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伴你行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docx
《名师伴你行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伴你行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伴你行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8第3讲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
提能专训(十二)Ⅰ.古代诗歌阅读(赠友送别、羁旅怀乡诗)专练
1.(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
(清)万 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注]。
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
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
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意离去)。
(意思答对即可)
(2)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
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
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要描述送别场景,需要准确理解词的前四句的具体内容,明确这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样的场景。
抓住词人的所见之景,然后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即可。
(2)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要理解词中某句话的含义,一般需要准确理解句中的关键字,同时还要思考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技巧,结合表达技巧来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怪人催去早”一句,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怪”字,谁在怪,怪什么,为什么会怪,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2.(2014·郑州质检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鹧鸪天
(南宋)史达祖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①裙多忆敝貂裘。
官河②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注】①缃:
浅黄色。
②官河:
运河。
请结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徒倚斜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两句词人想象(梦见)家中的妻子也常凭栏远眺,思念远方的游子,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含蓄。
②河水平静,阑干温暖,烘托了家乡温馨美好的氛围,与塞外的幽远苍凉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羁旅思乡之情。
③词人用“徙倚”这一细节写妻子随日影的移动不断变换倚栏位置,直到斜阳西下秋寒袭来,细腻地表现了妻子的盼归之情。
【诗歌鉴赏】
该词表达了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写在羁旅行役中的词人的愁绪,感情凝重、意境深远。
首二句,写词人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盼望家中的书信,他仰望长空的大雁,期望它能够带着亲人的书信,然而只是奢望,苍茫幽远的塞北风云益发增添了他怀念家乡的忧思。
“帽檐”句写词人长途跋涉后的状况:
冷风肆虐,帽檐尘土加厚。
最后一句写词人孤宿客馆中的寂寞,帷帐香销,月满高楼,深夜辗转,耿耿难眠。
下阕,从对方写起,一、二句,既是词人此时的心态,也是家乡妻子的心情表露,“缃裙”句描写了妻子对穿着貂裘远在塞北漂泊的游子的思念,“官河”句描写了妻子倚着栏杆痴痴地凝望着官河静静的流水,“徙倚”句表现了妻子凭栏望远的时间之长。
3.(2014·福建厦门3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
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身留”。
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因而愁锁眉头,心情惆怅,所以并非心里愿意留下。
(2)词人滞留旅途的情景,以孤舟、寒风、灯影、寒水、黄云、夜雪等实景表现;中间插入对往昔“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温馨交游的回忆,以虚衬实,虚实相映,突出了词人怀念往昔和感伤现实的情怀。
解析:
(1)本词上片首句提出疑问,紧接着,作者又以一个反问作答,回答中,一个“心若留时”可以看出“心留”是一种假设,再看“风拍小帘”“今夜雪”以及标题的“荆溪阻雪”更加印证了“留下”是被恶劣环境影响造成的,因而是“身留”。
回答原因可以结合全词的环境描写以及作者的心境分析概括。
(2)题目明确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并要求从这一角度赏析这首词,这就需要指出词中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实写与虚写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并分析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4.(2014·郑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夜怀远客
许 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句诗的意思是:
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
(“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
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
(2)“情”包括:
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
“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
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
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
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
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
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
解析:
(1)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侧重考查炼句。
作答时,先展开这句话,述其大意,看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心境可结合诗题“旅”和“怀”来把握。
再答其作用,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写法。
作答时,分析其写了怎样的景,抒了怎样的情,并指出手法即可。
(2)考查把握诗歌的感情,这首诗的感情是多方面的,作答时可逐联分析概括。
首联抓住“异乡”;颔联抓住“病”“惭”和“贫”“负”;颈联抓住“自”“空”;尾联抓住“独”等关键词语来体味概括。
5.(2014·黄冈3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丝①,人如飞絮②,泪珠阁定③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①游丝:
细长飘柔的柳枝。
②飞絮:
柳絮。
③阁定:
停住。
(1)上片写的是什么内容?
