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31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docx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指导书教材

常用电子元件识别和检测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结构、性能,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是衡量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学生参加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通过本次实训,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

二、实训要求

1、掌握电阻器的种类、符号、标志和测量方法。

2、掌握电容器的种类、符号、标志和测量方法。

3、掌握电感器的种类、符号、标志和测量方法。

4、掌握二极管的种类、符号、特点和测量方法。

5、掌握三极管的种类、符号、特点和测量方法。

6、掌握集成电路的种类、系列和查阅其管脚功能的方法。

三、实训步骤

1、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

2、学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

3、学习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4、实际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四、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

电子元器件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

1、电阻器

电阻器(简称电阻)是在电子电路中用得最多的元件之一,在电路中起限流和分压的作用。

(1)电阻器的类型

电阻器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从结构上可将电阻器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两大类。

固定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阻值的大小即为它的标称阻值。

固定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如图1-1所示,文字符号用大写字母“R”表示。

固定电阻器按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碳质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器等。

可变电阻器的阻值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它的标称阻值是最大值,其滑动端到任意一个固定端的阻值在0和最大值之间连续可调。

从电阻的使用场合不同可分为:

精密电阻器、大功率电阻器、高频电阻器、高压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熔断电阻器等。

(2)电阻(位)器的型号及命名法

根据国家标准GB2470-1995的规定,电阻器及电位器的型号由四个部分组成,示例1:

 有一电阻器为RJ71-0.25-4.7KⅠ型,则其表示含义如下:

R—主称电阻;J—材料为金属膜;7—分类为精密型;1—序号1;0.25—额定功率为1/4W;4.7K—标称阻值为4.7kΩ;Ⅰ—允许误差为Ⅰ级。

示例2:

有一电阻器为WSW-1-0.5-4.7kΩ型。

则其表示含义如下:

W—主称电位器;S—材料为有机实芯;W—特征为微调型;1—品种为非紧锁型;

0.5—额定功率为0.5W;4.7kΩ—标称阻值;—允许误差。

(3)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电阻值与允许误差

电阻器上所标的阻值称为标称阻值。

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和标称值之差除以标称值所得到的百分数,为电阻器的允许误差。

误差越小的电阻器,其标称值规格越多。

常用固定电阻器的标称阻值见表1-3,允许误差等级见表1-4。

电阻器上的标称阻值是按国家规定的阻值系列标注的,因此选用时必须按此阻值系列去选用,使用时将表中的数值乘以10nΩ(n为整数),就成为这一阻值系列。

如E24系列中的1.8就代表有1.8Ω、18Ω、180Ω、1.8kΩ、180kΩ等标称电阻。

阻值和允许误差在电阻器上常用的标志方法有下列三种:

1直接标志法

将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等级直接用数字印在电阻器上。

对小于1000的阻值只标出数值,不标单位;对kΩ、MΩ只标注k、M。

精度等级标Ⅰ或Ⅱ级,Ⅲ级不标明。

2文字符号法

将需要标志的主要参数与技术指标用文字和数字符号有规律的标志在产品表面上。

如:

欧姆用Ω;千欧用k;兆欧(106Ω)用M;

吉欧(109Ω)用G;太欧(1012Ω)用T。

例如0.68Ω电阻的文字符号标志为:

Ω68;8.2千欧姆、误差为±10%的电阻的文字符号标志为:

8k2Ⅱ;3.3×1012欧姆的电阻可标志为:

3T3等,如图1-2所示。

③色环标志法

对体积很小的电阻和一些合成电阻器,其阻值和误差常用色环来标注,如图1-3所示。

色环标志法有四环和五环两种。

四环电阻的一端有四道色环,第1道环和第2道环分别表示电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有效数字,第3道环表示10的乘方数(10n,n为颜色所表示的数字),第4道环表示允许误差(若无第四道色环,则误差为±20%)。

