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9635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ocx

第13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13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和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又增加了合理期望、价格调整等观点。

所有这些,都在宏观经济政策中有所反映。

本章将简要介绍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讨论如何协调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如何解决政策实施中遇到的不确定性,以及世界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等问题。

13.1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本原则

宏观经济学的近期发展——合理期望、政策原则、前后矛盾问题、工资刚性理论以及经济波动本质的探讨等——大都具有技术色彩。

如果我们透过它们的技术外表,考查其思想内核的话,可以归纳出如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5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人们是向前看的,如果假定人们对于经济波动是有所认识的,并利用他们的信息对未来进行不带偏见的(当然不是没有错误的)预测,则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就可以而且应该相当精确地用模型加以说明。

首先提出人们的合理期望为预测未来提供了大量适用信息这一观点的是约翰·马思(JohnMuth)。

他在1960年应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时指出,农民需要预测未来的价格以便决定种植的数量,因此当我们建立模型时不妨假定农民们对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了解的,并且把他们的预期充分考虑进去。

不管马思的模型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起码他的观点在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内是相当合理的。

例如,经济波动的许多特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出现,已经形成了统计上的一致性并记录在案。

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被观测了几百年,假定人们已经对它有了相当的了解是合乎情理的。

当然这种向前看、无偏预测的观点,不适用于那些新出现的、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件。

(2)正确地描述或评价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政策原则来处理,而不应该把某项政策措施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对待,只考查这些措施所带来的一次性变化。

因为人们是向前看的,他们对于未来政策的预期会影响他们今天的行动以及经济的状况。

因此,当我们评价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时,不仅要考查政策当前的作用,还要考查政策未来的作用。

换言之,我们必须考查一项政策对于未来各种事件出现时所设定的应变计划。

这种应变性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它正是政策原则的一种体现。

政策的应变计划可能具体描述为保持货币供给不变的增长率原则,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经济的状况确定某种变动的范围。

合理期望理论几乎迫使宏观经济分析家只能把政策作为一种原则或战略来考虑。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政策一次性作用产生的后果就根本不需要加以评价。

这样的评价也是相当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模型工作的情况,说明模型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

(3)为了使某项政策原则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对该项原则给予某种承诺。

经济中经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出现前后矛盾现象的可能性引诱政策的制定者将来改变他们的计划。

我们则认为,前后矛盾的现象恰恰应该是对一项稳定的政策原则维持承诺的理由。

1997年,美国卡内基-麦伦大学的金·基德兰德(KinnKydland)首先提出了前后矛盾的问题。

他提出为了制定出最佳的政策,政策制定者往往倾向于在未来改变已经实施的一项哪怕是很好的政策,即表现出政策上的不连贯性或不一致性。

的确,前后不一致性使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把事情办得更好些。

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例是教师向学生宣布要进行课程考试,于是学生开始复习准备。

一段时间后,教师会感到取消考试更好些,因为已达到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目的,而且可以避免学生挥汗如雨地进行答卷,教师费心尽力地批改评分。

政府关于专利的法案具有与教师对于考试类似的前后不一致的问题。

专利法以给予发明者短期垄断的权力作为奖酬。

之后,专利法激励了发明创造。

然而垄断对于经济是不利的,于是当一项发明完成后,政府会感到取消专利法更合理些,以便使新产品能够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

另外一个例子是政府有关防洪大坝建设的问题。

政府开始告诉人们不要在一片洪水多发地区建房安家,因为政府不准备在该地区修建防洪大坝。

可是当人们迁移他乡之后,政府可能发现修建防洪设施对当地人民给予保护是更为可取的决策。

然而,前后不一致很可能使政策制定者失去信誉;人们会开始预期政策制定者将改变原则,结果导致一个新的均衡状态,这一状态往往比政策制定者最初计划的后果要差。

例如,学生会在开始的时候就预期考试将被取消,结果他们可能根本不再钻研这门课程。

于是,为了避免出现更差的后果,最好对一项政策原则维持坚定的承诺。

有关专利法的事例亦是如此。

每年有权对专利进行奖酬的政策制定者很希望不按原定规定办事。

因为撤销专利将使经济避免因垄断而带来的低效率。

幸好实际上政府对于有关专利的承诺并未违背,因为谁都能够预见违背承诺会对未来的创造发明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区分积极政策原则(ActivePolicyRule)与相机抉择政策(DiscretionaryPolicy)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积极政策原则把从对应于政策措施的经济状况得到的反馈包括在内,反馈也是原则的一部分。

