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
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标段DK818+413~DK836+170段范围内隧道及×××隧道地段明洞施工。
具体内容包括:
隧道明洞施工、防风明洞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掌握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施工所需电力线路架设已完成,满足机械所需电力供应需求,并配备适合备用的柴油机。
用全站仪、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准确放样。
所有机械已经全部到位并正常工作。
3、技术要求
明确明洞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明洞施工,保障明洞施工质量
所使用的机械和设备具有合格的出厂证明及使用期限,并按相关要求进行质量验收,有验收记录。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隧道明洞施工
4.1.1明洞工程内容包括明洞土石方开挖、排水系统、明洞、坡面防护、挡墙以及洞口的辅助工程等的施工及其他有关作业。
洞口与明洞工程应按照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安排,按图纸要求先施工完成,以减少干扰,并保证安全,为加速隧道施工创造条件。
隧道洞口附近其他构筑物的施工安排,应考虑到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及适应弃渣、运输的需要,相邻工程的部署,亦应妥善安排。
洞口工程特别是排水、坡面防护等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直至完工交验之前,应经常进行养护维修。
洞口施工时,如地质情况有变化或其他原因需变更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应及时按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处理。
4.1.2洞口土石方
(1)按照图纸的要求,在洞口施工放样的线位上进行边坡、仰坡自上而下的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尽量减少原地层的扰动。
(2)边坡、仰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应予整修平顺。
(3)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结合地层稳定程度、洞门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进行开挖。
(4)松软地层开挖边坡、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
。
(5)进洞前必须完成应开挖的土石方。
废弃的土石方,应堆放在指定地点,边坡、仰坡上方不得堆置弃土、石方。
(6)工程需要的填方,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施工;超挖部分应用混凝土回填。
4.1.3排水工程
(1)洞外排水工程包括边坡和仰坡外的截水沟、排水沟和洞口排水沟、涵管组成的排水系统。
(2)边坡、仰坡外的截水沟或排水沟应于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截水沟及排水沟的上游进水口应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或略低于原地面,下游出水口应妥善的引入排水系统。
(3)边坡、仰坡以外的上方,如有坑洼积水时,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予以处理;但不得用土石方填筑,以免流失堵塞排水沟渠,影响洞口安全。
(4)路堑两侧边沟应与排水设施妥善连接,使排水畅通。
土路肩及碎落台,应按图纸要求予以加固。
4.1.4坡面防护
(1)边坡、仰坡开挖面的防护措施,应按图纸进行,并主动制定工程措施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实施。
如情况有变化或图纸未作规定时,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批示办理。
(2)由于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后,有一段较长的暴露时间,边仰坡稳定对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及后续工序至关重要。
因此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砼等临时支护措施,随开挖随支护。
(3)明洞开挖边坡视实际情况,一般采用8cm喷射砼作临时支护。
(4)洞口边坡及仰坡在人工修整成形后,采用种草护坡。
(5)洞口边仰坡正在进洞以后按设计要求及时施作。
坡面砌体应坚实牢固,表面平整,无垂直通缝,勾缝平顺,缝宽均匀,无脱落现象。
4.1.5明洞
明洞地段土石方的开挖
(1)施工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及仰坡的稳定程度和图纸要求,提供施工方法、步骤、作业时间以及防护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明洞的开挖可采用全部明挖法或拱上明挖拱下暗挖法。
若采用后一种方法开挖时,起拱线以上的土石方为洞外明挖;起拱线以下的开挖为拱下暗挖,按洞内开挖的方法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
(3)土石方的开挖应按顺序进行:
边坡开挖要严格控制爆破药量。
明洞开挖后应立即进行边坡防护。
(4)在松软地层开挖边坡、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