色环电阻的单位一律为Ω。

表1-5列出了色环电阻所表示的数字和允许误差。

精密电阻器一般用五道色环标注,它用前三道色环表示三位有效数字,第四道色环表示10n(n为颜色所代表的数字),第五道色环表示阻值的允许误差。

如某电阻的五道色环为:

橙橙红红棕,则其阻值为:

332×102Ω

在色环电阻器的识别中,找出第一道色环是很重要的,可用下法识别:

在四环标志中,第四道色环一般是金色或银色,由此可推出第一道色环。

在五环标志中,第一道色环与电阻的引脚距离最短,由此可识别出第一道色环。

采用色环标志的电阻器,颜色醒目,标志清晰,不易退色,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清阻值和允许偏差。

目前在国际上都广泛采用色标法。

2)额定功率

电阻器在交直流电路中长期连续工作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称为电阻器的额定功率。

如表1-6所示,共分为19个等级。

常用的有:

1/20W,1/8W,1/4W,1/2W,1W,2W,5W,10W,20W等。

各种功率的电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如图1-4所示。

图1-4电阻器额定功率的符号表示

(4)常用电阻器性能介绍

1)碳膜电阻器(RT型)

这种电阻器的阻值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高频特性好,可在7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应用在收录机、电视机等一些电子产品中。

碳膜电阻器是由结晶碳在高温与真空的条件下沉淀在瓷棒或瓷管骨架上制成的,外表常涂成绿色或橙色。

2)金属膜电阻器(RJ型)

这种电阻器的耐热性(能在125℃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及稳定性均好于碳膜电阻器,且体积远小于同功率的碳膜电阻器。

适用于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用在各种测试仪表中)。

金属膜电阻器是用合金粉在真空的条件下蒸发于瓷棒骨架表面制成的,外表常涂成红色。

3)金属氧化膜电阻器(RY型)

这种电阻器与金属膜电阻器的性能和形状基本相同,但具有更高的耐压、耐热性(可达200℃),可与金属膜电阻器互换使用,缺点是长期工作时的稳定性稍差。

4)线绕电阻器(RS型)

这种电阻器是由镍、铬、锰铜、康铜等合金电阻丝绕在瓷管上制成的,外表涂有耐热的绝缘层(酚醛层)。

线绕电阻器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并能承受较高的温度(300℃左右)和较大的功率,因此常用在万用表和电阻箱中作分压器和限流器,但因其固有电容和固有电感较大,故不宜用于高频电路中。

5)热敏电阻器

这种电阻器的特点是:

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主要用在电路中作温度补偿用,也可在温度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中作感温元件。

热敏电阻器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负温度系数(NTC型)和正温度系数(PTC型)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的外形有片状、杆状、垫圈状和管状等。

测量热敏电阻时不宜用普通万用表,因普通万用表的电流过大,会使其发热而造成阻值的变化。

6)片状电阻器

片状电阻器属于新一代电阻元件,是超小型电子元器件。

它占用的安装空间很小,没有引线,其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均很小,使高频设计易于实现。

在安装上适合于机器自动装配。

片状电阻器的形状有矩形和圆柱形两种。

矩形片状电阻很薄,有两种型号:

3216型(长3.2mm、宽1.6mm、厚0.45~0.6mm)和2125型(长2.0mm、宽1.25mm、厚0.35~0.5mm),适于制作超薄型产品。

圆柱形是标准规格,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尺寸是φ2.2mm×5.9mm。

片状电阻器的阻值大小也用色环表示,第一、第二道色环表示有效数字,第三道表示倍乘,但没有误差色环,色环标志数值同普通色环电阻的标志。

片状电阻器使电子产品的集成度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电路的耗电也大为减小,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电阻器的选用

1)根据电路的用途选择不同种类的电阻器

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电子线路(如收音机、普通电视机等)可选用碳膜电阻器;对整机质量和工作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电路可选用金属膜电阻器;对仪器、仪表电路应选用精密电阻器或线绕电阻器,但在高频电路中不能选用线绕电阻器。

