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0752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重点资料.docx

社会学重点资料

社会学复习概要

名词解释:

1、社会学想象力:

是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是对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强烈意识,使我们能够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探索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模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

2、结构功能论:

该理论从系统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3、冲突论:

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

4、社会唯名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只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单纯的名称,唯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及其各种共同的或相互的行动,只有这样才是研究了社会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一个虚化的社会。

5、社会唯实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社会并非一个虚化的、纯粹抽象的概念,而是对一种真实的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不仅是象物理世界那样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而且还凌驾于社会中的个人之上,并因此而外在于个人,不受个人的影响。

6、社会地位:

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权力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寡作出的社会排列。

7、社会角色:

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8、社会群体: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感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享有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

9、机械团结:

、即依靠社会成员担任相同的社会角色和遵循共同的价值观念来维持社会团结的一种模式。

10、有机团结:

、即依靠社会成员高度专业化的角色,因而相互依存来维持社会团结的一种模式。

11、文化模式:

指多种文化特质或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系统。

12、文化堕距:

指文化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

13、社区:

“社区”是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社会,其成员共同拥有一个地域环境,他们的主要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属于同一类型,并通过与其成员的经常互动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14、虚拟社区:

又称网上社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15、城市化:

指人们居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关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

16、社会现代化:

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17、社会化:

指个人与社会不断调适,使其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过程即社会化。

18、社会互动:

也称为社会相互作用、社会交互作用,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9、集体行动:

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群体情境下,由成员之间的相互暗示、激发和促进而发生的社会行为。

集体行动又称群集行为、集合行为、大众行为等。

20、社会分层:

指的是一种有等级的社会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财富、权力和声望在不同社会地位的拥有者之间被不平等地分配。

21、社会流动:

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广义的社会流动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22、越轨:

指对特定社会价值观念、道德体系和制度性规范的不遵从。

23、社会控制:

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24、制度化控制:

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25、非制度化控制:

指不是按照明文的规范和科层制度来实现社会控制,而是依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非正式的非文明的方式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实现控制的目的。

26、社会问题:

广义讲,泛指一切与社会有关的问题。

狭义讲,指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导致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27、问卷调查:

指利用设计好的问卷对大量样本进行调查,以收集数据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方式。

28、田野工作:

是一种对一个社区、群体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长期性的调查工作,也就是调查者亲自进入要研究的这个社区或群体里学习做一个当地人,从日常生活交往的经验里逐渐收集资料,积累对该社区或群体的文化的了解。

29、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提出,而真正建立的是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

早期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样,都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

第二,社会现象是可以被感知的,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了的知识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形而上学。

第三,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它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而不应该是什么,科学只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能回答善于恶、美与丑的问题,因此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是社会学研究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0、人文主义方法论:

人文主义方法是文化地理学研究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它与实证主义方法正好相对。

它的特点是不特别强调发现肯普遍性的规律性东西。

着重强调的是研究个人世界或者个案,强调个别性和主观性的表现。

而且这些是不重复的。

人文主义方法是作为反科学主义出现的一种研究方法。

人文主义者否认社会生活的经验具有可重复性,可公共确认的纯粹客观性,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

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

31、哈贝马斯: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哈贝马斯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他反对实证主义把科学看成是唯一知识的主张。

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理性化进程主要表现为技术理性的发展和在各个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然而技术理性本身无法解决生活世界的价值观问题,因此哈贝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试图通过沟通行为的理性化进程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危机。

其理论因而被称为沟通行动理论。

32、福柯:

当代著名的法国社会思想家,社会学家。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

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伦理学。

福柯是一个真正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作为思考对象的思想家。

我们自身与真理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将我们自己构成为知识的主体;我们自身与权利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将自身构成为通过行动影响他人的主体;我们自身与伦理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将自身构成为道德行动者。

福柯还通过对疯癫史的考察,对知识进行了考古学—话语实践的分析,揭示了真理生产的体制,以及在整理生产过程中主体以历史的方式被构成的过程。

33、费孝通:

汉族,江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社会学中国化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不仅和当时社区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实际上开拓了一条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那时基本照抄照搬西方的局面,而且还以他的出色的学术探讨,提供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和代表作:

《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与《乡土中国》等。

其中,《江村经济》与《禄村农田》,主要是实地的社区研究。

34、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三、社区的基本要素

1、一定的人群:

社区由人所组成。

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

但人数多少才能形成一个社区,并无定论。

社区太大、人数过多,将使彼此互动困难;但人数太少就一定不可能形成利益互惠与生活维持的团体。

2、地方或地理疆界(共同的地域空间):

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

但是,并非所有的社区都有明确的地理划分。

如果界的区域不合适,将会对社区资料的收集造成一定的困难。

3、社会互动(经济活动或共同利益):

