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9030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docx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

董辅i教授对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

  董辅?

i教授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经济研究生涯中,涉猎的范围很广,在多个研究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建树。

特别是在1978年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在我国一些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上,他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对我国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一、对我国所有制改革理论的贡献

  

  董辅?

i教授在所有制改革方面的贡献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最早将所有制改革与引入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提出所有制改革是运行机制改革的基础,不改革所有制,运行机制改革不可能成功。

董辅?

i教授早在1980年就明确提出,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引入市场机制,让市场机制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机制,为此,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革。

他说,“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即所有制改革与运行机制改革,二者必须结合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机制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市场得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者,但是要使市场机制得以形成并得以有效地运行,必须形成它赖以形成和运作的微观基础,这就是必须把市场活动的最重要的参与者企业改革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和市场调节的客体,这就必须改革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

”离开了所有制的改革,单单着手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不可能形成有效运作的市场机制的。

随后,他又明确提出了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问题,进一步提出不改革公有制,不可能有真正的商品经济。

可见,他对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把握得非常准确。

  二是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混合经济的观点,认为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1981年至1982年间董辅?

i教授就多次指出,没有非公有制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他把社会主义经济理解为一种以多种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混合经济,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主要前提,只有公有制没有非公有制就不会有真正的交换、真正的市场。

社会主义经济就像一盘八宝饭,没有公有制经济固然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但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同样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只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

  三是认为建立和发展以多种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有助于使各种所有制的强点和弱点互补,并使强点强化,弱点弱化。

与当时流行的解释完全不同,1987年董辅?

i教授在《谈谈多种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问题》一文中指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必然性,其原因不在于我国生产力的落后性和差别极大的多层次性,而是因为构成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各种所有制各有其强点和弱点,建立和发展以多种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有助于使得它们的强点和弱点互补,并使各自的强点强化,弱点弱化。

”“以多种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可以在保障社会主义的方向的前提下,使它们各自的强点和弱点相互补充”,“可以较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1992年以后董辅?

i教授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企业功能着眼,分类改革国有企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企业》等文章中,对上述论述又作了进一步充实。

他认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只有建立和发展以多种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和运行,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才易结合。

  四是提出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共同所有制和公众所有制都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在《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问题》中(1979),首次区分了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改变公有制实现形式并不意味着改变公有制性质,恰恰相反,正是为了适应它的性质。

在《大转变中的中国经济理论问题》里(1981),他正式提出了“所有制实现形式”这一概念。

他说,“斯大林认为,在全民所有制内部,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只具有商品外壳,这个看法并不错,错在他把国家所有制看作是全民所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从而认为生产资料不能成为商品”。

1985年,他在《再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问题》一文中,又把所有制区分为所有制一般和具体形式的所有制。

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指具体形式的公有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他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即共同所有制和公众所有制理论。

董辅?

i教授指出,公有制有两大类,一类是共同所有制,另一类是公众所有制。

此外,国有、集体、公众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则是共同所有制与公众所有制的混合所有制,它也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不同的公有制和不同公有制的各种实现形式的产生及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的原因和条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其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各种公有制和各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都有各自的强点和弱点,都有各自存在和发展的领域。

董辅?

i教授认为寻找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研究它们各自的强点和弱点以及适合它们各自存在和发展的领域,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例如,发展投资基金这种公众所有制形式,使其成为股票市场中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对于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加股票市场中的投资成份,减弱其投机成份,减少股票市场的震荡当有很大好处。

  五是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企业功能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的主张。

在宏观的层次上,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确定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继续保留和发展,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退出,而在国有企业要保留和发展的部门中,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保持垄断或控制的地位,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无需保持垄断或控制地位;在微观的层次,是使那些应该从国民经济中退出的国有企业有序地退出,使那些应该在一些部门让出垄断和控制地位的国有企业有序地让出,对那些应该保留和发展的国有企业按不同类别(如公益性、政策性、垄断性、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等)进行改革,对那些需要先发展然后退出的国有企业,在其退出前也进行改革。

宏观层次的改革是微观层次改革的前提,二者应结合进行。

这是一条全新的改革思路,是董辅?

i教授多年国企改革研究的结晶。

他在1986年10月发表的《所有制改革与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一文中就提出了按功能分类改革国企的主张。

  

  二、对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早在20世纪80年代,董辅?

i教授就旗帜鲜明地主张把市场机制作为经济的主要调节手段,主张建立商品经济。

他所说的商品经济全然是市场经济的代名词,因为他把市场放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

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和国家所有制改革使市场经济有了赖以确立的微观基础。

这更是市场经济的实质性内容。

  还在十四大之前,他在不同场合中多次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个概念。

例如1989年1月,他在《经济形势、发展战略与改革目标》一文中谈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时说,改革的目标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即把僵硬的实物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也就是说使市场成为经济的调节者”。

  1992年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这前后,董辅?

i教授又写了大量文章,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权宜之计,提出了市场经济的变形问题、有序与无序问题,指出了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条件和不能有效运作的原因。

1995年他在《从企业功能着眼,分类改革国有企业》一文中说,“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理解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是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经济则在于通过市场促使资源配置优化,以达到高的经济效率。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括地说,就是社会公平加市场效率。

  董辅?

i教授还撰写了许多文章来澄清对市场经济的误解。

他认为,“市场经济尽管有许多缺陷,会产生种种失败,但它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它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奇妙机制是计划经济无法取代的,正因为这样,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纷纷摒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做出的结论和选择”。

  

  三、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贡献

  

  董辅?