2)选择电阻器的额定功率

在一般情况下所选用的电阻器的额定功率要大于在电路中电阻实际消耗功率的两倍左右,以保证电阻器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3)电阻器的误差选择

在一般电路中选用5%~10%的误差即可,在特殊电路中则根据要求选用。

4)电阻器的代用原则

大功率电阻器可代换小功率电阻器,但用于保险的电阻例外;金属膜电阻器可代换碳膜电阻器;固定电阻器与半可调电阻器可相互代替使用。

(6)电位器(可变电阻器)及其选用

1)电位器的分类

按电阻体所用的材料可将电位器分为碳膜电位器(WT)、金属膜电位器(WJ)、有机实心电位器(WS)、玻璃釉电位器(WI)和线绕电位器(WX)等。

一般线绕电位器的误差不大于±10%,非线绕电位器的误差不大于±2%,其阻值、误差和型号均标在电位器的表面。

按电位器的结构可将电位器分成单圈电位器、多圈电位器、单联电位器、双联电位器和多联电位器;开关的形式有旋转式、推拉式、按键式等。

按阻值调节的方式又可分为旋转式和直滑式两种。

①碳膜电位器

主要由马蹄形电阻片和滑动臂构成,其结构简单,阻值随滑动触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碳膜电位器的阻值范围较宽(100Ω~4.7MΩ),工作噪声小、稳定性好、品种多,因此广泛用于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中。

②线绕电位器

由合金电阻丝绕在环状骨架上制成。

其优点是能承受大功率且精度高,电阻的耐热性和耐磨性较好。

其缺点是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较大,影响高频电路的稳定性,故在高频电路中不宜使用。

③直滑式电位器

其外形为长方体,电阻体为板条形,通过滑动触头改变阻值。

直滑式电位器多用于收录机和电视机中,其功率较小,阻值范围为470Ω~2.2MΩ。

④方形电位器

这是一种新型电位器,采用碳精接点,耐磨性好,装有插入式焊片和插入式支架,能直接插入印制电路板,不用另设支架。

常用于电视机的亮度、对比度和色饱和度的调节,阻值范围在470Ω~2.2MΩ,这种电位器属旋转式电位器。

2)电位器的参数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除与电阻器相同之外还有如下参数:

①阻值的变化形式

这是指电位器的阻值随转轴旋转角度的变化关系,可分为线性电位器和非线性电位器。

常用的有直线式、对数式、指数式,分别用X、D、Z来表示。

直线式电位器适用于做分压器,常用于示波器的聚焦和万用表的调零等方面;对数式电位器常用于音调控制和电视机的黑白对比度调节,其特点是先粗调后细调;指数式电位器常用于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的音量控制,其特点是先细调后粗调。

X、D、Z字母符号一般印在电位器上,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②动态噪声

由于电阻体阻值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滑动触点接触电阻的存在,电位器的滑动臂在电阻体上移动时会产生噪声,这种噪声对电子设备的工作将产生不良影响。

3)电位器的选用

①电位器的体积大小和转轴的轴端式样要符合电路的要求。

如经常旋转调整的选用铣平面式;作为电路调试用的可选用带起子槽式等。

②根据用途选择电位器的阻值变化形式。

如分压控制、偏流调整、音量调节等可用直线式电位器;音调控制、对比度调节用对数式电位器。

③电位器在代用时应注意功率不得小于原电位器的功率,阻值可比原来电位器的阻值略大或略小。

(7)电阻(位)器的测试

1)普通电阻器的测试

当电阻的参数标志因某种原因脱落或欲知道其精确阻值时,就需要用一起对电阻的阻值进行测量。

对于常用的碳膜、金属膜电阻器以及线绕电阻器的阻值,可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的电阻档直接测量。

