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秦淮河上寻浆声》,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
秦淮河上寻浆声
龚文瑞
①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
②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
想什么呢?
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撂下来是不是可以撂成一摞诗册了?
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融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融了商女相思泪多?
想秦淮人家是谁?
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
是酒家的花雕芬芳?
是船家的轻舟载月?
是商家的挥金如土?
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
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
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风流?
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③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是可以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盏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觅美人。
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鳞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
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④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
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
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
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⑤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
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
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
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
我心想:
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⑥显然,我要失望了。
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感觉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了无踪影。
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
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
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⑦其实,浮躁的是人心。
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
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
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也早就习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
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
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⑧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
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
而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15.作者在写对秦淮河认识的过程中,主要写了对秦淮河的印象及感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4分)
认识过程
印象、感悟
1
热闹风流,曼妙无比。
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
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②
③
④
16.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失望”的内容和原因(4分)
“失望”的内容:
_①__
“失望”的原因:
__②__
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秦淮河的变化的。
(不超过150个字)(7分)
答:
参考答案:
15.答案示例:
①读《泊秦淮》
②古韵消失,歌声缺乏情韵。
秦淮河的风月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③走近秦淮河
④清韵诗韵全无,“汩——汩”桨声消失。
秦淮河是厚重的、静谧的、自然的。
(共4分。
每空1分)
16.答案示例:
①热烈艳俗的场景
②因为作者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秦淮河商味浓郁、清韵消失;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共4分。
①1分;②3分,每个要点1分)
17.
答案示例: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秦淮河的。
作者将想象中的秦淮河与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秦淮河作对比,写出秦淮河已由古韵之美、诗性之美演变成“汩——汩的桨声”之美;作者又将想象中的秦淮河与现实中的秦淮河作对比,通过对秦淮河畔人们浮躁与喧嚣的描写和自己深刻的反思,突出秦淮河的厚重、静谧、自然。
(共7分。
有“方法”1分,结合内容2分,作出分析2分,语言表达2分)
(一)阅读《草色遥看近却无》,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少华
①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
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
”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
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
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
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③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
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
“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
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
我不禁责怪起自已来:
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④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
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
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
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
