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175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猪只管理新技术.docx

猪只管理新技术

猪只管理新技术

NEWMANAGEMENTTECHNIQUESFORSWINEDonH.Bushman博士著美国大豆协会上海办事处崇新云译美国大豆协会北京办事处刘焕龙校对

SW3-99

引言

当我们听到与养猪生产有关的“管理”这一术语时,通常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专门的“管理工具”,比如:

2l—28天断奶;全进全出系统,等等。

然而,我们也许应该考虑的是这个术语更综合的含义。

“管理”应被定义为“经营一项实业”的直接行为。

一个猪场正是一项实业。

而且在将来最成功的养猪生产者将是那些最成功地管理其资产者。

这就是说运用所有的管理工具及技术来增加利润。

很多的管理技术可以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帮助。

优秀的经营者能选择一些适当的技术然后用它们来实现每个独立的管理手段中的特定的目标或者是经营的总目标,在此指的是猪场。

尽管我们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是有效地进行饲喂的管理,特别是从产仔到出栏这一过程。

饲料成本约占生产一头猪总成本的65-80%,那么它就是生产的主要部分。

在猪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需饲料总量的近75-80%是在生长/育肥期消耗的。

于是,改善这个时期的饲料效益是很重要的。

在大部分饲料被消耗在猪的生长/肥育期的同时,好的饲料效益却开始于产仔和保育舍。

由于良好的营养、健康和无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等因素而获得的早期的增重,不但会在保育期保持更多的增重,而且会在整个生长—肥育期都保持更好的增重。

昨天被认为是好的或极好的今天会成为不适当的;而今天被认为是适当的明天又可能是完全不恰当的。

新的策略(技术或手段)是不断发展的,但是要依靠生产者保持不落伍,不断调整以使得生产保持在最高水平。

1994年依阿华州立大学企业记录系统的结果表明:

最佳和最差的l/3养猪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相差达27.5美元(约230元人民币)。

同样来自美国最大的8家养猪场的记录系统显示,最佳生产者和最差的相比每头猪最高和最低利润相差17.5美元(约145元人民币)。

这个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饲料效益有关。

有这样大的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就极有可能盈利或亏损。

要增加利润就需要生产监控系统,即监控平均日增重、饲料效益和胴体指标。

由于健康状况、群体环境、有效温度、水质、猪舍条件、管理方式、饲喂方式、饲喂质量、料槽设计、性别和基因型的不同,商品猪场之间动物采食量的差异可以达到25%。

如果不通过改变日粮或增加采食量来调整这种差距,将导致配方营养水平不足或配方营养水平过高。

两者都是损失。

事实上,配方营养水平过高,会降低现代猪种的生产性能。

图1.显示的是低于理想水平的赖氨酸:

能量比对现代基因型猪的蛋白沉积的影响。

当饲喂的赖氨酸∶能量比低于需要量的20%时,蛋白沉积就会降低10克/日;而当营养水平过度时,蛋白沉积的降低与前者相差无几。

新的管理策略

养猪工业已经或正在采用众多的新的或改进过的管理策略。

普度(Purdue)大学与印地安那州的养猪生产者合作的研究表明:

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增加利润和策略是早期断奶(SEW)和全进——全出(AIAO)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其它的研究也表明早期断奶使每头猪可增加的利润达11.6美元(约86元人民币)。

