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002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docx

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

宋才发: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100081)

摘要民族博物馆讲解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讲解是一项术业专深的创造性工作。

讲解员要避免“说教式讲解”,逐步做到“因人施讲”,讲解员负有帮助观众实现提升自我的职责。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必须讲究礼仪规范、行为举止规范、讲演的艺术规范,要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

关键词民族博物馆;专职讲解员;素质要求;基本规范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职业通常是人们谋生的门路、踏入社会的通道,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谋求全面发展的平台。

博物馆讲解工作是以陈列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语言和其他辅助手段及表达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社会活动。

讲解工作是博物馆的一项制度安排,讲解员讲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博物馆的社会效果。

因而人们一般都认为讲解员是博物馆的“活名片”,沟通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

同时讲解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观众受教育与参观的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的窗口形象,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形象。

民族博物馆专职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是知识和语言的高度综合,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很强的一个专门职业。

但是在我国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中,还没有设置“讲解员”的专业职称,只是把专业讲解人员纳入“文博专业”或“导游专业”来管理。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职业决定了讲解员要用观众熟悉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要研究广大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和动机,提高观众参观的兴趣,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并富有生活气息。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只有熟悉观众,才能贴近观众、贴近生活,使自己的讲解更适合观众的要求。

因此,一名深受各界群众欢迎的优秀讲解员,关键是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敬业、精业、乐业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职业精神往往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从业者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品行,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主体精神风貌。

随着2008年全国大多数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凸现,直接面对观众的讲解员更是被推到了博物馆工作的前沿阵地。

民族博物馆讲解是一项术业专深的创造性工作。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是博物馆与观众面对面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桥梁,一台成功的陈列展览配上成功的讲解就会相得益彰。

博物馆的管理者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讲解职业是青春职业”、“讲解员吃青春饭”的观念,舍得多花一些时间进行现有讲解员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多组织一些专业技能比武,通过多形式的文化训练提高讲解员的归属感、集体意识、协调意识、服务意识和反应能力。

同时要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用以提高现有讲解员的业务水平。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了解所在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情况、理解讲解功能与掌握讲解的技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三者之间既不能等同并列,也不能截然分开,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在这里“了解陈展情况”是提高讲解水平的必要前提,“理解讲解功能”是提高讲解水平的内在动力,而“掌握讲解的技能技巧”则是提高讲解水平的能力体现。

讲解员的讲解既是民族博物馆实现社会职能的重要手段,又是讲解员运用多种技能进行的较为复杂的创造活动。

因而民族博物馆讲解员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讲解员的讲解工作与博物馆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一样,是具有创造性的、复杂的、艰辛的劳动。

这也就是说,一名合格的民族博物馆讲解员不仅要具有广泛的民族历史及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而且要有高度的民族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博物馆界名著《新世纪的博物馆》,就曾对博物馆的教育做了如下的描述:

“若典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1](P.7)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正是发挥这种教育作用的可靠保证。

根据笔者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的经验体会,我以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博物馆讲解员,一定要有勤奋好学、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行。

他们不仅需要熟悉展厅里的所有展品,而且要熟悉陈列的主题,因为讲解员要想给观众倒满一杯水,自己就必须储备一桶水。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讲解员的讲解工作就是如此。

民族博物馆展览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含不少专业知识,如民族、历史、地理、人物、古生物等;尤其是“临时展”,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讲解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地进入角色。

临时展大多附有相应的说明或展览大纲,但由于这些说明大多数都是由专业人员编写的,内容一般比较深奥而且书面化。

如果讲解员只是生搬硬套的将其背会,那么轮到具体讲解时就会给观众一种“背诵”和“朗读”的感觉,更不必说那些专业术语了。

这就要求讲解员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把它们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口语,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地进行解说,切忌自作主张、断章取义,造成不可弥补的专业性错误。

“临时展”一般都有大量的图片、实物,讲解员必须认真地、仔细地进行资料核对,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出现讲解时张冠李戴。

对于一些坚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必须在事前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员,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理解其含义。

由于临时展出受到时间的限制,参观的人数相对比较集中,参观的主体多为青少年或者是家长带孩子前来参观。

这个时候讲解员一定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讲解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取舍。

如对小学生包括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一定要用明白浅显的口语讲解,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民族博物馆讲解要避免“说教式讲解”。

