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河南嵩山名胜文化景观探讨.docx
《宋才发河南嵩山名胜文化景观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才发河南嵩山名胜文化景观探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才发河南嵩山名胜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
河南嵩山名胜文化景观探讨
河南嵩山名胜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
一
嵩山古称“外方山”。
“嵩山”的主体在登封市境内,东邻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西邻中国著名古都洛阳。
嵩山属于伏牛山脉,东西绵延近100公里,位于北纬34°23'—34°33',东经112°53'—113°11',海拔高度350—1512米。
言及中国的名山大川,首推“三山五岳”。
自古以来,中国的“三山”者,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齐人徐市(又名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住也。
”也就是苏东坡所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空明中”的“仙迹”。
我国史称的“三山”,分别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五岳”则是“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和南岳衡山。
它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
尽管五岳不是我国最高峻的山岭,但它们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因而显得格外险峻。
《诗经》就载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的诗句。
由此可见,“五岳”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登封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夏朝曾在此建都阳城。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式设立嵩阳县。
嵩山自周平王年间(公元前770—719年)东迁洛阳后,以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嵩山位于中央为由,钦定嵩山为“中岳”。
唐朝武则天在“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北宋后又恢复“中岳嵩山”的称谓。
嵩山山体从东至西横卧蜿蜒,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
嵩山之顶名曰“峻极”,海拔1512米,素有“嵩高峻极”和“峻极于天”之说。
站在峰顶端远眺,北可望黄河之雄,南可观山川之秀。
嵩山风景秀美,自古天下奥。
清乾隆皇帝就在游嵩山时诗云:
“自古山川修,太少无穷奥。
”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的活动有诸多记载。
如《孟子》说:
“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箕阴”即阳城,在现嵩山南麓。
《大记》云:
“伯益旧政,就国于箕山之阴,是箕山为益封国也”。
舜帝墓在嵩山之马峪川,启母墓在嵩阳书院之左,许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颠。
“尧舜遗风”、“尧天舜日”之语流传至今。
《庄子》曰:
“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颍水。
”现还留有“挂瓢崖”、“洗耳泉”,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大尧与之商谈禅天下,许由听说此事,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秽之言,逃入深山老林去了。
这件事情几乎嵩山脚下童叟皆知。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于禹后,“禹居阳城”。
夏代自禹至桀共传17王、14世,历时432年,尽管这些王都自阳城数度迁址,但始终没有离开嵩山周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乃至全国广为流传。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历代曾多次兴建庙宇、书院;帝王禅祭、文人骚客讲学、高僧名道传教,在嵩山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现存有文物史迹1127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3处,地、市(县)级123处。
1982年嵩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被林业部公布为“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景区总面积达151.38平方公里;2001年6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河南嵩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两座名山组成。
著名的嵩山太室山。
太室山的最高峰即嵩顶,又名峻极峰、御碑峰,海拔1494米,自古就有“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的说法。
登上“峻极峰”顶,环顾周边36峰拱围嵩高峻极,确实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怪不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赞美说: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宋代诗人楼异也曾写《少室山三十六峰赋》,盛赞奇峰美景。
嵩山为炎黄祖源、三代都地。
夏禹浚九河以分洪荒,周公测天地以建圣制。
嵩山留下了覆盖中华民族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
