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2016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6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docx

沉井顶管监理的研究细则

 

顶管、沉井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顶管、沉井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2、监理依据

3、监理目标

二、顶管施工质量控制3

(一)、施工要求3

(二)、顶管质量监理工作要点4

(三)、顶管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5

三、施工测量监理7

(一)施工测量7

1、工作程序及要求7

2、监理现场工作8

3、阶段成果8

4、测量成果审核与评定10

(二)、沉降监测11

1、监测的目的及意义11

2、监测内容及监测控制标准11

3、主要监测项目实施方法12

4、监控量测保证措施13

5、突发情况下的监测应急措施13

6、监控量测安全文明保证措施14

四、工作井施工监理15

(一)、沉井施工顺序15

(二)、沉井制作15

1、施工要求15

2、监理要点16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18

(三)、沉井下沉施工23

1、施工要点23

2、监理要点24

3、质量标淮与检验方法25

五、管道顶进监理27

(一)顶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27

1、施工要求27

2、监理重点28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29

(二)顶管机头的选型及相关设备的安装29

1、施工要求29

2、监理重点31

3、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32

(三)后背墙设置及顶进设备的安装32

1、施工要求32

2、监理重点35

3、质量标淮与检验方法35

(四)顶管接收井相关设备的安装36

1、施工要求36

2、监理重点36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37

(五)顶力估算及中继环37

1、施工要求37

2、监理重点42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43

(六)管节出洞44

1、施工要求44

2、监理重点44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45

(七)管节进洞46

1、施工要求46

2、监理重点46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47

(八)管节顶进47

1、施工要求47

2、监理重点49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50

(九)起吊设备配置50

1、施工要求50

2、监理重点51

(十)土方运输设备的配置52

1、施工要求52

2、监理重点53

(十一)管道接口53

1、施工要点53

2、监理重点54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54

(十二)顶进结束后的工作55

1、施工要点55

2、监理重点56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56

六、闭水试验和竣工验收57

(一)闭水试验57

(二)竣工验收58

七、安全施工监理61

(一)、安全施工监理目标及原则61

1、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目标:

61

2、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准则61

3、监理单位对安全施工活动承担的职责:

62

(二)、组织机构与监督管理体系62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监理64

(四)、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65

(五)、安全检查操作规程66

1、施工单位日巡查67

2、监理部日巡查67

3、周安全检查和例会68

4、安全生产月联合检查和例会69

(六)、安全事故调查处理70

1、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70

2、安全事故报告71

3、安全事故调查72

4、事故处理73

5、事故统计74

(七)、安全信息收集与传递74

1、安全信息的内容74

2、安全信息的收集75

3、安全信息的传递75

(八)、危险源辨识76

附录78

1、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的操作规范78

2、沉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80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依据

本细则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主要编制依据有: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

3)《混凝土构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条例》(第六十号)

7)《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八十三号)

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9)《深圳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深建规[2007]15号

1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11)《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3)《给水排水建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14)《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

15)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

16)监理、施工合同;勘察、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已审批的监理规划,以及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

三、监理工作目标

1、投资控制目标

以不超过业主与承建商签订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价为基本控制目标,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预算外费用支出,按照议定的经济技术签证程序及政府有关造价文件的规定办理各种签证。

尽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来节省成本,把成本控制在合同价格范围之内。

2、进度控制目标

以合同工期为基本控制目标

3、质量控制目标

工程质量标准:

合格。

4、安全文明控制目标

严格遵守“深建施[1998]41号《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整治措施实施细则》“深建质安【2011】48号文的规定,争做安全、文明工地。

四、顶管施工质量控制

(一)、施工要求

顶管工程开始前,承包商必须提交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描述依照规范所必须的测量标志,包括要用到的顶管设备的类型、详细尺寸、施工原理、技术措施,包括泥浆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要采用的管道和管道接缝应至少符合常规的管道和接缝标准,包括制作材料、误差、最小长度等等,提交进场管材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

在管道顶进施工之前,首先要确定管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与设计轨迹的允许偏差,在这一最大偏差的限制下,所铺设的管道应满足如下两方面的要求:

符合管道的既定功能要求;

产生偏差的范围内不能损坏到其他的建筑和设备。

一般情况下,顶管施工的允许偏差必须满足表一中列出的具体要求。

一般情况的顶管施工的最大允许偏差(mm)表2-1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D<1500

<100

D≥1500

<200

管道内底高程

D<1500

+30~-40

D≥1500

+40~-50

相邻管间错口

钢管道

≤2

钢筋混凝土管道

15%壁厚且不大于20

对顶时两端错口

50

注:

D为管道内径(mm)。

顶进施工结束后,顶进管道应满足如下要求:

顶进管道不偏移,管节不错口,管道坡度不得有倒落水。

管道接口套环应对正管缝与管端外周,管端垫板粘接牢固、不脱落。

管道接头密封良好,橡胶密封圈安放位置正确。

需要时应按要求进行管道密封检验。

管节无裂纹、不渗水,管道内部不得有泥土、建筑垃圾等杂物。

顶管结束后,管节接口的内侧间隙应按设计规定处理;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石棉水泥、弹性密封膏或水泥砂浆密封,填塞物应抹平,不得突入管内。

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接口应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节接口内侧表面齐平,接口套环对正管缝、贴紧,不脱落。

在顶进施工的区域,应考虑土体和地下水条件以及顶管施工工艺,保证地层的沉降不大于允许的沉降值。

顶进结束后,应对泥浆套的浆液进行置换。

置换浆液一般可采用水泥砂浆掺合适量的粉煤灰。

待压浆体凝结后(一般在24小时以上)方可拆除注浆管路,并换上闷盖将注浆孔封堵。

工程竣工后,应编写竣工报告,认真完成资料的移交和存档。

安全撤离现场,恢复施工现场的本来面目,做到不留隐患,对环境没有破坏和污染。

(二)、顶管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1、审查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承包人的人员、材料、机具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审批开工申请。

2、检查工作井开挖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基坑排水的边坡支护。

检查工作井平面位置及开挖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处理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检查施工所用管材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材料检验证明,感观是否有缺陷,外形尺寸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4、检查工作井回填土夯实情况,其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检测顶管后背施工质量、主要包括垂直度、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等。

6、检测导轨高程及其中线位置,审查导轨安装是否牢固。

7、检查顶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其主要内容有:

(1)顶管设备是否按施工方案配置,状态是否良好。

(2)顶管设备能力是否满足顶力计算的要求,千斤顶安装位置、偏差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3)检查对降低地下水位、下管、出土、排泥等工作是否按施工方案准备。

(4)当顶管段有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不良状况时,沿线附近有建(构)筑物基础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准备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8、检测第一根管的就位情况,主要内容为:

管道中线、管内底前后端高程、顶进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确认无误并检查穿墙措施全部落实后,方可开始顶进。

9、顶进过程中应勤监测、及时纠偏,在第一节管顶进200~300mm时,应立即对中线及高程测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以后的顶进过程中,应在每节管顶进结束后进行监测,每个接口测1点,有错点时测2点;在顶管纠偏时,应加大监测频率至300mm一次,控制纠偏角度,使之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顶管发生意外。

10、顶管时,应监测地下水位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11、检查顶进方法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当采用管前挖土,干式顶进时,应

监控管前挖土量,管子底部土体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当采用工具管水下顶进时,应监控顶进速度与出泥量的平衡,严禁超量排泥。

12、当管道超挖或因纠偏而造成管周围空隙过大时,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处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13、顶进过程中应监控接口施工质量,应监控内涨圈、填料及接口质量。

14、当因顶管段过长、顶力过大而采取用中继环、触变泥浆等措施时,应监控中继环安装及触变泥浆制作质量。

(三)、顶管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

1、钢筋混凝土管接口应密实、平顺、不脱落,内涨圈中心位置对准、管缝填料密实、管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

2、顶管工作井质量监理标准,见《顶管工作井质量监理汇总表》。

顶管工作井质量监理汇总表表2-2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检查程序

认可程序

范围

点数

1

工作井尺寸,直径

不小于设计规定

每座

2

挂中线用尺量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2

后背

垂直度

0.1%H

每座

1

用垂线与角尺

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

0.1%L

每座

1

用垂线与角尺

3

导轨

高程

+3㎜-0

每座

1

用水平仪测

中线位移

左3mm右3mm

每座

1

用经纬仪

注:

表内H为后背的垂直高度(单位:

m),L为后背的水平长度(单位:

m)。

3、顶管质量监理标准,见《顶管质量监理汇总表》。

顶管质量监理汇总表表2-3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检查程序

认可程序

≤100m

>100m

范围

点数

1

中线位移

50

100

每节管

1

测量并查阅测量记录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2

管内底高程

D<1500㎜   

+30,

-40

+60,

-80

每节管

1

用水准仪测量

D≥1500㎜

+40,

-50

+80,

-100

每节管

1

3

相邻管间错口 

15%管壁厚,且不大于20

每个接口

1

用尺量

4

对顶时管子错口

50

对顶接口

1

用尺量

五、施工测量监理

(一)施工测量

1、工作程序及要求

1、施工区范围的控制网点及其基本数据,由设计单位提供,经监理单位审核。

施工承包单位收到成果后,应重新复核验算,满足相应规程规范要求后,对成果使用全面负责。

2、施工承包单位施测的起算数据、技术设计书和观测大纲等关键性文件,须事先报监理单位批准。

3、施工承包单位需设置测量专业机构,并根据施测工程项目配备相应仪器设备。

所有仪器均要经过资质证书的专门机构检验后才能使用。

4、施工承包单位应在施测前14d,将有关反映其施测能力、水平和施测进度安排计划的报告一式二份报送监理单位审核。

包括以下内容:

