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习题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148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1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马原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马原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马原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马原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习题集.docx

《马原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习题集.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习题集.docx

马原习题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

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

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

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

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

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

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  )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      B.分析与综合   C .归纳与演绎  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17.从()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A.创造者B.继承者C.主要内容D.阶级属性

1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B.垄断资本主义C.和平发展D.资本主义

19.马克思恩格斯的(),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A.高尚人格B.崇高理想C.奋斗精神D.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20.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B.世界观与方法论C.唯物论与辩证法D.政治与经济

2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C.剩余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

22.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理论联系实际C.密切联系群众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23.()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之一。

A.《共产党宣言》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D.《资本论》

2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参考答案:

1.A2.A3.B4.A5.B6.C7.A8.B9.B10.C11.A12.A13.A14.B15.A16.A17.D18.A19.D20.A21.D22.B23.B24.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相对和平  B.世界大同C.对话与对抗

D.发展与不平衡E.联合与竞争

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来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大思潮是()

A.人本主义  B.唯意志主义

C.实用主义  D.科学主义

E.存在主义

3.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欧洲工人运动是()

A.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意大利罗马工人大罢工

D.英国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E.西班牙船员大罢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改革开放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

(    )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E马克思的理论创造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理论品质是:

(    )

A.继承B.创新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E.与时俱进

9.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系到:

(     )

A.新一代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B.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C.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E.祖国的未来

10.马克思主义是()

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1.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主要有()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

12.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

1.ACDE2.AD3.ABD4.BCD5.BC6.ABC7.ABC8.CDE9.ABCDE10.ABCD11.ABC12.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3.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4.从阶级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

5.既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因此,我们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用马克思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7.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

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

错误。

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

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

各个具体事物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

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有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情况,造成错误和失败。

但是,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首先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其次可以使人们在犯错时及时地改正错误。

2.答案要点:

正确。

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是关键。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它们所强调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答案要点:

正确。

马克思恩格斯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即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点:

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革命的实践使他们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

他们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解决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4.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答案要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一脉相承”,是指他们在基本立场、思想路线、基本原则、根本任务上的一致性,即:

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其最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所以,我们在坚持基本立场、原则、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必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对于某些个别过时的结论和论断必须抛弃,不要拘泥于它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答案要点:

错误。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体系、流派众多,可以概括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科学主义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拒斥世界观的研究,把哲学变成对科学进行纯粹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技是造成现代人“非人化”的根源,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现代西方思潮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他们也涉及到了一些前人没有涉足的新领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由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他们仍然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迷宫里兜圈子。

它们在某一哲学分支细节上可能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但是在对整个世界、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根本性认识上,至今没有一个体系或流派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水准,更谈不上“超越”了。

说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

7.答案要点:

错误。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阶级,它最尊重科学最需要科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8.答案要点:

错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

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当时社会的某些具体问题的言论是过时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9.答案要点:

错误。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实践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实践是否能一帆风顺地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还取决于实践成功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否完备。

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回事。

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试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5.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6.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立场。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19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上升到了首位。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当时欧洲的发达国家,已经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3.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在它创立时就批判的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思想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研究和解决前进和实践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而它能够成为永葆青春火力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它们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的整个哲学史作了批判性的总结:

一方面他们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包括社会历史和人类思维在内的一切领域。

另一方面又纠正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反科学性,把辩证法规律从唯心主义泥潭中解救出来,重新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从而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并且,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强调哲学的使命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这样,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哲学领域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变革——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一个十分完备而又严密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

而且也为全部科学提供了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整个社会科学也就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以这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一切思想和趋势的根源入手,分析和研究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和根源,得出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吸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实现了经济学史上的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深刻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预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使对人类社会的预测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实现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5.答案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

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6.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江泽民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段论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

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大家必须牢牢记取。

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根据以上论述分析回答: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2)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进一步概括就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第一,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第二,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第三,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总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3)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

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下面是一组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关系的不同看法的材料。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2)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参见列宁: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你怎么评价第一种的观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要点:

(1)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不相容的观点是错误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