不把反馈包括在内的政策原则称做被动政策原则(PassivePolicyRule),例如货币供给按固定比率增长的原则就是一种被动政策原则。

如果采用积极政策原则,就可能假定如果来年失业率上升某一水平,则货币供给将要按某一特定的比率增加。

相机抉择政策的制定是以某一个案或者某一年为基础的,因此它往往不会预先谈论有关未来决策的问题,通常也不作出任何承诺。

主张相机抉择政策的人不同意政策原则的概念,不论是包括反馈的原则还是制定不变的政策措施的原则。

积极的和被动的政策原则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点要比积极的和相机抉择的政策原则之间的共同点多得多。

积极的和被动的政策原则都包含有承诺,并采用合理期望理论所赞同的政策分析形式。

(4)经济基本上是稳定的,一次扰动之后经济最终将回到它正常的产出与就业的发展轨道上来。

不过,由于经济结构的刚性的影响,这一过程可能是缓慢的。

宏观经济模型通常都是受到各种扰动冲击的动态系统。

每次扰动之后,经济具有恢复产出与就业正常的或自然的增长水平的倾向,虽然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偏离现象。

然而,实践中从来不存在平稳的经济恢复的情况,因为总有新的扰动不断冲击经济系统。

由于经济总是被一系列扰动冲击着,均衡实在是一种非常偶然的,或者说是一种随机的现象。

这种随机均衡的特点与实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相互吻合的。

扰动取决于多种因素,不过通常可能是货币扰动、需求扰动和价格扰动等。

动态性质则来自于经济中可能存在着的多种刚性,不过实际上影响最大的刚性是价格-工资刚性以及资本(包括库存)调整缓慢。

正是由于这些刚性,使得经济体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把自己从扰动的影响中清理出来。

例如,假设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发生了一个变化,相对于每一收入和利率的水平都想要持有更多的货币。

最终物价水平将下跌,以至于实际的货币供给得到有效的增大。

可是,如果存在着物价工资刚性,则这一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首先,货币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利率升高;较高的利率转而给予有关耐用商品的需求以压力并对经济产生影响;然后受压的需求状况开始迫使物价水平下跌;最后,物价水平下跌将开始增加实际的货币供给。

这一过程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经济回到其产出与就业的自然水平上为止。

实际上,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持续一年以上。

但是,与这些结构刚性相结合的对于未来的预期却不受类似的刚性的束缚。

一次扰动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的预期,而经济本身的刚性却使经济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会对一次扰动作出彻底的调整。

各种预期模型考虑了结构刚性的问题,因为这些刚性是模型所固有的一部分。

经济中的刚性与完全灵活多变的预期相互结合是绝大多数合理预期模型所具有的基本特点。

(5)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减小经济遭受扰动后,产出、就业以及通货膨胀背离正常水平的幅度(或期限)。

实现这一目的需要经历若干个经济波动周期。

未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当前的波动应该得到相同的对待。

经济政策通过整个系统对经济扰动的反应来抵补这些扰动的作用,或影响经济恢复正常状态的速度。

于是,经济政策可以改变经济波动的幅度。

不同的政策原则的组合以不同的方式使这一目的得以实现。

13.2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

一般来说,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是一个选择政策原则的问题,因为要用这些政策原则来描述政策措施应该如何对经济状况作出反应,以改善目标变量的绩效。

货币基础和税率,或更为概括地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都属于政策措施。

政策目标则指的是我们所关心的内生经济变量:

通货膨胀、失业、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等。

有时需要区分中间目标变量和最终目标变量。

例如,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货币供给就是一个中间目标,它以货币基础为措施加以控制,而实际的产出和通货膨胀水平则是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

为了描述这些目标变量的客观影响,有必要确定社会福利函数(SocialWelfareFunction),该函数反映出当目标变量偏离理想水平后所带来的成本。

这样的函数应该体现社会中的个人的兴趣或爱好。

如果人们都不喜欢通货膨胀,则通货膨胀对正常水平的背离将在社会福利函数中产生某种损失。

实际上,确定社会福利函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我们不能选择只改善某些个人福利状况的政策。

一旦社会福利函数确定下来,我们就可以把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以与其他经济问题一样的方式加以处理:

我们为政策措施制定出政策原则,使之极大化社会福利函数。

这很类似于在一个消费问题中消费者选择有关消费的某种应变计划,某种决策的原则,以便极大化自己的效用水平。

在大多数模型中,我们都必须面对经济问题中十分典型的资源稀缺的问题。

不论何时何地遇到稀缺问题,我们都必须在各种竞争目标中进行某种折中平衡。

事实上,稀缺问题是经济中最基本的问题。

制定最佳宏观经济政策过程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法则,只要出现措施变量稀缺的情况,即措施变量的数目少于目标变量的数目,就必须在不同的目标变量之间作出折中平衡。

