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4180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docx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

南方电讯省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

【正文】

  一、北方某省宽带市场及IPTV发展现状

  随着整个中国宽带市场的高速发展,北方某省的宽带用户市场2003年后呈井喷式增长。

到2005年,该省的网通宽带用户突破100万户。

  在拥有丰富的宽带用户基础上,网通业务开始向IPTV拓展。

2005年中国网通第一个IPTV试点----哈尔滨获得成功,哈尔滨网通用不到一年时间发展了5万IPTV用户。

中国网通与上海文广合作的试点城市也大举扩至20个左右,并在某省建立两个IPTV试点。

据中国电信业内人士称“只有IPTV能带给公司盈利,对股东带来价值,公司才会大规模投入资金”。

对于IPTV业务的发展,中国网通采取的是"多做少说"或者"多做不说"的态度和方式。

  IPTV发展趋势图:

  

  随着网通对IPTV业务的推动,省网通100万的宽带用户将成为网通IPTV潜在用户,原来的电视用户将通过"IP机顶盒+电视机"方式享受到丰富多彩的IPTV业务。

例如,北方某省广电拥有有线电视用户400多万,随着网通IPTV业务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其中部分有线电视用户将成为未来IPTV用户群。

  二、北方某省广电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2005年,北方某省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目前,该省已有两个城市开通数字电视业务。

其中一个市数字电视业务发展较好,拥有可点播的数字电视用户约2万户,占有线电视用户数约15%左右。

该省其他九个城市尚没有开展数字电视业务,数据及宽带业务几乎没有开展。

  三、北方某省广电数字电视目标

  2006年,该省广电的目标是全省数字电视用户数达到30万户。

按照全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形势及运营商IPTV业务的竞争威胁,我们建议某广电考虑在30万数字电视用户中,10%即3万用户为互动式数字电视业务。

原因如下:

  1)杭州IPTV商业模式成功经验

  2005年,杭州的数字电视业务在已经实现了当年的盈亏平衡。

据调查,杭州数字电视用户为50.5万户,其中20%左右,即10万用户选择了具有视频点播服务的互动电视,而杭州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晓林表示:

“现在购买增强型机顶盒的用户占30%”。

数字电视基本月租14元,与以前的有线电视视听维护费持平。

互动电视则另外添加了视频点播服务,每月需额外支付35元。

另有其它收费服务如央视风云时尚组合、家庭影院、第一剧场等,用户可以根据个性需求定制选择性的业务包,加在一起每月总共约七八十元的资费。

  2)数字电视试点城市业务向交互功能开发

  包括青岛在内的多个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在完成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后,纷纷开始投资发展数字电视的交互式业务,“只有互动业务才能带来业务收入增长和真正的利润增长”。

  3)IPTV业务冲击

  网通运营商对于IPTV业务的投入很大,业务发展步伐很快。

IPTV用户发展规模及预测表格如下:

  

  如上表显示,2006年全国将有570万IPTV用户,即意味着约有57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将转为IPTV用户,通过IPTV机顶盒观看网络电视。

2007年全国将有1060万IPTV用户,意味着到2007年约有1000万,即10%的有线电视用户将要流失。

  对于省广电而言,如果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不畅,特别是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发展受阻,那么到2007年将有40万有线电视用户将发展为IPTV电视用户,意味着某广电将失去40万有线电视用户。

  综上所述,数字电视及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发展形势严峻,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广电的发展问题,而是关系到广电存亡的生存问题。

  下面我们以某市广电数字电视发展为例做方案建议。

四、某市广电网络现状

  某市广电网络收视用户约50万。

网络结构为单向的广播式网络,由一级光纤环网和二级光纤星型网构成主要拓扑,由中心机房通过光纤环网与各分前端连接,再由二级光纤星型网通过光纤到小区或大楼和光电设备相通,最终用放大器、电缆和千家万户连接,实现现有的广播电视业务。

该市有线电视网络是传统的单向网络,没有进行双向改造。

图示如下:

  

  五、某市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接入方案建议

  我们建议该市广电发展交互式数字电视,并由传统的有线电视企业发展为有线、宽带及信息应用服务、交互式数字电视综合业务运营商。

  

(一)、某市数字电视业务目标

  我们假定,2006年市广电数字电视用户目标为5万户,其中可实现交互式数字电视的用户为5千户(按照数字电视的10%计算)。

  

(二)、某市交互式数字电视网络方案

  针对该市有线电视现有的单向网络状况,我们建议该市广电交互式数字电视信号回传采用普天e视通系统。

普天e视通系统工程量小,只需用简单的网络布线和电平信号调节;工程时间短,一个光节点覆盖仅需要2天时间;灵活选择用户,在用户市场质量较好的光节点逐步铺开,即保证了投资成本,又确保了用户量。

  五千户交互式数字电视用户目标,我们选择在用户优质的光节点地区发展。

一个光节点覆盖的用户数一般为500户左右,按照10%交互式用户比例计算,即50户。

全市5000户交互式数字电视用户,即覆盖100个优质用户光节点。

  2.1普天e视通HFC网络回传点播

  普天e视通系统HFC网络拓扑结构图

  

  普天e视通互动式数字电视及VOD设备连接图

  

  整个HFC网络由一级光纤环网和二级光纤星型网构成主要拓扑,由分前端通过光纤到小区或大楼和光电设备相通,最终用放大器、交换机、电缆和千家万户连接,实现承载模拟电视传输网(A网)和宽带数据网(B网)两个业务平台的HFC网络。