民族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是博物馆与人、与社会、与生活的重要结合点,讲解员是连接博物馆与社会、观众的纽带。

因而博物馆的性质决定了讲解的“物”必须是真实的,讲解员阐述的内涵必须是科学的。

讲解员的讲解综合了教师、播音、演讲、话剧、表演等专业技术手段,是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综合。

讲解是一种自然、平等、亲切、真挚地交流,内在美是主体,外在美只是辅助。

讲解员的讲解工作绝对不是“走过场”,而是在给观众“打烙印”,讲解员一定要尽其所能地了解相关知识,通过高水平的讲解把宣传教育融会贯通于引导观众参观中,让观众在观赏、休闲之余,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获取知识、感悟历史、享受文化。

讲解员的讲解一定要慎防呆板严肃,尽量做到亲切和蔼,真诚地善待每一位青少年观众。

具有特色的事物之所以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人们天生的好奇心理在发挥作用。

在参观民族博物馆的过程中,这种好奇心往往会成为参观者判定展品功用价值的天平和尺度。

由于中学生求知欲比较强,对问题一般具有究根问底的劲头,因而讲解员在讲解中应当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展览中涉及课本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具有人物故事情节和典故情趣的文物,要尽量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容易达到较好的讲解效果。

大学生和成年人的思维没有多大差异,讲解内容应当有一定的深度,做到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

随着讲解内容的逐步延伸,讲解员的讲解语气要富于变化,可以通过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

尤其要做到“史”与“物”结合,注意声调节奏,追求有亲和力、声情并茂的讲解效果,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由于展厅宏大且人数较多,讲解员的声音应当洪亮、清晰、悦耳,使每一个参观者都能够听清、听好、听进去。

一场精彩的讲解就如同一场精彩的表演,要做到首尾相连、环环相扣。

讲解员还要随时用语言或手势提醒和引导观众,跟随讲解员继续往下参观。

讲解的态势语言即手势、仪态、眼神、面部表情等,必须和蔼可亲、落落大方,这就要求讲解员具备良好的自信心,具有端庄大方的仪态。

如果讲解员使用“讲解棒”进行讲解,应当注意讲解棒的使用方式方法得当,切忌把讲解棒打在照片人物的面部,也不可把讲解棒在观众面前上下左右飞舞。

民族博物馆讲解要逐步做到“因人施讲”。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必须掌握好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做知识型、专家型的资深讲解员。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以馆内基本陈列为依托,根据不同的参观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讲解员尤其要针对观众的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做好篇幅繁简不一、内容深浅有别的具体讲解工作。

讲解员还要注意根据观众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将观众划分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身份层次等类型。

譬如:

(1)老年观众一般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相对宽广,善于独立判断。

但是他们体力差、听力弱、反应慢;要求内容有一定的深度,但不必讲得太多,时间长度要控制。

展线长的时候适当增加休息点,理论问题点到为止。

(2)中年观众社会阅历参差不齐、知识面差距大,但一般体力好、反应快、理解能力强、善于思考,需求多样、好提问,讲解内容的知识面要适当宽一些。

(3)青年观众一般缺乏社会阅历,知识面普遍不够丰富,但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而不规则、反应快、理解力强、提问倾向较强,要求了解他们所不了解、所不理解的事物。

(4)少年儿童对人生、社会基本不了解,接受能力弱、体力也弱,但好奇心强且有一定求知欲。

因而要求通俗浅显,遇同龄人事物特别感兴趣;要求参观与游玩结合,有适当休息场所,降低难度且用语尽量“少儿化”。

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来说,多年来少年儿童一直是博物馆特别接待的观众群体之一,博物馆领导特别是讲解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摸索并积累了一套较好的施教办法,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从职能的角度说,博物馆讲解员更多地是要帮助、支持和引导观众,让他们充分、自主地理解展览。

一旦观众与讲解员关系亲近了,与展品的距离也就拉近了,这样的服务才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传播。

博物馆真正的社会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做了哪些重要的展览活动、收藏了哪些文物珍品,获得了什么样的学术成果;还体现在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引导了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和普通民众的艺术修养。

我国博物馆界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会外语的“复合型”高级讲解人才。

多功能的数字导览讲解系统,尽管可以起到缓解这一矛盾的作用,但是最终无法取代人工讲解。

因为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人与人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灵魂对视的过程,数字导览讲解系统终归只能是博物馆日常宣传教育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要尽量掌握或熟悉一门外语。