德国经济学家简·廷伯金(JanTimbergen)建立起这一与措施变量和目标变量有关的重要法则,并因在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宏观经济政策评价技术的发展等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只要措施变量的数目比目标变量的数目来得少,社会就需要作出基本选择:

究竟是满足这一个目标还是满足那一个目标。

例如,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进行选择就是宏观经济中一种无法避免的残酷的选择;在货币供给的稳定性与利率的稳定性之间进行选择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时即使在措施变量与目标变量数目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残酷的选择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在许多场合,措施变量对于目标变量的影响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

这里,仍然可以用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进行折中取舍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加以说明。

简单地计算措施变量和目标变量会导致错误的推理过程:

我们有两个措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我们还有两个目标变量,通货膨胀和失业。

因此,我们不需要进行残酷的选择。

我们可以用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用财政政策控制失业。

这一推理过程是错误的,因为这实际上假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独立地影响通货膨胀和失业。

而实际上我们已经知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通过同一途径,即通过影响总需求,作用于产出水平和通货膨胀的。

除非有某一措施变量可以独立的,不通过总需求就直接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否则,我们都需要进行残酷的选择。

13.3不确定性与前后矛盾

在实践中,上面介绍的目标-措施分析显得过于简单,它忽略了经济中的内在的不确定性。

如果关于某项政策措施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则我们必须十分小心地对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于积极乐观地运用某种含有不确定性的措施可能是很有风险的,这是在实践中应该使用较不积极的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存在着多种措施和不确定性时,有关经济政策的理论告诉我们,应该把多种措施组合起来加以运用,组合的方式要使风险极小化。

美国耶鲁大学的威廉·布雷纳德(WilliamBrainard)证明在不确定条件下对于政策措施的选择与对于普通股进行最佳证券投资的选择十分相像。

正像一个人应该努力实现证券投资的多样化一样,政策制定者也应该使政策措施多样化以减小风险。

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非常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政策所带来的利益与付出的成本不是同时发生。

例如,某种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繁荣,但却同时要付出长期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反之,一项紧缩的经济政策要付出短期经济萎缩的成本,之后可能要经过许多年这项政策所带来的利益才会显现出来。

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是政策制定者必须予以注意的,也是进行政策评价极易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13.4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益处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努力寻找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最佳组合方式。

可惜的是年复一年,还没有出现哪种政策实现了低失业与零通货膨胀的理想状态。

一项政策如果致力于对低失业的控制,则必然放任物价相当幅度的变动;一项政策如果千方百计维持物价停留在目标水平上,则必将带来经济的大起大落。

政策的制定者必须面对就业的稳定性与物价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并作出折中取舍。

经济分析要处理多种形式的折中取舍。

例如,试想一位消费者无力同时负担一辆好车和一套华宅的开销,要买好车,他只好居陋室;反之亦然。

经济学利用无差别曲线(等效用线)来描述这位消费者的偏好(见第2章)。

消费者对于汽车和住宅的消费组合位于消费者的预算(收入)域中最佳的无差别曲线上。

消费者的最佳消费组合是由无差别曲线与其等预算线(等收入线)的切点来确定的。

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来考查一个国家在就业与物价的稳定性之间的选择。

社会偏好确定出一条无差别曲线。

经济中就业与物价稳定性的不同组合形成另一条曲线,称做政策边界(PolicyFrontier)。

最佳政策就是由无差别曲线与政策边界的切点加以确定的。

这种分析首先需要解决用什么样的两个坐标轴来表示无差别曲线和政策边界。

一条轴应能表示物价的稳定性,而另一条应能代表失业。

对于通货膨胀来说,最理想的水平应是零点附近。

近几十年来,物价水平大幅度高于零水平给经济带来巨大问题。

物价水平大大低于零水平的现象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没有理由认定物价水平相对于零水平的正的偏差与负的偏差所带来的成本彼此不同。

同时,不妨假定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边际成本随着上述偏差的增大而上升,对于由此而产生的损失的最好测度应是方差(Variance)。

这说明关于经济的绩效在通货膨胀方面的表述可以用通货膨胀率偏离其目标水平、靠近零点的均方差作为基本测度,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损失(InflationLoss)。

如果其他方面处于相同水平,则理想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使通货膨胀损失保持为零。

