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20专病论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6520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7020专病论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07020专病论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07020专病论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07020专病论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07020专病论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7020专病论治.docx

《007020专病论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7020专病论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7020专病论治.docx

007020专病论治

专病论治

内科病证论治

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合旋覆代赭汤

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于氏从医、执教六十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内、妇、儿科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最有心得。

现将于氏应用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整理如下。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炎性病变,一般根据形态学变化分成浅表性与萎缩性两型。

临床表现为并无特异性的上腹饱胀不适、嗳气、食欲减退,或兼无规律性的上腹疼痛。

在疾病后期,出现乏力、短气、厌食、形体消瘦、贫血、长期腹泻等全身虚弱的表现。

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肠病症。

一般需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

此外,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伴有肠化和不典型性增生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因此医患双方都对此比较重视。

于氏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不仅可解除症状,而且可使腺体萎缩逆转,很受患者欢迎,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

兹介绍如下:

1.1慢性胃炎类胃痞,脾胃升降失职成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脘饱胀、食后尤甚,或有嗳气、胃痛、大便不调等兼症。

根据这一临床特征,于氏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痞满”、“胃痞”的范畴。

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异法方异论》说:

“脏寒生满病”,《至真要大论》说: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

即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

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称胃痞。

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明确提出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

并认为其成因主要是伤寒病太阳阶段,医者过早使用下法,致使正虚邪陷、升降失调引起。

在治疗上,仲景分别不同情况而拟诸泻心汤方,辨治明确,立法精当,一直为后世医家所赏用。

从中医的痞满、胃痞去认识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痞”为本病的主证,乃脾失健运、升降失职所致。

痞则气机升降失常,胃腑不通、胃纳失司,故见胃脘饱胀、痞满作痛,或是食欲不振。

胃纳失职、胃气不降,水谷不得消化,致使陈滞宿积不化之气上逆,又可发为嗳气。

胃与脾互为表里、同居中州,“脾为胃行其津液”。

今胃既失和,脾运亦滞,水谷不能化为精微,气血便无从以生成,后天化源既乏,周身势难得以充养而日渐衰伤,故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于疾病后期常见面黄肌瘦、神疲乏力、食少便溏等全身虚弱的表现,健康状况日趋下降。

1.2寒热互结虚满痞,温脾清胃痞满止

于氏认为,慢性胃炎以痞满胀痛为主证的一系列症状的出现,其机理主要就是脾胃升降失调,并由此影响及脾胃的其他功能也随之失调。

结合临床来分析,引起脾胃升降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较为常见的是寒热互结、中宫虚满痞塞。

慢性胃炎患者大多属于脾阳虚弱而胃阴不足。

脾阳虚弱则易生寒,胃阴不足则易生热。

脾寒胃热则清气不生而浊气不降,必致寒热互结,清浊相杂,阴阳反作,天地不交,遂致胃脘痞满胀痛、纳呆嗳气、大便不调,诸证变生。

因此,在同一患者、同一时期的慢性胃炎中,既可见到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等热证;又可见到虽口渴喜冷饮而饮食生冷或服用寒凉方药即肠鸣泄泻、大便溏薄、脉沉缓等寒证。

同时,该病常常是受凉、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

慢性胃炎的病证以胃脘痞满胀痛为主;病性为脾寒胃热、上热下寒;病机属寒热互结、中宫痞塞,致使升降失调、胃气失和。

因此立其治疗原则重在温脾清胃、平调寒热、消痞除胀、燮理升降。

同时,于氏强调慢性胃炎所表现的胃脘痞满胀痛、纳呆食少、食不甘味等胃腑功能减退的症状,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胃气失于和降,治疗时需重点采取和胃降气之法。

基本处方:

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

炙草10g干姜10g代赭石20g莱菔子15g

枳实10g芍药15g

功用:

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和胃消痞、补中除胀。

方义:

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治疗误下伤中,以致少阳热邪乘虚内陷,郁结心下,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心下痞满,或呕、或利的主方。

旋覆代赭汤乃半夏泻心汤去干姜、黄芩、黄连,加旋覆花、代赭石与生姜而成,为仲景治疗气虚作痞、噫气(嗳气)不除之主方。

于氏师仲景之本意,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旋覆代赭汤为辅,又随证增损,去壅中呆胃作痞的大枣与毛序较多、易刺喉作痒、恶心呕吐的旋覆花,加降气和胃、消痞散结的莱菔子、枳实与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芍药,治疗慢性胃炎,收效非常满意。