(1)施测项目概述;

(2)施测技术方案要点(施测方法、操作规程和引用技术标准目录);

(3)测量仪器设备(含计算机、气象仪器和仪器检验设备等);

(4)测量专业人员设置;

(5)施测进度计划;

(6)测点保护措施;

(7)监理单位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

5、以上报告须经施工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署后递交。

监理单位审阅后退回意见单一份,以作为施工承包单位施测或进行下道工序开工的审批依据。

原件不退回。

6、施工区范围内有关控制点的基准数据,由设计单位通过监理单位向施工承包单位提供。

施工承包单位在收到上述基准数据后应进行复检验算。

若对该数据有异议,应在收到数据后的10d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核实。

核实后的数据应经设计单位确认后,监理单位重新以书面形式提供。

7、施工承包单位根据施工测量需要增设的控制点,应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要求。

在施测前14d应将施测报告报送监理单位审查。

报告内容应包括施测方法、计算方法、操作规程。

必要时,监理单位将进行旁站监督测量。

8、施工承包单位应负责保护并经常检查已接收的和自行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点,防止移动或破坏。

一旦发生移动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单位,并共同协商补设或移置。

修复后的控制点必须达到原控制点的精度。

9、如确因施工需要毁掉或移置测量控制点时,施工承包单位应事先报送监理单位,说明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情况和补救措施。

经监理单位审核并转请业主单位(或设计单位)同意后实施。

2、监理现场工作

(1)监理部要经常深入现场,依据施工承包单位月计划安排,对照检查施工进展情况,了解、熟悉施工现场,控制施工进度。

(2)对于施工承包单位完成的工程量,监理部审查的重点是控制顶进长度和高程。

现场实地抽查要有计划地作到季度工程量的整体控制。

(3)现场实地抽查的方式,一般为“旁站”,对照测量,必要时进行单独复测。

抽查量为总断面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旁站监理”工作内容:

1)检查施测点是否与原始点一致,桩号是否相符;

2)测量操作是否符合规程规范要求,测点数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和反映地形状态;

3)作好记录,要求同前述。

(4)对施工承包单位送交的收方断面测量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并把“旁站”或复测成果,放在施工承包单位施测的断面上进行校核。

审核无误时才可签证。

3、阶段成果

1、施工承包单位应根据经批准的施测进度计划,在阶段性测量工作完成后的一定时间内(见表3-1),要向监理单位报送完成的阶段性测量成果资料,以便监理单位进行审议和质量监督。

 

阶段性测量成果资料报送时间表表3-1

测量项目

测量成果报送时间

(基本)控制测量

局部地形测量

放样测量

竣工形体测量

收方测量

竣工测量

阶段性成果7d内报送

阶段性成果7d内报送

每间隔7d~14d报送一次

交面前10d报送

每月底按监理实施细则规定报送

竣工验收前14d报送

2、控制测量各阶段报送成果内容

(1)平面、高程控制网设计:

1)已有的控制点成果及略图、测区地形图、工程布置图和建筑物设计图文号等;

2)设计书(含标石类型、联测方案、引用技术标准)。

如进行水工隧洞测量,应包括贯通设计、洞内外控制测量设计;如采用插点法、插网法和测距导线法,须递交联接图和精度估算资料。

(2)控制测量的选点、埋石:

1)控制网点布置图、水准测量路线图;

2)点之记、托管书。

(3)控制测量观测:

1)观测大纲(含观测时各种限差标准);

2)仪器检验资料;

3)外业观测资料检验计算成果。

(4)内业计算和成果验收:

1)内业成果计算资料,如进行水工隧洞测量,应递交洞口点与洞外相关控制点联测的平差资料和联测关系平面图、洞内导线点平面和高程计算成果以及展点图;

2)成果表(含坐标系统、投影面和高程系统);

