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315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docx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

部编教材的特点及追求

三里畈中学何琳

一、教材特点

1、更加科学的单元结构体例

部编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

全套教材6册,每册6单元,由若干内容不同的板块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

阅读部分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培养写作一般性文章和应用类文章的能力。

各单元相机安排内容还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语文知识(补白)等内容,确保了语文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识字写字”内容随文以“读读写写”方式安排)

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显著特点: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双线”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

“人文主题”是指课文选择大致按照内容类型进行单元组合,形成以人文教育为抓手的单元学习核心。

如“四季美景”“挚爱亲情”“修身正己”“人生之舟”等。

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新教材力求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教科书体系。

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的训练,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如七年级,阅读方法方面强调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阅读能力方面,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如品味语句、梳理内容、概括中心等,大致按照先易后难顺序排布,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

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继续坚持“双线”构建单元。

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的阅读。

八、九年级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三位一体”的阅读“路径”设计

新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设计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自读课文

每册教材都安排有课外阅读(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材进行这样的设计,力图改变以下三种状况:

强调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精读、略读不分,几乎全都讲成精读课的状况;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改变过于强调单篇阅读的状况,更好地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改变现在普遍读书太少的状况。

(1)两类课文:

教读和自读

阅读部分,每单元一般4篇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以前为“精读”和“略读”,“讲读”和“自读”)两种类型,强调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

◎两类课文设置不同的助读系统,加大了教学的区分力度,显示教学差异。

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等构成。

助读的“指令性”强,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目的性更明确。

“预习”兼有助读和作业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的经验、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两个层次练习,体现思维的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内化为语文素养。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注释”“旁批(不是所有的自读课文都有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等组成。

自读课文的“助读”重在“提示”,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

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

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

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名著导读

根据课标的要求,每册安排阅读2部名著,推荐阅读4部名著,全套教材共设置名著阅读36部。

名著阅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内阅读课文配合。

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名著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意在解决如何读好一本书或某一类书的问题,不断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名著简介

读书方法指导

专题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或自己另设专题,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探究)

精彩选篇

自主阅读推荐

3、选文有讲究,删增有方略

第一,选文有讲究(四个标准)

经典性:

所选课文大部分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有定评的作品,包括哪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

多样性:

以现代文为主,精选古代诗文;国内为主,外国作品也占一定比例;三大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作品为主,选入一些科普文、新闻报道、应用文以及非连续性文本等。

适合教学:

能发挥作为载体功能,适合学生“这阶段”的语文学习。

兼顾时代性:

呼应时代热点(邓稼先、闻一多、《植树的牧羊人》)

呼应阅读需求(《动物笑谈》《带上你的眼睛》《基地》《哈姆雷特与死亡圣器》等)

第二,删增有方

◎课文总量减少(显性的)

(课文由原来的每册30篇减到24篇,每单元4篇)

◎阅读总量增加(隐性的)

(以七上册为例,课后要求或推荐阅读的有:

《泰戈尔诗选》《繁星》《春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忆读书》(冰心)《书癖》(冯亦代)《书的抒情》(柯灵)《论语》(找成语)(课外阅读一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课外阅读夏丏尊、靳以的一组有关猫的文章)《所罗门王的指环》;指定阅读名著有《朝花夕拾》《西游记》,推荐的有《城南旧事》《湘西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

(2006版人教七上册课后要求阅读文章三篇;推荐阅读名著三部:

《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

◎传统文化教育篇目增加(古诗文)

教材加大古诗文的比重。

七至九年级全套教材共安排古诗84首,古文41篇,约占总篇目的52.5%;选文涉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经典作品。

七年级采用文白混编的形式;八年级以后,增加阅读量,每册集中安排两个单元。

每册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4首。

除此之外,全套教材共推荐阅读古典名著7部,其中指定阅读3部(《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自主阅读4部(《镜花缘》《世说新语》《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

◎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增加

革命教育课文选文有所增加,新增了《纪念白求恩》《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最后一次演讲》《我爱这土地》等;

名著推荐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创业史》《长征》

(思考:

一减三增为哪般?

