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0045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临汾市宏凌养殖公司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

1.1.1项目名称:

商品猪养殖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

1.1.2项目地点:

1.1.3项目的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临汾市宏凌养殖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法定代表人: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北京市横若水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星火科技大厦

法定代表人:

郑勇波

1.1.5本文中的有关名词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

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

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

5、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管理的意见

6、宏凌养殖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材料;

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1.3.1项目提出的背景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

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

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

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把循环农业放到事关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全面推进。

1.3.2改扩建投资的必要性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13年中央连续以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形式紧迫。

第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第二、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

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三、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

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

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四、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

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第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公司进入新产业提供了商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

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

但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涉农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公司进入现代农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

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3.3项目情况介绍

本项目是临汾市宏凌养殖有限公司根据世界农业的走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临汾市宏凌养殖发展战略,拟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园项目。

该项目瞄准现代农业的至高点,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模式,走料一猪一沼一有机肥一粮菜果发展道路(见图一),总体规划面积3000亩,建设集饲料加工、现代养猪、特种种植、生物质能源、农产品深加工、都市生态农业庄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园区。

工程一期规划建设630亩(规划见附件一、二),建设五个功能区,以现代生猪养殖为主的生猪养殖区;以生物质能源采集加工的沼气生产采集区;以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推广为主的现代农业种植区;以高效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种植区和以满足临汾市市民回归自然的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庄园。

图一:

项目生态农业循环链图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项目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现状、国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我省农业循环经济状况等;

2、项目研究公司农业循环经济的项目措施、公司农业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供给需求分析、提高现代农产品质量、改进服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新市场的有效措施等;

3、项目将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建设一个630亩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对该项目从选址到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分析;

4、为本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经济分析,定量地计算出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项目投资的回收期等技术经济指标。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0000万元,流动资金7000万元,建设期利息3000万元。

资金来源:

向银行融资30000万元,其余部分企业自筹。

达产后,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年平均)如表1-1所示:

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能力

 

 

 

1.1

育肥猪出栏

50000

达产年

1.2

沼气

6450

达产年

1.3

果蔬苗木

万元年

110.60

达产年

1.4

粮食

公斤

266800

达产年

1.5

有机肥

10000

 

1.6

全价配合饲料

30000

2

职工人数

294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0000

 

3.1

建设投资

万元

30000

 

3.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000

 

3.3

流动资金

万元

7000

 

4

资金筹措

万元

40000

 

4.1

项目资本金

万元

40000

 

5

单位产品售价(不含增值税)

 

 

 

5.1

育肥生猪

公斤

16.00

 

5.2

沼气

4.0

 

5.5

果蔬苗木

 株

 5

 

5.3.1

黄瓜

公斤

4.00

 

5.3.2

樱桃番茄

公斤

6.00

 

5.3.3

甜椒

公斤

6.00

 

5.3.4

西瓜

公斤

2.50

 

5.3.5

花卉苗木

5.00

 

5.4

粮食

公斤

3.00

 

5.5

有机肥

900.00

 

6

年营业收入(不含增值税)

万元年

20000

生产年平均

7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年

5000

生产年平均

8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年

0.00

生产年平均

9

年税费总额

万元年

0.00

生产年平均

 

其中:

实交增值税

万元年

0.00

生产年平均

10

年利润总额

万元年

15000

生产年平均

11

年所得税

万元年

375

生产年平均

12

年净利润

万元年

14625

生产年平均

16

总投资利税率

42.38

生产年平均

17

资本金净利润率

31.78

生产年平均

18

建设投资借款偿还期

5

 

21

项目投资回收期

年 

 3

 

24

盈亏平衡营业收入

万元年

9000

生产年平均

25

经营安全率

30

生产年平均

26

资产负债率最高值

75

 

1.6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粮、肉、菜、果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13年中央连续以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因此,公司选择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该项目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利用临汾市宏凌养殖有限公司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业化经验及整合资源能力,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形成农业循环经济。

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对环境无影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

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风险可以接受。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2.1承担企业概况

临汾市宏凌养殖有限公司是临汾市宏凌养殖响应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组织投资面向三农服务,发展集现代绿色生态种养、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而设立的公司。

