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2089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docx

墩身施工技术交底星溪里特大桥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510

项目名称

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福建段)站前工程QNFJZQ-1标

共20页

交底编号

Q1-0013

单位工程名称

星溪里特大桥

设计文件图号

衢宁施(桥)参-Ⅰ-01、肆桥(2014)4103-Ⅱ、通桥(2012)4103-Ⅰ

施工部位

墩身施工

交底日期

2016年7月20日

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及设计情况

1.1交底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星溪里+特大桥DK248+802.25~DK249+437.615范围内所有墩身的施工。

1.2设计情况

星溪里大桥起点桩号为DK248+802.25,终点桩号为DK249+437.615,全长635.365m。

墩柱混凝土强度采用C35。

其中墩柱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序号

桥墩高(m)

实心段高度(m)

C35砼量(m³)

备注

衢州台

1

6.85

32.15

2

14.35

108.3

3

21.85

201.5

4

30.85

2.5

360.2

5

35.85

2.5

437.2

6

17.85

149.25

7

30.85

2.5

360.2

8

38.35

2.5

478.7

9

18.85

161.75

10

5.85

25

11

11.35

76.8

12

26.35

2.5

262.34

13

26.85

2.5

267.77

14

21.35

15

35.35

2.5

429.2

16

47.35

2.5.

753.6

17

46.35

2.5

737.7

18

16.85

137.1

宁德台

不含垫石、顶帽、托盘方量

2、作业准备

⑴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摸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⑵从事电焊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登高架设作业、机动车辆驾驶等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其证件应真实有效。

3、技术准备

(1)熟悉熊城特大桥墩柱施工图纸,熟悉掌握墩柱尺寸等情况,熟悉墩柱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

(2)各种型号材料、机械均已经检测合格,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

(3)墩柱施工投入劳动力与技术员进场,参加施工人员已通过上岗前的技术安全培训,属特殊工种人员已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方法

5.1、基础顶面凿毛

墩台施工前,将承台顶面浮浆凿除,凿毛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10MPa,表面必须凿成深度不小于6mm的凹凸不平面,凿眼间距不大于10cm,一般以5~7cm效果最佳,凿除新面不得小于混凝土总面积的75%。

并冲洗干净,整修连接钢筋。

立模前,若承台表面不平整,在承台顶面外模的位置铺一层2cm左右的1:

2找平砂浆,模板与找平砂浆之间安放2cm宽、3mm厚的双面胶带防止漏浆。

5.2测量放线

施工时现场配备全站仪、水准仪各一台。

承台顶面清理干净后由技术人员用全站仪根据既有加密控制点对墩身模板底口边线进行测量定位。

墩身模板的定位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图示1)定出墩身纵横中心线上的四个点A、B、C、D,根据这四个基准点到模板边缘的距离a、b确定墩身模板位置;第二种方式(图示2)定出墩身底口四个圆弧与直线段的交点A、B、C、D,根据这四个基准点直接确定墩身模板位置。

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习惯选用其一。

用水准仪对墩身模板与承台的接触面进行抄平,根据抄平数据用水泥砂浆对接触面进行找平处理,以保证墩身模板支设完毕后的垂直度。

5.3钢筋施工外架搭设

5.3.1钢筋施工

钢筋原材要经过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原材在加工场及现场码放整齐,下垫上覆。

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场加工,运至施工现场绑扎焊接成型。

钢筋加工和绑扎的尺寸应满足设计和相应的铁路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的要求。

墩身钢筋采用搭接焊,预埋墩身钢筋时,每4m设置一层直径16mm钢筋排架加固墩身竖筋,现场利用吊机吊装与墩身钢筋对接。

1)钢筋加工: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根据图纸规格型号下料制作成半成品。

钢筋加工应满足设计和相关的铁路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的要求(即表5.1、表5.2)。

2)钢筋接头:

钢筋主筋采用搭接焊,并且安装时接头位置应分散布置,且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的截面积不得大于钢筋总截面面积50%,并保证相邻钢筋接头的竖向距离≥35d且不小于50cm(d为钢筋直径),焊接接头的端部预先折向一侧,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3)钢筋绑扎:

墩柱箍筋采用绑扎形式,绑扎最小搭接长度为30d。

4)保护层:

采用混凝土垫块,垫块的抗压强度不小于墩柱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墩柱钢筋垫块的垫设必须保证最外层钢筋的净保护层与设计一致。

按规范要求每平方米布置4个垫块。

5)预埋钢筋和预埋件:

墩柱钢筋绑扎完后,按设计采用的支座的要求预留支座螺栓孔。

预埋接地端子,每个桥墩埋设两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位于桥墩顶帽处,距顶帽边缘为10cm。

