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末检测卷三答案详析.docx
《高三语文周末检测卷三答案详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周末检测卷三答案详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周末检测卷三答案详析
高三语文周末检测卷三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喧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
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在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C.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ǔ),始终前赴后继。
D.中国在外交斡(wò)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
[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
[乙]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
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潇潇洒洒地出门了。
[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是B.逼仄C.打点D.潇潇洒洒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
5.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但是,作者却回避了这样的渲染。
因为作者觉得,不用细节的铺陈、多方面的渲染,也可以构成相当的感染力。
▲。
▲。
▲。
而▲。
散文以情动人,收敛了情感,会不会影响文章感人的力量呢?
①叙述从表面上来看,和描写不同
②叙述首先是外部细节的简略,其次是情感的收敛
③感染力不一定从丰富的描写中产生,叙述也能动人
④描写是在细节上铺陈,不仅是外部细节的铺陈,而且是内在情感的夸张
答:
6.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6分)
(1)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等剧目。
请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
要求写清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2)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喜欢在“圈”里晒晒照片,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绑架”,甚至退出了微信。
对此,你有何思考?
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3)请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首句,写一段抒情文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去无知”的历史。
如果说,前几次工业革命,人类“去无知”,主要是去掉技术上的无知,并体验、认知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那么,这次革命所要做的,就不只是技术上的认知升级,还应当努力去革除、颠覆历史沉淀下来的某些经验、知识和意识形态,以构造出新的社会影响知识。
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去颠覆既有的认知呢?
本次工业革命的狂飙,再次猛烈地撞击了既有的思维方式,在以往革命累积的问题或将危及人类生存和生活之态时,隐隐约约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向“整体世界主义”转变的必要性。
将“自然人”放置在整体世界的范围之中来看待,重新理解和建立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让人与大自然和人造世界平起平坐。
因为,即使只在人的群体里,也将出现“机器人”“基因人”等新新人类,和我们这些“自然人”比肩并行,人类原有思维方式已无法面对如此场景了。
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阶升级问题上,我们从来都是迷思者。
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思维,将任何的技术进阶升级,都视为助益于人类的工具进步。
技术越是进阶快速,人类由此得到的助益就越是被认定为巨大。
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化学毒品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
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
这次工业革命“集成”式的技术叠加进阶升级,使得人类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
从“机器代替人”上讲,一方面,“机器人”和“基因人”将全方位地代替我们这些“自然人”来劳作;另一方面,这种代替表明,“自然人”将从依赖“机器人”和“基因人”,走向依附他们。
这不就是实质意义上的被取代或被奴役?
这离“自然人”的末日,又还能有多远?
是重新认知技术进阶升级的时候了,技术只有“助益”而无“加害”的片面认识,必须彻底予以抛弃。
由史而今,人类社会整体的道德良知,基本上是与技术的进阶升级相匹配的。
然而,人类社会远没走上从人类整体的视角来建立道德良知的道路。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超越地域、民族、国家、政治团体、宗教派别的态势,在向整个人类社会发出新的挑战,也预示了人类社会一个自我超越时代的到来。
我们这些“自然人”,必须适度地放下“自然人”内部的争斗,从整个人类的视角,塑造全新的、共有的道德良知,摈弃前嫌,团结起来,面对整个人类新的对手。
面对如此革命,没有一种主流的、共有并且是强有力的人类价值观或普世道德出现,技术进阶不仅不意味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相反,那一定是人类社会的倒退或灾难。
(节选自《读书》2016年第11期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删改)
7.下列对“去无知”的相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次工业革命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去无知”的过程。
B.构造新的社会影响知识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去无知”内容的重要方面。
C.在“去无知”过程中,人类从来都是迷思者,人类往往忽略工作革命中技术进阶的“加害”性。
。
D.人类“去无知”主要表现为去掉技术上的无知,也表现为对技术的体验和认知。
8.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集成”式的技术叠加进阶升级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人类面临被奴役被取代的危机。
B.人类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人类中心主义”危及了人类生存和生活之态。
C.第四次工作革命向整个人类社会发出新的挑战,也将带来人类社会自我超越的机会,
D.面对工业革命的技术进阶问题,人们需要有一种主流的、共有并且强有力的人类价值观。
9.分点概括文中提出的“颠覆既有认知”的方法(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共20分)
等着的轿车
[美]欧·亨利
黄昏来临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小公园的那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张长椅子上开始读书。
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那件灰色衣服却是普普通通的。
前一天也是这个时候来到这里,再前一天也是如此,有个小伙子知道这些情况。
这个小伙子慢慢地靠近她。
就在这时,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
小伙子顺势拣起书,有礼貌地递了过去,随便讲了几句关于天气的寒暄话,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姑娘看了一眼小伙子简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入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脸。
“如果你愿意,就请坐吧。
”她用深沉的低音说,“光线太暗了,无法看书,我现在想聊聊天。
”
“你知道吗?