3)如进行水工隧洞测量,应递交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

4)质量评价、技术总结、验收报告。

(5)监理单位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如计算程序使用说明。

3、放样测量报送成果内容

一般要求报送主要轮廓点(轴线)和重要部位的放样数据及资料。

必要时,应根据监理单位要求报送所有放样数据及资料,内容包括:

(1)施工区等级控制点成果及略图、工程布置图和建筑物设计图编号(内容重复者,可不报);

(2)放样数据、放样略图(含引用的高级控制点)、放样方法、及计算资料;

(3)放样测量检查资料及点位精度评定;

(4)监理单位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

另外,在单位工程完成后的14d以内,施工承包单位还应报送单位工程的放样测量工作总结,质量评价与验收报告。

4、竣工测量报送成果内容

(1)施工控制网的观测手簿、平差计算及成果表;

(2)监理单位确认的原始放样点;

(3)竣工地形图及其上述有关条款要求报送的内容;

(4)沉井及管道实测坐标高程与设计坐标高程比较表;

(5)监理单位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

4、测量成果审核与评定

1、测量成果资料须经施工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签署后递交监理部。

监理审阅后按合同规定,退回施工承包单位或由监理部保存。

并就工序管理中的关键点签发审查意见单,以便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2、如果施测单位拥有某种新仪器或掌握某种新技术方法,相应地在施测过程中执行了现行规范尚未规定的技术要求,则该技术要求须事先报送监理部批准。

3、施工承包单位未能按期向监理部报送上述材料,由此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均由施工承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若施工承包单位在限时内,未收到监理单位退回的审查意见,可视为已通过审阅。

4、所有(或关键)测量和放样的有关参数,都应事先报经监理单位检查。

必要时,监理部可要求施工承包单位,在监理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但监理部所作的任何对照测量以及对施工承包单位报送的文件的审批,决不意味着可以减轻施工承包单位对施测成果精确性所应负的合同责任。

5、监理部应对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各类测量成果资料及时审查核实。

审查期

限为7d。

如超过期限未返回审查意见,施工承包单位可视为监理部已审查确认。

6、监理部应检查监督施工承包单位,建立健全测量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测量作业、完善内部测量质量检查程序和制度。

凡是报送的测量成果资料,必须经测量班组自检、施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终检、施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签署。

7、施工承包单位依照有关测绘成果质量评定执行标准,对其已完成的测量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并报送监理单位确认。

被认定为不合格的测量产品,施工承包单位应及时安排予以复测,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

(二)、沉降监测

1、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监测的目的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积累经验,为提高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

(2)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房屋及构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及地面、管线沉降监测确保周围房屋、构筑物、道路、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行车路面的车辆安全运行。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围岩在沉井、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4)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并可以和计算结果比较,完善计算理论。

2、监测内容及监测控制标准

主要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见下表。

开挖施工监测项目及频率表表3-2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频率

1

地表沉降

水准仪

每天监测2次

监控量测控制标准表表3-3

序号

监测项目

允许变形值(mm)

标准来源

1

地表建(构)筑物沉降

-30

设计

3、主要监测项目实施方法

(1)地表沉降监测

监测目的:

主要是测定纵、横沉降槽曲线及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和沉降速率等,可按Peck公式,预测沉井及顶管时引起的地面沉降槽曲线;施工中按量测反馈资料,合理调整顶管的施工参数,以达到控制沉降的最优效果。

测量仪器:

水准仪,塔尺,钢尺等。

测量实施:

①基点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且应埋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基点数量根据需要埋设,基点要牢固可靠。

②隆陷测点埋设,用冲击钻在地表钻孔,然后放入长200~300mm,直径20~30mm的圆头钢筋,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

③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

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

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如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

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0.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④隆陷计算,求得各点高程。

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

则高差△H=Hn-H0即为隆陷值。

⑤数据分析与处理

a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b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预测最大沉降量。

c作横断面和纵断面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范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土体体积损失等。

(2)地表建筑沉降监测

监测目的:

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测点,观测沉井及顶管穿越前后地表建筑物下沉及倾斜,据以判定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采用的工程保护措施的可靠性。

监测仪器:

水准仪,塔尺,铟钢尺等。

监测实施

①测点埋设,在地表下沉的纵向和横向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应进行建筑物下沉及倾斜监测。

基点的埋设同地表隆陷观测。

②沉降测点埋设,用冲击钻在建筑物墙体上钻孔,然后放入长200~300mm,直径20~30mm的半圆头弯曲钢筋,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

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方便观测,对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

4、监控量测保证措施

(1)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2)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3)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4)量测仪器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的管理。

(5)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应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6)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

(7)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

(8)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9)各量测项目从设备的管理、使用及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

(10)针对施工各关键问题及早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5、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