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
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
仍旧是几多衰草,一带疏林。
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⑤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⑥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
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
“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
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
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
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⑦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
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
“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
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和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
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
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
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⑧“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
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15.本文作者写了寻春时所见所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视野
所见
所思
(出城后)眼前
蓟塞披沙,燕山负雪,一片衰草
责怪自己春游太早
(山脚下)回望来路
①
②
③
草色又浓了些,也扩展了
④
16.文中第⑦段划线语句“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17.作者在“寻春”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体会?
你从作者的体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7分)(字数不超过150)
15.①一片新绿②悟到“草色遥看近却无”
眼望(山脚下)④悟到“只有抬头放眼远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评分:
本题共4分,每点1分
16.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评分:
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作者的体会示例:
①只有抬头放眼远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②看到了人生春色,我们人生就会乐观、积极、坚定。
启示示例:
①在生活中,尤其在困难时,要抬头放眼,登高望远。
②要心怀春天,勇敢地往前走。
③将自己心中的春光,融入时代的洪流。
④只要胸中怀有春光,努力创造春天,就会迎来美好的春景。
评分:
本题共7分,作者的体会2分,启示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初三语文练习(散文阅读)
木兰溪
我家离木兰溪不远,只有二里的路程。
我自小怕水,母亲连小潭也不让我接近,但她无法禁止一个孩子对河的想像,她更不会想到木兰溪以后会成为我的血脉。
在幼时的想像中,木兰溪像一朵兰花,会开放和凋谢,且有一种深湛的蓝,有天空一样的蔚蓝色。
小时候我经常对着天空发呆,天空除了白云就是那看不透的蓝了,木兰溪和天空一样,都是幼时的我捉摸不透的,因此溪水是蓝的,一种与思绪一样的蓝。
少时的我,虽未见过溪,但耳畔总萦绕着木兰溪隐约的水声,那水声也是蓝色的。
木兰溪的水确实是蓝的,如宝石的晶莹,天空的纯净,兰花的幽雅,或者如一段逶迤的心曲一样蓝得忧郁。
这是我八岁时初见木兰溪的印象。
时值冬天,寒草衰烟凝霜。
母亲带我走亲戚,走在岸畔,凉风的手指不停地扯动我的衣裳,但兰溪的水仿佛一种忧郁的眼神直照进我的内心深处。
多年以后我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词句时,我突然看见兰溪的眼睛穿透了我多年来的风尘。
水声仿佛一段悠扬的旋律,一直缭绕进我的心底。
沙渚上几只银白的鹤或翔起,或停落,给静谧的画面带来一点灵动的色彩,鹤唳增添了幽静的质地。
“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里没有萧萧落下的无边落木,但潺湲的水比滚滚江水更容易陷入思绪。
我感觉一种水意正包围、浸渍了我,使我渐渐成为另一片在风中如蓝绸展开的水。
多年以后,我头脑里多次涌现少时所见的那幅图景。
虽然我不是杜甫,身后没有落木的萧瑟背影,眼前也没有长江水倾注我干枯的眼眶,但我也有杜甫心头的那种沉郁顿挫。
“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我同样有,只不过杜甫的心境是漂泊经历造成的,我的漂泊感与生俱来,深藏生命深处,如一只飞鸟,总将在苍茫天空的飞翔愿望敛紧于自己的翅膀,将悲凉的嘶叫潜藏于心灵。
印象较深的还有一次秋天,我独自一人来到溪畔。
顺便提一句,看水宜静,唯有静才能使自己慢慢沉入内心的微澜之下。
溪水还是那样的蓝,只不见白鹤,岸畔白鹤起落的地方现在长满比人高的芦苇,秋风轻吹,就有芦絮沿风向悠然飘出,风势强时在半空扬,弱时又沾落水面,倏地不见影迹,而江水更显得清冽了。
这情景到现在还不能形容备足。
白雪似乎太重,杨花又太浮,他只能是芦絮,就如我只能是我。
我头脑中浮现一个句子:
芦絮飘落如一声叹息。
秋天到了,万物萧索,来的如水,去的如水,在微凉的风中,这叹息该是木兰溪的吧,又传自我的心底。
但溪不管我的思绪,只是不动声色地流着,在远处转弯的地方盘成几个结。
面对木兰溪展现给我的轻盈一面,我感觉忧伤竟然是这样的真实。
等到片片白的芦絮驮着红的斜晖沉入蓝的水中时,天黑了,我明白:
我的忧伤与幼时的想像有关。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骑车来到溪畔,什么事也不做,能与木兰溪宁静厮守,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木兰溪的妙处就在于它那看不透的、空灵的蓝,就如生命本身的质地。
我有时花几毛钱乘渡船到对岸后又回来,但更多的时候,我赤足站在水中,让微凉的水意湿淋淋地沿脚踝而上,爬满心窝,我静静地站立着,不感慨,面对水,原本就无须抒情。
黄昏时水面铺满一层金光,微风拂来,水波漾起,仿佛是一朵花在粼粼开放;风拂远,水波也渐渐平了,又似花在粼粼凋谢。
此情此景,我仿佛又回到童年的想像。
兰溪,是一条开满兰花的溪。
一位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兰溪水一点也不蓝。
我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的木兰溪是蓝的。
谁的内心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呢。
水一直在寻找,寻找前方的过程中产生了江和河,水寻找的结果还是水,于是寻找和漂泊成为水的全部主题。
我生长在木兰溪畔,注定要用流水的脚步踏向远方,寻找一种如水纯净、空灵的生命过程,我的寻找过程也是结果。
我执著于自己的蓝色旅程。
(选自《沧桑的是流水》,有删改)
1.本文写“溪”也写“心”,请根据文意填写下表。
[思路分析]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从“小时候”“八岁时”“有一次秋天”“有很长一段时间”等短语来看,作者用一条时间线索贯穿了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
所以,填写“场景”栏中空缺的内容时,首先要明确这一点;其次,在填写“景物特点”和“作者心境”栏空缺的内容时,可以分别去找以上五个场景所属的段落,要么摘抄词或短语,要么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即可得到答案。
(1)八岁时初见的木兰溪
(2)灵动、幽静(晶莹、纯净、幽雅
(3)轻盈(芦絮飘零,溪水清冽)(4)忧伤(叹息)
(5)经常骑车到木兰溪(6)宁静(平静,不感慨)(7)一点也不蓝
2.作者为什么说“木兰溪”后来成为“我的血脉”?
