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7187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docx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工程-确保绿色、环保、文明施工

1.绿色施工综述

1.1总则

1.1.1针对本工程建筑特点及建造难点,在实现绿色施工上,我司特制订了的相应对策:

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噪声、光污染、固体废弃物、土壤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1.1.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1.1.3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1.4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制定绿色施工措施、明确各自分工,落实各项责任制度,按照方案全面、有序的实施。

1.1.5做好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增强全员的绿色施工意识。

1.1.6本工程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2.主要控制指标

序号

名称

目标

1

工程质量

合格

2

可持续建设目标

争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3

环境保护

①扬尘控制

无风时,装饰作业:

目测扬尘高度低于0.5m。

②噪音控制

昼间65分贝、夜间不施工

③光污染控制

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无居民投诉

④污水控制

达到北京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要求

⑤土壤保护

对临时在用土地,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原貌

⑥建筑垃圾控制

建筑垃圾量不超过300吨/万平方米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与北京市2014年定额对比

1、材料实际损耗率降低30%,其中预拌混凝土的损耗率不大于1.0%;

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到100%,实际用水量节约30%

6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应大于80%,实际用电量节约10%

7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对临时在用土地,施工完成能恢复原貌。

3.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3.1组织管理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成立绿色施工管理中心,具体如下图:

3.2责任职责

序号

岗位/部门

绿色施工管理职责

1

项目经理

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

成立“绿色施工协调管理中心”,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并确保可持续施工专项费用的有效使用。

2

总工程师

为绿色施工主要监督人员。

负责绿色施工策划与方案编制、制定措施,现场总体监督。

3

现场经理

为绿色施工主要管理人员。

负责现场总体实施管理。

负责管理协调现场专业承包单位可持续施工。

4

安全监督部、质量部

贯彻和宣传有关的绿色施工法律法规,组织落实各项绿色施工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

5

工程管理部

本工程工程现场平面管理,划分现场管理区(详见施工平面分区),参加绿色施工检查,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督促落实。

6

总承包管理负责人

绿色施工协调管理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为:

项目经理、现场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绿色施工检查,对检查出的不符合因素,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负责材料设备等绿色施工措施落实。

7

物资管理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贯彻和实施。

8

综合办公室

负责后勤管理、疫情防治管理、保卫管理等工作。

绿色施工每月检测数据统计整理,奖罚情况公示。

3.3现场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噪声管理制度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谁污染管理制度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4.环境保护评价保障措施

4.1人员健康

4.1.1合理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对生活区和办公区分开设置,在不对施工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应尽量远离施工作业区,具体布置详见各个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1.2生活区和办公区有专人负责打扫,生活区由划分卫生责任区,由劳务队伍负责,现场四个劳务专业承包各负责指定的卫生责任区。

办公区由项目聘请的专职保洁员负责;项目设定每周一对生活和办公区的文明施工状态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坚决要求现场整改。

4.1.3对于现场焊工、油漆工等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人员已按照相关要求,由项目部统一配置防护器具,统一管理。

4.1.4室内装修阶段采取鼓风机等大型鼓风措施,确保装修阶段的临时通风要求。

4.1.5项目部从劳务队伍中抽调10人,组建专职卫生清洁小组,卫生清洁小组,专门负责定期对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等阴暗潮湿地带清理、消毒,达到卫生、文明要求。

4.2扬尘控制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在居民小区内,施工时居民不搬离住处。

施工扬尘控制重点多,难度大,尤其在外墙墙面基层清理、需要打磨时,扬尘控制尤为重要。

本工程主要扬尘控制措施如下:

4.2.1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置洒水设备,定期进行洒水清扫作业,并安排卫生清洁小组负责。

4.2.2施工现场裸露地面定期进行洒水清扫作业,集中堆放的渣土应进行初步压实,必要时需用苫布覆盖。

4.2.3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集中封闭堆放,余料及时回收,做好现场整齐工作。