4、“写作”更贴近学生

新教材的写作专题,尽量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配合,又尽可能自成体系,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逐步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及游记、书信、小传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

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二是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

第一:

各单元写作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

第二:

写作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激趣”,重“体验”

一是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专题,比如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本身就是一节“激趣”课;

二是写作指导中穿插一些小活动,激发写作的灵感。

如七上第六单元引导学生进行“伞”的联想;

三是注意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

第三:

写作实践注重给学生“搭梯子”“垫底子”

每个单元的“写作实践”均设计有3个实践活动,第一个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实践小活动”,类似写作热身,利于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七上册:

第一、三单元“片段写作”;第二单元“给一小段话添枝加叶”;第四单元“列提纲”;第五单元“依据素材找角度”;第六单元“故事接龙”。

每课的“写作实践”都设计有“提示”,旨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并提出写作建议。

5、“综合性学习”内容要求平实,过程设计真实,活动形式有创新

第一,内容要求平实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新教材包含三个序列:

(1)“传统文化”序列:

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如七上“有朋自远方来”,七下“天下国家”,围绕“朋友”“家国”等关键词设计专题,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古代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觉传承。

(2)“语文生活”序列:

第一类:

组织开展语文活动,如采访、朗诵、演讲等。

七年级上册“文学部落”专题,指导学生组织文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布置文学角,并创立班刊。

第二类:

“读—写一体”化的语文综合探究活动(八、九年级设置)。

基本设计思路是:

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

(2)“综合实践”序列:

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核心,指导学生综合处理各类文本,从中获取并筛选关键信息,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七上“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引导学生阅读所附资料,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自己读书状况等,促进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第二,过程设计真实

一是总量减少,能够落实;

二是活动过程的设计操作性强,可以落实。

第三、丰富了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读——写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八、九年级设置4个“活动探究”单元,涉及新闻、演讲、诗歌、戏剧四种文体),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路径和方式,是一大突破。

这类活动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

6、构建较为完备的知识系列

◎有6个知识呈现渠道:

1、每个单元的导语,提示本单元学习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

2、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有一二是按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的;

3、每个单元都有若干“补白”,联系课文实际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

4、“综合性学习”中穿插介绍口语交际等知识;

5、每单元的“写作”中介绍相应的写作知识;

6、“名著阅读”中介绍相应的阅读方法、名作名家等知识。

●以写作知识为例:

陈述性知识(文体知识、体裁知识)

程序性知识(审题、立意、选材、布局……)

策略性知识(作文准备、调节、修正等)

认知层面的知识(观察、体验、感受、判断事物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作文自觉……)

7、着力构建强有力的“助学”系统

是教材,更是“学材”;

是教本,更是“学本”。

◎“助学”系统:

阅读“助学”:

单元提示、预习(阅读提示)、注释、旁批、思考探究、积累拓展;古诗词诵读内容解说;名著阅读的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活动建议。

写作“助学”:

小活动设置,写作实践中的“提示”。

综合性学习“助学”:

相关知识介绍,活动过程设计,内容链接。

教材“补白”:

语法修辞、文化知识等介绍。

◎如何“助学”:

知识“助学”;方法“助学”;

路径“助学”;兴趣“助学”。

二、价值追求

1、实现立德树人

两个核心点:

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教育

实现方式:

有机渗透

润物无声

(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诸多方面。

2、养成语文素养

◎怎么养成?

(1)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征;

(2)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3)充分体现“生本”理念(“教”“学”一体,以“学”为要)

高举育人旗帜,引导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实现语文育人(有德),育语文人(有能)。

●不做极端的功利主义者

●不做极端的形式主义者

●语文学习之路要走“宽”

语文学习之路要走“长”

语文学习之路要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