其外露面应保证与混凝土表面平齐或高出混凝土面1~2mm,接地端子和连接钢筋需进行锌铬涂层除锈处理。

 

6)墩柱接地钢筋:

在每根桩中应有1根通长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中设2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施工过程中对接地钢筋做出标识。

便于检查。

所有接地钢筋的连接采用搭接焊(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5d且不小于55mm,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10d且不小于100mm)或L型焊接,电阻值小于1欧姆。

质量要求见表:

表5-1墩身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mm

总数的10%抽查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mm

抽查10%

箍筋、螺栓筋各部分尺寸

±5mm

检查10%

位置偏差要求见下表。

表5-2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表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

±5

同排

±10

箍筋间距

绑扎

±20

分布筋间距

±20

保护层厚度

C≥35

+10、-5

5.3.2脚手架施工及拆除

5.3.2.1工艺流程

落地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夯实→ 基础承载力检测→材料准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 →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铺跳板→ 安装防护栏及安全网。

5.3.2.2施工方法

1)地基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承台边缘距墩身距离足够的情况下,脚手架立杆可直接立在承台上,只需设钢垫板,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若承台范围不够,则需对地基进行处理,从承台边缘向外围按照3~5%找坡,回填土夯实,上面铺设5cm厚脚手板,之后在脚手板上铺设钢底座,然后再铺设立杆。

 

2)排水设置 

在距脚手架外排立杆外0.5m处设置排水沟,引至基坑范围以外,防止雨水对基础浸泡,存在安全隐患。

 

3)立杆设置 

⑴ 脚手架采用双排双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1.5m,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⑵ 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m,步距1.8m;内侧立杆底部距模板边缘按25cm控制。

桥墩为变截面桥墩,随着墩身高度增加,截面不断缩小,脚手架与墩身距离也会不断变大,此时可以在脚手架与墩身模板或钢筋之间搭设横向钢管,钢管上面铺设木板,横向钢管两端与脚手架和墩身模板或钢筋牢固固定,保证作业安全。

 ⑶ 脚手架的底部立杆可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c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在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图一    立杆及排水示意图 

⑷ 立杆应设垫木和钢底座,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20cm处的立杆上。

 

⑸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⑹ 同排内外侧两根立杆连线与墩身表面垂直。

 4) 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⑴ 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8m,以便悬挂安全网,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cm。

 

⑵ 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横杆四种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

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杆的距离不大于50cm。

 

⑶ 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主节点)及大横杆跨中设置小横杆,小横杆与墩台身表面垂直,主节点处两端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柱上,跨中大横杆处扣紧在大横杆上,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⑷ 根据作业层跳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距位置增设2根小横杆,保证跳板断头距离小横杆不超过15cm。

 

图二    立杆及纵横水平杆布置图

5) 剪刀撑 

⑴ 本脚手架剪刀撑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⑵ 脚手架外侧立面必须设剪刀撑,剪刀撑一般每5步5跨设置一道,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

 

⑶ 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中间每个主节点处均设固定点。

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

 

⑷ 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

 

⑸ 施工中应根据结构物的高度及脚手架的长度和宽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剪刀撑和斜撑。

 

⑹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

 

6)连墙件设置 

立杆必须用刚性连墙件与墩身可靠连接,保证脚手架稳定。

为了便于连墙件的安装,在墩身混凝土施工时,可事先预留孔洞。

 

连墙件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距离不得大于30cm;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连墙件的间距要求如下:

 竖向间距:

5.4m; 水平间距:

6m

 7)木跳板铺设 

⑴ 木跳板采用松木,厚5cm,宽20~30c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

 

⑵ 跳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

当跳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

 

⑶ 里外立杆间应满铺跳板。

拐角交接处平整,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跳板,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8)斜道 

⑴ 墩台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采用一字型斜道; ⑵ 墩台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 

⑶ 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斜道宽度不小于0.6m,坡度采用1:

1;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⑷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⑸ 斜道跳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cm;跳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外采用三角木填顺;斜道脚手板上应设置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3cm。

 

9)防护设施 

 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排,高度分别为0.6m和1.2m

2. 圆端型空心墩脚手架施工

第一次浇注至实体段顶(浇注下部实体段),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高度为5m,浇注完毕后拆除脚手架,待实体段完成后,以上部分每次浇筑控制在4.5m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再浇注上部实体段。

空心墩采用内部搭设脚手架方法进行辅助施工。

 

1)施工方法

每个墩身内部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mm的钢管,表面要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