未回填灰土采取彩条布遮盖的方式,避免因暴晒起风产生扬尘。

4.3废气排放控制

4.3.1临建区食堂采用液化气或者现场废弃模板木方作为燃料。

4.3.2定期对电焊烟气排放进行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3.3施工现场安排保安进行24小时巡逻,严禁在现场燃烧废弃物。

4.4建筑垃圾处理

4.4.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安排专用车辆定期将垃圾运出施工现场。

4.4.2生活区后勤负责人应注意废电池、废墨盒等有害废弃物的回收且不应和其他东西混放。

4.4.3生活区负责人应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毒有害废弃物,并应分类准备,做到分类率100%。

4.4.4生活区垃圾要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并定期安排专用车辆进行清运。

4.4.5现场增加建筑垃圾的使用率;破旧的钢筋进行回收再利用,混凝土块用于临时道路、车间等的铺设。

4.5污水排放

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并应定期清理,达到环境相关要求。

4.6光污染

施工现场照明灯具均配置相应灯罩,防止强光外泄。

4.1噪音控制

由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居民不搬离住处,所以夜间不施工。

4.7设置围挡

整个施工区域内外围均设置连续的、密闭的、有效的围墙,围挡搭设高度不小于2.5m,降低各类污染。

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5.1材料选择

5.1.1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应确保绿色、环保,并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5.1.2临建设施采用轻钢龙骨彩钢板搭设,为可拆迁、重复利用材料。

5.1.3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时按照试验方案掺加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材料,降低水泥用量。

5.2材料节约

5.2.1经过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的细化,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部署方案,优化节约脚手架等措施材料;通过现场三个施工管理区,在保证总工期前提下,降低材料的投入,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效率;

5.2.2施工责任工程师应提前做好对班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下料,禁止浪费。

5.2.3施工过程中,保温板贴面,首先对材料布置进行排版,减少材料损耗量。

5.3资源再生利用

临建区办公用纸应分类使用,并摆放整齐,定期进行废纸回收,做好环保工作。

纸张应双面使用。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6.1节约用水

6.1.1项目部在签订专业承包或劳务合同时,将按照节水指标要求,纳入专业承包或劳务专业承包合同条款,节约水源。

6.1.2编制施工现场给排水管线图,保证供水、排水系统合理使用。

6.1.2施工现场办公区、办公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配置率确保达到100%。

6.1.3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分开计量,单独设表。

7.节能及能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7.1临时用电设施

7.1.1设备采购时应优先选择节能型、带有环保表示的设备。

7.1.2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考核,用电设置合理,达到节能要求。

7.1.3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7.1.4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采用了限流器,降低耗能,达到环保、节能要求。

7.1.5施工现采用LED节能照明灯具,节约能源,灯具数量大于80%。

7.1.6对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的用电进行分别计量,并记录完整。

7.2机械设备

7.2.1机械设备采购时应选择耗能低、效率高的设备,在保障工作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

7.2.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7.2.3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

7.2.4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7.3临时设施

7.3.1根据北京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布置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办公区临建布置采用南北向设置,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而考虑工人白天多在室外工作,工人值班室则采用偏东西向布置,在外墙窗处设遮阳设施,减少夏天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7.3.2临时施工用房应采用热工性能达标的符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采用吊顶。

7.4材料运输与施工

7.4.1建筑材料选购时考虑就近原则,减少运输距离,降低损耗。

7.4.2在保证施工质量等情况下,采用国家先进的、耗能少的施工工艺。

7.4.3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降低消耗。

8.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保障措施

8.1节约用地

8.1.1现场总平面布置按照不同施工阶段,动态布置,做到合理、紧凑,在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土地占用。

8.1.2材料分批进入现场,减少堆放用地量。

8.1.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的绿色植被;办公、生活区及施工现场,种植草坪、花坛,增加绿化面积,充分保护土地。

8.1.4按照相关要求在一定的场地范围内进行施工。

8.1.5制定现场交通方案,现场道路按照规划图纸中永久道路和现场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尽量减少道路占地面积。

8.2保护用地

对遭到破坏的植被在施工完后应及时恢复,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