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9000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8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docx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专题练习二十一有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二十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

一、选择题(20小题)

1.簟类是大型、高等真菌,常见的有香菇、灵芝、银耳、竹荪等,他们有的可食用,有的对动植物病毒性疾病有免疫或抑制作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除蕈类是真菌外,霉菌和酵母菌也是真菌

B.真菌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能使人、动物、植物患病的真菌绝大部分是营寄生生活的,这些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

D.人体皮肤感染上真菌导致皮肤病发生后,均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消除病菌

2.三叶草是牛的主要饲料,三叶草传粉受精靠土蜂,土蜂的天敌是田鼠,田鼠不仅喜食土蜂的蜜和幼虫,而且常常捣毁土蜂的蜂巢。

土蜂的多少直接影响三叶草的传粉结籽。

猫是田鼠的天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叶草属于第一营养级

B.上述关系中最长的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

C.田鼠摄入量的10%~20%流入猫体内

D.三叶草和土蜂共同(协同)进化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A,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从生产者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100%

C.D代表用于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

的释放和消耗状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

D.正常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一年中

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7.下图1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④表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

B.图1中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

C.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

8.如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⑤可表示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

B.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C.分解罐中的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出物分解,为立体农业中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

9.某相对封闭的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

种群

能量(×102kJ/m2)

7

50

20

0.98

500

下列对表中数据做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戊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目测估计法

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为14%

C.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

D.碳元素在该群落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10.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

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

kJ)。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

11.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B.③和④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区域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狼的数量估计为60只

D.狼和兔依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反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12.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与丁表示的生理过程不同

B.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D.d的能量全部来自b生物

1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来自于兔子,

来自于鼠,

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A.600gB.900gC.1600gD.5600g

1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

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15.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

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16.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

C.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造成的

D.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17.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

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种

分组

第七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A.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二营养级

C.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含氮的养料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

18.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是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

例如在加拿大的芬迪湾,人们用网笼养殖鲑鱼,鲑鱼的排泄物顺水而下,为贝类和海带提供养料。

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贝类和海带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B.IMTA有利于物质循环再生

C.IMTA的实施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人类获得了更多的产品

D.笼养鲑鱼的种群密度远大于野生种群,是由于笼养区域的生产者数量更多

19.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20.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二、综合题(5小题)

21.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A、B、C、D、E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的单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A

B

C

D

E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表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

(3)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仅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国的水稻生产从单纯追求高产向健康、安全、优质、高产开始转轨,由于鸭子喜食稗、鸭舌草、异型莎草、陌上菜等稻田杂草,不喜食富含硅质的水稻,极大发挥了稻田的生产、养殖及生态调控功能,因而“稻鸭共作”稻田复合种养系统正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

下图为一稻田生态系统简易食物网,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分解者外,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鸭与稻田害虫属于______________关系。

(3)鸭所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在鸭的______________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

(4)若鸭从田螺、稻田害虫获取的食物比例各占

,则鸭增重1kg,至少需要水稻和稻田杂草共增重______________kg才能满足。

(5)稻飞虱是主要的农业害虫,有多种,其繁殖快,数量大,危害重,常在水稻植株上成群分布,调查每一种稻飞虱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抽样,取样时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

23.在滹沱河湿地生活着许多种类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

(1)该食物网中的生物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鲢鱼和鲫鱼的同化量分别为M、N,鲶鱼摄人体内的能量为P,粪便中的能量是30%P,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0%P,则前一营养级和鲶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该湿地中荷花、芦苇等挺出水面,睡莲、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沉于水中。

群落中这种植物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相互联系。

2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其余能量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1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3)图中_____________过程表示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用图中字母作答)。

(4)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则生产者最少应有________kg才能维持该种群的稳定。

25.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

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

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

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填“A”、“B”或“C”)。

(3)图(b)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________。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________价值。

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二十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

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

1~5.DCBBA6~10.ABDBC11~15.BBBAB16~20.BDBAB

二、综合题(5小题)

21.

