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0131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016年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016年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简介:

“视图与投影”是《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

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所以在本单元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3时进行教学。

第一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

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

同一座庐,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进行观察。

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

或者尝试:

请同学们猜谜语:

“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

”(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

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巧妙利用语诗歌顺利导入了新,体现了语数学科的有机整合。

]

二、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

将鞋盒放在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

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

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

三、深入探讨:

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

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注意事项: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

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师: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1、P40第1题,连一连,巡礼指导个别学生,然后让三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

2、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师:

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3、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五、全小结:

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六、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后小计:

今天,我让所有学生都带了一个鞋盒子用观察,这样就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效果极佳。

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将例1、例2压缩在一时内完成,这样40分钟的知识含量更高。

其次,为让所以学生能看清观察的长方体教具,我将医药箱改为了整理箱。

由于它的体积较大,因此教学起十分方便。

第二时

教学内容:

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上节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

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

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发现呢?

五、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后小记:

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成了新授知识的教学,后面剩余大量时间都是让学生做练习。

当完成39页做一做时,学生共出现以下六种结果:

1、球体、圆柱;

2、球体、正方体;

3、球体、长方体;

4、圆柱、圆柱;

、圆柱、正方体;

6、圆柱、长方体。

可就在这时班里有一名学生(邵恩忠)指出圆锥也可以从上面看到圆形。

虽然圆锥应该到六年级学生才正式学习,但在生活中他们早已对它不陌生,老师必须正确加以评价。

我有些困惑:

圆锥从上面看到底是圆形,还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点呢?

第三时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

1、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小正方体若干、小字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前面都只是让同学们观察物体,这节同学们要动手摆出你所观察到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四个正方体。

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小组成员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合作在小字本上画出平面图。

问:

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2、每个小组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形状,摆好后每个同学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把看到形状记录下。

指名汇报。

问: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这些图形都是相同的吗?

小结: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听要求用4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1)从正面看是水平方向连放的3个正方形;

(2)从上面看是水平方向没有连着放的2个正方形,即“口口”;

(3)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水平方向连放的2个正方形;

学生摆完后指名展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全小结:

今天这节你学会了什么?

五、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思。

第1小题的结果最多样,大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第2题只有三种摆法,到了第三题摆法更是“唯一”。

其实在设计时,我是考虑到了教学层次的,因为第一幅图与例题联系密切,难度较小,第二幅图变化了观察位置,且观察到的图形中间是不连续的,而第三幅图难度更大,是根据两个面观察的结果推测原物体的形状。

由于有两个不同的观察面,所以摆法受限制的自然多一些,这其中也渗透了仅凭一幅图是无法确定物体形状的道理。

困惑:

如何在这里使教师设计的教学层次与学生练习的层次性相统一?

学生的发现:

教材43页第6题,学生(蔡阳)发现第三幅图画得不够准确,因为靠右侧的猫头鹰头部不可能遮挡住左侧猫头鹰的头部。

应该在照片上看到两个猫头鹰最上部(即有2只左耳)。

用1除以117又恰巧除不尽,所以在教学中方法只好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