i教授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开拓者。

  一是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大大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制度理论。

他提出,“制度如何改革,采用什么新的制度要从实际出发,而且要以是否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标准”。

“制度的改革,不应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适合的制度不适合了,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就要改革,用另外的制度取代它。

”例如,他在充分肯定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家庭承包责任制同样也有一个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为此,他指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现代化也会有一些限制作用:

(1)农业经营单位大大缩小,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运用;(2)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受到削弱;(3)农业投资减少。

  二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精辟的理论概括。

主张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应是把高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到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根本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把重工业作为中心,突出重工业发展的战略转变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平衡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以粗放发展为主逐渐转向集约发展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内向发展战略,转向以内向发展为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只注意在城市发展各种非农产业转变到同时注意在农村中发展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战略;从只允许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转变到在保持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鼓励其他各种私有制经济和公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

  三是关于国家大小在经济发展取向上的差异的论述。

董辅?

i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研究了国家大小与发展道路选择间的关系。

在80年代前期写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问题》(1981)、《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1982)、《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及其转变》(1983)、《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战略和问题》(1985)、《关于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1983)等文章里,他坚决主张对外开放,根据本国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但他认为,像我国这样的大国不能实行出口导向战略,而只能实行以内向发展为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战略,这个战略既不同于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内向发展战略,也区别于进口替代战略,对外开放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常态,不是权宜之计,开放的目的不是将来再回到闭关自守,进口不是为了少进口,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资源相对丰富,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市场和动力主要来自国内,需要立足内需。

同样,作为大国与小国相比在参与国际分工方面也会有根本的区别,大国不能只突出发展某一个或某几个产业以便在国际经济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遵循比较优势理论。

大国人口多市场容量很大,几乎任何产业都不是建立少量企业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因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

而且,由于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不止一个,难以形成垄断,从而有利于开展竞争,并通过竞争推动发展。

  四是提出农村非公有制的非农产业的发展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

董辅?

i教授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途径,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

在全面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之后,董辅?

i教授认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由之路。

提出农业人口向城市大工业转移,并不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他根据调查获得的大量资料证明了,在农村发展非公有制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更有利于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能够更好地破解二元结构的难题。

为此,他从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方面为温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打气,希望能把温州模式坚持下去,理直气壮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他说,“公有制占主体是就全国而言的,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如此,所以温州人大可不必神经紧张地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农村非农企业,他们可以昂然地走自己的路。

  五是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到战略的高度,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走出五个误区,即,不能把外延的增长与内涵的增长看作是相互排斥的,外延的增长包含着内涵增长的因素,内涵的增长同时也伴随着外延的增长;不能把经济的外延增长理解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经济的内涵增长理解为发展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不能简单地认为外延的增长经济效益就一定差,内涵的增长经济效益就一定好;不能把经济的增长方式与企业的经营方式混为一谈;不能把增长方式的宏观层次问题与微观层次问题混为一谈。

  六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董辅?

i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从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阶段变化的角度提出了超越梯度发展的思想。

他赞同资源配置效率优先,但指出东部优先发展政策并不一定总是有效率的,东部优先发展政策的效率提高效果是有时间条件的,随着改革发展阶段的变化,东部优先发展政策的效果也会发生变化。

向东部倾斜政策实行多年以后,如果没有中西部的相应发展,东部经济则不可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因为,一是东部及全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中西部资源产业的支撑。

二是中西部的购买力市场发展不起来,会影响东部及全国经济的发展。

董辅?

i教授认为发展重点西移在时间上并不一定有一个确定的刻度,中、西部的发展不应被梯度次序的设计所束缚。

在地区间比较优势已经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应适时调整政策,加快重点西移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他又提出,西部大开发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西部市场发育差和不利的弱势竞争地位,不是简单地利用市场机制,而是要注意适当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此外,董辅?

i教授还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独特的阐述。

例如对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论证,环境保护中的“知”与“行”的关系的揭示,以及对如何发挥市场作用来推进环保事业都提出了新颖的观点。

  

  四、对我国证券期货市场发展的贡献

  

  董辅?

i教授的证券期货市场思想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善于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战略高度来研究证券期货市场。

他在1994年撰写的《证券市场是学习市场经济的大学校》的文章中提出:

“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证券市场是学习市场经济的大学校”。

第二,他的证券期货市场思想是以他的市场经济思想、所有制思想、国有企业改革思想和发展思想为基础的。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规范证券期货市场的见解和主张,如证券市场的“跛足”状态不利于其功能的发挥;培育理性机构投资者的关键是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不宜过分强调股市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改组上市意义重大;国有股应该流通;证券市场要以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宗旨;不要将证券公司的身份凝固化,应允许证券公司开展信用交易和场外交易;应鼓励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收购和兼并;以成熟的证券市场为参照系,健全统一的监管体系;对我国期货市场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客观分析,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建立一整套控制风险、约束过度投机的制度和办法;未雨绸缪,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早作准备。

董辅?

i教授在推动我国证券立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八届全国人大期间,他是财经委员会负责经济立法工作的副主任委员之一,也是《期货交易法》起草领导小组组长。

后来又具体分管《证券法》起草的后续工作。

中国《证券法》作为既规范证券发行又规范证券交易的母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育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

  (作者为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编者注:

董辅?

i教授是我刊学术顾问。

我刊创刊以来,董辅?

i教授多次赐稿,给予支持。

他生前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学术论文《提高消费率问题》,专门由美国寄我刊于2004年第5期登载。

现发表他的学生,也是宏观院研究人员叶辅靖博士的文章,谨表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