(1)2

(2)E生产者;竞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15.4

(4)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2.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7;捕食和竞争

(3)呼吸作用;生长、发育和繁殖

(4)15

(5)样方;随机取样

23.

(1)不能

(2)没有包括此区域中的所有生物(或所有种群)

(3)

×100%

(4)阳光

(5)能量流动

(6)信息传递

24.

(1)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

(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Z1

(3)Z、Y1、Y2、Y3

(4)6000

25.

(1)500;大

(2)C;B

(3)b;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掉

(4)上升

(5)间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二十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

解析

一、选择题

1.

2.

【解析】三叶草属于第一营养级,A正确;上述食物关系有:

三叶草→牛;三叶草→土蜂→田鼠→猫,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B正确;10%~20%是两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它是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之比,故应是田鼠同化量的10%—20%流入猫体内,C错误;三叶草和土蜂共同(协同)进化,D正确。

3.

4.

【解析】图中最长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所以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该食物网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者同化量的比值,即(4200+3780)/31920=25%,B正确;太阳鱼的同化能量除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部分外,其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本题只有太阳鱼和下一个营养级鲈鱼的同化量,无法计算出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量,C错误;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少了必要成分分解者,D错误。

5.

6.

7.

【解析】图1中①的双方相互有利,②表示同一种生物争夺相同的资源,③表示B的能量流向A,④表示两种生物争夺共同的资源,它们表示的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A正确;图1中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B错误;图2中的甲表现为“同生共死”,乙表现为“此消彼长”,丙表现为“你死我活”,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C正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捕食和竞争两种关系,D正确。

8.

9.

10.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饲料中含有的能量,即a+7,A错误;由图可知c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而b为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错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一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人工生态系统通常组分少,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通常人工生态系统要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D错误。

11.

12.

【解析】丙表示b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的能量,丁表示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的能量,因此丙与丁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A错误;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正确;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处于K值,C错误;b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的同化量的一部分,因此d的能量来自b生物和a生物,D错误。

13.

14.

【解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而④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错误;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初级消费者,两者种间的关系需要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调节,C正确;细胞呼吸分解的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D正确。

15.

16.

【解析】生物入侵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由上表可知,栖息地丧失约占鸟类濒危原因的60%,故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B正确;由上表可知,偷猎和栖息地丧失分别占哺乳动物丧失原因的31%和32%,故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丧失,C错误;根据给出的信息不能得出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17.

18.

【解析】由题意可知贝类利用的是鲑鱼的粪便属于分解者,但海带利用的是分解者将排泄物分解成的无机物,是生产者,A错误;该方法有利于物质循环再生,B正确;IMTA的实施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错误;笼养鲑鱼的种群密度会远远大于野生种群,主要是因为笼养区域会给予饲料,D错误。

19.

20.

【解析】若Y表示种群密度,d种群可能是营养级最低的生物,也可能不是(如:

一棵树上有许多虫子),A错误;物种演替的趋势是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B正确;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可能有食物链d→c→b→a,但四种生物中也可能有分解者,就不能构成这条食物链了,C错误;物种数量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D错误。

二、综合题(5小题)

21.

22.

23.

【解析】

24.

【解析】

(1)生产者能量去向包括呼吸散失、未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2)据图分析,X1表示生产者固定能量,其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初级消费的粪便属于生产

25.

【解析】

(1)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30×50÷3=500(个)。

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大。

(2)图a中所示三条曲线,其中两条是两种植物种群数量,一条是鼹鼠种群数量,鼹鼠是以植物根为食,所以按照能量流动关系分析鼹鼠的能量应比植物的少,数量曲线也应如此,则C曲线代表鼹鼠的数量。

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鼹鼠的数量应会随植物甲的变化而变化,甲植物数量变化趋势应与C曲线相对应,则甲植物对应曲线应为B.

(5)鼹鼠的存在调节了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间关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