普天E视通系统跨接A、B两个平台,IO用户端的CPE和数据网的交换路由设备通过MAS连接,其间和模拟电视信号走过一段相同的HFC物理通道。

光结点处MAS的下行QAM信号和广播模拟电视信号在光机出口混合后,经电放大器送到用户终端盒,用户室内IO的上行信号同样经用户终端盒、电放大器的反向通道到混合点,最终到达MAS,完成IO和MAS之间的双向通讯。

  根据现有的HFC网络规划,首先由总前端将广播信号通过一级环网传送到各分前端,经光纤分路器将光信号传送到光节点,光节点下最多带3级楼放,用户数500左右。

考虑到实际情况,根据现有网络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双向楼放的技术指标,我们绘出IO上行通道模型,建议调节放大器反向增益方法如下:

  

  如果网络中有延长放大器(干放),应该首先调整延放的反向衰减,使从延放反向输入口至混合器的IN口衰减为0db。

  如:

从C点到混合点的IN口衰减为0db。

  如果网络中有楼放,应该调整楼放的反向衰减,使从楼放反向输入口至混合器的IN口衰减为0db。

  如:

从A点、B点、D点到混合器的IN口衰减为0db。

  通过在前端调节衰减,使从用户端至MAS的RF口衰耗为40-45db,

  建议统一调整为40db。

  通过以上调节方法后,所有楼宇用户至MAS端的衰耗基本相同,各

  路衰减相差2db以内,且衰耗在40-45db之间。

  要求在每个放大器之后选择三个点进行测试,三个点分别为最近端、中间位置,和最远端进行测试,如果其中两个点的值是正常的,可以暂时不考虑第三个点的情况,但要记录下来,交给广电人员解决。

注:

调节放大器反向增益,使每栋楼到MAS的衰减基本相同,且相差2db以内,如调节反向衰减为40db,则所有楼宇反向衰减都为40db,相差正负2db。

调节线路的反向衰减,设置MAS接收电平低于0dbmv,IO的USpower值在30到40之间。

在进MAS的RF端口线路,用场强仪扫描到的噪音应该低于20dbuv,如果噪声太大,则根据IO的USpower显示读数不能正确计算出线路的衰减)

  另外如果个别用户的家里布线比较复杂,且所用的器件比较多,衰减比较大,会导致用户上网状况不稳定,我们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IO直接接到用户主进户口上(主进口加一204分配器,一个口接TV,一个口接IO),或协助用户查找衰耗过大的原因,更换衰耗过大的器件。

  线路的下行载噪比C/N大于43DB,上行载噪比大于20DB;

  线缆接头制作要求,每个接头必须选用合适的接头,如公制、英制接头不能交错使用。

为了避免因为接头的故障,引起不必要的报修,建议双向网络接头选用压接头,而不要使用F头。

  2.2数字电视数据网络平台

  普天e视通系统数据网拓扑结构图

  

  城域IP数据网(即B网)架构包括一个中心,各分前端,构成一个骨干交换的主环网。

由各分前端下星型结构的各个光结点作为外围交换和用户接入点,并完成与核心层设备的交换。

  普天e视通系统采用了分步式拓扑结构,可灵活选择用户质量较好的光结点,向下覆盖整个光结点的HFC网络,向上接入B平台,并最终接入中心机房。

如上图所示。

  数据网络侧组网设计的任务是充分利用MAS具有的各种功能,在完成用户的接入的基础上,实现特定的网络策略,以提高系统性能,增强网络安全和用户控制。

组网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网络的逻辑实现;2)IP地址规划和分配;3)网络管理和用户控制;4)网络安全;5)系统的可扩充性。

  MAS在逻辑上可以看成一个路由器或网桥,它通过100BaseT口上连至数据平台,下连HFC网络(下行射频口和上行射频口)可以配置多个VLAN(虚拟子网),可以看成多个路由器端口,CMTS完成在HFCIP子网和上连端口之间的路由,在组网设计中的CMTS其它重要功能有DHCP授权、代理服务器、ARP及广播抑制、IP过滤、服务级别、频谱管理和源IP路由选择等。

普天e视通系统组网设计逻辑图如下图所示(省去了IP地址)。

  

  普天e视通组网具有以下特点:

  1)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将用户分为内网用户和外网用户,外网用户分配公网地址,直接路由进入因特网,内网用户分配私有地址,路由进入B平台,并通过防火墙进行地址转换后访问因特网。

这样做一方面满足了部分高级用户需要通过公网地址直接接入因特网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有可以解决大量用户访问因特网时公网地址不足的矛盾,并通过设置防火墙保护了大量普通用户的网络安全。

这也是服务分级的一种做法。

  2)实现了内网和外网的分离和隔离,提高了网络性能,保障了网络安全。

通过在B平台上划分外网VLAN,将外网用户流量通过三层交换机直接转发到外网路由器,将内网用户流量通过用户最近点的三层交换机转发到B平台三层交换机,由B平台进行路由转发。

这样内网用户可以直接访问B平台信息中心的大量视音频资源,外网用户在接入因特网时可以不受防火墙的限制,提高了网络性能。

另外,由于内网和外网之间通过第二层VLAN进行了有效的隔离,内网和外网之间的流量必须经过防火墙的过滤,有效的保障了网络安全。

  4)MAS设备互连采用私有地址,一方面节约了宝贵的公网地址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在因特网上无法访问私有地址设备,因而保护了设备免于受到来自因特网的攻击。

  5)良好的可扩充性。

在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将来的扩充的需要,没有任何限制和瓶颈,只需要在B平台上分配更多的端口就可以连接更多的MAS,实现系统的扩充。

同时在IP地址的规划上预留了大量的资源,CMTS设备互连、CM和普通用户都规划使用的私有IP地址,保证了系统扩充时具有充足的地址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