在具体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合理选择量程

先将万用表功能选择置于“Ω”档,由于指针式万用电表的电阻档刻度线是一条非均匀的刻度线,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量程,使被测电阻的指示值尽可能位于刻度线的0刻度到全程2/3的这一段位置上,这样可提高测量的精度。

对于上百千欧的电阻器,则应选用R×10k档来进行测量。

②注意调零

所谓“调零”就是将电表的两只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表盘上的“0Ω”位置上。

“调零”是测量电阻器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而且每换一次量程都必须重新调零一次。

顺便指出,若“调零”旋钮已调到极限位置,但指针仍回不到“0Ω”位置,说明电表内部的电池电压已不足了,应更换新电池后再进行调零和测量。

③读数要准确

在观测被测电阻的阻值读数时,两眼应位于电表指针的正上方(万用表应水平放置),同时注意双手不能同时接触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以免人体电阻的存在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2)热敏电阻器的测试

目前在电路中应用较多的是负温系数热敏电阻。

欲判断热敏电阻器性能的好坏,可在测量其电阻的同时,用手指捏在热敏电阻器上,使其温度升高,或者利用电烙铁对其加热(注意不要让电烙铁接触上电阻)。

若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其性能良好;若不随温度变化或变化很小,说明其性能不好或已损坏。

3)电位器的测试

①主要测试要求

电位器的总阻值要符合标志数值,电位器的中心滑动端与电阻体之间要接触良好,其动噪声和静噪声应尽量小,其开关应动作准确可靠。

②检测方法

先测量电位器的总阻值,即两端片之间的阻值应为标称值,然后再测量它的中心端片与电阻体的接触情况。

将一只表笔接电位器的中心焊接片,另一只表笔接其余两端片中的任意一个,慢慢将其转柄从一个极端位置旋转至另一个极端位置,其阻值则应从零(或标称值)连续变化到标称值(或零)。

在整个旋转过程中,万用表的指针不应有跳动现象。

在电位器转柄的旋转过程中,应感觉平滑,松紧适中,不应有异常响声。

开关接通时,开关两端之间的阻值应为零;开关断开时,其阻值应为无穷大。

2、电容器

电容器(简称电容)是一种能存储电能的元件,其特点是通交流、隔直流、阻低频、通高频,在电路中常用作耦合、旁路、滤波、谐振等用途。

(1)电容器的类型

电容器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可变电容中又有半可变(微调)电容和全可变电容之分。

电容器按材料介质可分为气体介质电容、纸介电容、有机薄膜电容、瓷介电容、云母电容、玻璃釉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

电容器还可分为有极性和无极性电容器。

(2)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法

根据国标GB2470-1995的规定,电容器的产品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含义见表1-7。

示例:

某电容器的标号为:

CJX-250-0.33-±10%,则其含义如下:

C—主称电容;J—材料金属化介质;X—特征小型;250—耐压250V;0.33—标称容量0.33μF;±10%—允许误差±10%。

(3)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容量与允许误差

电容器上标注的电容量值,称为标称容量。

标准单位是法拉(F),另外还有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F=106μF=109nF=1012pF。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其实际容量之差,再除以标称值所得的百分比,就是允许误差。

一般分为八个等级。

误差的标志方法一般有三种:

a)将容量的允许误差直接标志在电容器上。

b)罗马数字Ⅰ、Ⅱ、Ⅲ分别表示±5%、±10%、±20%。

c)用英文字母表示误差等级。

用J、K、M、N分别表示±5%、±10%、±20%、±30%;用D、F、G分别表示±0.5%、±1%、±2%;用P、S、Z分别表示±100~0%、±50~20%、±80~20%。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误差标志方法如下:

a)直标法

在产品的表面上直接标志出产品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指标的方法。

例如在电容器上标志:

33μF、32V。

b)文字符号法

将需要标志的主要参数与技术性能用文字、数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标志在产品的表面上。

