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5994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试理综生物考试试题

理综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B11C12N140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发现,芽孢杆菌能够分泌一种名叫芬荞素的多肽,该物质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芽孢杆菌分泌芬荠素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

B.芬荠素抑制葡萄球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构简单,是用来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

D.芽孢杆菌合成芬荠素的过程中需要mRNA、rRNA、tRNA参与

2.植物在白天“醒来”晚上“入睡”的现象与叶绿体活动有关,而叶绿体活动受TRXL2酶和2CP酶的共同影响。

若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则植物无法在晚上“入睡”,此时叶绿体会进行低效率的光合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醒来”时,叶肉细胞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有两种

B.测量植物细胞呼吸速率需要在植物正常“入睡”时进行

C.植物可通过控制TRXL2酶和2CP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D.抑制TRXL2酶和2CP酶活性后,CO2的固定过程停止

3.根据生物类别,可将RNA聚合酶分为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二者均能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酶均能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起一定的催化作用

B.两种酶均能识别DNA分子上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C.两种酶功能虽然相同,但其空间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D.两种酶可被RNA水解酶彻底水解成磷酸、碱基等

4.如图是健康志愿者在运动前(a)、运动刚停止时(b)、以及运动结束3小时后(c),血液内“减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由脂肪细胞产生,能促进脂肪分解产生热量。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脂肪细胞是减肥激素的分泌细胞而非靶细胞

B.图示说明运动能促进减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C.c减肥激素减少可能是发挥完作用后灭活导致的

D.寒冷环境中脂肪细胞分泌的减肥激素可能会增多

5.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被微生物利用

B.电渣液中的能量可通过过程②流入农作物

C.该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D.该模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6.目前已发现T4噬菌体有数千种突变型,这些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或者不同基因的突变。

科学家利用T4噬菌体的两种突变型A和B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型A和B分别与野生型相比,基因组成上只有一处差异)。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组别

处理

结果

1

用突变型A侵染大肠菌

噬菌体不增殖

2

用突变型B侵染大肠菌

噬菌体不增殖

3

突变型A、突变型B同时侵染同一个大肠杆菌

噬菌体增殖(A、B型组成)

A.T4噬菌体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来自宿主细胞

B.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

C.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突变发生在不同的基因内

D.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共同决定其增殖

29.(9分)为研究补光对温室内番茄不同部位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某课题小组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利用LED灯进行了植株的补光实验,并设置一对照组(CK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组所用光源为___________。

据图分析,LED补光对于_________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ED中叶组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CO2浓度明显高于CK中叶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采用LED灯(冷光源)而非普通白炽灯,目的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测定各组数据时,往往采取________________,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30.(8分)下表是2012年长江口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情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营养级

能量(单位:

t·km-2·a-1)

A

41.20

B

913.7

C

6486

D

4.345

E

0.477

注:

各营养级之间存在捕食关系;长江口是传统捕鱼场

(1)上表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表现为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一条食物链上的上下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整个食物网上处于上下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3)长江口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而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4.5%,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31.(10分)眼压升高会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压迫性损伤,进而使人患青光眼。

临床上多采用降低眼压的手段治疗青光眼,但眼压恢复正常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数目增多,使损伤加剧,最终视力锐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神经节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关系如图所示。

当感光细胞受到刺激时,其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其释放的物质到达双极细胞,引起双极细胞产生___________,进而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为探究眼压恢复正常时,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猜测“眼压升高可能诱发了T细胞进入视网膜;眼压恢复正常后视网膜内的T细胞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猜测。

①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进入视网膜。

将正常小鼠进行处理后,在小鼠的视网膜中找到了T细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眼压恢复正常后T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材料:

缺乏T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缺乏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同时缺乏T细胞、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某蛋鸡羽色有黑色与麻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其胫色有深色与浅色(显性),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

为判断基因(D/d)是否位于Z染色体(ZW型)上,用黑羽浅胫公鸡与黑羽深胫母鸡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黑羽深胫:

黑羽浅胫:

麻羽浅胫:

麻羽深胫=2:

2:

1: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黑羽所占的比例为2/3,出现该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_____(“能”或“不能”)判断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理论上自然种群中Zd的基因频率在公鸡与母鸡中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饲喂特殊的饲料会影响黑色素的生成,能使麻羽与浅胫分别变为黑羽与深胫。

现有一只基因型可能为AaZDW、AaZdW与aaZDW的黑羽深胫母鸡,正常饲料喂养的各种纯种公鸡,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母鸡的基因型。

(写出实验思路与预测结果)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青枯菌可从根部伤口侵入番茄植株,导致番茄患青枯病,进而引起植株萎蔫枯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的配制:

取适量的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后,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方法灭菌,倒平板后得到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除碳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制作细菌悬液:

从病株样品中剪取侧根,经清水冲净后置于0.1%的升汞液中消毒片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漂洗,除去多余升汞液,将其充分研磨后制成悬液。

(3)青枯菌的分离与鉴定:

将少量悬液滴于培养基上,用(工具)将样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的表面,观察所得单菌落的特征。