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特别是互赖与竞争关系。

如社居民的食、衣、住、行、育、乐皆需与他人共同完成。

因此,相关的经济、交通、娱乐等系统即因此而形成。

社区经由不同的社会系统发挥功能,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建立社区规范。

4、社区认同(共同情感联系和价值的认同):

社区居民习惯以社区的名义与其他社区的居民沟通,并在自己的社区内互动。

同时社区居民形成一种社区防卫系统,居民产生明确"归属感"及"社区情结"。

四、集体行动的困境

1、定义:

描述的是这样一种行为状态,即在个人明知道集体利益的实现对自己有利的前提下,理性的个人仍会做出----背叛、投机、搭便车----不为集体利益采取行动的选择,并最终导致个人和集体利益都无法实现的结果。

2、根源:

“搭便车”的心态是造就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源,也是公共事务管理出现危机的肇因。

3、原因:

(1)参与集体行动是有成本的:

(2)每个人都在自己理性下行动,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集体物品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4、集体行动困境可能造成的问题:

(1)公共产品供给短缺。

(2)公共资源利用无度。

(3)公共秩序混沌失序。

(4)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5)公共政策执行失范。

5、解决路径:

(1)产权明晰,责任明确。

(2)市场交易,降低外部性。

(3)沟通协调,自主治理。

(4)理性激励,合理监督。

对家庭的理解:

1结构功能主义;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

认为家庭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组织,个人服从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2冲突论;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

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冲突是自然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秩序、平衡、一致或功能主义系统的存在和平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调解上。

3符号互动论;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强调个人对家庭的顺应,强调家庭内部的协调;认为夫妻之间的行为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

4社会交换论;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

当一方表现出一种行为时,另一方则以相应行为作为互换。

掌握这种互换的度是协调家庭关系的关键。

社会的特点

1.由人群组成、

2.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制度定义:

社会设置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社会设置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2)社会规范体系

(3)权威与地位结构

(4)社会机构与设施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联系:

1主体都是人。

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

3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之中,有积极的进步的成分才能称之为文明。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文明是从属于文化的。

区别:

1文化早于文明;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

2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3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文明承载者是一个地域

4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未建国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形成独立文明。

文化的功能

1、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塑造个人人格,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2、文化对群体的作用:

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

3、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整合功能

(2)导向功能

(3)正功能、负功能

文化社会学意义

1.有利于对文化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

2.有利于促进文明的发展

3.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人类生活的群体性

1.群体性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本质特性。

2.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3.人类社会群体的特征呈多样化,有的是有目的,有的是社会自发形成

趋势:

人工的群体逐渐取代自然群体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社会群体的特征

1、具有一定群体纽带,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稳定的社会关系。

(群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2、具有共同的群体目标

3、具有共同的群体规范

4、共同的群体意识(社会归属感的主要来源)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基本群体的功能

1、社会化功能

2、经济功能

3、人类自身生产的功能

4、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功能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基本特征

•有明确分工

•权力分层

•有正式规章

•按正式规则发生公务关系

•任职资格要通过考核和任命

•行政效率高

社会组织的特征

1.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2.目标比较明确

3.成员关系不那么亲密

4.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尽管纷繁复杂,都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等。

第二,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

第三,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

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社区研究的主要意义

1、社区研究是研究整个社会的起点。

2、社区研究是社会研究的具体化。

3、通过社区研究,人们还可以了解某一社区的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和建设。

虚拟社区(网上社区):

特征

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亨的准则

农村社区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人口密度小,流动少,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安土重迁。

(二)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较为亲密。

(三)在价值取向上比较保守。

(四)传统道德与习俗规范在社会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有着较的不同:

(一)城市社区人口多,密度大,由于工作的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异质性强。

(二)城市社区结构复杂,流动性大。

(三)城市社区的生活完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但人际关系相对淡薄疏远。

(四)城市社区的生活节奏快,文化变迁的速度也快。

社区中,人们劳动和生活的节奏必须与机器运行的节奏相一致。

(五)城市社区中家庭的职能比家村社区中家庭的职能更少一些,其家庭的规模也更小。

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五大战略性弊端:

一是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所对应的非匹配;

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明显地表达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

三是中国的城市化亟需克服“城市和农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非公平;

四是中国的城市化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呈现出粗放式生产的非集约;

五是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解决如何进入现代管理制度、消除城市病的非成熟。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

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

3.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

4.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

5.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功能完善。

6.传统制度的约束功能仍然存在,阻隔了城乡的融合。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因地制宜,突出个性。

3.整合城镇体系,发挥协同效应。

4.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弱化行政干预力度。

5.突破制度瓶颈,净化外部环境。

社会互动的内涵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在信息沟通的基础、特定的情境。

社会互动是一种相互刺激、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行动、沟通双方是相互影响

社会互动的功能

1.促成特定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2.帮助社会成员获得自我、完善自我,促进个体社会化。