印地安那州的研究所有有关利润的数据都是基于生产100公斤猪之上的。

排在第二位的是改良品种,每头猪可增加利润达7.45美元(约62元人民币)。

这些数据中不包括由于DONG胴体质优获得的奖励价格而增加的利润。

在美国,优质胴体所获得的奖励价格达每头猪4.95美元(约4l元人民币)。

另外,采用分性别饲养和喂阶段性日粮策略,每头猪可增加利润达3.95美元(约33元人民币)。

还有,在单点式猪场仅仅做到全进——全出(AIAO),就可以使每头猪增加利润1.6美元(约13元人民币)。

以上所有的管理技术,除改良品种进而优化胴体质量外,都直接与改善饲料效益有关。

而高瘦肉率、快速生长猪比低瘦肉率基因型猪生产效率高又与胴体质量呈间接关系。

另外,越来越明确的一点是,如将以上的管理技术结合在一起,生产者之间所获得的利润上的差距会更大。

如SEW+优良基因十分性别饲养=23美元/猪(约190元人民币)。

换言之,最佳生产者基本来用所有这些管理技术,而最差的生产者“仅仅生产猪”。

全进全出系统

 在很多地区,全进—全出系统已被采用多年,它所带来的减少发病率的好处已是众所周知。

普度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点式猪场仅仅采用全进全出,就可以使每头猪利润增加13元人民币。

当然,要想成功就必须将全进全出系统与彻底清扫和避免猪群与猪群之间的设备交互感染相接合。

全进全出有助于控制某些疾病,特别是新生仔猪的大肠杆菌进而改善生产。

然而,由于与隔壁或邻近猪舍里的大猪密切接触,往往会通

过机械途径或空气传播传染性疾病。

因此就无法控制某些疾病,如放线杆菌引起的胸膜肺炎、伪狂犬病和支原体肺炎。

我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基本上全进全出”。

其实,基本上全进全出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或者不是。

全进全出,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猪只同时被移出一栋或一间猪舍。

随后在新的猪只进入前,猪舍被彻底清扫、消毒。

即使有一头猪留在猪舍中,其疾病将留在猪舍中。

于是,疾病就将循环往复地继续存在下去。

隔离早期断奶

隔离早期断奶,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常用来定义那些专门被设计的早期断奶生产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或防止某些特异的疾病以使生物和经济的性能均达到峰值。

有很多改良的隔离早期断奶系统,如:

药物隔离早期断奶(MEW)、改良的药物隔离早期断奶(MMEW)和隔离早期断奶(SEW),SEW本身是一项特殊的技术,下面的章节中将专门讨论。

但是以上种种都是将小猪在很幼小时就与种猪群及生长—肥育猪隔离开。

在传统的单点式生产单元中,大部分猪群的健康状况呈恶化趋势。

由于多种疾病的交互感染加上管理上的缺陷大大地限制了动物的生长。

这在不间断的动物流,即非全进全出系统中尤其明显。

一般地这种状况有两种可采用的方案:

1)让生产状况继续恶化下去;或者,2)猪群清场。

彻底清洗设备然后再进行健康的猪群重组。

因为疾病所造成的损失将大大地降低利润或者使生产变得不经济。

重新组群是昂贵的。

如果再使用

老的管理方式,也许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又重韬覆辙。

药物早期断奶(MEW):

早期断奶体系是由药物早期断奶技术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创始人是英格兰的汤姆*亚力山大(TomAlexander)博士。

药物早期断奶的目的是根除猪场特殊的疾病,进而避免猪群清场和猪群重组的这笔开支,而这种猪群重组的猪是剖腹产取出的(即老的无特异性病原系统,SPF)。

起初,从猪群中挑选出那些可能有最佳的免疫力的怀孕晚期母猪,隔离于封闭的产仔舍中,投给药物。

小猪到5日龄断奶后被转移到

相距较远的封闭式猪舍,并针对一些特殊的病原(由胸膜放线杆菌引起的肺炎和/或多杀性巴氏杆菌、猪痢疾密螺旋体和伪狂犬病毒)投给大量的药物。

药物早期断奶已被证明为可以成功地从感染猪场消灭上述疾病的方法。

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MMEW):

在晚些时候,药物早期断奶被修改为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

这样不需要将母猪从猪群中移开。

小猪可以在稍大些日龄,大约10—21天时断奶。

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技术的基本前提是母猪产生较强的初乳抗体以避免小猪感染上留在猪群中的疾病。

初乳抗体的水平会因母猪产前被预防接种而有所提高。

另外,小猪在断奶前不会接触到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对小猪严格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或消灭那些能逃脱抗体杀灭作用的其它病原菌。

有效地使用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可以清除的疾病和病原有:

胸膜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猪痢疾、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细小病毒和流感。

