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2959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

A.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                             

B. 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

C. 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                                       

D. 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 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

C. 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毫无科考价值,人们的到来纯粹是为了自然探险

D. 目前,极地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

3.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B. 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D. 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4.我国在南极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为(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长城站                                

D. 昆仑站

5.下列发展方式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先污染,后治理                                                  

B. 边污染,边治理

C.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6.在某科考营地的当地时间12月25日17:

30左右,科考队员正进行露天足球赛时,有两位“不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

依图示信息可知,该科考营地应位于(   )

A. 格陵兰岛                              B. 青藏高原                              C. 南极大陆                              D. 冰岛

7.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

A. 坐北朝南                                 B. 坐南朝北                         C. 坐东朝西                         D. 坐西朝东

8.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

A. 黄河站                                

B. 长城站                                

C. 昆仑站                                

D. 东方站

9.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读两极地区图,现象一:

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

现象二:

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下图)。

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B.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C.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D. 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10.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  )

A. 干燥                                     B. 烈风                                     C. 严寒                                     D. 酷暑

11.读南极地区图,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 飓风、暴雨、寒潮         B. 酷寒、烈风、干燥         C. 暴雨、雷电、冰雹         D. 台风、寒潮、干燥

12.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 )

A. 2月份                                 

B. 5月份                                 

C. 8月份                                 

D. 10月份

1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B. 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

C. 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定居在两极地区        

D.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

14.我国在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是(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黄河站                                

D. 昆仑站

二、选择题(共1题;共4分)

15.(2016•郴州)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考察的热潮,根据你对极地的有关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时段中,适宜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是( )

A. 中国的春节前后                 

B. 五一劳动节前后                 

C. 中国夏季                 

D. 中国国庆节期间

(2)下列叙述,符合极地气候特点的是( )

A. 温暖湿润                       B. 炎热干燥                       C. 酷寒、干燥、烈风                       D. 低温多雨

三、综合题(共3题;共24分)

16.读南极地区简图作答。

(1)大洲:

图中的A是________洲,B是________洲,C是大洋洲。

(2)大洋:

图中的D是________洋,E是________洋,F是________洋。

(3)地形:

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________”之称。

(4)气候:

________、烈风、干燥。

(5)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G是长城站,H是________,I是昆仑站。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A是________ 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________ 洋.

(3)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     .

A. 从东向西                    

B. 从南向北                    

C. 从北向南再向北                    

D. 从南向北再向南

(4)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

________,如果去北冰洋考察呢?

________.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5)在你答卷的时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处于极夜中的是________站,原因是________.

18.阅读图,完成要求。

(1)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大洲:

②________,大洋:

④________,⑥________。

(3)图中B在A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M科考站________(有或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例如有: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

【分析】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解答】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还有海象、海豹、鲸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洲的动物资源相对匮乏.

故选:

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

2.【答案】B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都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南极地区大部分是陆地,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科考的宝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两极地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概况。

3.【答案】A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酷寒、烈风、干旱,该地区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故选:

A。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地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酷寒、烈风、干旱。

本题考查南极考查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A

【解析】【分析】解:

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62°13′S,58°58′W).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69°25′S,76°10′E).2001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故选:

A.

【点评】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近些年来,去北极地区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也络绎不绝.

5.【答案】D

【解析】【分析】“先污染,后治理”肯定会破坏环境;边污染,边治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更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分析】图中显示的信息有厚厚的冰雪、可爱的企鹅。

企鹅是南极地区代表的动物。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和自然环境。

7.【答案】B

【解析】【分析】在南极洲,阳光在北方,所以要建房子的话应该朝北方,获取更多的阳光,也就是房子要坐南朝北.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8.【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故选:

A..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9.【答案】C

【解析】【分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雪融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面临问题。

10.【答案】D

【解析】【分析】中国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有中山站、长城站和昆仑站,其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南极大陆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酷寒、降水稀少,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酷暑。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较简单。

11.【答案】B

【解析】【分析】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两大洲之间仅隔德雷克海峡相望;极地地区最典型的环境特点是酷寒、干燥、多烈风。

【点评】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12.【答案】A

【解析】【分析】解:

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A正确.

故选:

A.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13.【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A正确;北极熊是北冰洋的代表动物,故B正确;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C错误;南极因寒冷干燥和大风有“世界风库”、“世界干极”等称号,故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比较后即可解答。

14.【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故选C。

二、选择题

15.【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春节前后是南极洲的暖季,适宜去南极考察。

故选:

A。

(2)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该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

故选:

C。

【点评】

(1)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考察时间,理解解答即可。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2)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理解解答即可。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

三、综合题

16.【答案】

(1)南美;非

(2)大西;印度;太平

(3)冰雪高原

(4)酷寒

(5)中山站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与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B是与南美洲隔大西洋相望的非洲,C是大洋洲。

(2)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大西洋,E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F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

(3)在地形上,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的称号。

(4)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

(5)图中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别是:

G代表的长城站,H是中山站,I是昆仑站。

17.【答案】

(1)1200

(2)大西洋;印度洋

(3)B

(4)B;D

(5)中山;处于南极圈内

【解析】【分析】

(1)已知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根据比例尺为1:

80000000,根据比例尺=

得出:

实地距离=1.5×80000000=120000000厘米=1200千米;

(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A是大西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印度洋;(3)1984年,中国科考队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一个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先向南后向北;(4)如果你到南极旅游,11月~次年3月最合适,该季节是南极洲的暖季,如果去北冰洋考察6~8月最合适;(5)答卷的时候(7月上旬),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中山站处于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

(1)1200;

(2)大西;印度;(3)B;(4)B;D;(5)中山;处于南极圈内.

【点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18.【答案】

(1)顺时针方向

(2)南美洲;印度洋;大西洋

(3)东南

(4)有

(5)煤矿

【解析】【分析】从大陆轮廓判读,为南极地区,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运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离南极洲最近的洲②是南美洲,南美洲西临⑤太平洋,东临⑥大西洋,因为南极附近没北冰洋,所以④印度洋,因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大洋洲,所以①是大洋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是大洲③是非洲。

根据地球运动的方向,在AB之间画顺时针箭头,根据箭头指向东,箭尾指向西,可以判读B在A的东侧,因为O是南极点,B离南极近,所以B在A的南方,故B在A的东南方向,M是中山站,因为在南极圈以内,故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质,煤炭资源储量最丰富。

【点评】此题考查南极地区附近的大洲、大洋和方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