”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
“实在冒昧,”小伙子说,“都是我的不是,你也知道——我的意思是公园里有这么多的姑娘,你也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
“换个话题谈谈吧。
当然,我知道了。
讲讲这些来往的游客吧,他们去哪儿?
为什么那么匆忙?
他们感到幸福吗?
”
小伙子一时还没搞清,自己究竟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到这里来坐的目的,只是因为我能接近这么众多的游客,我跟你讲话,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一个没有铜臭、不是惟钱是图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厌恶钱啊——钱,钱,钱!
我讨厌我周围的那些男人。
我不喜欢自得其乐,看不上珍珠宝石,也懒得游山玩水。
”
“我可总是这么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
“当你有了成百万块钱,你就可以兜风、看戏、跳舞、赴宴。
可我对这一切腻透了!
”姑娘回答。
小伙子很有趣地看着姑娘。
他说:
“我可很喜欢研究和探听富人们的生活。
”
“有时候,”姑娘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的话,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你的职业是什么?
”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
你刚才说的当真是这个意思:
你会爱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
“当然啦!
”她回答。
“我在饭店工作。
”小伙子说。
姑娘心里一惊,问道:
“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
”
“我就是这个饭店的出纳员,你看见那里耀眼的有‘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了吗?
”姑娘看了看手表,站起身问:
“你怎么不上班?
”
“我上夜班。
”小伙子答道,“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呢!
我能再见到你吗?
”
“不知道,也许可以。
我得马上走了。
唔,今晚我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呢。
你进来时可能看到公园门口有一辆白色小轿车吧?
”
“是的,我看到了。
”小伙子回答。
“我总是坐这辆车来的,司机正在等我呢,再见!
”
“现在天已黑了,”小伙子说,“这公园里坏人太多,要不要我送你上轿车?
”
“你还是在长凳上坐十分钟再走吧。
”说完,姑娘就朝着公园大门走去。
小伙子盯着姑娘漂亮的身影,然后起身跟在她后面。
姑娘走到公园大门口,转过头看了一眼那辆小轿车,就走了过去。
她横穿马路,走进那个有耀眼的“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的饭店。
店里的出纳柜台上一个红头发姑娘看见她来了,就离开了座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就接替了红头发姑娘的工作。
小伙子把手插进口袋,在街上慢慢地踱着。
然后,他走近那辆轿车,钻了进去,对司机说:
“去夜总会,亨利。
”
(选自《欧·亨利幽默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0.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你知道吗?
”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
答:
▲
11.结合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4分)
答:
▲
12.文章中加点的两处普普通通,请分析其不同的意蕴。
(6分)
答:
▲
13.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有什么启示。
(6分)
答: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更法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擎三大夫御于君。
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
“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
鞅曰:
“臣阐之: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语曰: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郭偃之法曰: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
孝公曰:
“善!
