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98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0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体充装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XX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

1.1.1总论

1.概述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安全预评价导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XX气体充装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气体充装站建筑平面图等相关资料,受XXXX公司委托,对其XX气体充装站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评价法等安全预评价手段,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项目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行管理给予指导。

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

(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1998

(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

(7)《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

(8)《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01

(18)《石油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

(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2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6]140号)

(2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

(26)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数据及有关技术资料。

(27)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内容和深度规定》(修订本)。

2.2编制原则

(1)根据市场及技术情况,合理确定产品方案及装置规模,尤其重点考虑工艺技术可行性和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2)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人、财、物优势和公用工程、辅助工程、行政及福利设施的存量作用,尽可能节约投资。

(3)在满足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范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合理满足业主要求,做到安全、经济、可靠、实用。

(4)贯彻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设施同主体工程同时建设的方针。

(5)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立足选用国内成熟、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6)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公正、客观、科学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

2.3评价单位提供的资料

XX气体充装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内容包括产品市场预测、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料供应及产品、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设计方案、环境保护方案、消防设计方案、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项目实施规划等资料。

2.4评价目的和评价范围

根据某气体充装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安全给予指导。

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压力容器气瓶的安全性分析、纯氧气瓶的燃烧安全性分析、气体充装的安全性分析、气体的窒息性和毒性分析等。

2.5评价程序

熟悉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拟建装置工艺技术特征

拟建项目现场调研

主要有毒有害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物质、能量危害特性工艺过程危害危险性作业场所危害危险性

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

其它单元

单元危险度评定

确定需重点评价的Ⅱ级以上单元

定性、定量评价

各单元评价结论分析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评价结论

编写评价报告

3.被评价项目情况简介

3.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目名称:

气体充装站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私营企业

法定代表人:

***

3.2气体充装站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3.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本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省***市*****村。

***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二级阶地,海拔396.9米,地形以平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

地层属第四系上更新系统,上部为黄土质沙质粘土,下部为沙及沙石、沙质粘土、沙砾石覆盖层,厚约150米。

土壤主要是垆土,土层深厚肥沃,适于耕种。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呈阶梯跌落,分为一、二、三道塬,由山前洪积扇前缘地带和黄土台塬、河漫滩及河谷冲积阶地三种类型构成。

耕地中川、塬平地占97%。

***市地震烈度7度,按7度设防。

3.2.2气候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1℃,年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9.9℃。

年平均降水量587.4毫米,平均气压969.3毫巴。

多年平均主导风向为西风,其次是东风,静风频率为42%,处平均风速1.4米/秒。

3.2.3水文条件

渭河是本区唯一河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全长818公里。

在***境内流长30.5公里,流域面积473.20平方公里。

渭河属于流量40立方米/秒。

年平均含沙量26.8公斤/立方米。

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渭河水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增高,已成为严重污染的河流。

本区含水层分布广、厚度大、埋藏浅,是良好的天然地下水库,也是目前渭河平原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的。

地下水埋深6~18米,在50米深度内的含水层厚度约30米左右。

本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Na+和HCO3-Mg+型为主,pH=7.1~8.3,呈弱碱性,并具有较高的NO3-。

在工业、城镇及灌溉区,由于受工业及城镇生活污水的大量渗漏,浅层地下水受到局部污染,而深井水质较好,根据有关资料,深井各项水质参数均满足GB/T14848-93Ⅲ类水质要求。

浅井水质中重金属Pb、Cr6+以及细菌等项超标。

4.充装气体的种类和物理化学特性

4.1充装气体的种类

充装的气体种类为氧气、氮气、氩气,计划年产量如下:

表4.1计划年产量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氧气

万瓶/年

7.2

2

氮气

万瓶/年

8

3

氩气

万瓶/年

12

4.2重装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4.2.1氧气

氧气产品根据用途可分为工业用氧、医用氧、航空呼吸用氧、高纯氧、药典氧、电子工业用氧,根据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氧和液态氧。

氧气虽然不能燃烧,但氧气为助燃气体,和可燃材料接触有燃烧的危险性。

氧气是氧化剂,液氧和高压、高浓度氧气尤其表现为强氧化性。

(一)理化特性

分子量:

32沸点(℃):

-183.1熔点(℃):

-218.8相对密度(水=1):

1.14相对密度(空气=1):

1.43

(二)职业接触限值

(三)危险特性

无毒,氧气虽然不能燃烧,但氧气为助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稳定性:

稳定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四)健康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五)侵入途径

吸入。

(六)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七)消防措施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八)泄漏处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九)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十)注意事项

操作处理方法:

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存储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2.2氮气

㈠理化特性

  氮(N2)分子量:

28,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空气中的氮占78%一80%。

相对分子质量28.0134,沸点一195.8℃。

难溶于水。

  当空气中氮含量增加(>84%)时,可排除空气中氧,引起吸入氧不足,人感觉呼吸不畅,有窒息感。

高浓度氮(>90%)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紫绀等缺氧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迅速昏迷。

 

(二)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2、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面罩。

3、其它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三)消防应急措施与防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