(答出两点理由即可)
[思路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我的血脉”中“血脉”一词的含义:
比喻极亲近的关系。
然后,仔细阅读作者所描绘的几个场景,把表明“我”和“木兰溪”亲近关系的句子找到,并据此提取概括即可。
①我从小与木兰溪相伴成长;②木兰溪使我产生了与生俱来的漂泊感;③木兰溪是我心中的河流;④我和木兰溪一样在寻找生命的过程。
(二)阅读《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完成18-19小题。
(共8分)
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韩彦文
①一觉醒来,睁开双眼,看到透窗而入的阳光;工作累了,听听轻松舒缓的音乐;新买的衣服,摸起来手感不错;饭菜端上来,先是扑鼻的香气,然后是绕舌的美味。
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由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种感觉塑造而成。
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被各感觉器官所捕捉,经过各感觉系统的处理,最终得到一个解释或是一种感受。
②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异常情况,比如:
白纸黑字的“2”看起来却是红色的;一听到莫扎特的音乐嘴中就会泛出奶油的味道……如果有过类似的经验,不必觉得不安。
早在1690年,就有科学文献记载说,一个人感到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猩红色的。
19世纪末,这种异常生理现象得到广泛关注,但随后便被认为是一种幻觉而遭到冷落。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并以“联觉”的字样频繁出现在学术期刊中。
③所谓联觉,就是某种感觉刺激在引起相应感知的同时,还会引发另外一种感知。
联觉能力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具备,并且通常伴随其终身,因此联觉者往往不认为自己的感受有什么不正常。
小说《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就经常跟他的母亲争执字母“b”是黄褐色还是橘红色的。
很显然,他和他的母亲都是联觉人。
④科学家们对联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最简单的解释是,在处理不同感觉信息的通路间存在着异常的神经联接。
比如当看到“星期三”这个词时,视觉系统内专门负责对形状信息进行处理的细胞会作出反应,并通过异常的神经联接,使本应只对咖啡色信息进行处理的细胞也同时兴奋起来,结果便带来了咖啡色的“星期三”。
同样的道理,听觉系统和味觉系统间的异常联接带来了五味俱全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⑤联觉并不一定是件烦恼的事情,如果每个数字都代表一种颜色,记住别人的电话号码就容易得多了。
事实上,联觉者往往拥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空间记忆能力、更丰富的创造力。
这些天分在文学、艺术领域最有用武之地,诗人、作家笔下的美妙意境恐怕不是空穴来风,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是一次独特的和声编排,苦涩的大二度音程、干草味的四度音程或许是音乐家灵感的源泉。
如果你是一位联觉者,感谢这种天赋的能力吧,善加利用,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删改)
18.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以“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作为题目的用意是什么。
(3分)
19.下面的语句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名句,请结合从本文得到的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感受产生的原因。
(5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共8分
18.①将“颜色”的视觉、“声音”的听觉及“甜味”的味觉联系起来,②形象地展示了联觉这一现象的特点,③引发阅读兴趣。
评分:
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19.①闻到花香时,本应只是负责对气味信息进行处理的细胞作出反应,②但通过异常的神经联接,③使负责对声音信息进行处理的细胞也作出反应,④于是“缕缕清香”就“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评分:
共5分。
每个要点1分,语言表达1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19小题。
(共8分)
①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
与之结伴而来的海上溢油污染愈演愈烈,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由船舶引起的油污染成为关注的焦点。
②海洋油污染发生的次数约占所有海洋污染次数的80%!
据有关资料统计,过去40年,全世界大型油轮搁浅漏油事件共有45次,最大的一次是1997年“大西洋皇后号”油轮在新西兰出事,最小的一次也漏油28吨。
2003年底发生在西班牙海域的“威望号”油轮断裂事件,导致7.7万桶燃油泄漏,为此,仅西班牙一国为清理“威望号”漏油污染就已耗资10亿美元。
这些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③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为主。
由于石油产地与消费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产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油轮在海上运输的,这就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了油污染的威胁,特别是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更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④多达几十万吨的溢油,一旦进入海洋将形成大片油膜,这层油膜将大气与海水隔开,减弱了海面的风浪,妨碍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海水中,使水中的氧减少,同时有相当部分的原油,将被海洋微生物消化分解成无机物,或者由海水中的氧进行氧化分解,这样,海水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使鱼类和其它生物难以生存。
同时,燃油溶解的过程极易产生多种有毒化合物质。
致命的是,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
一方面毒害海洋生物本身,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最终富集在人体内,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最后剩下的油膜凝聚以后的残余物,包括海面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破坏了海洋环境的自然景观。
⑤目前,我国海上石油运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专家认为,我国海洋溢油的潜在威胁正日益增大。
如何将海洋溢油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减少到最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18.第③段指出“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结合上下文说出三条依据。
(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分析“蓬莱漏油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
(5分)
【材料】美国康菲石油有限公司与中方合作,开发中国海上最大油田之一——蓬莱油田。
今年6月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截至9月中旬,溢油事故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
对此,康菲石油公司负责人却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漏油事件对环境影响如何尚未可知。
18.①海洋运输业迅猛发展,导致海上溢油污染愈演愈烈。
②过去40年,大型油轮搁浅漏油事件频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③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等人类生产活动是主要污染源。
评分: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9.①大片油膜,既使水中的氧减少,又在分解时大量消耗氧,使鱼类和其它生物难以生存。
②燃油溶解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毒化合物质,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毒害海洋生物,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③油膜凝聚以后的残余物,破坏海洋环境的自然景观。
评分:
共5分,每个要点1分,表达2分。
阅读议论文《花开半时偏妍》,回答20——22题(共8分)
花开半时偏妍
李光烈
①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半”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妙的境界?
②你一定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
③花开半时偏妍,人生中,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半”中隐美的道理。
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
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隐隐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
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和思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
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经典之作。
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
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_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形成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
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
运用“半”的智慧,成就艺术留白,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的境界。
⑥“半”,还可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
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把事情做得太过,留有回旋余地的“半”,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开启了一扇门。
“半”,是一种宽阔的胸襟!
⑦李密蓭诗云: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⑧愿我们【甲】,【乙】,【丙】,无边受用“半”的恩赐与智慧。
20.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分)
解题方法
这类题注意中心论点经常出现的位置(开头最高,开头的最后一句话就值得关注;结尾出现频率次之,要注意结尾的前两句话;中间出现频率最低,一般很短并独立成段。
如果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