脚手架内布设之字形人行步梯,步梯两侧设防护栏杆,栏杆高度1.2m。

墩内碗扣支架搭设按步距1.2m,纵横杆间距为90cm,人行步梯设置在脚手架中间位置,宽度0.9m,每层高度2.4m。

步梯面板采用木板铺设,上钉防滑条,防滑条间距20cm。

步梯立面图如下。

5.3.2.3拆除方案

(1)外架拆除前应对架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物施工完毕,且不需要使用时,脚手架方可拆除。

(2)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员能行,并有专人负责警戒。

(3)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

(4)拆除外架前应将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杂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

(5)拆除顺序为:

踢脚杆→防护栏杆→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6)如遇强风、雨等气候,不能进行外架拆除。

(7)拆卸的钢管与扣件应分类堆放,严禁高空抛掷。

(8)吊下的钢管与扣件运到地面时应及时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

5.4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定制大型钢模板,组合钢模板通常在施工点现场吊装。

吊装前确定拼装顺序,自下而上逐节安装,上下两层竖向接缝错开。

每节模板安装后都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下一节。

安装过程中模板的位置要准确,接缝要整齐,相邻模板安装后,要及时安装螺栓将模板连为一个整体。

保证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为了便于拆除,模板内拉杆宜套上硬质塑料管或钢管,模板与混凝土面刷脱模剂。

模板拼装完后,在检查轴线、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之后进行加固,确保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

模内干净无杂物,拼合平整严密。

支架结构的立面、平面安装牢固,并能抵挡振动时偶然撞击。

在人行踏板处应设置防坠网。

模板吊装的注意事项:

(1)墩身模板拼装前应打磨,使其接缝隙处平整光滑,模板没表面无绣;

(2)在地面上把模板分层连接,接缝处应用双面胶黏接、打磨;(3)在高空连接模板时,应使模板缝搭接良好,连接好后对内表面进行整体性修正打磨;(4)托盘与顶帽应在地面上拼装好整体吊装;(5)搭设卸料平台,并根据墩身高度决定下料桶长度。

实体墩采用一次性支模浇筑,空心高墩采用翻模施工方法

(1)首节模板安装。

模板用吊车吊装,人工辅助就位。

先拼装墩身一个面的外模,然后逐次将整个墩身的第一节外模板组拼完毕。

外模板安,装后吊装内模板,然后上拉筋。

模板采用双螺母连接。

每节模板安装时,可在两节模板间的缝隙间塞填薄钢板纠偏。

(2)翻模施工

a.第一节段3.5m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时,拆除本节段2m外模及内模。

拆模前,外模均使用塔吊挂住,然后松开拉杆。

模板拆除先外后内,先边模后端模,拆除后放到地上,由专人进行清理和修理。

b.绑扎完第二节6m高墩身范围钢筋后,将对应型号模板运至第一节保留的1.5m模板上,以保留模板为基座立模,模板安装固定好后,进行下一步模板安装固定。

c.模板每次只翻转(4*1.5)m,每段施工完成后1.5m顶模务必保留,作为下次模板安装的基模,不得松动,使之更高一段混凝土浇筑不漏浆,更重要的是利用了闭合整体模板的摩擦力,加之贯通模板的纵横拉杆支撑力,给更高一段模板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力并传给已施工墩身。

d.模板立好后,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在模板上打点,检查,如有偏位现象,立即进行纠正,然后重新检查,如此反复,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e.每段混凝土施工至最上一节模板顶面齐平,施工混凝土上表面、模板、支架、临时预留孔洞力求水平,以保证受力均衡。

外模采用塔吊提升安装,每次均在地面抛光涂油和校正吊装。

(3)立模检查

每节模板安装后,用激光铅直仪、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

若误差超标要调整,直至符合标准。

测量时用全站仪对三向中心线(横向、纵向、45°方向)进行测控,用激光铅直仪对墩中心进行复核。

每次测量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换手多测回测量。

 测量要在无太阳强光照射、无大风、无振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

待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上时,可翻升模板,施工第三节混凝土的准备。

完成第一节3.5m的墩身后,施工第二段6m。

之后依次循环,即绑扎9.0米钢筋、浇筑6米混凝土。

翻模浇筑模板采用活动防护护栏,护栏宽度为0.84m,高度为1.2m,护栏与模板螺栓连接循环利用。

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测每边不小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检查不小于5处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小于5处

4

同一梁段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

5

预埋铁件和预留孔位置

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5.5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使用混凝土输送罐车运输,采用地泵或天泵泵送送到位,通过串筒入模,对称均匀浇筑。

浇筑砼之前需做以下检查工作:

①对模板、钢筋、预埋件、脚手架以及各项机具设备等进行检查,各项条件符合要求、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就绪,方可开始浇筑。

