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6221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docx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必背讲义

中国古代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朝代

帝王

主要容

特点

影响

建立

始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

C郡县乡里;D严刑峻法;

皇权至上

官员任命

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发展

两汉

汉武帝

设“中朝”;各置刺史;颁布“推恩令”;

削弱相权;削弱封国

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

隋唐

隋文帝

唐太宗

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削弱了相权,

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进一步发展

宋元

时期

宋太祖元世祖

宋:

收精兵(“兵”)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制钱谷(“钱”)设转运使,设三司;削实权(“权”)设通判、文臣、二府;

元:

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

削弱宰相和地方的权力

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

造成了三冗、两积贫。

明清时期

明太祖

明成祖

雍正

明: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

设阁;

清:

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

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推向顶峰

封建制度日趋腐朽;阻碍社会进步。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容

1、分封制: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统治,将王畿以外的一些土地、人民等分封给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和一些先代的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让他们建立起诸侯国。

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政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

目的:

周王朝想通过建立诸侯国的方式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更有效管理幅员辽阔地区。

2、宗法制: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通过血缘的关系,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作用:

有利于统治集团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三、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一)“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

1、皇帝来历:

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

3律严刑酷法。

(二)废分封,置郡县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是郡的下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四、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措施:

①置中朝(又称朝):

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

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

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②设刺史:

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

(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③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

1、三省职权:

决策机构:

中书省;审核机构:

门下省;行政机构:

尚书省;下设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设置三衙统兵和枢密院调兵相互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削实权:

削弱或剥夺宰相、节度使等的权力;(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二府是枢密院和中书门下,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3、制钱谷: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4、作用及影响:

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却造成了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和二积(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元加强中央集权

1、中央:

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2、地方:

实行行省制度。

评价:

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省制)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

五、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

1、明太祖废丞相制度,亲领六部,并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后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

阁:

明成祖设立阁;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初承袭明制,刚建国时设阁管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雍正帝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权限:

上传下达(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

积极作用:

简化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结果:

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2)中央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

七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世界古代政治与文化讲义

一、雅典城邦的政治

1、形成过程:

(1)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雅典基础。

(2)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政体(注意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片放逐法)。

(3)伯利克里将雅典政治完善成熟,达到“黄金时代”。

2、特点:

人权与轮番而治(注意该特点的具体体现——通过城邦的三大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3、意义及局限:

(1)意义: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和运作方式,为后世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调动了雅典人的能动性,促进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局限:

①雅典与现代不同,它仅仅是对公民集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则不能享受权利;

②雅典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

③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二、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罗马法的发展:

(1)起源:

早期的习惯法:

它存在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损害了平民的利益。

(2)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

①容:

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②目的:

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③作用:

容广泛、条文明晰,使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3)完善——查士丁尼法典(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

2罗马法的影响

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成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也是近代亚洲各国立法所遵循的本

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智者学派和普罗塔哥拉

(1)智者学派思想: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意志。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2)普罗塔哥拉: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①主“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②积极意义:

否定了神的意志,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③局限性: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道德的价值和作用。

(3)被其他思想流派称为“诡辩学派”。

2.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1)格拉底:

①思想主:

强调知识作用,认为“美德即知识”(即知德合一);善是人的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提倡发现自我,认识自己。

②意义:

对人本身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精神的觉醒;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的哲学新方向。

(2)柏拉图:

关注焦点是人类社会,《理想国》(3)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创建了严密的“逻辑学”论证体系。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讲义

基本线索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1)开始沦为—--—鸦片战争

(2)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

(4)完全确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革命的含义:

近代反帝反封的斗争。

2、中国近代史的划分

①1840——1919旧主义革命时期②1919——1949新主义革命时期

③旧、新革命的区别:

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前途目标。

3、旧革命时期的三次革命高潮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

4、新主义革命时期的四次革命高潮

分别是:

国民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

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容:

1842年。

《条约》容:

割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1858年《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1860年《条约》规定了增开为商埠、割九龙司等.沙俄趁机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