3.文化在不同区域与民族之间进行传播、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社会互动的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强调互动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符号的重要性(符号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声音、手势、姿态、表情等等)

1.米德互动论:

“主我”本能的我,“宾我”社会化的我之间的交流

2.布鲁默互动论:

三个基本原理:

1.对事物的意义而行动2.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时赋予3.因为要行动,我们决定如何行动,与自己交流

3、托马斯:

强调情境(情景)定义(或曰共享定义)的极端重要性。

人们普遍相信的东西,尽管是错误的,但这时,正确与否已不重要。

优点:

第一,重视象征符号在社会的作用

第二,强调情境意义理解的重要性。

第三,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第四,注重微观的研究

第五,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考察

缺点:

第一,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忽视了客观实际

第二过于强调个别人的因素,没有看到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作用。

第三研究过于微观,无法研究大规模的总体的社会现象。

第四,方法论片面强调感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的真实性。

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强调社会协调

•韦伯提出社会分层的要素有三个:

经济、声誉、权力(多元分层论)(名、利、权)

•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

•划分阶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市场购买力”。

•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出身门第、仪表风度、知识教养、生活样式)。

•权力地位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

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基于自然的差别,社会层次的归属取决于社会成员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帕雷托精英理论的特点:

•1、开创了社会流动研究的先例。

•2、把个人天赋能力当作社会流动的动力。

•3、社会流动可以将稳定性不平等变为暂时性不平等。

•4、认为冲突和革命的根源主要是精英循环的通道不畅。

(一)为什么出现社会分层?

功能主义理论解释:

1社会不平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也是必要的。

2理论逻辑:

任何社会中都有一些工作比其他工作更重要,重要的工作要由最优秀聪明的人来完成、由最有资格的人承担,社会必须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刺激。

同时,将使所有人获益。

对功能主义的批评

(1)有一些获得了很高报酬的职位并非不可或缺的工作;

(2)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

(3)差别太大不利于大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

(二)冲突理论对社会分层的剖析

1不平等并不是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而是强大群体对弱小群体剥削的结果,通过强制性的手段剥夺弱小群体的利益,使自身获得更多的报酬。

2有权势者获得了对稀缺资源的垄断,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让这些资源广为扩散。

3冲突论以马克思为理论基础:

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与剥削;

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权力和利益,设计了一系列社会设置;

阻碍了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追求自身的利益。

中国社会流动的主要表现:

•1、行政因素是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2、户口对中国的社会流动具有重大的制约作用

•3、“单位制”中用人制度的亲缘化倾向对于社会流动存在着不利影响

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

•合理的社会流动是那些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流动

•现阶段合理流动的基本原则是机会平等原则

•要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必须同时实现普遍性原则和自获性原则

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能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面,加强社会整合程度。

3、能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社会学的角度解释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

差异交往理论:

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们社会化过程中与什么人交往

标签理论:

越轨者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被社会打上了烙印——社会耻辱标记。

初发性越轨(初发的越轨行为)——习惯性越轨(接受社会标记并自我认同做相应的事情)

社会建构理论:

所揭示的是标签理论所没有发现的贴标签这一行动后面的权力因素在界定越轨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会失范理论:

越轨现象的出现本质上是社会失范(发生在社会改变或失序时的一种无规范状态)的结果。

社会旧的道德体系被推翻而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结果。

即社会结构一体化的缺少会造成极度紧张状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越轨行为。

文化冲突理论:

将引起社会越轨的原因归结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因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民族、宗教、职业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社会控制的特征

普遍性:

一种维系社会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机制,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代之中。

阶级性:

始终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统一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各种控制手段是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

2.社会控制的有效范围是整个社会

3.社会控制的准则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是一致的、无偏无倚的。

不允许社会特权阶层。

强制性

多重性:

控制手段多样性,并叠加在控制对象上

闭环性:

指社会控制系统是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社会控制手段

(一)组织控制手段

1、组织指令2、组织规章

(二)制度控制手段

1、政权2、法律

(三)文化控制手段

1、伦理道德2、风俗习惯3、社会舆论

社会控制的功能

1、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调适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2、规定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义务,限制它们之间利益竞争的范围,调整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产生大规模的对抗性冲突。

3、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它们的运行轨道,控制它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五节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制度化控制:

1、法律控制2、组织化的宗教控制3、其他规章制度控制

非制度化控制:

1、习俗控制2、道德控制3、社会舆论控制★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1、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

2、人口的变迁。

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

3、经济变迁。

它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的提高。

4、社会结构的变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

5、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6、科学技术的变迁。

7、文化的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