请结合所用的典型意象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词以此作结有何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写的是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送别场景”等大意对即可)。
“游丝”“飞絮”一以喻情,一以喻人,含蓄地点出离别季节,交代了送留之情事。
“一溪”“烟柳”“兰舟”等意象巧妙地点出送别地点与行人所用的工具。
这样,一对恋人在绿柳垂丝、柳絮飞舞的春光中,在水边依依惜别的情境生动地凸现在读者的面前。
(2)这两句表达了离别之后恋人相思之苦,孤独、苦闷、难以排遣的愁绪绵长无尽。
以反问句作结,推想别后的一时一刻都备受煎熬,将思念之苦写到极致,启人思考,让人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怀。
解析:
(1)考查把握诗歌的内容和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内容上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送别、惜别之作,由此回答第一问。
而后抓住“游丝”“飞絮”的比喻作用,“一溪”“烟柳”“兰舟”等交代的地点、出行的方式来分析回答第二问。
作答时应注意,在结合诗句解说后,必须指出共同的表达效果。
(2)考查把握诗歌的感情。
这两句是虚写、想象写,写别后的情景,意思是明天先不用去多想,没有你的今晚我将怎么度过。
理解了诗意,感情当不难把握,尤其是以反问句结尾,把这种感情推向了极致。
由此入手分析概括即可。
6.(2014·吉林下学期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柳 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①灞陵桥:
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东。
②楚宫腰:
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
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
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1)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断肠”的因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1)哀景衬哀情。
(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也是憔悴不堪。
作者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提及沧桑之感亦可)
(示例2)“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词人眼中所见到的烟柳几经攀折,那如楚宫腰的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憔悴不堪了,已是古老且衰败。
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烟柳姿态,而且强烈表现了词人心中所生的历史沧桑之感(离愁别恨)。
(2)夕阳闲淡而且秋光已老,这种凄清孤寂的环境已经让词人心中满是离愁,而送别的阳关曲不由得让独自乘舟而去的词人更是肝肠寸断。
解析:
(1)考查表现手法。
题干锁定在上阕的后三句。
这三句是写景句,可以从景情关系入手判定分析。
作答时,展开词句,描摹情景,再结合“离思”一词揭示感情并点明景情关系即可。
还可抓住“憔悴”一词,从所形成的修辞入手,先指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如何运用这种手法,而后指出表达效果即可。
(2)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答时,抓住“秋光”“夕阳”蕴含的乡思;“阳关曲”代表的离思;“凭兰桡”显示的孤寂来分析概括即可。
7.(2014·陕西五校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①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②。
垂杨紫陌③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是诗人春日与友人旧地同游而作的游宴诗歌。
②从容:
悠闲舒缓。
③紫陌:
京城郊外。
(1)本词是一首游宴之作,但作者在上片中并未直接描写宴饮的场面,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词句“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不写酒筵之盛,也不写宴饮之欢乐,而是述说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离去,停留下来,一同欣赏大好风光;也是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同时也以游宴的地点指出此行是故地重游,回忆了往昔的游赏之乐,同时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2)“今年花胜去年红”既有希望友人尽情赏玩之意,又与上片“当时”句呼应,道出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及久别重逢的喜悦;“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虚笔想象,明年此处花朵将更加繁盛,但自己与友人又将天各一方,突显出了好友相逢,不能久聚的痛苦;此二句呼应前文“当时”句,将三年之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惜花来写别情,以新颖的构思,抒发好友难得聚首,见面旋即离别的伤感。
解析:
(1)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
题干已明确,这是一首游宴之作。
词中没有酒筵的繁盛,也没有宴饮的欢乐,有的是前两句的把酒祝东风,劝东风共从容;作答时,先解说词句含义,再揭示词人的真实意图即可。
后三句“洛城东”交代地点,“当时”表示重游,忆写往昔的欢乐,由此入手分析概括,同时指出与下文的关系即可。
(2)考查把握诗歌的感情。
“今年花胜去年红”是重今年忆去年,与上阕“祝东风”“当时”呼应,感情亦可从这两方面把握。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想象,是虚写,突出“聚散匆匆”的感慨,由此入手分析概括即可。
最后还应将这两句的共同作用概括出来,进行总结。
Ⅱ.语言基础+默写+语言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滚动训练
一、语言基础
1.(201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一模)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
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B.《中国好声音》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计划再推第二季。
四位评委各具个性的表现常常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维权事项,请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D.周国平的新作《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答案:
A 解析:
A项,“不共戴天”指不跟仇敌在一个天底下活着,形容仇恨极深。
使用正确。
B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
与“笑起来”重复。
C项,“鼎力相助”指大力相助。
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D项,“拍案而起”指拍着桌子猛然站起,形容十分愤怒。
应用“拍案叫绝”。