公司以“面向城市、服务三农”为理念,按照“诚信、务实、创新、多赢”的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并且利用临汾市有利的自然资源,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高标准、规范化发展,以无公害蔬菜、粮食种植、四季果园种植和休闲旅游为主的农特产业。

2.2公司经营宗旨

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建设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达到整体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种植业走工业化道路,用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的理念,充分利用临汾市有利的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临汾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公司的经营宗旨是诚信为本,农企合作,薄利多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3公司的发展目标

临汾市宏凌养殖有限公司于年月成立,因此,公司本着上述经营理念、经营宗旨,以起好步、开好头为基本出发点。

公司经营目标是:

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种植、粮食和休闲旅游协调发展,农、共、贸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格局。

同时,以开发高价值的农特产业和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形成农、共、贸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的企业,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总体目标。

2.4项目的技术基础

临汾市宏凌养殖有限公司是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大力开展与中国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第三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3.1.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是我国最大的就业载体;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3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中国农业承担着占世界总人口22%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与破坏,现代常规农业也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或首要源头,突出表现在:

(1)稀缺资源耗竭;

(2)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捕滥渔等,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恶化;(3)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业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

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农业所面临的如此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无论是农业内外源污染控制,还是其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单靠某一领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行不通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常规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都有赖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来根治。

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

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等农业循环经济实体,上述企业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其基础十分厚实,长期以来,各地农村涌现出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形式,逐步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迅速发展,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循环经济法》,该法的草案包括总则、基本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激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几个部分,可以说是对与循环经济的一个全面概括,尤为珍贵的是,该法草案还特别关注了循环农业,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林业剩余物等进行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推广秸秆气化、液化等技术。

”这也是首次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贯彻在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实施中,农业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1.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我国各类地区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不同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模式。

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

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

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诸如“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是前面四种模式的补充和细化。

3.2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3.2.1山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

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由于长期对农业掠夺性经营,片面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山西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推进山西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历史和农业循环经济正处于雏形阶段等原因,山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一)农业自然资源的制约

  山西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81%。

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的50%,世界人均耕地的15%,人地矛盾严重。

1985年以来山西省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且每年的递减幅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耕地用地率为22.57%,全省复种指数为173.7%。

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不太好,中低产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8%。

在这有限的耕地中,土壤质量下降或土壤退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全氮含量部分下降,速效钾含量较低,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下降明显,多数土壤缺微量元素。

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难度大,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艰巨。

  山西人年均水资源拥有量4000m³,仅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3。

由于降雨季节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并且山西农业用水量大,约占总用水量的70%,全省34以上的农产品由灌溉地生产,农业季节性干旱突出。

同时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全省平均约为0.45,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掉,有些地区水量浪费高达60%-80%。

农业自然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山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制约

  

(1)水土流失严重。

山西是我国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土壤流失总量相当于0.83万公顷耕地被毁,有的地方一度呈现“山上无鸟叫,河里无鱼虾”的荒凉景象。

据统计,2005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0%。

其中,轻、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约各占总流失面积的13。

同时,山西是暴雨多发区,年土壤侵蚀总量达1.65亿吨,相当于损失8333公顷耕地20em厚的耕作层,所损失的养分折合有机质约200万吨,氮、磷、钾等无机肥约225万吨,其中,仅无机肥损失量就相当于山西省3年的所需总量,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亿元以上。

(2)农业生产要素污染严重。

工矿“三废”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化肥、农膜、动植物激素、动物抗生素等农业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山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一是农药在使用上的单一性、过量以及使用方法的不当等,对非靶标生物的伤害,对水体、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都是严重的。

二是长期滥施、偏施化肥,造成土壤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使土壤酸化、板结,养分供应不协调。

三是土壤中的残留地膜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功能,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降低了耕地抗旱能力,阻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使许多高浓度有机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五是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染向农村的转移也导致农田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六是现代农业大量使用了现代人工制造的外源物质和能源,人工选育的农业生物种群、人工干预程度很高的农业资源和环境、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等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新问题。

  (三)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农业尤其如此。

山西农业在为全国乃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