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7747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精品.docx

高中政治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精品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2018·福建文综·T26)

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8年1月中旬召开。

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

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

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  )

①向人大提出议案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表决各项决定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题指南】做好本题,关键是把握准行为主体,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解析】选A。

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和表决权,题干中强调深入基层调研,形成议案体现提案权;市政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获得通过,体现审议权和表决权,故选A项。

人大代表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才是质询权,材料未体现,②不符合题意;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属于决定权,行为主体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③错误。

2.(2018·山东文综·T21)

201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这表明 (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

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眼“在党的领导下”、“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联系教材中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知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解析】选A。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上述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主要体现,A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民主,B项不符合题意。

C项说法错误,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公民。

D项说法错误,上述材料中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

3.(2018·新课标全国卷·T17)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

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

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  )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解题指南】本题以政协和政协委员为公共外交建言献策为背景,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能和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政协与国家机关。

【解析】选D。

材料中政协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并未改变,A不符合题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B、C错误;政协和政协委员为公共外交建言献策,有利于促进公共外交的发展,D符合题意。

4.(2018·安徽文综·T5)2018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  )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意义。

意义型的题目主要看对哪个“主体”的意义,注意在“主体”的知识范围内,表述要准确。

【解析】选B。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①③符合题意,B项入选。

②错误,中国共产党不能履行政府的管理职能;④错误,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作出的历

史性选择,由此可见,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

5.(2018·江苏单科·T14)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

紧配套方面。

2018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

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

这表明 (  )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主要采用排除法,准确区分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在立法上的不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在我国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没有立法权,也不能对所有的法律进行修改。

A、B、C说法都错误,故选D。

6.(2018·江苏单科·T15)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②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④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区分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主体。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我国的行政机关是政府,依法行政是政府的

事情。

所以②排除,①③④符合题干的意思,故选C。

7.(2018·江苏单科·T17)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

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

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

A.和睦相处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基本原则”,正确区分民族原则与民族关系。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A、B、C都不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故选D。

8.(2018·江苏单科·T18)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这充分说明了 (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读懂题干的意思,分析宗教的积极作用。

【解析】选D。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该项认为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而题干说的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与题意不符

排除

B

该项认为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忽视了宗教的负面影响,本身不准确

排除

C

该项强调“依法保护”,与题意不符

排除

D

该项与题干的主旨一致

入选

9.(2018·北京文综·T31)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

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

《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

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  )

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我国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题指南】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解题时要抓住“宗教团体”、“农村信教群众”、“爱国宗教人士”等关键词,从而概括出不同的宗教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作用。

【解析】选D。

宗教与和谐社会、宗教团体与慈善事业、农村信教群众与新农村建设,都体现了在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入选。

A、B、C材料均

未体现,可排除。

10.(2018·天津文综·T1)“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

”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

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 (  )

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

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切实抓住关键词句“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改善了干群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准确把握基本概念。

【解析】选D。

党的政治领导就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上,提出明确的政治任务、政治目标和政治方向,制定实现这种任务、目标、方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A与题意不符;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民主集中制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个人服从集体、全党服从中央,B与题意不符;依法执政是指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C与题意不符;下基层活动“改善了干群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故选D项。

11.(2018·天津文综·T7)从太空眺望地球,这个蓝色星球非常美丽。

然而,地球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我国淡水资源尤为短缺。

针对我国这一问题,56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恳请国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

在政协委员推动下,2011年国家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

政协委员这一做法属于 (  )

A.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B.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C.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行民主监督

D.参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

【解题指南】根据关键词“政协委员”思考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根据材料中提案的内容确定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领域。

【解析】选D。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是人大代表的职权

不选

B

质询权特指人大代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有对本级“一府两院”提出质询并要求必须予以答复的权利

不选

C

民主监督是政协委员职责之一,但材料未体现

不选

D

推动《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说明其参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

入选

12.(2018·广东文综·T28)下表为某人大代表2011年工作总结的部分内容。

2011年

联名向县人大提交“加快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议案

联名对县政府财政预算中的采购项目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

对县农业局“农机支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 (  )

A.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B.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

C.该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

D.该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审议权、问责权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A错误。

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但人大代表本人不能直接处理问题,故C错误。

人大代表向县人大提交议案,对县政府财政预算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分别体现了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质询权,问责权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故D不符合题意。

B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13.(2018·海南单科·T13)某景区利用当地著名佛教庙宇进行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开发过度、管理不规范以及“僧人”摆地摊、占卦算命等问题,当地政府为此制定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进行整改。

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

①能够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能够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④有利于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区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题考查的考点涉及经济和文化两个模块知识,注意这两部分知识的综合。

【解析】选B。

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看,是发展文

化产业的需要;从政治角度看,体现了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正常的宗教

活动,①③符合题意。

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更不能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区别,②④说法错误,故选B项。

14.(2018·海南单科·T14)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同时向各地方、各部门书面征求意见,并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直接听取公众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审议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这一法律修改 (  )

①合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

②表明全国人大拥有制定税法的最高权力

③完善了依法治国的制度安排

④保护了公众对全国人大的监督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注意分析材料,抓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一关键信息。

【解析】选A。

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①符合题意。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体现了②。

③④与材料无关。

故选A项。

15.(2018·海南单科·T16)2011年,党员干部“进村入企”,服务群众,“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共结成帮扶对子2710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13万件。

这些做法(  )

①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②是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创新③是

党服务基层群众、巩固执政根基的现实途径④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党的性质、宗旨。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制度创新问题。

【解析】选D。

党员干部“下基层”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D项。

题肢

具体分析

结论

材料没有涉及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该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群众对党的监督问题,该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

党员干部“下基层”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体现了党服务基层群众,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该项符合题意

入选

党员干部“下基层”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密切联系群众,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积极意义,该项符合题意

入选

二、非选择题

16.(2018·福建文综·T39

(2))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理由。

(9分)

【解题指南】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材料题。

解答时要深刻理解背景材料的

内涵,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和所要考查的知识。

【解析】第

(2)问的主体是党和政府,社会主义义利观倡导“以人为本”,实质上是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坚持“以人为本”。

答案:

(2)①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体现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及履行职能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权威。

③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

17.(2018·安徽文综·T38

(1))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 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1)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2分)

【解题指南】本题依托中国进入“流动时代”这一热点话题,综合考查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

(1)问要把握设问“结合上图信息”、切入点“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调整”来进行理论分析.

【解析】第

(1)问,解答本问要注意图表信息的有效把握和利用。

根据上图信息

可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口文盲率不断下降,这是调整城乡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现实依据,体现了选举制度与经济、社会进步相适应;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体现了民主具有真实性,也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意味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

(1)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文盲率的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不断调整,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

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更好地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有利于公民平等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