2.(2014·贵州铜仁一中4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松材线虫被称为林业“第一号危险害虫”。
“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为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排名第一位的有害生物。
”国家森林防疫总站站长马爱国说。
B.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发作。
C.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D.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答案:
D 解析:
A项,主宾搭配不当。
可改为“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为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排名第一位的森林疾病”。
B项,句式杂糅。
去掉“发作”。
C项,搭配不当。
主语“中心思想”与谓语部分“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搭配不当。
3.(2014·河南六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不可能永远都保持好的情绪,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因此,消极情绪出现时,不要压抑它,而要通过如转移注意的焦点、自我安慰、适当发泄等方法调节或控制它。
①这样的人能让自己每天生活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②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③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④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
⑤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并不是没有消极情绪,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⑥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消极情绪,反而会使它在内心深处沉寂下来
A.③①④⑤⑥②B.③④⑥②⑤①
C.⑤①③④⑥②D.⑤④③①⑥②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命题材料为一议论性语段,中心在谈论“消极情绪”只能“调节,控制”不能“压抑”。
⑤句提出观点,应当放在最前,承上文从正面解说,①句“这样的人”承⑤句“一个心理成熟的人”,③句承①句进一步解说,④句承③句继续解说“调节,控制”,⑥句②句转而从“压抑”的危害解说,并与后文衔接。
二、默写
4.(2014·江西南昌二模)古诗文填空。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3)__________,穷岛屿之萦回;__________,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答案:
(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2)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4)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解析:
易错字,
(1)酾,槊,赋;
(2)填,鼓;(3)凫,殿。
三、语言运用
5.(2014·保定二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诗人赫巴德对友情的认识我特别赞同,但是①________。
友情至少有一半被有所求败坏,即便②________,像让友情分担忧愁,让友情推进工作等等。
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么?
所以③________。
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无所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功利社会中的朋友往往是有所求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朋友很难得
②所求的内容乍一看并不坏/所求的内容是人之常情/所求的内容常人都能接受
③我们应该为友情卸去重担/朋友之交淡如水/友情应该远离功利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第①空,上一句讲朋友和有所求的关系,所以“但是”后的句子应和上句相反。
第②空,根据后面两处举例可知应填“所求的内容是人之常情”之类的话。
第③空应是总结,总结怎样才是真友情,如“友情应该远离功利”。
6.(2014·陕西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在标点、用词等方面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该书囊括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史名作中的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
整部丛书经过海内外以及大陆百名专家整理审阅,配有1600多幅相关图片,每部分均撰写了内容提要,全书600多万字。
需购买该丛书者,务必于2012年3月底前与贵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发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移到“《国学备览》”后面。
(2)将“囊括”改为“精选”或其他正确的词。
(3)去掉“小说、”。
(4)去掉“海内外”的“内”或“以及大陆”。
(5)“务必”改为“请”。
(6)把“贵出版社”改为“我社”。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知者乐,仁者寿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已经105岁了,这位长寿的语言学家刚刚出版了杂文集《朝闻道集》。
数字在年龄上的叠加并未使这位文化老人不堪重负,反而因宽仁的心态而愈显睿智,筋骨亦保持着令人惊讶的健康。
“97岁去体检,医生以为我写错了年龄,给我改成了79岁。
”难怪医生自作主张,周有光老人除了耳背眼花,其敏捷的思维和健康的体态与真实年龄形成的反差的确令人惊叹。
自从过了80岁生日,周有光便从头开始计算年龄了。
92岁时他收到小朋友寄来的贺卡,上面写着:
祝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
周有光的学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回忆说,1981年去探望周先生,一进门,地板就咯吱咯吱响起来,我们说,没想到像周先生这样世界知名的大语言学家的住房条件这样差,他笑着说:
“如果地板不响,我怎么知道你们来了呢?
”
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有光调到北京工作后就住在位于沙滩的文改会宿舍了,那是民国时期给北京大学德国教授住的小洋房。
“当时人家听说我住在德国教授的洋房里,以为一定是很好的,想不到这个房子破烂得不得了。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
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
书橱兼做菜橱,菜有书香……使尽吃奶力气,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
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周先生这首戏仿的《新陋室铭》乐观豁达地描述了生活环境的窘迫,其健康智慧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遇到难题,周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