”
甘龙曰:
“不然。
臣闻之: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
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
鞅曰:
“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君无疑矣。
”
杜挚曰:
“臣闻之: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臣闻: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君其图之。
”
鞅曰: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君无疑矣。
”
孝公曰:
“善。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乐之,贤者丧焉。
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于是遂出《垦草令》。
(选自《商君书》,有删改)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公平画画:
谋划。
B.恐天下之议我也议:
非议。
C.何古之法法:
法度。
D.不循古而兴循:
遵循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固见负于世B.更礼以教民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作《师说》以贻之
C.君其图之D.寡人不之疑矣
其皆出于此乎蚓无爪牙之利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了商鞅、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就变法问题展开的一场辩论。
最终,秦孝公采纳了商鞅和杜挚的建议,决心变法。
B.文末秦孝公的话不仅表明了他不拘泥于世俗偏见而决意变法的态度,同时也是对变法反对者的讽刺。
C.商鞅引用古代帝王“不循古而兴”“不易礼而亡”的事实,说明当时应该实行变法才能强国利民的道理。
D.文中商鞅的语言错落有致,多用对偶、对比手法;论证多用举例、引用等方式,严谨而缜密,很有说服力。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4分)
▲
(2)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4分)
▲
18.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3分)(原创)
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以下19—20题。
(8分)
点绛唇
阻风江口
清·陈维崧
浊浪堆空,暨阳城下风涛怒。
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
独眺君山,且共春申语①。
愁如许,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
。
【注】①春申,战国时期楚国贵族黄歇,战国四公子之一,博闻、善辩,曾为楚相,颇有功绩,后为小人刺杀。
19.本词上阙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词的下阙塑造了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材料一:
子曰: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
材料二:
子曰: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
材料三: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四:
子曰: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论语·阳货》)
21.根据材料,概括儒家对音乐的态度。
(2分)
22.请你谈谈如何看待传统儒家思想对音乐的态度。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2)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
《赤壁赋》)
3)▲,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庄子《逍遥游》)
4)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王勃《滕王阁序》)
5)▲,危樯独夜舟。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李嘉诚说: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
”
赫尔曼·黑塞说:
“若无阻力,则一事无成,你必须是你自己,这样世界就会变成丰饶而美丽。
每个人作为躯体只有一个,作为灵魂不止如此。
”
对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三语文周末检测卷三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三题2分)
1.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音、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钩连——勾连B.浑沌——混沌D.“戚”应读qī
2.A【解题思路】A.还是: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就是”。
B.逼仄:
(地方)狭窄。
C.打点:
收拾;准备(礼物、行装等。
)D.潇潇洒洒:
人的举止自然大方。
3.C【解题思路】“访友”“拜客”是并列的谓语,之间应该使用逗号。
4.C【解题思路】A.宾语中心语残缺,“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后加“的有效办法”。
B.“随便”与“苟”重复。
D.句式杂糅,可将“产生出来”删去。
5.③①④②(3分)
【解题思路】先从四个句子中选取与画线处前一句衔接紧密的一句,句③中的“感染力”紧承前一句“也可以构成相当的感染力”,第一空选③;①②两句中的“叙述”都承接句③中的“叙述也能动人”,但句①是②④两句的总起,第二空选①;句④顺承句①中的“和描写不同”,且句②中“情感的收敛”与后文“散文以情动人,收敛了感情”语意连贯,应把④②两句填入第三、四空。
6.【写作指导】
(1)着眼对角色的介绍,既要清楚每部戏剧的主要人物形象,更要对形象的特点把握准确、到位。
由于是介绍性文字,一要注意用语的准确,二要注意介绍时的条理性。
(2)表达你对退出微信或对微信晒照、吐槽的思考,所以观点一定要鲜明,然后再围绕观点进行阐述,注意说理性和条理性。
(3)写抒情性文字,但所给的限定是“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可以把这个作为抒情中心进行展开,注意突出“青春”和“太仓促”这两个关键词,用语方面要生动、形象。
(示例二)家长要对孩子上网做正确引导以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从益于学生成长角度即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0分)