(5)明洞开挖前,应先做好洞顶的防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冲刷而导致边坡、仰坡落石、塌方。
在施工过程中,防止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危害、破坏和损失。
(6)明洞开挖的弃方,应堆置于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指定的地点。
(7)明洞不宜在雨季施工,如确需在雨季施工时,应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山体稳定情况的监测和检查。
4.1.6边墙基础
(1)明洞边墙基础应设置在符合图纸要求且稳固的地基上,基坑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偏压和单压明洞的外边墙基底,垂直路线方向宜挖成向内的斜坡,以提高基底的抗滑力;如基底松软,应采取措施增加基底承载力。
(3)深基础开挖,应注意核查地质条件;如挖至设计标高,不符合图纸要求时,应提出变更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1.7衬砌
明洞的衬砌应遵守下例规定:
(1)拱圈按图纸要求制作挡头板、外模、支架、支柱,并应设有防止渗漏、跑浆和走模的施工措施。
(2)钢筋的加工及绑扎按相关规定办理。
(3)浇筑拱圈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并应采取防水措施。
(4)起拱线以下暗挖时,应在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并有保证拱圈安全和稳定的措施。
(5)沉降缝及施工缝的设置与施工,按图纸要求严格施工。
4.1.8明洞与暗洞的衔接
明洞施工一般采用先墙后拱法。
当边坡松软易坍时及明洞与暗洞衔接时,施工宜采用先拱后墙法。
在仰坡暂能稳定的情况下,宜由内向外进行施工;在仰坡易坍的情况下,宜先将明洞拱圈浇筑到仰坡脚,在由内向外作洞内拱圈,并确保仰坡稳定。
明洞与暗洞应连接良好。
4.1.9防水
(1)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拱圈背部以砂浆涂抹平整。
设置防水层时应在拱背涂上一层热沥青后,立即从下向上敷设卷材防水层,敷设时应粘帖紧密,相互搭接错缝。
先三油二毡后,在涂抹水泥砂浆。
(2)墙背竖向铺设无纺土工织物作滤层时,防水板与无纺土工织物应叠合一起,整体铺挂。
(3)拱背铺设粘土隔水层,应按图纸要求选用粘性好、无杂质、无石块的黏土分层夯实,并与边坡、仰坡搭接良好,封闭严密。
(4)止水带的施工
a.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的止水带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使用前应先提供样品及出厂检验证件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b.设置止水带后,若仍有渗漏水时,应进行堵漏或设置排水暗槽进行处理。
c.采用塑料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防水时,施工中应符合下例要求:
止水带在安装时以及在混凝土浇捣作业过程中,应注意对止水带的保护,不得被钢筋、石子和钉子刺破,如发现有被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
在固定止水带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止水带的接头,根据其材质和止水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接头方法。
对于橡胶止水带,其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复合接;对于塑料止水带,其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对接。
4.1.10回填及拱架拆除
(1)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拱墙背防水设施完成后,方可回填拱背土方。
(2)明洞段顶部回填土方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至拱顶后应分层满铺填筑,顶层回填材料宜采用粘土以利于隔水。
(3)使用机械回填时,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且需先用人工填筑夯实至拱顶以上1.0m后,方可使用机械施工。
(4)在人工填筑时,拱顶中心回填高度达到0.7m以上方可拆除拱架;若使用机械施工回填时,则应在回填土石全部完成后方可拆除拱架。
4.1.11仰拱
(1)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程序浇筑仰拱混凝土,仰拱应先与衬砌浇筑完成,在施工安排中,应尽快修筑仰拱,以利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
(2)仰拱开挖不允许欠挖,仰拱断面开挖后应立即检查并浇筑混凝土。
浇筑前应清除虚渣、杂物、排除积水,超挖部分应按设计规定予以回填。
后于边墙施工的仰拱,浇筑前已成仰拱拱座应凿毛、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浇筑混凝土。
(3)浇筑仰拱应采用大样板,并由仰拱中心向两侧对称进行,仰拱与边墙衔接处应捣固密实。
(4)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清除仰拱上面的碎渣尘土,并冲洗干净而无积水。
4.2防风明洞施工
4.2.1路堑防风明洞
路堑防风明洞施工程序一般工序:
施工准备→基础放样→掘进基础→检测地基承载力→绑扎钢筋→施工混凝土→养护→吊装预制件→焊接预埋钢筋与预制件钢筋→关模→现浇混凝土→拆模养护→施工伸缩缝。
4.2.2路堤防风明洞
路堤防风明洞施工程序一般工序:
施工准备→检测路堤承载力→基础放样→绑扎钢筋→基础关模→复核模板→施工混凝土→拆模养护→吊装预制件→焊接预埋钢筋与预制件钢筋→关模→现浇混凝土→拆模养护→施工伸缩缝。