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
使古老的嵩山处处闪烁着深奥而又奇妙的熠熠光辉。
人们都说嵩山的“太室”如龙眠、“少室”似凤舞,“36峰”峰峰有名、峰峰有典,层峦迭嶂、雄浑奇秀,林壑优美,寺庙林立,古迹星罗棋布。
而且有奇特的地质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汇聚一处,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其地质构造有时仅一线之分,上下岩层就相差几亿年。
从山脚到山顶,跨越的就是地球的历史,有时“一步即跨越数亿年”,这种感觉在别的地方是难于寻找的。
“太室”36峰中有一个峰称“万岁峰”,其来历是汉武帝登嵩山时,随从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嵩呼”)。
汉武帝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赐此峰为“万岁峰”。
唐朝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并加封“中岳”。
武后天册元年(公元695年),命人在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一次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在坛的东南面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碑名为“大周升中述志碑”。
为了纪念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公元696年武则天诏令天下,改“嵩阳县”为“登封县”。
著名的嵩山少室山。
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为连天峰,海拔1512.4米,是整个嵩山山脉的最高点。
因金末宣宗(公元1213—1223年)曾屯兵“少室山”山顶抵抗元兵进犯,故又称之为“御寨山”。
少室山的景色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山中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3000米栈道穿梭山腰,山道弯弯宛若丝带逶迤在崇山峻岭中。
抬头从山南朝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睡莲”,因而自唐代起就有“少室若莲”之说,因而名其为“九顶莲花山”。
少室山的南面很像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称其为“冠子山”。
少室山东侧山峰参差错落,人们依其山的姿势名之为“石榴嘴”。
站在少林寺朝南望,少室山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5座小峰,人们又依其山的形态顺次称之为棋、鼓、剑、印、钟。
在剑峰西侧有一巨石如削,如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眼好似白雪,遥望此景引人入胜,被称为“少室晴雪”。
少室东侧有一道盘绕弯曲的峡谷,名曰:
“玉皇沟”,东口叫“吸风口”,峡窄谷深令人望而生畏。
西口叫“小寨口”,可直通山顶大寨“东天门”。
东天门下面有条东门壕,当地称之为“响潭沟”。
“响潭沟”壁如刀削,沟宽不过10余米,深却有数百丈,谷内经常云雾弥漫,袅袅白云在峡谷中奔腾翻滚,如风浪呼啸奔腾谷外,当地人称其为“喷雾口”。
峡谷中心有一巨石状如猴子,飘浮云上若隐若现、惟妙惟肖,名曰“猴子观云海”。
从此处望下看云雾缭绕,上看一线天、老虎嘴、擎天柱等怪石林立。
山顶海拔1200米处有个“三皇寨”,寨中的“盘古洞”供奉着中华民族的三位先祖——黄帝轩辕氏、伏羲氏和炎帝神农氏。
“三皇寨”以供奉天皇、地皇、人皇而闻名。
寨顶边还有5平方公里绝少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林茂花繁、山泉潺潺,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只是登攀艰难,486级的“好汉坡”石阶,让人上气不接下气;走上架在两山之间的吊桥——“连天索道”如履薄冰,难免战战兢兢、心惊肉跳;而傍依绝壁、下临深渊的“三皇栈道”也是险象环生,500多米的崎岖山路令人精疲力竭。
上到山顶极目远望,“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石碑是嵩山分布较广的珍贵历史文物。
现存于嵩阳书院西南草坪上高达9米、宽2.04米、厚1.05米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为嵩山所有石碑中最大的一块,碑体宏伟、结构紧凑。
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
碑首分三层:
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各有一只卷尾石狮位于宝珠两旁。
石狮前爪把持宝珠,后脚盘蹬于宝珠的基座上,嘴唇吻于宝珠甚称奇妙。
这种装饰不仅使碑首不至于显得单调,而且起着平衡碑顶重心的实际功效,使碑身牢固稳当。
碑首的中层比上、下层和碑身都要宽大,四面较碑身突出60厘米,从上往下逐渐收缩并略带弧形,上边有大朵云气图案的浮雕。
碑首的第三层上下平直,正面中间篆刻额文,额文的两边有浮雕双龙飞舞,两侧是浮雕的麒麟。
这种碑首较盘龙式或半圆顶的碑首要别致得多,象征着升腾的云气和天上的巨龙。
碑身的碑文由李林甫撰写,字体为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字态工整,刚柔适度,堪称一绝。
欧阳永叔和游人的题记,则撰于碑的背面和两侧。
碑座为长方形,四面有石刻,前后各3幅,两侧各2幅,共10幅;每个石刻内有一尊浮雕武士像,一手高举扬舞,一手抓住动物,有鱼、有蟾、有蛇,尽管形象不一,但都鼓目凸腹,开档丁字步或作对阵欲斗姿势。
该碑雕刻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致,是我国唐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据说在唐朝“嵩阳书院”古称“嵩阳观”,住着一位名叫孙太冲的老道士,道号“嵩阳真人”。
他终日上山刨药炼取仙丹,为人治病疗效很好,为此方圆百里的人都来“嵩阳观”取药治病。
后来孙太冲就成了嵩山地区一位德高望重的道人。
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身染重病久治不愈,听说孙太冲炼的仙丹很灵验,就派大臣到“嵩阳观”讨取仙丹,玄宗皇帝吃了仙丹疾病果然痊愈了。
为了纪念这件事,唐玄宗派了一个监工大臣到嵩阳观立碑铭志,从各地挑选诸多能工巧匠。
开工时,领班的石匠问监工大臣:
“碑做多高?
多宽?
多厚?
啥式样?