在实际生活中,通货膨胀损失不可能为零,通常是某一正值。

在经济的产出、就业与失业方面,情况有些不同。

基于多种理由,自然失业率(NaturalUnemploymentRate)可能并非是最佳的失业率水平。

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失业率”或“长期均衡失业率”,系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水平,其大小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劳动力的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与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参加工作人数的多少等因素。

由于纳税的减少和失业救济金的发放使失业所带来的社会成本超过了个人成本,同时由于垄断的力量,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时社会福利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自然失业率并非是最理想的失业水平。

事实上,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改变失业率的水平,而只能影响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波动程度。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波动的均方差确定为失业损失(UnemploymentLoss)。

社会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选择可以用图13-1中的无差别曲线族加以表述。

注意,图中无差别曲线的凸凹性与消费理论中介绍的无差别曲线的凸凹性刚好相反。

消费理论中论述的商品和服务是人们所喜爱的东西,而现在论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却是人们所厌恶的东西,因此形成的无差别曲线具有相反的凸凹性。

在曲线左上方的端点附近,人们愿意用大幅度失业损失的增加换取极小水平的通货膨胀损失的减少。

而在曲线右下方的端点附近,人们则只接受用极小幅度失业损失的增加去换取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损失的减少。

社会更偏好靠近原点附近的曲线,因为这时失业损失与通货膨胀损失均处于较低水平。

图13-1社会对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选择

13.5关于通货膨胀损失与失业损失的政策选择

当总需求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动后,就使产出与通货膨胀背离了原来的水平并带来失业或通货膨胀损失。

这时制定某种宏观经济政策可以使总需求恢复到原状况。

一般来说政策原则有两种:

一是设法消除已出现的总需求的扰动;二是预先决定如何处理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的扰动。

为此可以建立起所谓的物价调整方程式(Price-adjustmentEquation):

(13-1)

其中,π与π-1分别代表本期与前期通货膨胀率;Yf与Y-1分别代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前期国民收入;Z代表价格扰动,例如原油价格飞升等;f与b代表某一系数。

物价调整方程式(13-1)表明本期将要出现的通货膨胀率受到产出缺口(OutputGap)

,前期通货膨胀率(反映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和价格扰动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图13-2我们可以看到一项政策可以怎样来处理一次价格扰动。

式(13-1)由物价调整线表示。

横轴表示产出,纵轴表示通货膨胀。

经济政策可以通过降低产出水平来平复价格扰动(从点D到点A),或者保持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出水平但放任通货膨胀的增加(从点D到点C)。

使产出水平维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则需要对通货膨胀充分地迁就,使产出水平降到潜在水平之下越低,对通货膨胀的迁就就越小。

奥肯定理(Okun'sLaw)给出了国民收入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经验统计关系。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研究成果,失业率每下降1%,实际国民收入平均增长2.5%。

奥肯定理表明:

(a)失业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b)两者的数量关系为(1∶2.5)~(1∶2.9);(c)这一规律适用于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情况。

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大约是1∶0.76。

奥肯定理告诉我们,当一项经济政策使产出降到潜在水平之下以后,失业率就将升高到自然失业率以上。

当产出保持在潜在水平上时,失业率就等于自然失业率。

但是,一项政策是不可能使就业与物价同时保持稳定的。

图13-2对某一正向价格扰动可能作出的反应

我们可以引入反应系数g来描述这种政策选择的特点。

如果g等于零,表示政策保持产出为潜在水平(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并允许物价调整线移动转换为同样水平的通货膨胀,这说明政策制定者不打算控制通货膨胀。

图13-2中的点C即对应于g=0这种选择。

如果g大于零,则说明政策是要减小产出水平同时提高失业率,以便平稳通货膨胀。

g越大,则当通货膨胀的扰动发生时产出水平减小得也越大。

在图13-2中,点A代表非常大的g值,而点B代表某一中等水平的g值。

系数g的大小反映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迁就程度,较大的g值代表较小的迁就程度。

从数学角度看,反应系数g是政策反应函数的一部分,则有点

(13-2)

换言之,如果通货膨胀升到零值以上,则产出缺口降到零值以下。

我们可以利用物价调整方程选择不同的g值,以便使通货膨胀得到相应的控制。

如果我们把方程式(13-2)代入物价调整方程式(13-1),则得到

(13-3)

从式中不难看出,当g值大时,(1-fg)就小,则过去的通货膨胀π-1对未来的通货膨胀π的影响就小,而且一次价格扰动Z将很快从通货膨胀中被转移。

令k=1-fg,则系数k反映出一次价格扰动对通货膨胀作用的长度和强度。

如果g等于零(充分迁就的政策),则k=1-fg=1,说明价格扰动Z彻底地升高了通货膨胀水平达bZ。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扰动Z的影响根本不能从通货膨胀中被转移。

