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289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平衡常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化学平衡常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化学平衡常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化学平衡常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化学平衡常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常数.ppt

《化学平衡常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平衡常数.ppt(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平衡常数.ppt

,化学平衡常数,第三节化学平衡,【联想质疑】,怎样才能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程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交流研讨】,根据下表数据计算平衡时的值并分析其中规律:

54.5,54.6,54.45,54.33,c(HI),2,c(H2)c(I2),K,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符号:

K,K,化学平衡常数,实验测得:

同一反应(如:

aA+bBcC+dD)在某温度下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

2、表达式:

推导出平衡常数为:

由反应,其中c为各组分的平衡浓度,温度一定,K为定值。

K,化学平衡常数,3、意义:

(1)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定量的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3)一般当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K10-5时则认为该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2)K只受温度影响,而其它外界条件如:

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变化对其无影响。

如:

N2(g)+O2(g)2NO(g)K=110-30(298K)在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

因此没有必要在该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免浪费人力物力。

或者改变条件使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好一些。

K,化学平衡常数,K,化学平衡常数,4、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指明温度,反应必须达到平衡状态,

(2)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表示反应的快慢,即速率大,K值不一定大,(3)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固体不作考虑,表达式中不需表达,一定温度下,K,化学平衡常数,(4)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稀溶液中的H2O的浓度可不表达,一定温度下:

K,化学平衡常数,(5)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有关,N2+3H22NH3,2NH3N2+3H2,1/2N2+3/2H2NH3,K1=1/K2=K32,某温度下:

K,化学平衡常数,(6)多重平衡规则,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

例1:

2NO(g)+O2(g)2NO2(g)K12NO2(g)N2O4(g)K22NO(g)+O2(g)N2O4(g),K=K1K2,C(s)+CO2(g)2CO(g)KC(s)+H2O(g)CO(g)+H2(g)K1CO(g)+H2O(g)CO2(g)+H2(g)K2,K,化学平衡常数,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

例2:

K=K1/K2,K,化学平衡常数,练习: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SO2(g)+O2(g)2SO3C(s)+H2O(g)CO(g)+H2(g),注意:

反应中的固体或纯溶剂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

K,化学平衡常数,5、应用:

(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比例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通过改变温度,平衡常数大小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上面可逆反应的正方向是,K,化学平衡常数,放热反应,K,化学平衡常数,(3)计算转化率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5、应用:

K=C(CO2)C(H2)/C(CO)C(H2O)=(2.0)(2.0)/2.0(1-)2.0(1-)=2/(1-)2=2.6=62%,课堂练习:

450K时往一空容器中通入氮N2和H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N2)=3mol/L,C(H2)=9mol/L,C(NH3)=4mol/L,求K、N2和H2的起始浓度。

394,0,4,26,515,K=C(NH3)2/C(N2)(H2)3=42/(393)=7.310-3,K,化学平衡常数,(4)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1)QCK,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2)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3)QCK,反应向逆方向进行,自学教材P29-31,例1、例2。

K,化学平衡常数,K,化学平衡常数,1、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D,课堂练习,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吸热,BC,830,3、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FeO(s)+CO(g)Fe(s)+CO2(g)Q。

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K=c(CO2)/c(CO),已知1100,K=0.263

(1)若平衡向右进行,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平衡常数K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增大,增大,否,大于,c(CO2)/c(CO)0.250.263,说明不是平衡状态,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5)K值大小标志反应能达到的最大限度,K值大,反应完全。

返回,播放,课堂小结:

(1)平衡是有条件的、动态的。

(2)K不随起始浓度大而变。

(3)K与温度有关。

(4)K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基本模式“三段式”,转化:

mxnxpxqx,平衡:

a-mxb-nxpxqx,基本关系,生成物:

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反应物:

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转化率,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几点定律,a、如果保持P、T不变:

则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则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b、如果保持V、T不变:

则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即,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20L的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

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开始时的70%。

试求:

SO2的转化率平衡时的O2浓度SO3的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例题常规计算,90%,0.005mol/L,85.7%,76.2,8g/L,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平均分子相对质量为8.5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10.0,则N2的转化率为_。

30%,练一练,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2HI(g)H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NH3的浓度为()A.3.5mol/LB.4mol/LC.4.5mol/LD.5mol/L,D,例题连续平衡,一定条件下,在2SO2+O22SO3的化学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2.0mol/L、0.8mol/L、2.4mol/L,则氧气在反应起始时的浓度可能是:

(A)0.82mol/L(B)02mol/L(C)00.8mol/L(D)无法确定,B,练一练,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气)+Y2(气)2Z2(气),已知X2、Y2、Z2的起始浓度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达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可能为:

A、Z2为0.3mol/LB、Y2为0.35mol/LC、X2为0.2mol/LD、Z2为0.4mol/L,AB,练一练,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加入一定物质的量A,发生如下反应并建立平衡:

A(g)2B(g),2B(g)C(g)+2D(g)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3mol/L,B=0.2mol/L,C=0.05mol/L.最初向容器里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A.0.5molB.0.8molC.0.9molD.1.2mol,C,练一练,例题极端假设法,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5mol/L,c(B2)=0.1mol/L,c(C)=1.6mol/L。

若用a、b、c分别表示A2、B2、C的起始浓度,则:

(1)a、b应满足的关系

(2)a、b的取值范围,a=b+0.4,0.4mol/La1.3mol/L0mol/Lb0.9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