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651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docx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二历史下册开学考试题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历史

寒假作业检测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学校把关人: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加减1-2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规律总结

卷面整洁

分数

30

33

37

加减1-2分

第Ⅰ卷基础题(80分)

1、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物权》中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2、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

3、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在他看来

A.自然法即可成为人为法B.人性与自然法是相违背的

C.法律的产生与契约有关D.自然法取代人为法是一种必然

4、1867年,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其代表作《英国宪政》中指出:

英国宪政制度“有效运行的秘密,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

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能够体现这种“融合”的是

A.国王与议会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B.议会兼具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的职能

C.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并彼此负责 

D.首相兼政府首脑和下院多数党领袖于一身

5、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6、胡适说:

“辛亥革命以后,从前所有一切维系统一的制度都崩坏了。

中央政府没有任官权,没有军队,没有赋税权;而各省的督军都自由招兵,自由作战,自由扣留国税,自由任命官吏。

到了后来,有力的督军还有干预中央的政治,中央政府就变成了军人的附属品了。

离心力的极端发展,造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

”由此可见,胡适

A.认为辛亥革命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B.坚持走社会改良的道路

C.意识到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7、“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8、“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部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9、周恩来多次指出:

“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10、1802年出版了圣西门的《日内瓦书信》;1808年出版了傅立叶的第一部著作……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之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上述材料表明

A.空想社会主义只适合未来社会

B.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经济发展阶段

C.思想的进步受经济发展的限制

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定实现

11、1949年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规定:

“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该条规定对于美国来说

A.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B.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

C.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D.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

12、“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13、如图,对下边“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14、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数量(家)

72

3

100

153

A.2B.31C.73D.193

15、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

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16、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

“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d)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e)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飞机……”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A.应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B.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

C.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D.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

17、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

国民生产总值)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出售部分国有企业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19、图4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

A.世界银行B.欧洲联盟C.关贸总协定D.北美自由贸易区

20、前不久,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中国得到的是“平常利润”,美国得到的是“超级利润”。

以上现象体现了①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强权政治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④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1、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B.“大一统”思想

C.反专制思想D.理学思想

22、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中世纪意大利的神学思想淡薄

23、《大国崛起的奥秘——国家管控》指出: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24、梁启超曾自述道:

“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

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都具有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25、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流地位。

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拜金主义泛滥B.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

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心灵创伤

第Ⅱ卷

2、材料解析题(3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夫之指出:

郡县之制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4分)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2)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5分)

 

材料四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3)阅读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3分)

材料五“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

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报告》1953年

(4)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进入近代史期起,脚步非常清楚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向前发展:

15、16世纪是“序幕”;17世纪进入到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世纪最为关键……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这是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没有局限在欧洲,它影响着、牵动着全世界前进的步伐。

——《欧洲文明扩张史》序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8世纪为19世纪准备的¡°物质¡±¡°精神¡±条件分别是什么?

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

……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2)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请结合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内容来论证其观点。

(6分)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3分)。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一一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6分)

 

材料三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

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化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五四:

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四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利(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

未完成的启蒙》

(3)据材料三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为什么会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

(4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含义(2分)和原因?

(3分)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历史

寒假作业检测试卷

答题纸

得分框

基础题

提高题

学法题

卷面整洁

总分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26、

(1)

 

(2)

 

(3)

 

(4)

 

27、

(1)

 

(2)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28、

(1)

 

(2)

 

(3)

 

(4)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D

D

A

D

D

C

C

A

C

B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D

C

C

B

B

B

C

B

二、材料解析题(30分)

26、

(1)王夫之:

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2分)

顾炎武:

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分)

(2)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5分)

(3)变化:

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资本主义萌芽。

(3分)

(4)制约因素:

生产资料的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薄弱、生产技术的落后。

(2分)

措施: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分)

影响: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2分)

27

(1)条件:

工业革命

影响:

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

③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条件:

启蒙运动

影响:

①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独立斗争

②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弘扬了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观点:

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

(2分)

史实:

董仲舒的新儒学认为“君权神授”,主张大统,为封建专制服务;(2分)

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

(2分)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28、

(1)态度:

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

(2分)

目的:

批判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3分)

(2)学术觉悟:

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科技。

(2分)

政治觉悟:

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要求政治变革(或答: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2分)

伦理觉悟:

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

(2分)

(3)缺乏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没有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利用。

(4分)

(4)含义:

偏离人文主义这一启蒙核心,侧重于救亡图存;(2分)

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国家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薄弱等。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