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74751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docx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常见的高考历史题型。

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

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水平。

材料分析题题材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水平层次高,考查功能强,是当前高考水平考查较好的一种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解题的一般性原则:

要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意,把握材料整体要求。

准确解题分四步:

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

这样做的作用是使考生对题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提升解题效率。

第二步,读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按语、说明等情况绝不能遗漏,以便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对与设问相关的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必要时对相关材料实行重点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确定材料中与设问相关的基本史实、基本观点。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

一般来说,很多材料高于教材,但其承载的信息总是显性或隐性的地表现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

这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

第四步,提炼答案。

材料解析题答案有个基本原则,即论从材料中出。

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后得出的,有些题目还需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的理解去解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学生可根据材料提供的中心课题,结合时政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原理实行分析、归纳,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

在作答时,考生还需注意概念准确,史论结合。

另外:

对图表型材料解析题,要对材料中图表数据实行分析,要分析图表数据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空间、性质,根据涉及的时间、国家和地区和性质,折射教材内容,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材料解析题的题型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

1、基本结构:

材料解析题的结构主要由材料和设问两绝大部分组成,即提供一段或数段材料让考生阅读,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来设问。

所提供的材料,是材料解析题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被解析的对象,设问则决定了解题的要求,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制约了使用知识、观点、方法。

2、基本类型

(1)按材料类型看主要有:

文字材料解析题、图表材料解析题和混合型材料解析题,即文字和图表综合材料解析题。

(2)从设问和形式上看,有一问一答式和写作式。

写作式即依据材料在规定的方向写一篇有字数限定的小论文。

(3)从内容上看,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就提供的材料中相关历史现象发问,常用提问词,如“是什么”、“是怎样”等;第二类是为揭示各材料内在的本质特征而问,常用提问词有“为什么”、“原因何在”、“表明什么”、“说明什么”;第三类论述式,常用提问词,“评述”“概述”等,具有一定的定向、定量性和开放性。

近几年高考试卷能够看出这样一个趋势,而设问数量上逐渐减少,表明命题者对考生答案的要求更具有开放性和分层次评分的趋势。

三.常见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方法

1.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

题型特征:

这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是提问较多,提问指向清晰,提问之间不要求有必然的联系,独立性强。

这类的材料解析题大量地出现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

解题思路和技巧。

按问作答,科学准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深入分析,入木三分。

简明扼要,语言精炼,并用相关学科知识和基础理论作答,充分使用材料。

例题:

2000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第38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北面治官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

百官志》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史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

论河北榷盐》

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评价其历史作用。

(2)材料三所述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

为什么?

【解析】本题提供了历史新情境,介绍了相关辽当时的政治制度,涉及到民族关系的内容。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答题时,要具有准确的民族观,摒弃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民族意识。

人类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读懂史料是解答此题的基础。

评价实际“双轨”制度的作用时,要能契合当时的历史实际,根据契丹族和中原汉族发展的差异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材料实行科学分析,全面理解。

要能够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来思考,从辽政权加速封建化的角度答题。

这是本题思维力度最大之处。

【答案】

(1)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合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

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动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2)不全面。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

2.写作式材料解析题

题型特征:

它是由命题者首先出示历史材料,考生按提问要求,经过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整理、浓缩、提炼和评述等处理后,表达成文的写作题。

从题目要求看,可分为评述式、立论式、和驳论式。

评论式写作题是对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的阐述以及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对其给予准确的评判和估价。

如1997年高考历史卷中第44题、1998年第45题。

评论式写作题分两类,一种是立论式写作题,使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学科理论去支持某一观点和结论的写作题。

第二种是驳论式写作题,使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学科理论去推翻或驳斥某一观点和结论的写作题。

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由表及里地审清题意,搞清题目的指向要求、设问属性。

第二步,寻觅材料中所折射出来的提问所有信息,立出论点,找出论据。

第三步,简明扼要的谋篇全局,草拟提纲;第四步,流畅行文,深刻分析,提炼要点,衔接成文;第五步,适时检查,看有无错别字,文题是否相符,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得当,字数是否超出,是否有病句和废话等。

例题:

(1998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变更。

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

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

美国代表提出:

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肱维持各项条件的神圣性。

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

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代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

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繁体字一事请陆总长(注:

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

……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

材料三: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

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

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解析】本题是以小作文形式出现的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提练和文字表达水平。

解题关键要肯定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抓准有效信息实行客观评价。

回答时,要依据“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简练作答。

【答案】评述要点:

目标:

直接收回山东权利。

经过:

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

结果:

交涉无效,拒签和约。

评价:

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

小论文式的材料解析题解答注意点:

(1)因为小论文式的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所以,不可能用设问来提示阅读。

所以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息。

(2)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人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才能形成准确结论。

(3)在回答此类解析题时,要表述成文,要意识到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实行回答。

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

对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

总来说之,学会解答材料解析题,是历史高考得高分的重要环节,解答好材料解析题,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经常练习,持续领悟,一定能能持续提升解题水平。

历史材料解析题解读

材料解析题虽然作为高考题型出现得较晚,但因为该题型能适合高考的要求,所以发展较快,现在已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高考主体题型。

材料解析题通常是由材料和设问两绝大部分构成。

一道题中有一个或多个材料作为设问和答题的依据。

材料来源非常广泛,只要是能反映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相关内容,都能够作为试题的材料;同时材料形式多样,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

设问灵活,一般从不同角度设置几个问题,也有的设置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考生对某一历史现象实行分析、归纳。