其机理主要在于方中半夏能和胃止呕、散结消痞,以除恶心、痞满之证;干姜与半夏合,辛开祛寒以和阴,黄芩与黄连合,苦降清热以和阳;党参、炙草扶正以助祛邪,可使中气得复。

代赭石、莱菔子,“苦辛通降”,宜于胃虚气逆所致胃脘胀闷、纳呆食少、嗳气呃逆等证的治疗。

综观全方,寒热并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标本兼治,服后可使寒热平调、阴阳和谐、升降复常、中气振作,因此慢性胃炎服之有效。

常见加减:

于氏向来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胃炎除在辨病的基础上使用基本处方外,还常常结合临床辨证,灵活加减。

胃脘疼痛较甚:

在基本处方芍药、甘草的基础上,加木香10g、白芷12g,以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

肠鸣泄泻、大便溏薄:

炮姜10g易干姜、加焦楂15g,以温中散寒、健胃止泻。

纳呆、食少:

加陈皮10g、砂仁6g,或焦楂15g、炒麦芽15g,以醒脾开胃、消食导滞。

夜卧不安、失眠:

加酸枣仁30g、川芎12g,以养心安神。

寒偏盛者:

加细辛10g、川椒10g,以温中散寒;热偏胜者:

去干姜,加玉片10g、公英20g,以清解胃热;阴虚者:

去干姜,加沙参10g、麦冬12g、石斛10g,以养阴生津;瘀重者:

去干姜,加丹参20g、生山楂15g,以活血祛瘀。

萎缩性胃炎有肠化或不典型增生:

加三棱10g、莪术10g,以消瘀散结、抑制肠化;加黄药子30g、或半枝莲30g、山慈菇12g,以抗癌防癌。

另外,慢性胃炎病势虽缓,但病程较长,是一种慢性疾患。

所以,于氏强调治疗该病要缓图,取效贵在一个“守”字。

即先以汤剂调治,获效后要守方数十剂,待处方相对稳定后,为服用方便,并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常常改汤为丸,再连服数料,以取“丸者,缓也”之意,缓图治本,以守为攻,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恢复健康的目的。

1.3典型病例

聂××,男,50岁。

1997年7月21日就诊。

患者胃脘痞满胀痛四年,1997年4月胃镜检查诊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肠化,无增生。

服用各类中西药物,疗效不佳。

刻诊:

胃脘痞满胀痛,纳食过多或情绪不佳尤甚,时有嗳气、呃逆,纳食量少、不知饥饿,大便稀软,易于上火,形体消瘦;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滑。

证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调,胃胀作痞。

治宜健脾益气,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消胀除痞。

处方: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

炙草10g炮姜10g焦楂15g代赭石20g

莱菔子15g三棱10g莪术10g丹参20g

芍药15g木香19g白芷12g陈皮10g

砂仁6g炒麦芽15g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上方连服一月,诸证缓解。

后改汤为丸,又服三料,自觉胃脘不再痞满胀痛,纳食、体重均有增加。

1998年3月再次胃镜复查,诊为浅表性胃炎。

继以丸剂调治,基本治愈。

2.溃疡病

溃疡病即胃、十二指肠溃疡,亦称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与胃中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的慢性溃疡。

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还常兼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上腹饱胀、食少、疲乏无力、腹泻、便秘和失眠等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也可伴有营养不良、贫血的表现。

另外,部分病人于上腹部可有压痛点。

属常见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病程长,易复发,且常伴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而要进一步确诊,还需依靠x线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或钡餐透视及胃镜的检查。

于氏在临床上,对溃疡病也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现总结如下:

2.1溃疡病属胃脘痛,气机郁滞逆乱生

祖国医学中无溃疡病的病名,但古代文献中的“心痛”、“心下痛”、“心腹痛”以及“胸腹痛”等,多包括在本病在内,今称为“胃痛”,又名“胃脘痛”。

于氏根据本病胃脘疼痛、痛连两胁、嘈杂吐酸的临床特征,独树己见,将其归结到“胃脘痛”、“肝胃气痛”的范围。

胃脘痛、肝胃气痛,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

胃脘疼痛为溃疡病的主证,乃气机郁滞、逆乱所为。

脾与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之功。

脾胃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腐熟、消化与吸收,必须以脾升胃降为必备的前提条件。

而脾胃升降作用的正常体现,又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即“土得木而达”(《素问.宝命全形论》)。