5、施工要求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和工序质量控制设计;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制定安全、质量保证及防治措施;组织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考试合格证。
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方可持证上岗。
6、劳动力组织
(1)劳动组织模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施工人员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其中施工负责、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由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钢筋、混凝土、防风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
人员、捣固器、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混凝土运输车等机械设备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1)洞口与明洞工程应按照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安排,按图纸要求施工,以减少干扰,并保证安全,为加速隧道施工创造条件。
(2)隧道洞口附近其他构造物的施工安排,应考虑到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及适应弃渣、运输的需要,相邻工程的部署,亦应妥善安排。
(3)洞口工程特别是排水、坡面防护等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直至完工交验之前,应经常进行养护维修。
(4)洞口施工时如地质情况有变化或其他原因需变更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应及时按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处理。
(5)预埋件位置准确,预埋深度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9.2质量检验
明洞开挖段面的中线、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抽检。
检验方法:
仪器测量。
明洞边墙基础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施工单位检测不少于5处、监理单位见证检测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静力触探或标准贯入检测;监理单位检查检测报告和见证检测。
明洞边墙基础、基底内应无积水、虚渣及杂物。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当基底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洞边墙与基底允许超欠挖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仪器测量。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混凝土拌合站工作人员要穿防护服,高处施工作业要系安全绳。
(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以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3)应注意用电安全,并检查电缆是否烂皮,防止因漏电引起安全隐患。
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接触、使用机电设备。
(4)便道及施工现场要注意撒水防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11、明洞的病害及其防治
(1)常见的病害
①衬砌破损。
②拱部纵向裂缝,拱圈内缘受损胀裂,多发生在拱顶。
③边墙水平裂缝,边墙内缘受拉裂缝,多发生在拱腰。
④环形裂缝,环形裂缝较纵向裂缝少见,多发生在洞口附近及施工接缝处。
⑤洞口端墙竖向开裂,洞门翼墙裂断。
(2)产生各种病害的原因分析
①山坡落石。
明洞由于山坡落石所造成的冲击力时拱顶或边墙产生裂缝。
主要是明洞填土厚度不够,不能满足冲击力扩散,均匀分布在整个拱跨,而使局部承受过大的冲击力所致。
②边坡滑坍。
明洞顶山坡或开挖边坡,受地下水影响,滑坡、坍塌造成明洞不同程度的偏压,导致衬砌结构开裂受损。
③超载堆积。
明洞顶刷坡土没有及时清理或刷坡滑坡、坍塌造成明洞衬砌偏压兼超载,导致衬砌结构开裂受损。
④断面形式不合理。
⑤基础处理不当。
⑥斜交、偏压等不利因素。
⑦明洞漏水病害主要是洞顶缺少防水层或防水层失效,加之洞顶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地表水深入洞顶填土而注入洞内。
(3)明洞病害的防治
除隧道病害防治措施采用于明洞外,根据明洞病害的特殊成因,可采取下例防治措施:
1明洞顶上应按设计要求保持足够的填土厚度和良好的排水系统。
对于滑坍堆积要及时清除。
2已经损坏和失效的排水和防水设施应及时修理与加固,顶部回填土与边坡交接处增设截水沟。
3由于山体滑动推移造成的病害主要通过滑坡治理消除病害。
4属于局部岩体失稳而导致的局部病害,对于墙角内移,增设父子拱;对于明洞洞身整体蠕动滑移,可增设抗滑挡墙、抗滑锚固桩等。
5在洞口两端及洞顶有针对性的增设必要的支挡和防护措施。
6根据实际观测和调查,有针对性的改建洞门墙,使其形状及尺寸能适合拦落石和泥流,保证行车安全,必要时可接长明洞。
7加深加固明洞边墙基础。
8增建洞口挡墙或护面墙,以加固边坡和仰坡。
9在明洞顶部及周围,有针对性的采取防冲刷措施,防止泥水冲刷洞顶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