外文讲解员如何准确而又恰如其分地运用外语知识技能,把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和每一件具体文物翻译成贴切的外文传递给观众,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对口翻译问题,它要求外文讲解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专业知识,较高的汉语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文物专业知识,在讲解过程中逐渐加强对博物馆学、历史学、文物报刊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对展览内容以及文物内涵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在讲解翻译过程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的博物馆尤其是民族博物馆,一定要充分利用独特的馆藏文物资源,加大外语尤其是英语在讲解、陈列展览、对外文化交流等项工作中的运用,通过提高民族博物馆的讲解质量,尽可能地满足港澳地区和国外参观者的求知欲望及要求,达到扩大学校乃至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知名度。

大学博物馆的外语讲解员,无论是专职讲解员还是志愿者讲解员,作为承担博物馆外宾讲解工作的载体,从个人必备的素质方面看,应当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外语知识和口语交际能力。

具备一定条件的博物馆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讲解员“因人施讲”的能力,让他们学会针对不同职业、民族、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水平的各种观众,切合实际地组织实施不同的讲解语言。

就目前民族博物馆的整体状况而言,较好的中文普通话讲解员数量就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会一两国外语的讲解员更是凤毛麟角。

譬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陈列部就缺乏专门的外语讲解人才,但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语人才却是人才济济。

于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充分利用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力资源优势,每年通过在本校招募志愿者讲解员的方式,有目的地挑选一部分热爱博物馆讲解员工作且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充实到博物馆讲解员的队伍中来。

既满足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运用外语讲解的需要,又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外语表达能力的极佳平台。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负有帮助观众实现提升自我的职责。

观众是民族博物馆直接服务的对象,讲解员只有了解观众、熟悉观众、争取观众、组织观众,才能够实现心系观众,满足观众的愿望和需求。

当一个观众自觉地走进民族博物馆的时候,他必然希望自己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尤其是好动儿童的观众群体,这种满足首先表现为获得感官上的愉悦。

因而观众在参观民族博物馆的时候,总是希望从中获得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快乐。

民族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播历史文化的公共场所,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不同层次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一个适宜的、重要的平台。

我以为博物馆最具社交需求的观众群体,主要是“年幼的”和“年长的”。

现在多数小孩为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博物馆讲解员有责任站在社会教育的高度,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以及民族博物馆特有的交往环境,通过多种教育策略和手段予以完成。

因而作为民族博物馆的合格讲解员,必须切实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既要充满爱心、自觉奉献,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掌握多种讲解服务的技能技巧,尤其要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增强外语讲解能力以扩大对宣传的力度。

传统的讲解员还称不上是专业博物馆的教育人员,因为她的讲解只是博物馆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和形式。

真正的专业博物馆教育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体的体态仪表,以适应展厅讲解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良好的策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具有博物馆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的业务素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目前的服务更多地是通过语言与观众沟通的,把民族博物馆对观众的周到服务,通过热情讲解较为完满地体现出来。

这种服务功能不仅要求讲解员在接待礼仪上热情大方、微笑服务、周到细致,而且要依靠掌握的广博知识赢得广大观众的好评。

从长远的角度看,讲解员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和知识的日积月累,逐渐将自己严格训练成为“一口清”、“问不倒”的讲解员,让不同层次的观众在赞叹珍贵文物的同时,感叹讲解员的礼貌服务、热情服务、智力服务,促使和实现专职讲解员到真正的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转变。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总结本人所在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和相关民族博物馆的成功做法,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博物馆讲解员必须具备如下素质修养:

(1)思想素质修养。

讲解员思想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观众民族素质和文明意识的提高。

讲解员作为博物馆陈列与社会观众的联结纽带,必须对文物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信心,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能准确地把握宣传方向和舆论动向,真正成为社会文明的宣传者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对陈列展中出现的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应当谦虚谨慎,采取与观众探讨、向专家求教的方法,通过大量引证最新科研成果的方式进行论证和说服,切不可武断专横和妄加评论。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精神素质,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民族博物馆的讲解员,才能够真诚地服务观众、满足观众的需求。