7.D(3分)
8.B(3分)
9.①改变思维方式;②重新认识技术进阶升级;③重塑人类道德良知.(4分,1点一分,2点3分,3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10、表现了小伙对姑娘的关注,“昨天见到你”暗示了小伙的身份,与下文姑娘的态度对比,并为下文戏剧性的一幕埋下伏笔。
(1点1分)
11、小说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作者以幽默的笔触,先有意将姑娘与小伙子的身份“错位”,最后才将他们的真实身份陡然揭晓:
姑娘是饭店的出纳员,小伙子是小轿车的主人。
(2分)作者在小说中多处设置伏笔,如,描写姑娘衣着普通、无法看书却捧书、听说小伙在饭店工作而心惊等,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而故事的结尾也耐人寻味。
(2分)
12、第一处普普通通是突出了姑娘的穿着,暗示了她真实的身份,她来自劳动阶层,却爱慕虚荣(2分)
第二处普普通通设置悬念(2分),小伙子的身份看似普通,实则富贵。
(2分)
13、《等着的轿车》表现了当时社会虚荣庸俗、尔虞我诈的风气。
女主人公不甘心于社会的底层,而艳羡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是一种人性的扭曲。
(3分)启示:
年轻人应自强自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能真诚地面对生活和他人等。
(谈一点,言之成理即可)(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14.C(法:
效法。
)
15.B(B.均为连词,表目的。
A.介词,表被动,被;介词,到。
C.副词,表祈使;副词,表猜测。
D.代词,代指“拘世以议”;介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
16.A(杜挚反对变法,秦孝公采纳的是商鞅的建议。
)
17.
(1)(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百姓的方法。
【评分标准】关键词“虑”(分析)、“讨”(探讨)、“使民”(统治百姓)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受法度的约束;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人受礼制的束缚。
【评分标准】关键词“制”(受约束)、“更”(变革)、“不肖”(没有才能)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8.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3分。
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附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一】
秦孝公同大臣评议谋划治国之策,商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侧。
(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百姓的方法。
秦孝公说:
“继承君位不忘国家社稷,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法令制度必须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
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法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
”
商鞅说:
“我听说:
‘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成功,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
’国君应当尽快决定变法的策略,一定不要顾虑天下人怎么议论您。
何况具有高于普通人行为的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有独一无二见识思考的人,一定会遭到民众的诋毁。
俗语说:
‘愚笨的人在办成事情之后还不明白,有智慧的人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能先预测到。
百姓,不可以同他们讨论开始时的决策,却能够同他们一起欢庆最终的成果。
’郭偃的法度曾说:
‘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世俗,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
’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
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
因此圣明的人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效法旧有的法度;如果能够使百姓得到益处,就不必去遵循旧的礼制。
”
秦孝公说:
“好!
”
甘龙说:
“不是这样。
我听说:
‘圣明的人不去改变百姓的旧习俗来施行教化,有智慧的人不改变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
’顺应百姓旧有的习俗来实施教化的人,不用很辛苦就能成就功业;根据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的人,官吏熟悉礼法,百姓也安乐。
现在如果改变法度,不遵循秦国旧有的法制,要更改礼制来教化百姓,臣担心天下人要非议国君了,希望国君认真考虑这件事。
”
商鞅说:
“您所说的这些话,是世俗言论。
平庸的人满足于旧的习俗,读死书的人局限在他们听说过的事情上。
这两种人,只能用来安置在官位上守法,却不能同他们在旧有法度之外讨论变革法制的事。
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礼制不相同却都能称王于天下,春秋五霸各自的法制不同,却能先后称霸诸侯。
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受法度的约束;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人受礼制的束缚。
受礼制束缚的人,不能够同他商讨国家大事,被旧法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论变法。
国君不要迟疑不定了。
”
杜挚说:
“臣听说:
‘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法度;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工具。
’臣听说:
‘效法古代法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的礼制不会有偏差。
’请国君仔细思考这件事。
”
商鞅说:
“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