除了这些已经列出的细菌和病毒外,猪也不会有虱子、螨虫和内寄生虫(蠕虫)。

下面举例说明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程序可能包括以下药物投放和接种:

1.1.  产前5周和2周,母猪和后备母猪注射疫苗预防以下疾病: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猪产气荚膜梭菌

猪丹毒杆菌

猪嗜血杆菌

猪链球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传染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

这些广泛性的接种将提高初乳免疫力,从而保护小猪抵抗这些疾病。

1.2. 产前10天给母猪和小母猪投服伊维菌素(1vermection)。

1.3. 产前5天给母猪投服长效土霉素。

1.4. 给1日龄仔猪注射铁制剂、伊维菌素及长效土霉素。

1.5. 给7日龄仔猪注射伊维菌素。

1.6. 断奶前连续3天给仔猪注射头孢菌素(Cefliofur)和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1.7. 仔猪断奶时,连续5天在饮水中投放硫粘菌素(Tianmulin)。

根据要消灭的疾病、猪场规模、可利用的设备和劳动力等情况,上述程序可作各种不同的调整。

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而且并非所有的药物早期断奶都能成功地根除疾病。

某些病菌比较难以消灭。

有些病原菌所产生的被动初乳抗体保护水平不高。

或产后第一天所吸收的初乳抗体可能下降到无保护力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微生物侵袭的威胁会超出来自母亲的抗体保护能力的范围,从而发病。

猪链球菌是无法根除的,副猪嗜血杆菌只有在猪断奶时投放大量药物时才能被消灭。

不管怎样,通过MMEW法养猪确实有过日增重有惊人改善的实例。

如Harris(1990)报道说MMEW法饲养的猪在77天日龄时体重要比传统饲养断奶的猪重15公斤。

同样,Johnson(1992)也作过有关MMEW猪在63天日龄时体重有17.4公斤改善的报道。

隔离早期断奶(SEW):

人们开始产生疑问:

大量投放药物是否必要?

或者是:

如果实施小猪早期断奶随后转移到远离配种-怀孕-产仔群的猪场是否仍然可以获得同样的利润?

隔离早期断奶(SEW)便成为这种管理程序的术语。

在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试验中,在同一个受到多种疾病侵袭的猪场中,隔离早期断奶猪在77天日龄时要比传统的猪多增重16.8公斤。

猪只在5-l0日龄断奶并被转移到隔离的保育猪场。

该试验结果与MMEW法饲养的猪的结果极其相似。

另外,在普度大学所进行的研究中,MMEW培育的猪与无药物治疗,但采用隔离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之间没有区别。

普度大学的研究还指出:

隔离早期断奶由于缩短了上市时间而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饲料效益,并降低了死亡率。

研究中,来自单一种群的400头隔离早期断奶猪在136天日龄时体重达到l05公斤。

而另外200头来自同样种群的非隔离早期断奶猪达到同样的上市体重需要179天,而且猪群在一年中表现出多种疾病症状,如:

伪狂犬病、猪繁殖呼吸综合症,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波氏杆菌、AD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肺炎支原体。

而隔离早期断奶猪在生长—育肥期没有咳嗽,只有10%的猪只产生过受副猪嗜血杆菌侵袭的病灶。

隔离早期断奶避免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使上市时间提前43天。

普度大学的Clark提出,利用隔离早期断奶技术加上优良品种、全进全出体系、极好的日粮配方和严格的生物安全保证,可以获得如表1所示极佳的生产性状(10—14天断奶)。

表1.从断奶到114公斤体重可获得的生产性状

生长性状指标  平均值

日增重平均值  0.86公斤

饲料;增重  2.66公斤

日采食量  2.27公斤

出生至上市天数  140

死亡率  2%

 Clark(1995)

由于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成本(药物+人工)估计为每头猪$5.00(约¥40.00),加上它与隔离早期断奶间的生产性能区别较小,对隔离早期断奶管理的采用正在迅速增加。

隔离早期断奶与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的程序基本相似,只是前者不对母猪和小猪进行大量的药物保护,此外,一旦猪只被置于一个群体中,就将始终以全进全出方式饲养在该群体中。