”监工大臣随口答道:
“碑越高越好,碑首要戴个帽,由嵩阳县(登封县原名)知县监办,限工期100天完成”。
数百名工匠按照监工大臣的旨意做了81天,谁知因为碑太大,做好后却无法立起来。
碑身终于立起来后,又由于碑身太高,“帽”怎么也戴不上。
监工大臣为了催促尽快地戴上碑帽,一连杀了3个县令和6个领工头目,但碑帽仍然无法戴上。
最后监工大臣亲自到碑前,对石匠下令说:
“再限你们3天,要不把碑帽戴上,就把你们统统杀掉。
”说罢袖子一甩,两眼一瞪扬长而去。
全体石匠一个个愁眉苦脸束手无策。
正在这个无奈何之际,忽然从东南方向来了一个老头,走到碑前这边瞅瞅、那边看看,笑眯眯的一言不发。
有一个石匠对老人说:
“哪里来的师傅?
你还是快些走吧!
免得在这里跟着我们带灾。
”老头回答说:
“我也是一个手艺人,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做到哪里,管他什么带灾不带灾,我这半辈子入土的人了,还怕个啥,还不是过一天少一天,啥时候土圆脖子,也就算完事”。
那位老人说罢转眼就不见了。
“土圆脖子”四个字提醒了众位石匠。
于是工匠们就抬了大量的黄土,圆到石碑脖子的根儿,大家顺着土坡把碑帽滚了上去,安到了碑身顶上,然后再将黄土移走。
据传那个老头就是鲁班。
从此“鲁班智立唐碑”的故事,就在嵩山观一带传播开了。
在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前的院落内,立有许多重要的名碑及碑楼。
如唐代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元代的《圣旨碑》,明代的《重建初祖殿记碑》、《幻休禅师行实碑》、《道公禅师行实碑》,清代的《重修千佛殿碑》、《乾隆诗碑》等。
钟楼前有砖砌碑楼一座,碑楼系1928年火灾后增建,以前碑是独立的。
今“碑楼”内置有两通重要的古碑。
其中,南边的一通为唐代《皇唐嵩岳少林寺碑》。
该碑记述了自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至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230余年间,有关少林寺从初创到兴盛,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不少内容可弥补正史不足,是研究唐代朝廷同少林寺密切关系不可多得的“石刻文件”。
碑楼北边的那通“明碑”,正面为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6年)三月立,由朱载堉书篆的《钦依住持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二十四世当代傅法小山禅师行实》碑;碑的背面为同年同月刻立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图中绘释、道、儒三教代表人物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的组合像。
此碑表达了这一时期“三教合流”的思想倾向。
碑楼以北另有一碑亭基址,其上立有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书诗碑》一通。
此碑址上原建有平面方形、重檐攒尖顶木结构碑亭一座。
建筑造型较为考究,上层顶部略呈盔顶形,四脊上部微微拱起,屋面用宝瓶、花脊、垂兽等装饰。
可惜已毁于兵火,所幸的是《乾隆御书诗碑》尚保存完好。
二
少林寺史称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历经九朝,距今1500多年的历史。
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享誉海内外,素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美誉。
少林寺因少室山下环境清幽,周围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故而得名少林寺。
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史称少林寺为“祖庭”。
少林寺主体建筑由山门经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千佛殿组成,占地约3万多平方米。
隋唐时期达到极盛,聚集僧徒2500余人,其中有些和尚是护寺武僧;寺内建筑达5000余间,至清朝末年仍保存有6进院落规模。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而依山敕建少林寺。
而后释迦牟尼大弟子摩诃迦叶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达摩泛海至广州,“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广集信徒弘扬佛法禅宗,被佛教界尊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少林寺也因之被奉为“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
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迹而声名大振,少林寺遂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元明时期,少林寺仍拥有僧众2000余人,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
清代中期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现在的建筑多半是明清时期重建的,基本上保持了原样。
少林寺山门门额的横匾上有“少林寺”三个金漆大字,它是清朝康熙皇帝来此游山时题书的。
据说康熙不肯轻易题书,故有康熙“一字千金”的说法。
康熙破例为少林寺题写匾额,足以说明少林寺的地位不同于一般寺庙。
少林寺尽管历经沧桑、几经兴废,但留存下来的文物和建筑仍然相当丰富:
北宋的初祖庵,明代的千佛殿又名“毗卢阁”,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历代僧众习武练功踏碎的方砖更令人肃然起敬。
唐至清代的砖石墓塔250余座,造就了名播海内外的“塔林奇观”。
自北齐以后的历代石刻有4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和苏东坡、米芾、蔡京、赵孟頫、董其昌等书写的碑刻最为珍贵。
还有富有艺术价值的壁画,明代的千佛殿、500罗汉朝毗卢的300平方米巨幅彩色壁画;白衣殿中清代的少林拳谱以及13和尚救秦王等彩色壁画等等,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少林拳术享有“武林之尊”的盛誉。
相传少林武术起源于北齐少林寺二祖禅师,他汲取民间养生之术及技击精华矢志练武。