因此,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郁滞、逆乱,而发生疼痛。

本病以胃脘痛为主证,却常常兼见吐酸。

吐酸一症总体来说,虽有寒热两端,但均是因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所致。

正如高鼓峰《四明心法.吞酸》所说:

“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

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

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

......然总由木气所致。

因此,从中医“胃脘痛”、“肝胃气痛”的概念去认识现代医学的溃疡病,较之单纯以“胃痛”、“胃脘痛”立论则更为确切。

2.2寒热夹杂肝气郁,清上温下疼痛消

溃疡病胃脘疼痛的发病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病理则是脾胃升降失调、气机郁滞逆乱,即所谓“不通则痛”。

溃疡病患者大多属于脾胃虚寒、邪热郁阻,但临床很少见到纯粹的寒证或是热证,往往更多的则是寒热夹杂。

如患者胃脘痛以喜温喜按为特点,证属寒证,却同时又是舌红、大便干结,或者胃脘灼痛、吞酸嘈杂、口苦便干,一派热证,但食冷即泻、泄泻清稀。

这在临床非常多见。

于氏认为,溃疡病脾胃虚寒多属病本、是言其因,邪热郁阻常为病标、是言其化。

即素体不足,脾胃虚弱,中焦虚寒,寒则阳气不舒而气机郁阻逆乱,这是溃疡病发病的基本机制。

而脾胃虚寒,一方面脾胃纳运功能失调,易于停食停饮,日久宿食极易热化;另一方面脾胃功能不足,气机易于郁阻,日久气郁亦易化火,这又是溃疡病最常见的病理机转。

如此寒热夹杂、虚实交替,加之肝气乘克,必致气机阻逆、肝郁气热,因此胃脘胀痛、痛连两胁、嘈杂吐酸诸证,均会发生。

溃疡病的病证以胃脘痛、吐酸为主证;病性属寒热夹杂;病机是气机郁阻逆乱、不通则痛与肝气郁结、胃气失和。

所以,其治疗原则即是清上温下、疏肝理气、止痛止酸、燮理升降。

基本处方:

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

炙草10g炮姜10g芍药30g木香10g

白芷12g川楝子12g元胡12g煅瓦楞20g

海螵蛸15g枳实10g玉片10g陈皮10g

功用:

辛开苦降、温脾清胃、疏肝解郁、止痛止酸。

方义:

于氏崇尚仲景,临床擅长使用经方,却师古不泥古,亦不排斥时方,以半夏泻心汤为主,芍药甘草汤与金铃子散为辅,又随证加减,用以治疗溃疡病,收效也十分理想。

其机理主要是方中半夏辛能散郁开结,以除胃脘满闷、嗳气呃逆;炮姜(于氏用治本病常以炮姜易干姜,干姜炮后既能减缓辛辣伤胃的弊端,又能保留辛散暖中之功,同时还兼具温经涩血之效)配半夏辛开散寒以和阴,黄芩伍黄连苦降清热以和阳,夏、姜、芩、连苦寒合用以燮理升降、平调寒热;党参、炙草益气补中、扶助正气。

芍药甘草汤和血补中、解痉止痛,并调中去滞、行气止痛的木香与入阳明经、和血止痛的白芷,具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之功,是于氏治疗一切脘腹疼痛的必用组药。

金铃子散疏肝清热、和血止痛,合擅治胃肠诸痛的白芷,具疏肝清热和胃、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胃脘胀痛、痛引胁肋、中脘嘈杂、嗳气频作、口苦诸证的治疗。

瓦棱子、海螵蛸现代研究两者均含大量的碳酸盐,能中和胃酸,故有制酸止痛的作用。

枳实、玉片通腑降气,与方中他药配伍,可增强解郁降气之功。

全方共奏平调寒热、疏肝解郁、止痛止酸之功,故溃疡病患者服之有效。

常见加减:

胃脘痛较甚:

加细辛10g、川椒10g、三七3g(冲服),以温中散寒、活血定痛。

中脘嘈杂:

加黄连6g、竹茹10g,以清胃降逆。

胃脘痞闷、呃逆嗳气:

加代赭石20g、莱菔子15g,以降胃、除痞、止噫。

大便稀软或泄泻:

在炮姜的基础上加焦楂15g,以温中散寒、健胃止泻。

呕血、便血:

在海螵蛸的基础上加白及12g、浙贝12g或三七3g(冲服),以涩血止血。

1.3典型病例

雷××,男,42岁。

1997年5月就诊。

患者胃脘胀痛并嗳气吐酸两年,1996年钡餐透视检查表现十二指肠球部有激惹现象、有龛影存在,诊为十二指肠球溃疡。

服用各类中西药物,疗效不显。

刻诊:

胃脘胀痛,牵及胁肋背部亦痛,中脘嘈杂,泛酸吐酸,时有嗳气,大便干结,口干喜饮,食冷即泻,情绪不佳或劳累、受凉后胃痛加重;舌淡暗尖红苔薄白稍黄,脉沉缓稍弦。

证属脾胃虚寒,邪热郁阻,肝气横逆,升降失职,胃气失和。

治宜温脾清胃,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止痛止酸。

处方: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

炙草10g炮姜10g芍药30g木香10g

白芷12g川楝子12g元胡12g煅瓦楞20g

海螵蛸15g枳实10g代赭石20g莱菔子15g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上方连服两周,诸证缓解。

小作调整,又服半月,证情稳定。

后改汤为散,入胶囊内,一日三次,饭前服用,又服一月,胃脘胀痛、嘈杂吐酸等证全消。

嘱患者停药,并注意饮食、情志等方面的调节。

半年后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痊愈。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乙状结肠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常有糜烂和溃疡。

临床基本表现有腹泻、腹痛及粘液血便,多伴有里急后重等症状。

属常见多发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病程漫长难愈,容易复发,并发症多,为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

一般需通过x线气钡双重造影、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以及粘膜活检确诊。

于氏在临床上,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也很有特色,疗效满意。

现作一总结:

3.1结肠炎证似肠澼,脾虚湿盛气郁成

中医古籍亦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腹泻便溏、湿泻水泻、粘液血便、便前腹痛、里急后重及久泻不止的临床特征,于氏认为本病似属“肠澼”、“泄泻”、“腹痛”、“休息痢”的范畴,特别是与肠证非常相象。

肠澼,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

说:

“因而饱食,肠澼为痔。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肠一证,在《内经》凡十多见,既指痢疾,又指湿泻水泻,如杨上善释为“泄脓血”的痢疾,《康熙字典》引《集韵》之“澼,肠间水”而解为水湿泄泻。

从《内经》原文所述来分析,“肠澼”的临床表现不仅有腹泻便溏、湿泻水泻、久泻不止即“飧泄”、“肠澼”的症状,而且有便下脓血、里急后重即“肠澼”痢疾的症状,更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实际。

所以,从《内经》“肠澼”的概念去认识现代医学的溃疡性结肠炎,比起用泄泻、痢疾等立论更为贴切。

溃疡性结肠炎以泄泻痢疾为主证,因脾胃虚损,水谷不能腐熟,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下降而致。

脾虚湿胜,气机运行无力或郁滞,故腹胀腹痛。

中虚化源不足,加之久泻脾愈加虚衰,又见消瘦、乏力等证。

因此,脾虚湿胜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3.2寒热蕴结中气虚,清热暖寒泄痢止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基础是脾胃虚寒、湿邪偏胜。

而导致本病发作的诱因则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是情志失调、肝气乘脾,致使脾胃运化无力、食滞湿胜。

脾虚能生湿,湿胜则伤脾,二者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正如《医宗金鉴》所云:

“泻皆成于湿,湿皆本于脾虚。

”因此,脾虚湿胜、运化无力,湿邪蕴结化热,寒热交织、湿邪蕴结,小肠不得成聚、大肠传导失职,导致腑失通降、气血壅滞、蒸腐化脓即会发生腹痛腹泻、粘液血便。

泄泻迁延不止,愈泄愈虚,气随泄去,阳随气去,日久及肾,必致脾肾阳虚,所以本病后期每兼五更泄泻、畏寒肢冷等兼证。

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理表现是脾胃虚寒、湿热蕴结,但临床却很少见到单纯的寒证或是热证,更多的则是寒热错杂证。