1842年,中英《条约》割占岛;1860年中英《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地免收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

1905年在东京成立。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

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分析其体现的精神:

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阁,确立议会制政体)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

①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国,使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五四运动:

国原因①政治:

北洋军阀政府对镇压,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加深。

(根本原因)。

②阶级:

“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③思想: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国际原因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②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

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

③成为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

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独秀、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意义:

标志中共诞生。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七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会战、会战、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平型关大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

(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

八解放战争

谈判:

1945年8月底,赴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战爆发1947年6月,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辽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九新中国的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选为主席。

③大会决定以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隆重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国宪法》。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一根两基”: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世界近现代政治史讲义

代议制:

1、含义:

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制度和组织形式。

2、产生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基本特征:

①一种间接;②议员由民选产生;③议会享有立法权。

4、最早的国家:

英国

5、两种重要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和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2)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权利法案”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

容: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二、责任阁制的形成

1、阁的由来:

“光荣革命”前是国王的顾问和助手。

2、权力的加强:

“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阁承担行政职责。

3、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

1721年沃波尔。

4、责任阁制:

①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如果议会对政府通过了不信任案,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故称“责任阁制”。

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那些特点?

1、是君主制、贵族制与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国王虽然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但是“统而不治”。

3、议会至上,拥有立法大权;4、以责任阁制为核心,阁对议会负责。

四、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①1832年改革。

背景:

工业革命的深入。

结果: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影响:

确保了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改革。

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超半数,这是英国政治化的里程碑。

③1918年的改革。

妇女取得选举权。

五、英国两党制

①两党制起源于英国,英国政党开始形成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辉格党与托利党。

②1832年议会改革后,辉格党改称自由党,托利党改称保守党。

③20世纪初,工党兴起,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美国制的确立

一美国1787年宪法

1、原则

(1)联邦制原则: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中央集权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

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分属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3)民主原则:

规定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2、“三权分立”的表现

(1)国会(立法权)

组成:

参政院议员:

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

任期6年议长:

副总统

众议院议员:

选民直接选出,与各州人口成正比。

任期2年

权力:

①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及州际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

②只有国会有宣战权。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要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后方可生效。

④国会拥有弹劾权。

⑤参议院有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权的审批权。

⑥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2)总统(行政权)

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出,每届4年。

地位: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权力:

①在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

②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

③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④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⑤阁成员不能成为议员。

⑥宪法规定:

对总统不能免职,只可弹劾,需众议院1/2以上多数提出,参议院2/3以上多数通过和最高法院法官判定总统有罪即可。

(3)联邦法院(司法权)

产生方式:

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权力:

①行使最高审判权,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②联邦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3、评价1787年宪法

进步意义: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确立了一种新的制度——联邦制。

③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既加强了中央权力,又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

局限性:

打上种族歧视烙印。

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

4、美国式政治的特点

①联邦制,②制,③代议制,④两党制(党与党,驴象之争)。

5、联邦制的巩固----南北战争

时间:

1861---1865

矛盾:

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中央与地方。

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结果: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法国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法国1875年宪法的容:

总统:

最高行政权、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连选连任,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

两院制,立法权。

参议院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阁:

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必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总统和阁对议会负责。

二、德意志的统一

1、根本原因:

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

①一个主要邦国:

普鲁士;②一个主要人物:

俾斯麦(“铁血政策”);

③方式:

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3、完成:

1871年

4、意义:

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5、局限: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三、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政体:

君主立宪制。

容:

皇帝:

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

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首相:

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议会:

两院制,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操纵着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职能,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评价:

局限: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但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实质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宪法特点)。

积极:

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英、德、美、法的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行政权

阁首相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国民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特点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军事封建

皇帝权重

总统制

议会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1)英国:

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阁是中央行政机关,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

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但总统权力较为突出,是总统制制国家。

(3)法国:

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是议会制制国家。

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兴起

1、过程

(1)“冷战”的公开信号: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三大表现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

1947年,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

1947年,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

用经济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