至隋寺内和尚习武成风,并创出“形意拳”、“罗汉十八手”等多路拳术。
隋末少林武僧曾救驾唐王李世民,因开国有功得到封赐,盛名日蒸。
少林和尚从舒伸腰肢、活动腿脚开始,经寺僧们不断演练、充实、创造,终于发展成功力深厚的“少林武术”。
至宋代,少林武术自成体系、风格独绝,史称“少林派”,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
明朝嘉靖年间,少林寺月空法师曾带领百名僧兵赴沿海平灭倭寇,功名永在。
少林武术经少林寺僧徒们千年的演练发展,博大精深,拥有100多种套路,并且不断得到发扬和普及。
“中国功夫惊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
”如今少林武术风靡海内外,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吸引了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林英豪在此一展身手。
以少林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中岳庙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及以嵩阳书院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嵩山地区长期共存、相互影响。
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海内外上映,开创了“真打实做真功夫武侠电影”的先河,引发了全国上下的武术热潮。
此后,一系列以少林寺为题材的电影频频上映,如《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引发了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对“少林文化”的崇拜。
2003年9月23日,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共500多人在嵩山少林寺院内举行了隆重的《少林寺》电影主题曲音乐碑揭幕仪式。
主题曲《少林、少林》及《牧羊曲》的词曲作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立平先生为音乐碑揭幕。
登封现有各类武术馆校83所,习武学员每年保持在4万多人。
其中,规模最大的塔沟武校和鹅坡武校等,已经成为“武术冠军摇篮”。
少林寺、嵩阳书院和中岳庙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景区。
少林寺的佛事殿堂和塔林名震海内外。
少林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少林碑林、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室、钟楼、鼓楼、立雪亭等。
大雄宝殿是少林寺的正殿,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点,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宇。
该殿为金代建筑,1928年毁于兵火,1986年重修,殿面阔5间,长26.57米;进深4间,宽20.34米;高19米,重檐歇山式建筑。
殿内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三世佛塑像,上面悬挂着清康熙御书“宝树芳莲”,两侧塑有18罗汉像。
大雄宝殿内东侧有一铜钟,铸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
钟的下面端坐地藏王菩萨木雕像。
这是佛教界的固定格局,称这口钟为“幽冥钟”,称地藏王为“幽冥教主”,因其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故成为“阴曹地府的主宰者”。
大雄宝殿后的屏壁上,悬塑着手持净瓶和杨柳枝的观音像。
观音是中国佛教中四大菩萨之一,相传观世音菩萨为使众生接受佛理,大慈大悲之心关照世间,指点迷津、救人苦难,一滴圣水即可以起死回生,一缕祥云即可鸡犬升天,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无边法力,人们敬重观音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六祖殿位于大雄宝殿西侧,1928年被毁,1982年重建。
面阔5间,进深5米。
内祀六祖朝观音像,正中自左至右为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
后墙上的泥质悬塑为“达摩只履西归图”。
六祖殿内南北两边的6尊泥塑,是达摩及所传的5位传人。
北边前3尊为初祖达摩、三祖僧灿、五祖弘忍;南边前3尊为二祖慧可、四祖道信、六祖慧能。
立雪亭建于明代,传为二祖慧可立候达摩,雪深过膝而纹丝不动,断臂求法以示诚心,得传达摩衣钵法器的地方。
故儒家有“程门立雪”的典故,佛门有“二祖立雪”的故事,说的都是虔心求真的一念至诚,而故事又都发生在河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殿内神龛中央供奉铜质达摩坐像,两侧4个泥塑像分别为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为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所铸。
匾额上的“雪印心珠”四字,系清乾隆皇帝所题;殿门两边有对联云:
“禅宗初祖天竺僧,断臂求法立雪人”。
佛龛后面放置佛像一具,裸臂赤足,大咧不拘;亭前有千枝柏2株,枝条层层弯垂,棚架于27级的垂带式台阶上,把达摩亭的景色点缀得分外清幽。
少林寺塔林始建于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到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为止,共建砖石塔250多座,总面积14000余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墓塔是历代少林寺高僧圆寂后的归宿。
寺僧们圆寂后骨灰埋在地下,上面建塔立碑。
因其建造年代不同,塔林中的墓塔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有砖塔、石塔和砖石混合塔,造型有单相塔、单层密檐塔以及各式各样的喇嘛塔。
有四角、六角、八角、柱体、椎体、瓶体、抛物线体等形状。
大小不一、高低不等,层级一般为1—7级,高度在15米以下,建筑的规格是根据僧人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佛学修养及威望高低而决定的。
每座塔的前边都有“塔额”,有的还有“塔铭”,记载着死者的生平事迹。