当保护性的母源抗体仍然处在高水平时,早期断奶可以避免疾病由大猪传给小猪的垂直传播。

连续的猪群隔离又阻止了病原微生物的横向传播。

最常见的断奶日龄为14-16天。

但有些生产者在5-10天时就实施断奶。

当确定14天为断奶日龄时,断奶时猪群中不能有任何猪超过14天日龄。

如果每周断奶一批,就意味着有些猪在10天时就必须断奶。

断奶日龄应取决于设备和欲清除的病原体。

断奶日龄、严格的生物安全、营养和隔离是成功的隔离早期断奶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

断奶日龄:

隔离早期断奶的重要步骤是确定断奶日龄。

同改进的早期断奶一样,隔离早期断奶的基本依据是母猪产生很强的初乳抗体,该体可以保护小猪到繁殖周期内抵抗疾病。

根据猪群特异性疾病的存在情况和希望的健康状况来确定断奶日龄。

断奶日龄和所抵抗的疾病之间

关系列于表2。

表2.疾病与其相应的最大断奶日龄

疾病

断奶日龄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

<10天

肺炎支原体

<10天

多杀性巴氏杆菌

<10天

副猪嗜血杆菌(HPS)*

<14天

支气管败血杆菌

<14天

(伪狂犬病)PRV

<21天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21天

猪霍乱杆菌

<21天

传染性胃肠炎(TGE)

<21天

病毒**

 

*断奶时使用抗菌素可以控制

 

**根据疫苗接种和疾病存在情况分离情况结果不同

 

摘自Yeske(1994)andClark(1995)

 Clark(1995)的研究指出,如果母猪在分娩时不排出病毒,14日龄前断奶的仔猪只带有繁殖猪群血清型的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

Amass等(1995)发现仔猪早在1日龄时就感染上猪链球菌。

猪感染上致病性链球菌时可注射青霉素。

如果感染上副猪嗜血杆菌,可连续三天注射敏感的抗菌素或在饮水中投药。

猪群中存在的其它致病性微生物可以被初乳被动抗体所控制。

生物安全:

一旦一个猪场决定采用隔离早期断奶,就应该立即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当隔离群的仔猪被从产仔舍转移到保育舍最终到生长-肥育舍时,必须高度警惕防止病原侵入高度健康的猪群环境中。

这些早期断奶猪对感染非常敏感。

下面是必须执行的最常规的生物安全措施:

1.1. 所有的猪舍必须用高压水龙头彻底清洗干净,猪舍中所有的工具,如电扇、料槽、扫帚等都必须清洗;

1.2. 所有的猪舍必须用能杀死主要病原的广谱消毒剂消毒;

1.3. 猪舍间互不相通,以避免大、小猪间的交叉感染。

不建议在猪舍下面建粪池;

1.4. 当不同日龄的猪养在同一猪场时,对猪的看护(喂料、打扫)必须从最健康的猪开始(通常是最小的猪)。

在衣服、靴子未经适当的清洗和消毒前,工人不可以从大猪舍再回到小猪舍;

1.5. 工人进猪舍时必须始终穿干净的衣服和靴子。

与肥育猪或种猪接触过的人,必须洗澡后方可进入早期断奶猪舍或生长—育肥舍。

1.6. 非必要的人员不得进入猪场。

参观者必须遵守上述各条规则;

1.7. 保证猪场人员不与外面的猪群接触;

1.8. 与其它养猪单元离得越远越好,早期断奶猪舍应建在离母猪舍至少100米外的上风处,因为这些猪仅在这部分猪舍中呆3个月,这个隔离距离可以满足维持猪生长期健康状况的需要;增加种猪舍与保育舍之间的距离将减少疾病传播的危险。

因此这个距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9. 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老鼠、苍蝇和流浪的动物。

一旦出现老鼠,应使用灭鼠药或利用防鼠猪舍来消灭和控制它;

1.10. 外界的车辆(如运饲料或油脂提炼厂的车)不得进入,除非经过清洗、消毒;

1.11. 死猪应放在猪舍外让炼油厂的车取走,或立即处理;