(2)业务素质修养。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工种,它除了要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之外,其工作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它不同于一般简单的形式宣传,它是知识融会与语言表演艺术的一种内在结合的表象反映。

讲解员是通过知识综合和心理鉴别,运用语言技巧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文物陈列的内在信息与艺术价值巧妙地传递给观众的,使观众的心灵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达到培养人们高尚的精神情怀和日臻完美的思想志趣,从而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过去那种呆板式的说教已经无法适应观众的需求,客观要求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具有知识含量和讲解技巧,要求不同的讲解员有不同的个性特色。

(3)形象素质修养。

讲解员的形象素质是讲解员综合素质的直接表现,内在素质主要指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等,外在素质则主要指仪表、形态、表情等方面的情况。

讲解员注意必要的外部修饰和干净、整洁的体面形象,保持端庄、大方的体态表情,从个人文明修养要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讲解员的外表形象主要通过衣着、装扮、言谈、举止来反映。

如果讲解员衣着不得体,奇形怪状的服饰会使观众产生一种不庄重、轻浮的错觉;讲解员表情太严肃、神情呆板,也会让观众感到压抑和产生一种距离感。

如果讲解员浓妆艳抹,又会与展览环境高雅、悠然的气氛不协调,也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所以,恰到好处的装扮、得体的修饰、热情大方的表情,不仅会使观众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增加凝聚力,而且会使观众油然而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意识,讲解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2]。

在没有尊卑和宾主之分的氛围中,必定会使宣传效果达到更佳状态。

(4)建立和完善讲解员的工作机制。

博物馆在促使讲解员搞好本职工作,自觉地加强自身职业素质修养的同时,还应当不断地健全一些讲解员职业修养的必要措施,切实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尽可能地将各项工作制度化,形成讲解员一定的自我修炼的约束力。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礼仪规范。

民族博物馆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讲解员的礼仪服务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博物馆讲解员素有“文化大使”、“形象大使”的美称,礼仪、礼节、礼貌是讲解员的必修课。

在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文明史的国家里,礼仪、礼节、礼貌既是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人际交往中文明行为的基本规范。

作为传播民族文化和友谊的使者,博物馆的每一个工作者尤其是讲解员,必须特别注意尊重观众所属民族的礼仪习俗,从而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礼貌服务,这对提高民族博物馆的文化品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面部表情被称为心境的晴雨表,它是指眼睛、眉毛、嘴巴、鼻子、面部肌肉,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所反映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信息。

英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过:

“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而且不用查字典就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

”[3]讲解员的一颦一笑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行为举止、手势运用以及讲解棒的运用,要规范、适时、准确,待人接物符合礼仪、礼节的要求。

此外,讲解员还应当了解和熟悉不同民族、国家礼仪、礼节的基本特点,礼节、礼貌的核心是尊重人。

讲解员在与观众密切交往的过程中要相互尊重、彼此谦让恭敬,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要让观众真切地感到亲切、体验到美的享受。

博物馆的服务是一种复杂的、高智能、高技能的服务,博物馆讲解员的礼仪、礼节是服务中必备的技能,每个讲解员必须认清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和不平等的角色之间的关系。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及兄弟民族博物馆,经几十年的共同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服务礼节体系。

这些服务礼节概括起来就是讲解员讲解服务的四原则:

(1)观众至上的原则。

“尊敬”是各种礼仪的情感基础,非语言交际礼仪自然也不例外。

尊敬他人不但不是自我卑下的行为,反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礼仪。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礼待他人本身就是一种自重。

“观众至上”是民族博物馆讲解服务的座右铭,这既是讲解员的服务宗旨、服务指南,也是讲解员在讲解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2)服务至上的原则。

“服务至上”既是对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服务要求,也是讲解服务中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还是讲解服务中处理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服务至上”的关键在于关心人,讲解员要始终将观众放在心里,时时处处为观众着想,时刻考虑的是观众的切身利益,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观众合理正当的要求。

当观众向讲解员提出“口头投诉”的时候,只要真正从观众至上、服务至上的原则出发,以不损害各方面利益的原则为出发点,讲解员就可能妥善地处理投诉、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为公众讲解的原则。

讲解员的讲解工作必须站在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的立场上,培养一种为每一个观众精心服务的思想。

在长期的讲解实践中,讲解员会遇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切勿让观众或其他成员感到这一层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讲解过程中也许会遇到个别比较善于沟通和“能侃”的观众,切忌让部分观众垄断了你的讲解时间。