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0余座,其中,有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其余为清塔和宋代不详的塔。
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禅师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后)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修造的菊庵长老塔等。
塔林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雕刻、书法、艺术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贵宝藏。
三
嵩山著名的名胜古迹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在嵩阳书院西北4公里山谷中的嵩岳寺内,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塔高41米,塔身以上是15层砖檐,周长33.72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该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史称其建筑布局“林泉既奇,营制又美,曲尽山居之妙。
”塔身分上下两部,下为平坦壁体,上部角隅各加倚柱一根,柱头施火焰宝珠与覆莲,柱下为平台和覆盆柱础。
除门的4面向外,其余8面各砌一座单层方塔状的壁龛,突出于塔壁外,使外廊呈现出轻快秀丽的抛物线造型。
嵩岳寺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
密檐之上系由宝珠、相轮、仰莲、受花等组成的塔刹。
塔身东南西北四面设入口,导致塔心室。
此室自下而上直达顶部,分为10层,第一层随塔之外形也呈12角形,第二层以上改为8角形。
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样的12边形塔在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南北朝期间的建筑中也属少见。
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
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
该塔尽管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的,塔砖小且薄,经历千年仍巍然屹立于崇山峻岭中,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不愧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山著名的名胜古迹的中岳庙。
嵩山地区共有寺庙79处,现保存完好的有72处。
其中,中岳庙是该地区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宇,位于登封城东4公里的太室山东南麓,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是我国最早的道观之一。
中岳庙原名“太室祠”,为祭祀中岳神而建,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嵩山时令扩建祠宫。
约在北魏时“太室祠”改名为“中岳庙”。
庙址屡有变迁,如秦至西汉庙址在万岁峰上,东汉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建立太室阙时迁至中岳庙之南、石阙之北。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玄宗李隆基增建中岳庙,自此奠定了今日的庙址。
唐宋之际中岳庙盛极一时,有“飞甍映日,杰阁联云”之称。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金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及明、清两代都进行了大规模修整。
中岳庙现存的庙宇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建筑风格,从庙宇中轴线上的中华门起,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全长650米,占地面积达37万平方米,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庙院有殿、宫、楼、阁、坊、亭、台、廊庑、门庭等建筑400余间,其中主要建筑多为清代宫廷式样。
庙址坐北向南,庙门南有东汉太室阙,山门前有汉代石翁仲雕像1对,高约1米,平头大脸、造型淳厚。
庙内有汉至宋代种植的古柏335株,这些古柏不但树龄长且树形奇特,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态形象逼真,为中岳庙增添许多神奇色彩。
中华门原名“嵩山第一坊”,原为木建牌楼,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庑殿式,并改名为“中华门”。
“天中阁”原名“黄中楼”,是中岳庙的大门,面阔5间、进深1间,重檐绿瓦,下筑高台,台体中开3洞,置实榻大门,门前月台上有清代石狮1对。
天中阁之后为配天作镇坊四楼三柱,坊后为崇圣门,再后为化三门。
崇圣门东有古神库,四角各立一铁巨人,铁人高3米许,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体形最大、保存最好的4个“守库铁人”或称“镇庙铁人”。
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由忠武军匠人董襜等铸造。
与神库相对的甬道西有1亭,再向外是“东华门”和“西华门”。
两门内各立2碑,合称为宋金“四状元碑”,碑文由宋代王曾、卢多逊、骆文尉和金代黄久约撰写。
化三门后为“峻极门”又名“将军门”,左右两侧为东西两掖,创建于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后代历有重修。
现存制式为歇山屋殿五踩斗拱,彩绘栋梁、覆以绿色琉璃瓦,面阔5间、进深6架,面积290平方米。
峻极门前东面分列有4个高台,是四岳殿的殿基。
峻极门附近有北魏太安二年(公元456年)立的《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以及唐碑、宋幢、金代铁狮与庙图等重要文物。
《中岳嵩高灵庙之碑》高2.82米,碑文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