采用文字符号法时,将容量的整数部分写在容量单位标志符号前面,小数部分放在单位符号后面。

如:

3.3pF标志为3p3,1000pF标志为1n,6800标志为6n8,2.2μF标志为2μ。

c)数字表示法

体积较小的电容器常用数字标志法。

一般用三位整数,第一位、第二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单位为皮法(pF),但是当第三位数是9时表示10-1。

如:

“243”表示容量为24000pF,而“339”表示容量为33×10-1pF(3.3pF)。

d)色标法

电容器的色标法原则上与电阻器类似,其单位为皮法(pF)。

2)额定耐压

指在规定温度范围下,电容器正常工作时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

固定式电容器的耐压系列值有:

1.6、4、6.3、10、16、25、32*、40、50、63、100、125*、160、250、300*、400、450*、500、1000V等(带*号者只限于电解电容使用)。

耐压值一般直接标在电容器上,但有些电解电容器在正极根部用色点来表示耐压等级,如6.3V用棕色,10V用红色,16V用灰色。

电容器在使用时不允许超过这个耐压值,若超过此值,电容器就可能损坏或被击穿,甚至爆裂。

3)绝缘电阻

指加到电容器上的直流电压和漏电流的比值,又称漏阻。

漏阻越低,漏电流越大,介质耗能越大,电容器的性能就差,寿命也越短。

(4)常见电容器介绍

固定电容器有下列几种类型:

1)纸介电容器(CZ型)

纸介电容器的电极用铝箔或锡箔做成,绝缘介质用浸过蜡的纸相迭后卷成圆柱体密封而成。

其特点是容量大、构造简单、成本低,但热稳定性差、损耗大、易吸湿,适用于在低频电路中用做旁路电容和隔直电容。

金属纸介电容器(CJ型)的两层电极是将金属蒸发后沾积在纸上形成的金属薄膜,其体积小,特点是被高压击穿后有自愈作用。

2)有机薄膜电容器(CB或CL型)

用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碳酸脂或涤纶等有机薄膜代替纸介,以铝箔或在薄膜上蒸发金属薄膜作电极卷绕封装而成。

其特点是体积小、耐压高、损耗小、绝缘电阻大、稳定性好,但是温度系数较大。

适于用在高压电路、谐振回路、滤波电路中。

3)瓷介电容器(CC型)

瓷介电容器是以陶瓷材料作介质,在介质表面上烧渗银层作电极,有管状和圆片状。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绝缘性能好、稳定性较高、介质损耗小、固有电感小、耐热性好。

但其机械强度低、容量不大。

适用于在高频高压电路中和温度补偿电路中。

4)云母电容器(CY型)

以云母为介质,上面喷覆银层或用金属箔作电极后封装而成。

其特点是绝缘性好、耐高温、介质损耗极小、固有电感小,因此其工作频率高、稳定性好、工作耐压高,应用广泛。

适于用在高频电路中和高压设备中。

5)玻璃釉电容器(CI型)

用玻璃釉粉加工成的薄片作为介质,其特点是介电常数大,体积也比同容量的瓷片电容器小,损耗更小。

与云母和瓷介电容器相比,它更适用于在高温下工作,广泛用于小型电子仪器中的交直流电路、高频电路和脉冲电路中。

6)电解电容器

以附着在金属极板上的氧化膜层作介质,阳极金属极片一般为铝、钽、铌、钛等,阴极是填充的电解液(液体、半液体、胶状),且有修补氧化膜的作用。

氧化膜具有单向导电性和较高的介质强度,所以电解电容为有极性电容。

新出厂的电解电容其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在电容器的表面上还印有负极标志。

电解电容在使用中一旦极性接反,则通过其内部的电流过大,导致其过热击穿,温度升高产生的气体会引起电容器外壳爆裂。

电解电容器的优点是其容量大,在短时间过压击穿后,能自动修补氧化膜并恢复绝缘。

其缺点是误差大、体积大,有极性要求,并且其容量随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稳定性差,绝缘性能低,工作电压不高,寿命较短,长期不用时易变质。