如果价格扰动发生之前通货膨胀水平为零,那么价格扰动发生之后通货膨胀将永久地高于零值。

如果k处在另一个极端情况下,即k=0,则只要过一年以后,价格扰动的影响就会消失。

如果k处于中等水平,0

发生价格扰动第一年后,通货膨胀等于价格扰动的k倍;第二年后,通货膨胀等于价格扰动的k2倍;第三年后则为k3倍等;最终,恢复到零水平。

例如,如果k=0.8,而且一次价格扰动后通货膨胀率从最初的0升高到10%,则一年后通货膨胀率将降为8%,两年后降为6.4%,三年后降为5.1%,四年后降为4.1%,…,最终降为0。

一项特别关注控制价格扰动的政策(g值大而k值接近于零)将给产出和失业水平带来大的波动。

这一点从式(13-3)中可以明显看到。

例如,假设通货膨胀对于产出水平的敏感系数f=0.20,则为了使k=0.8,我们可以得出g=1。

现在,假设一次正的价格扰动最初使通货膨胀升高10%。

然后,根据政策原则方程式(13-2),我们可知,由于g=1,所以扰动后第一阶段产出水平将降到初始水平以下10%。

最终,产出水平随着通货膨胀的下降将逐渐恢复到初始水平。

当g值大时,产出水平下降的幅度就大,而且根据奥肯定理,失业率上升的幅度也大。

另一方面,一次负的价格扰动使通货膨胀下降了10%,如果g=1,则将使产出水平比初始水平升高10%,根据奥肯定理,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将下降。

一项彻底迁就价格扰动的政策(g=0)将保持产出水平和失业率完全稳定。

系数k的不同选择与通货膨胀损失以及失业损失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图13-3表示。

当k=0时,政策使失业率变化很大而使价格扰动一年后即从通货膨胀中消失。

通货膨胀损失与失业损失这时平均的通货膨胀损失很小,但失业损失相当大。

如前所述,通货膨胀损失与失业损失都是以它们背离正常水平的方差来表示。

当k=1时,政策保持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而让价格扰动完全对通货膨胀产生作用。

这将使失业损失很小而通货膨胀损失相当大。

图13-3不同政策下的通货膨胀

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描述与上述相同的折中取舍。

在图13-4中,横轴代表失业损失,纵轴代表通货膨胀损失,图中曲线代表政策边界。

政策边界上的每一点可以根据失业相对于通货膨胀的不同反应而得出。

在边界的左上方,表示最小的失业损失与最大的通货膨胀损失,即与k=1相对应。

在边界的右下方,表示最大的失业损失和最小的通货膨胀损失,即与k=0相对应。

边界上的点A,B,C与图13-2中的点A,B,C相对应。

图13-4关于失业损失与通货膨胀损失的政策选择

13.6关于价格扰动的最佳政策

图13-4中的政策边界代表适用于不同政策的通货膨胀损失与失业损失的各种组合。

最好的政府可能是在两种损失中所进行的某一折中选择。

而且最好的政策应该是距离原点最近的,以便使通货膨胀损失和失业损失都达到较低的水平。

不进行折中平衡的极端政策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可取之处:

(1)追求价格绝对稳定的政策(k=0,位于政策边界右下方最低点)包含有极大的失业损失。

在石油价格扰动或其他物价调整线移动的情况下保持通货膨胀率为零,必然招致严重的失业问题。

(2)追求产出绝对稳定的政策(k=1,位于政策边界左上方的最高点)包含有极大的通货膨胀损失。

当通货膨胀扰动发生后,政策对其毫无控制。

结果是不仅在扰动发生时的当年通货膨胀上升,而且在扰动发生之后的各年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

在这两种情况下不搞折中平衡的政策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只要在政策边界上作出一点点折中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

对于追求价格绝对稳定的政策来说,只要向政策边界中间部分稍作移动,就可以通过承受很小的通货膨胀损失换取对失业损失的极大补偿。

对于追求产出绝对稳定的政策来说,只要向政策边界中间稍作移动,就可以通过承受很小的失业损失换取对通货膨胀损失的极大补偿。

为了确定最佳的折中取舍,可以把图13-4中的政策边界放在图13-1所示的社会无差别曲线族内。

政策边界上的最佳点应该由政策边界与最靠近原点的无差别曲线的切点来确定,如图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