如腹泻粘液血便、腹部冷痛、逢寒遇冷痛泄加重、口苦、舌红、脉沉缓等证即非常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肠澼,以腹泻腹痛、粘液血便为主证;病性属寒热错杂;病机是脾胃虚寒、湿热蕴结、虚实夹杂。

所以,其治疗原则应是清解湿热、暖中散寒、止泻止痢、温补脾肾。

基本处方:

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汤加减。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

炙草10g炮姜10g桂枝10g焦楂15g

白术10g茯苓12g芍药30g白芷12g

椿根皮12g乌梅10g补骨脂12g吴茱萸10g

功用:

清热利湿、温中散寒、补脾益肾、止泻止痢。

方义:

半夏泻心汤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宜于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虚实错杂之痞满疼痛、呕吐泄泻的治疗。

黄连汤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去黄芩加桂枝而成,桂枝在本方一则与干姜为伍以散脾胃之寒、二则温经通阳以降寒气之上逆,故本方可治上焦有热、胃热肠寒所致呕吐嗳气、腹痛腹泻诸证。

于氏以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为主,四君子汤、四神丸(汤)为辅,又随证增损,用治溃疡性结肠炎,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这是因为方中半夏、炮姜(仲景原方为干姜)并桂枝散寒和阴、温中降逆,黄芩、黄连及椿根皮清热和阳、燥湿止泻/痢,以上辛苦寒温并用既能散寒清热、除湿止泻/痢,又能行气降气、止痛除噫。

四君合四神益气助阳、脾肾双补、固肠止泻;炮姜、焦楂温中散寒消食、行气和血止泻;白芷、桂枝、芍药、炙草行气通阳散寒、缓急解痉止痛;椿根皮、乌梅清热凉血、涩肠止泻。

全方合用即具平调寒热、燥湿止泻/痢、行气和血、脾肾双补的功效,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服之有效。

常见加减:

脘胁疼痛:

加川楝子12g、元胡12g,以疏肝、活血、止痛。

便血较多,加地榆20g、白头翁30g,以清热凉血、涩肠止泻;泄泻清稀、次数较多,或有滑脱,合桃花汤(炮姜易干姜、山药易粳米:

赤石脂30g、炮姜10g、山药30g),以温中、涩肠、止泻;久泄久痢,或是下坠、里急,加子10g、米壳10g,以涩肠止泻。

大便干结:

去桂枝,加枳实10g、玉片10g,以行气、导滞、通便。

易生口疮:

加茵陈30g、桑白皮30g、白芷12g,以清热祛湿、散瘀止痛。

胃脘痞闷、呃逆嗳气:

加代赭石20g、莱菔子15g,以降胃、除痞、止噫。

纳呆纳差:

加陈皮10g、砂仁6g、,或炒麦芽15g、焦楂15g、莱菔子15g,以醒脾开胃、消食导滞。

3.3典型病例

何××,女,39岁。

1997年5月就诊。

患者反复腹泻十年,每因食用辛辣、寒凉食物,精神刺激,过度疲劳,或气候寒冷而发病,一日大便3--5次不等,偶有脓血便。

一月前因饮食不慎又发生严重腹泻,每日10余次,所排大便为黄褐色、量不多,时排脓血粘液便,有五更泄泻,伴腹痛、小腹下坠、消瘦疲乏、畏寒肢冷,舌微红苔薄白,脉弦滑。

经某医院抗感染治疗一周,除腹痛减轻、大便次数减少至一日8、9次外,余证依然。

查血常规:

Wbc11×109/L,大便常规:

红细胞8--10/Hp、脓细胞满视野/Hp,大便潜血试验:

(++),大便细菌培养:

(—)。

肠镜检查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于氏辨为寒热互结,脾肾双虚。

治当清热利湿止泻,健脾温中补肾。

处方: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炮姜10g

焦楂15g党参12g炙草10g芍药30g

白芷12g川楝子12g元胡12g椿根皮12g

乌梅12g金银花20g地榆炭20g白头翁30g

补骨脂12g吴茱芋10g

一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上方连服一月,症状大为好转,腹泻一日2次左右,未再出现脓血便。

后改汤为丸,又服2料,症状、体征消失,查血常规与大便常规均复常,大便潜血:

(—)。

瞩清淡饮食、情绪调畅调理,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邓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