②在搅拌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输,用高压混凝土地泵浇筑混凝土,用50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确保搅拌站严格按照配合比生产混凝土及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

③根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垫块数量按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的原则放置。

④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一般为30cm。

由于墙体厚度较大,振捣时要求混凝土工进入墙体模板内进行操作。

振捣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要求振捣密实,同时强调不可以漏振和过振。

振捣器插入的距离以直线行列插捣时,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避免碰撞钢筋及模板,更不得放在钢筋上。

振捣器开动后方可插入砼内,待作用半径内再没气泡产生,方可徐徐提出,不得过快或停转后再拔出机头,以免留下孔洞。

⑤墩柱砼垂直入模时,其自由卸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2m时,采用串筒等设施使砼垂直并缓慢的下降。

浇筑时应注意对称进行灌注混凝土。

⑥混凝土浇完下层后,浇筑上层时,振捣器机头应稍插入至下层使两层结合一体。

混凝土应振捣至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歇时不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以便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续灌层混挺土振捣完毕,否则按施工缝处理。

⑦砼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按要求做好试件,并随时注意气温变化;浇筑完的混凝土及时养护,在墩身周围包裹塑料薄膜,采用喷淋洒水的方法进行养护,在底节模板底部周边设置喷淋水管,养生时间不少于7d。

养护期内保持砼表面湿润,保证砼强度正常增长。

强度达到了2.5MPa以上时,进行凿毛工作,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清除松散层。

⑧在模板提升后,利用悬挂在底节外模上的混凝土维修系统,及时进行混凝土外表面维修工作。

⑨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需连续进行。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检查模板、支架等支撑,如有变形要立即校正并加固。

⑻模板翻升

模板解体:

模板可视情况分为若干个大块整体翻升,此工作在灌注最上层模板混凝土过程中提前进行。

解体前先用挂钩吊住模板,然后拆除拉筋、围带等。

模板翻升:

待平台提升到位后,用倒链将最下层模板吊升至安装位置。

提升过程中(包括平台的提升)有专人检查,以防模板与固定物挂碰。

检查模板组装质量,符合桥墩设计要求。

检查合格后安放撑木,拧紧拉筋。

⑼墩顶实心段施工

墩顶实心段施工时,先拆除内模及内吊架,然后安装实心段的过梁和底模,再安装实心段外模。

⑽翻模拆除

拆除按照与组装的相反顺序进行。

先拆除模板,后拆除平台。

5.6混凝土养护

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提出具体的养护方案,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措施及养护时间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的的规定。

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湿隔水塑料薄膜覆盖,使用喷水器定时喷洒养护水,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后,其后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保湿养护14d以上。

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拆模强度之前,不拆除模板。

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15℃时拆模。

6、劳动组织

⑴劳动组织模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⑵施工人员应结合工前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1翻模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表

其中负责人、技术主管、专兼职安全员、工班长、技术、质检、测量、试验人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机械工、普工人数为前台、后台总人数。

7、材料要求

①施工所用钢筋为满足设计规定的螺纹钢,同时均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

绑扎用的绑线为冷淬火绑线,其物理特性均满足国标SDJ207-82的规定。

不同类别的钢筋均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出具合格证,方可使用。

②在存放过程中,钢筋上部采用油布或塑料布覆盖防止钢筋生锈、氧化,其下部垫枕木或其他相同用途的东西,防止钢筋和地面直接接触,以免使钢筋受腐蚀及受其他物质的污染。

③拌制砼时,材料的配合比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水泥、水、外加剂为±2%。

④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检查,据以调整加水量和骨料重量。

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检测次数。

⑤根据施工配合比配料,将砂、石、水泥干拌1.5~2min,然后再加水及外加剂溶液湿拌2min。

各种材料的称量允许偏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搅拌时防止搅拌机超负载或出料口堵塞等情况出现。

⑥在砼搅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其稠度(坍落度),若稠度与原定的不符,应立即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⑦水泥、砂、碎石的选用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外加剂的存放应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8、设备机具配置

表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表3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5处

4

空心墩壁厚

±3

尺量检查不少5处

5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

6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5

经纬仪测量

7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表4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空心墩壁厚

±5

3

桥墩平面扭角

4

表面平整度

5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5

简支混凝土梁

每片砼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3

测量检查

每孔砼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4

6

简支钢梁

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5

7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10

8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⑴进行安全教育。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

严格施工纪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⑵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配戴安全帽、穿施工鞋、系安全绳。

⑶工作面挂安全网,墩下便道应搭设防护棚。

应定期检查工作平台栏杆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⑷遇到暴雨、雷电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并切断电源,保护好各种设备。

⑸未经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