为观众服务原则就是要求讲解员不偏不倚,始终做到对每一位观众一视同仁。

如果讲解员的讲解工作不按照这个原则办事,而是偏向其中的某一部分观众,冷落了另外一部分观众;厚待一部分人,拒绝或怠慢另一部分人,就必然会导致讲解员与观众的关系人为紧张,从而给讲解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障碍。

(4)合理而可能的原则。

这是讲解员处理与观众关系的一个准则。

观众在参观时往往会把博物馆理想化,也许会提出种种要求、意见和建议,有时甚至对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横加指责,少数观众还会一味地任意挑剔。

讲解员如何处理好观众的要求、意见和建议,有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讲解工作的成败。

当观众提出意见和要求的时候,讲解员必须认真地倾听,冷静仔细地分析。

对于观众的“指责”和“挑剔”,凡属合理的又有可能实现,讲解员应当尽其可能地认真听取。

如果属于服务工作没有做到位的,应当积极改正或马上弥补。

对那些真正属于不合理或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和意见,讲解员要耐心地、和颜悦色地进行解释,解释的时候要实事求是、通情达理,真正让观众心悦诚服。

准确优美的讲解,诚恳谦和、彬彬有礼的态度,潇洒自如的风度,正是民族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工作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行为举止规范。

博物馆讲解员在向观众做讲解时必须讲究讲解艺术,力求表达得体、到位,善于运用礼貌语言并注意表情、目光、手势、体态语言的适当配合。

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尤其应当善于措辞讲解,避免手舞足蹈,尤其不要用手指“指”人。

根据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经验总结,讲解员在讲解时双手一般不要交叉胸前或背在背后,更不要将手插在裤袋里。

既不要紧握拳头也不要面对观众疯笑,切忌对观众动手动脚。

“站立”是讲解员讲解接待工作中最基本的姿势,站立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与地面垂直,重心要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不要歪脖、弓腰、曲腿等等。

展厅陈列讲解通常是沿“展览线”边走边解说的,因而在引导观众参观的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需要讲解员面对观众退步走或侧身面对观众行走。

如果展品与展品之间距离比较远,讲解员也要靠边走把主道留给观众。

讲解员必须身体微侧前行,以免背对观众,通常还要一边解说一边自然行走。

讲解员在行走时要抬头挺胸、步伐轻盈稳健,注意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又不要拉得太开、隔得太远,两眼应当平视且面带微笑。

我们通常所说的“仪态”,就是指一个人的身姿体态。

男性步伐矫健、稳重、刚毅、洒脱,具有阳刚之美;女性步伐轻盈、柔软、玲珑、娴熟,具有阴柔之美。

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一般不可能是坐着,但在中途休息或接待贵宾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坐下来休息。

因此,讲解员要注意坐的姿态。

根据经验总结,正确的坐姿是腰背自然挺直、肩放松、上身保持端正,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女讲解员应当双膝并拢,男讲解员膝部可适当分开一些,但千万不要超过肩宽,切忌高翘“二郎腿”,也不能反复摇抖像遭受电击一般。

入座时要轻柔缓和,起座时要端庄稳重[4]。

为了使每一场讲解都获得成功,讲解员必须掌握讲解的艺术性并熟练运用,真正高超的讲解艺术并非一日之功。

所以,每一位讲解员都要善于知识积累,注意长期总结自己和同事的成功经验及失误教训。

讲解员要获得满意的讲解效果,除了上述一般行为举止规范外,还要注意如下10个方面的问题:

(1)讲解要力求通俗、生动。

讲解员讲解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观众接受,避免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

要选择大多数观众感兴趣、可以让观众发表自己看法的内容,因为讲解就是为了让观众从陈列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2)讲解方式要随机应变。

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当观众对某种(件)陈列文物缺乏热情或话不投机时,讲解员要灵活地转移讲解内容或转换话题,必要时还要向观众表示歉意。

如果观众不想说话或不打算说话时,讲解员尽量不要与观众攀谈,更不要就某个问题纠缠不休,应当说几句客气话就主动离开,让观众自行观看展览。

当男性讲解员给女性观众做讲解时,要注意谦让、谨慎,在讲解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开玩笑。

讲解员讲解的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