利用不同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的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菌落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4)用上述方法测定青枯菌密度,实际活菌数多于所测数值,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人患宫颈癌,科研人员将HPV某外壳蛋白A基因构建成表达载体,经包装或直接注入体内,表达出相应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该方法获得的疫苗称为DNA疫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A基因的方法:

①方法一:

提取HPV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A基因时,至少经过_______次循环才能获得该基因,此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二:

从宿主细胞中提取总RNA,以与互补的一段单链DNA作为引物,加入____________酶获得cDNA,然后经PCR扩增获得大量的A基因。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与目的基因,其具备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疫苗是预防性生物制品,与传统疫苗相比其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点),而单克隆抗体作为治疗性生物制品,具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以_________________技术为基础。

生物参考答案

1.C

【解析】知识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组成成分及结构。

原核生物无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故分泌多无高尔基体参与,A正确;芬荠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需先与其结合,其后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这一完整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正确;细菌有细胞壁,因此并不是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C错误;芬荞素本质为多肽,通过基因表达形成,而基因表达过程需要mRNA、tRNA,rRNA的参与,D正确。

能力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做考查。

2.D

【解析】知识目标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植物“醒来”会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会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能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包含两种细胞器,A正确;根据题意正常“人睡”的实质为叶绿体不活动即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测量植物细胞呼吸通常在不进行光合作用时进行,故需要在正常”人睡”时测量,B正确;根据题意,植物可以通过控制TRXL2酶和2CP酶的合成来控制光合作用,C正确;根据题意,抑制TRXL2酶和2CP酶的活性后,植物仍然能够进行效率不高的光合作用,即植物仍能固定CO2,D错误。

能力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

3.C

【解析】知识角度:

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表达、酶的相关知识。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作用都是催化转录、生成RNA,A错误;两种酶都可以识别DNA分子上特定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B错误;两种酶的功能相同但来源不同,其空间结构可能有所不同,C正确;两种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均可被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不能被RNA水解酶水解,D错误。

能力角度: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4.A

【解析】知识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

脂肪细胞中也含有脂肪,因此脂肪细胞也是减肥激素的靶细胞,A错误;运动后减肥激素分泌增多,说明运动能促进减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B正确;运动后三小时,减肥激素减少,可能是减肥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导致的,C正确;由于“减肥激素”能促进脂肪分解产生热量,因此,寒冷环境可能促进减肥激素的增多,D正确。

能力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

5.B

【解析】知识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相关知识。

①过程中,粪便与农作物下料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进入发酵罐,发酵罐中的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A正确;植物的根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物(矿质元素),故电渣液中流人农作物的只有无机物,无能量流人农作物,B错误;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同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D正确。

能力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掌握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

6.D

【解析】知识角度:

本题综合考查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突变体的来源。

T1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内,增殖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利用其原料和酶来完成,A正确;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改变基因数目,B正确;突变型A和B两种噬菌体的组合同时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能正常增殖说明二者中,某一基因补偿了另一个突变所不具有的功能,因此两种突变是分属于不同基因的突变,C正确;由实验可知,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功能丧失,二者未突变基因共同决定了其增殖过程,D错误。

能力角度:

考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自然光照(1分)下叶(1分)自然状况下,上、中部叶片挡,使下叶接受的光照最弱

(2)LED维光照更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H])更多,还原的C3更多,故需要更多CO2参与暗反应

(3)温度(1分)①随机取样②重复取样测定③取平均值(答出2点即可)

【解析】知识角度:

本题综合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由题意可知,补光实验是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利用LED灯进行的,即对照组所用光源为自然光照。

据图可知,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下,LED组下叶的净光合速率与CK组下叶净光合速率的增幅(差值)超过其他两组的增幅,可见LED补光对下叶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番茄植株自然生长时,由于上、中部叶片的彼此交叠遮挡,导致下叶接受的光照相对最弱,影响了其光合速率,因此对下叶进行补光效果最明显。

(2)据图可知,对于中叶而言,CK组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CO2浓度约为800μmol·mol-1,而LED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CO2浓度则至少大于1500μmol·mol-1。

LED组在自然光照基础上进行补光,光照比CK组更强,相同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更多,需要更多CO2参与暗反应。

(3)本实验研究的是补光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应尽可能控制使各组相等。

LED属冷光源,产热比普通白炽灯少,更利于对温度进行控制。

为提高数据的可信度,测定下叶组光合速率实验数据时应随机取样、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能力角度:

本题考查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及规范表达能力。

30.(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C(1分)生产者处于能量流动的第一营养级,能量最多(1分)

(2)逐级递减、单向传递整个食物网上处于上下营养级的所有生物(1分)

(3)14.1%(1分)①人类对第三营养级的捕撈量增加;②第四营养级的个体数目增多

【解析】知识角度:

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其他营养级的能量都会逐级递誡,故生产者的同化量最多。

(2)从不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看出营养级越高,同化量越少,体现能量流动的逐级递臧,而营养级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体现能量是单向传递。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一般是以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等营养级水平来研究的,因此其研究的对象是整个食物网上处于上下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3)长江口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913.7/6486×100%≈14.1%.而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4.5%,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可能是由于人类对第三营养级的捕捞量增加、第四营养级个体数增多等原因造成的。

能力角度:

本题考查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规范表达能力。

31.(10分)

(1)由负变为正(1分)兴奋(神经冲动)(2分)

(2)①升高眼压(1分)眼压升高诱发T细胞进入视网膜(1分)

②实验思路:

将缺乏T细胞、缺乏B细胞以及同时缺乏T细胞和B细胞且均患青光眼的小鼠的眼压恢复正常(1分),观察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1分)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缺乏T细胞和同时缺乏T细胞和B细胞的小鼠的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无明显差异(1分),但均远小于缺乏B细胞的小鼠(1分),则说明神经节细胞损伤是T细胞进入视网膜造成的(1分)

【解析】知识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与兔疫调节相关知识。

(1)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电位时的负变为动作电位时的正,即由负变为正。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双极细胞兴奋。

(2)用小鼠模拟实验时,需要先得到眼压升高的小鼠,若在视网膜中能找到T细胞,说明眼压升高确实诱发了T细胞进入视网膜。

接着需要证明是T细胞造成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因此利用缺乏T细胞、缺乏B细胞以及同时缺乏T细胞和B细胞且均患青光眼的小鼠为实验材料,让它们恢复正常眼压,观察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

缺乏T细胞的小鼠无T细胞有B细胞,缺乏B细胞的小鼠有T细胞无B细胞,同时缺乏T细胞,B细胞即无T细胞也无B细胞。

若缺乏T细胞和同时缺乏T细胞和B细胞的小鼠的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无明显差异,但均远小于缺乏B细胞的小鼠,则说明神经节细胞损伤是T细胞进人视网膜造成的。

能力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将信息转化的能力。

32.(12分)

(1)纯合(基因型为AA)黑羽鸡可能致死(2分)不能(1分)因为若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

性状分离比依然为2:

2:

1:

1,故无法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2分)

(2)公鸡(中Zd的基因频率)等于母鸡(中ZdZd的基因频率)(2分)

(3)实验思路:

用该母鸡与一只基因型aaZdZd的公鸡多次杂交,子代用正常饲料喂养,观察并统计子代

表现型及比例(2分)

预测结果:

①若子代黑羽浅胫:

黑羽深胫:

麻羽深胫:

麻羽浅胫=1:

1:

1:

1,则基因型为AaZDW;(1分)

②若子代一半为黑羽深胫,一半为麻羽深胫,则基因型为AaZdW;(1分)

③若子代公鸡全为麻羽浅胫,母鸡为麻羽深胫,则基因型为aaZDW(1分)

【解析】知识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规律(包括自由组合与伴性遗传)相关知识。

(1)由于双亲均为黑羽,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黑羽为显性。

正常情况下黑羽所占比例为3/4,但此时却为2/3,因此最可能的原因是纯合黑羽出现致死。

上述杂交分离比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出现。

因此无法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

(2)公鸡与母鸡中Zd的基因频率是相等的,因为雌性的Zd基因只能来自雄性。

(3)本小问是典型的表型遗传,即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由于母鸡羽色基因型可能为Aa和aa,因此无法用AA区分,只能用aa区分,而胫色有ZdW或ZDW,同样无法用ZDZD区分,因此只能选择基因型aaZdZd的公鸡杂交,并且子代用普通饲料饲养,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能力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推理、设计实验等能力。

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琼脂(1分)高压蒸汽氮源、水和无机盐

(2)除去(杀死)根表杂菌无菌水

(3)涂布器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4)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解析】知识角度:

本题综合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掌握选择培养基配制的原则等。

(1)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进行高压燕汽灭菌,最终得到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类型除碳源外还有氮源、水和无机盐。

(2)升汞液消毒的目的是除去根表杂菌,立即用无菌水漂洗的目的是除去剩余升汞液。

(3)涂布时所用的工具是涂布器。

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4)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因此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目的菌的密

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菌落数量多。

能力角度:

本题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①3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TP)

②A基因的mRNA(A基因转录出的mRNA)逆转录(反转录)(1分)

(2)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

(3)DNA疫苗作用时间长、DNA疫苗更安全、结构简单、更容易保存(任答一点,合理即可)特异性

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

【解析】知识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

(1)方法一:

根据PCR的特点,至少需要3次循环才能从DNA分子中获得目的基因。

PCR实质是DNA体外复制过程,因此需要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方法二:

利用逆转录方法获得目的基因,逆转录获得目的基因需设计引物,该引物能与A基因的mRNA

配对,通过逆转录得到DNA单链,在Taq聚合酶的作用下得到双链DNA分子,然后继续PCR扩增得到大量的A基因,过程如下图。

(2)用不同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

(3)DNA疫苗具有作用时间长、更安全、结构简单、更容易保存的特点。

而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制备单克隆抗体需以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

能力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