电解电容器适用于在整流电路中进行滤波、电源去耦、放大器中的耦合和旁路等。

(5)可变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有下列几种类型:

1)空气可变电容器

这种电容器以空气为介质,用一组固定的定片和一组可旋转的动片(两组金属片)为电极,两组金属片互相绝缘。

动片和定片的组数分为单连、双连、多连等。

其特点是稳定性高、损耗小、精确度高,但体积大。

常用于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中。

2)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

这种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之间用云母或塑料薄膜作为介质,外面加以封装。

由于动片和定片之间距离极近,因此在相同的容量下,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比空气电容器的体积小,重量也轻。

常用的薄膜介质密封单联和双联电容器在便携式收音机广泛使用。

3)调电容器

微调电容器有云母、瓷介和瓷介拉线等几种类型,其容量的调节范围极小,一般仅为几pF~几十pF,常用于在电路中作补偿和校正等。

(6)新型电容器

1)片状电容器

片状电容是一种新器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片状陶瓷电容

片状陶瓷电容是片状电容器中产量最大的一种,有3216型和3215型两种(定义见片状电阻)。

片状陶瓷电容的容量范围宽(1~47800pF),耐压为25V、50V,常用于混合集成电路和电子手表电路中。

2)片状钽电容

片状钽电容的体积小、容量大。

其正极使用钽棒并露出一部分,另一端是负极。

片状钽电容容量范围为0.1~100μF,其耐压值常用的是16V和35V。

它广泛应用在台式计算机、手机、数码照相机和精密电子仪器等电路中。

3)独石电容

它是以碳酸钡为主材料烧结而成的一种瓷介电容器,其容量比一般瓷介电容大(10pF~10μF),且具有体积小、耐高温、绝缘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独石电容不仅可替代云母电容和纸介电容器,还取代了某些钽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小型和超小型电子设备,如用在液晶手表和微型仪器中。

(7)电容器的选用

1)不同电路应选用不同种类的电容器

在电源滤波和退耦电路中应选用电解电容;在高频电路和高压电路中应选用瓷介和云母电容;在谐振电路中可选用云母、陶瓷和有机薄膜等电容器;用作隔直时可选用纸介、涤纶、云母、电解等电容器;用在谐振回路时可选用空气或小型密封可变电容器。

2)耐压选择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高于其实际工作电压的10%~20%,以确保电容器不被击穿损坏。

3)允许误差的选择

在业余制作电路时一般不考虑电容的允许误差;对于用在振荡和延时电路中的电容器,其允许误差应尽可能小(一般小于5%);在低频耦合电路中的电容误差可以稍大一些(一般为10%~20%)。

4)电容器的代用

电容器在代用时要与原电容器的容量基本相同(对于旁路和耦合电容,容量可比原电容大一些);耐压值要不低于原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在高频电路中,电容器的代换一定要考虑其频率特性应满足电路的频率要求。

(8)电容器的测试

对电容器进行性能检查,应视型号和容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1)电解电容器的测试

对电解电容器的性能测量,最主要的是容量和漏电流的测量。

对正、负极标志脱落的电容器,还应进行极性判别。

用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时,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电阻的方法来估测。

万用表的黑表笔应接电容器的“+”极,红表笔接电容器的“-”极,此时表针迅速向右摆动,然后慢慢退回,待指针不动时其指示的电阻值越大表示电容器的漏电流越小;若指针根本不向右摆,说明电容器内部已断路或电解质已干涸而失去容量。

用上述方法还可以鉴别电容器的正、负极。

对失掉正、负极标志的电解电容器,或先假定某极为“+”,让其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个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同时观察并记住表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将电容放电后,把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上述测量。

哪一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摆动幅度较小,说明该次对其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