳与行星的距离,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是地球

B.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C.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D.火星和土星的质量最大

(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太阳活动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太阳活动增强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耀斑爆发使得全球变暖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1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B.“磁暴”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1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耀斑B.黑子、太阳风C.太阳风、耀斑D.太阳风、磁暴

(1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海口

(15)影响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弱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B.纬度C.气候D.植被

(16)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

A.核聚变反应B.核裂变反应C.地球内部能量释放D.宇宙空间

(17)将下列事务的代码,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D.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合

E.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F.体积和质量适中

G.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

H.适宜的温度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地球本身的特点

C

E

B

H

D

G

A

F

(18)读太阳系示意图2,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具体的行星的名称)

①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水星_。

试写出行星的名称B金星C地球

图2

D火星E木星G天王星。

②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都是自西_向_东_。

请在图中地球的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来。

③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周期大约是76年,在此期

间,太阳活动大约7次。

④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2_级天体系统,

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太阳系_,其中心天体是_太阳_.

7.地球自转速度:

角速度极点为零,其余各地均为15°/小时,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地球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看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看顺时针方向旋转。

8.地球公转在近日点时是1月初,地球速度最快;在远日点时是7月初,地球速度最慢。

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26′,地轴的倾斜角度是66°34′,回归线度数是23°26′,极圈的度数是66°34′。

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更替。

9.夏至日是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纬线,冬至日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23°26′S纬线,春分3月21日,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0°纬线。

【训练2】

(1)填图3:

近日点、远日点和夏至日、冬至日的端点不要混淆

图3

23°26′

23°26′

春分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

图4

E

23°26′

读图4完成

(2)--(5)题

(2)已知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是1667km/h,由此可得D点的线速度约为

A.1667km/hB.1444km/hC.834km/hD.0km/h

(3)飞机以1110km/h的时速从A沿经线飞往B,所需时间约是

A.无法确定B.1.5小时C.2小时D.3小时

(4)某人测得E点的太阳高度时90°,那么此人的测量日期是

A.12月22日B.6月22日

C.测量数据是错误的D.3月21日和6月22日

图5

(5)某人测得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那么下一次再测得该点正午太阳高度是90°的最短时间间隔是

A.一个恒星日B.一个太阳日C.一年D.半年

(6)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重庆 D.广州

(7)读图5“黄赤交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8)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A.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B.长江口河道右偏

C.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D.中纬度四季更替

(9)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23026′N

23026′S

A

C

B

D

A

图6

A.90°E,89°NB.80°W,40°SC.10°E,1°SD.180°W,71°S

读图6回答(10)-(12)

(10)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B.北极圈出现极昼

图7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全球昼夜平分

(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13)在图7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则此时

A.M地自转线速度比N地小B.M地自转角速度比N地大

C.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趋于变慢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且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只有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1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判读

【训练3】读图8,回答。

图8

D

(1)判读各图的日期和季节

(2)观察在侧视图、极地俯视图和斜视图中不同节气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

(3)图9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

图9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4)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日月升落B.极昼极夜C.月相变化D.四季转换

(5)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B.24小时零4分C.24小时56分D.24小时

(6)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的旋转运动叫自转B.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赤道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D.45°N纬线上的线速度与赤道的线速度相同

(7)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D.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8)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9)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B)

A.地球公转B.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C.地球自转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图10

(10)图10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图11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图回答11-12题。

图11

(1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