1.12. 装卸车设备应放在猪舍防护带以外;

1.13. 猪舍外围应建防护带,以隔离不必要来访的人、宠物和野生动物;

1.14. 新引入猪群的种猪应隔离30—60天。

以上建议的生物安全措施不仅适合于隔离早期断奶猪,也适用于任何日龄的隔离饲养猪的操作规程,任何降低生物安全性的做法都将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性,或失去采用隔离饲养的优越性。

营养:

对于21日龄以下断奶的猪,无论是否采用隔离早期断奶,其营养要求是日粮中包括特殊的原料。

其饲料混合过程中很小的失误就会严重地影响生产性能。

另外,建议从信誉好的饲料厂购买全价颗粒料。

建议不要用1吨或更大的立式螺旋混合机来混合这种饲料,因为会出现许多混合方面的问题。

若想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及合理的增重成本,在仔猪达到20公斤前有必要采用至少3个阶段日粮。

过渡日粮或小猪Ⅰ期日粮饲喂6公斤以下的仔猪,每头猪至少需要l公斤。

日粮中含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并加入奶制品、血浆粉和血粉。

小猪第Ⅱ阶段料饲喂6-11公斤猪,第三阶段料饲喂11-20公斤猪。

建议的不同断奶日龄可采用的小猪料及成分,见表3和表4。

仅仅提供好的日粮,并不意味着早期断奶仔猪就一定能摄取利用它。

与已经习惯采食补料的较大日龄的断奶仔猪相比,10-14天断奶的仔猪还不适应于采食干饲料。

因此在断奶后最初的5-7天,必须用喂食器。

当猪可以很好地采食时,可以开始用自动喂料机。

如果猪采食有问题,可以在饲料中加水,做成“糊状料”(稠粥状)。

如果饲料过稀,猪只会喝水而不吃饲料。

将干奶粉或乳清粉撒在饲料或糊状的表面也可以引导小猪开始采食。

糊状料必须保证新鲜,否则仔猪不吃。

在最初的5-7天内每天饲喂4-6次,然后改为每天2次。

饲料必须保证越新鲜越好。

妥善保管饲料以保证到喂料时仍然新鲜。

当这种饲料暴露在猪舍环境中时很容易吸收异味和水分,这样也就容易引起猪的厌食。

隔离:

隔离早期断奶程序是将健康的仔猪转移到一个卫生、感染危险极小的猪舍。

理想的做法是在猪群中仔猪的最大日龄达到7天时断奶,然后转移到一个清洁、温暖、干燥、无贼风、并与其它猪完全隔离的猪舍或猪场中。

多点式管理是隔离早期断奶程序中趋重要的一种管理技术。

该技术需要将早期断奶猪与猪场中的其它猪只隔离开,以防疾病传染。

正在被采用的有两点和三点式生产体系。

两点式生产是只将配种-怀孕舍建在一处,而保育-生长-肥育猪舍建在另一封闭隔离处的体系。

更可取的是三点式体系,它已被广泛应用于隔离早期断奶程序当中。

三点式体系中生长-肥育舍与保育舍也被隔离开。

表3 3.6-20.4公斤体重猪的日粮范例

原料,%

小猪Ⅰ期/

过渡日粮

(3.6-6.0公斤)

小猪Ⅱ期

(6.0-11.3公斤)a

小猪Ⅲ期

(11.3-20.4公斤)a

1

1

2

1

2

玉米

32.45

53.50

52.10

66.25

57.90

豆粕,44%粗蛋白

8.5

22.9

23.65

30.5

31.05

大豆浓缩蛋白

3.00

 

 

 

 

乳清粉,食品级

27.5

15.0

15.0

 

5.0

血浆蛋白粉

6.0

 

 

 

 

燕麦粒

12.5

 

 

 

 

精选步鱼粉

5.0

 

4.0

 

 

喷雾干燥血粉

 

2.5

 

 

 

脂肪(稳定)

3.0

3.0

3.0

 

3.0

赖氨酸.HCL

0.15

0.15

0.15

0.15

0.15

DL-蛋氨酸

0.10

0.05

 

 