材料解析题具有多种测试功能,特别是对考生的水平测试作用明显。

主要能够从如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科水平。

一、能够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水平。

这是材料题关于水平要求的最基本方面,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史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不但要透彻地理解史料,而且能够分清哪些材料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见解,同时对材料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别信息。

二、能够考查考生整理资料的水平。

在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中,多采用原始资料,共中包含很多无效信息和干扰信息,所以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和概括水平。

三、能够考查考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水平。

试题中经常选用一些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材料,甚至同教材相关内容相左的材料,让考生完全通过阅读材料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实行分析、评价,考查考生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分析问题的水平。

四、能够考查考生利用材料对相关问题实行论证的水平,要求考生在充分获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某一历史现象或对某一历史观点实行论证。

五、能够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水平。

近年来的高考题较多地要求考生使用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理解历史材料,或用从历史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去分析说明历史现象,或论证特定的历史结论,所有这些都是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水平。

因为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水平,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养成阅读原始史料的习惯,要把相关材料同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实行分析理解。

2.要全面地理解、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容较多的材料题,同学们要按照试题的相关要求仔细阅读,认真分析。

3.要学会处理多种形式的材料,如对相关图片的分析理解、对地图的分析、对图表数据的处理、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处理等。

4.要注意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

一、组合型材料解析题

组合型材料解析题即命题时围绕一个中心内容,选择几个相对独立但同命题内容有联系的材料,然后再根据这些材料设置问题。

此类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所选材料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对同一问题实行阐释,各材料间的关系有相互补充的,也有相互对立的。

2.命题较多的是将不同材料内容实行归纳或对比,也有的是分析各个材料间的逻辑关系。

3.此类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和使用水平,以及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水平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水平。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白各个材料间的差异和联系,对各个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实行归纳,并且实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具体含义。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对材料逐句阅读,且要总结出每句的大意,这样再归纳每层、每段的大意。

同时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要根据试题设问的内容对材料实行分析,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些试题是针对不同的材料设计一个个小问题,结合问题来分析材料能够缩小阅读范围,提升做题的针对性。

三、能够直接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或概括材料的要点来回答问题,也要注意在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某一观点背后的实质性内容。

例题: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

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日)井上清《日本历史》

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相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

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

他们醉心于此,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

189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学生13名。

此后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903年增至1000人,1905年后半年骤增至8000人,是留学日本最盛时期。

这次高潮与隋唐时期第一次高潮的不同点是因为日本学习西方有成效,所以中国人到日本去,学习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艺术,来挽救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瓜分危机的中国。

--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

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和三,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

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解题思路】题中的材料一、二属于一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隋唐时日本同中国的交往特别是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的情况。

材料三属于另一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清末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的相关情况及其原因。

【答案】

(1)特点:

交往频繁;以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技术成果为主,日本来华以留学生居多。

原因:

唐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尽力学习唐文化,改变落后状况。

(2)特点:

中国向日本学习资产阶级文化,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的人数逐年增加。

原因: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而学习,日本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

【点拨】此题是材料题中比较简单的一类,主要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所设的问题都能够从材料中分析出来,所以做此类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地阅读材料,然后根据各问的要求实行分析归纳即可。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准确?

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准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材料一中的关键词是"藉……立"和"赖……行",体现了农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是"妄议抑之"和"盖皆本也"。

材料三中的关键词是"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只要找准了这些关键词,他们的观点就非常清楚了。

第四小问是联系现实的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水平。

【答案】

(1)陈亮的观点是准确的,说明了农业商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动的内在联系。

(2)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雍正帝的观点是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

雍正帝的观点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利于社会发展,是落后的。

(4)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点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找出每个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点。

对历史观点的归纳和总结要做到准确、精练,同时还要处理好同材料的关系,既不能完全照搬材料中的内容,又不能脱离材料。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个转变称为现代化。

能够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世界近现代史即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个历程。

20世纪初到1945年是第一个时期,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转型期的不适合以及由它引发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

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第二个时期,与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是第三个时期。

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滞胀现象,表明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失灵。

同时滞胀也是结构性危机,以前处于主导地位的汽车、电器等产业市场饱和,已有科技成果基本普及,新技术尚待开发。

发达国家纷纷寻找解决滞胀的对策,大力推动高新技术的开发,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20%,而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

--《新华文摘》

材料三新加坡、韩国等,70年代,他们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但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

--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自16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在生产力方面有过哪三次重大突破?

(2)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加坡、韩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举措。

【解题思路】第

(1)小题以材料为依托命题,但要求回答的内容是教材上的,同学们在回答时注意题目中的提示:

"生产力""三次重大突破"。

这就提示了同学们要回答的是三次工业革命方面的内容。

(2)小题要通过阅读材料得出答案,如"大力推动高新技术的开发,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等已经明确提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科技。

第(3)小题要求分析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这需要联系教材。

第(4)小题主要联系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是灵活性较强的一道题。

【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等技术的兴起。

(2)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4)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科教兴国",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点拨】此题的材料内容多,信息量大,时空跨度大,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不但要认真阅读材料,而且要根据相关问题对材料实行分析,筛选有效信息。

此题从多方面考查了同学们的理解水平,阅读水平,分析概括水平,归纳综合水平,利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等。

此类题具有明显的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

模拟试题:

1.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有着各种观点和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

"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边疆海口,渐入腹地。

……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

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还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

……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成立方略》(1906年)

材料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协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

这个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个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5)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四实行分析论证。

【解析】

本题以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为依托实行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