 

磷酸氨钙(22%Ca,18.5P)

0.80

1.65

1.05

1.60

1.45

石灰石(38Ca)

0.45

0.60

0.40

0.75

0.70

0.10

0.20

0.20

0.30

0.30

维生素混合物b

0.25

0.25

0.25

0.25

0.25

微量元素混合物C

0.15

0.15

0.15

0.15

0.15

硫酸铜

0.05

0.05

0.05

0.05

0.05

抗生素

+

+

+

+

+

计算分析:

 

 

 

 

 

 赖氨酸,%

1.55

1.25

1.25

1.25

1.25

赖氨酸:

代谢能,克/兆卡

4.6

3.8

3.8

3.6

3.6

 蛋白,%

22.1

18.9

19.3

19.3

19.3

钙,%

0.9

0.8

0.8

0.75

0.75

磷,%

0.85

0.7

0.7

0.65

0.65

a.如果出现水肿病,可以将燕麦粉碎替代高达15%的玉米。

买罗高粱可以代表玉米的不足

b.每公斤饲料额外的维生素添加量:

维A5500IU;D3550IU;维E30IU;维K4.4ppm;核黄素11ppm;尼克酸33ppm;泛酸22ppm;胆碱110ppm(如果日粮中已包括5%或更多的豆粕就无需添加);生物素0.2ppm;B120.03ppm

c.微量元素额外的添加量:

铜10ppm;碘0.25ppm;铁125ppm;锰15ppm;硒0.3ppm;锌125ppm。

Reese等(1995)

表4 建议根据断奶日龄对小猪料饲喂量进行安排

日粮(体重,公斤)

断奶日龄,天

14

21

28

 

——————————公斤/猪——————————

小猪Ⅰ期/过渡(3.6-6.0)

2.7

1.4

1.4

小猪Ⅱ期(6.0-11.5)

6.8

6.8

5.4

小猪Ⅲ期(11.5-20.5)

20.4

20.4

20.4

 合计

29.9

28.6

27.2

Reese等(1995)

各点间的距离或隔离的距离不等,理想的距离应为3-5公里.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这个距离都不易实现。

最新的研究表明100-500米的隔离可视为合理。

猪场中猪舍间的间距越大越好。

无论采用两点式还是三点式体系,所有的设施都应按照严格的全进全出原则设计。

人们常常对很早期断奶时仔猪的死亡率提出疑问。

死亡率并不是问题。

事实上,采食专门的日粮和处在极好环境中仔猪的死亡率往往更低。

例如普度大学的一项试验中,隔离饲养仔猪的保育期死亡率为1.%,然而普通环境下的死亡率达4.5%。

显然,早期断奶猪需要极好的保育设备和复杂、专门的日粮。

同样,一流的管理是成功所必须的条件。

早期断奶猪的管理

温度:

有建议说,体重4-4.5公斤的早期断奶猪其饲养区的温度应为30.5-32.2℃。

如果在断奶后的头l-2周使用实心垫子,温度可降低到30℃,因为与漏缝地板相比,仔猪睡在垫子上时热量损失较少。

重要的是要尽量缩小温差。

28日龄断奶仔猪每小时温差大于l℃时就会影响其生长。

建议恒温器设定为每周降低2℃。

如果不能随着仔猪长大而相应地降低温度将会减少采食量,如果产生热应激还会降低增重率。

降低夜间温度:

是适应早期断奶和传统断奶仔猪的管理手段。

一旦仔猪在保育舍呆到1-2周并开始积极采食时,可以用降低夜间温度的方式来刺激食欲和生长。

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试验结果显示,从晚间7:

00开始将温度降低5.5℃,到早晨7:

00再重新回升到原设定温度,日采食量提高7%,日增重提高6%(见表5)。

另外,还要加上在较冷月份的的能量节省(燃气/电)。

必须记住的是试验中温度是由温控器严密调控的,而且所有的温度都是根猪的需要而设定的。

表5 断奶一周后夜间降低5.5℃的影响

 生长期

指标

保育猪处理组

温度控制组

降低夜间温度组

保育猪

体重,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