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831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

广州亚运城市政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组织设计SZ1标合同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1.编制依据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受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没有严格按规范进行选料与施工是当前的主要原因。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我公司相关规定编制本方案,力求在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和用量、施工工艺和工序的基础上,精心施工,以消除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的影响。

2.工程概况

广州亚运城市政工程项目[道路(含综合管沟)、桥梁、排水工程]是广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

我标段为广州亚运城市政工程项目[道路(含综合管沟)、桥梁、排水工程]标段一。

主要工程量包括软基处理工程(水泥搅拌桩工程和袋装沙井工程)、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包括7#桥和13#桥)、综合管沟工程、排水工程、临时道路工程和一些附属设施工程。

隐蔽工程工序较多,施工过程中如不注意施工质量,很容易造成工程病害,影响工程的寿命和使用效果。

3.水泥搅拌桩工程常见病患及防治措施

水泥搅拌桩工程是华南地区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的施工工艺,施工简便,节约资金。

水泥搅拌桩施工是采用搅拌桩机在对地下淤泥层进行搅拌的同时将水泥浆掺杂在其中,降低淤泥层中含水率,提高其塑性;同时水泥固结以后大大提高了桩体自身强度,对软基处理效果非常理想。

但由于整个施工过程都是由搅拌桩机地下完成,施工人员单凭肉眼根本无法了解地下施工质量情况,因此,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控制水泥质量、用量,控制水泥搅拌桩长度和施工喷搅次数和速率。

通过对以上几点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基本上可以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避免质量病患隐埋地下。

水泥搅拌桩常见质量病患有以下几点:

3.1水泥质量不过关,即水泥标号达不到设计要求

产生原因:

材料采购人员对进场水泥自检不严格,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场;水泥存放过程中受潮,水化,产生板结,施工人员没有注意并将水泥用到搅拌桩施工中;施工用水不清洁,杂质含量大;水泥用量不足等原因。

预防措施:

选择正规水泥厂家,加强对进场水泥的检验,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每批进场水泥进行报验,取样送检;加强对水泥存放的管理,采取有效防潮防雨措施,设置水泥存放仓库,底层设防潮草毡,控制水泥存放时间,做到先到先用;施工用水采用清洁水源;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通过在原材料质量上的严格控制,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2水泥搅拌桩桩长不够

产生于原因:

搅拌桩机计量仪表有偏差;施工人员人为因素。

预防措施:

定期对桩机仪表进行校对,不合格仪表及时更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定防范措施。

4.袋装沙井工程常见病患及防治措施

4.1袋装沙井用沙杂质较多,排水能力差。

产生原因:

进场原材料不合格;对原材料存放管理不当。

预防措施

选用正规厂家原材料,加强对原材料的进场取样检验;原材料堆放场地硬化,做好防雨防污染措施。

4.2袋装沙井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产生于原因:

袋装沙井桩机计量仪表有偏差;施工人员人为因素。

预防措施:

定期对桩机仪表进行校对,不合格仪表及时更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定防范措施。

5.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常见病患有以下几点:

5.1路基失稳,造成路面沉陷

产生原因:

由于淤泥和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粘土为主构成的软土具有较高的天然含水率,大的孔隙比、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软土路基的主要破坏特征是路基的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

预防措施:

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对部分处理不到位路段采取换填、挤密、排水固结等工法进行处理。

5.2路基弹簧,无法压实

产生原因:

由于路基岩土中含水率过高,超出土质最佳含水率范围,造成路基无法压实,产生局部弹簧现象。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路基土质中的含水率,对含水过高的土料进行换填。

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

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

遇雨浸湿的土,要经晾晒或换土。

6.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有钻孔质量事故和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事故和现浇梁体开裂质量病患等。

6.1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

常见的钻孔质量事故有

6.1.1扩孔和塌孔

产生原因:

钻孔过程中对钻机控制不规范,钻孔内水头达不到规范要求。

预防措施:

控制进尺速度、选用适用护壁泥浆、保证孔内必要水头、避免触及和冲刷孔壁等。

6.1.2钻孔偏斜

产生原因:

钻头受力不均匀,扩孔处钻头摆向一方,钻杆弯曲、接头不正,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移位。

预防措施:

检查钻头受力情况,做好记录,钻机进场前必须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钻孔前对钻杆、接头进行校正,钻机底座安置要水平、牢固。

6.1.3钻孔漏浆

产生原因:

泥浆含水率过高,护筒制作埋置不合格,水头过高等原因。

预防措施:

控制泥浆含水率,护筒制作、埋置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护筒内水头高度。

6.2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事故

6.2.1导管进水

产生原因:

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导管底口距孔底间距过大,导管接头不严,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

预防措施:

备够足量的混凝土,精确测量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导管插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2000mm,控制导管提升速度。

6.2.2卡管

产生原因:

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机械故障或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形成初凝。

预防措施:

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粗骨料用量在设计范围内,检修机械时及时将导管内混凝土冲刷干净。

6.2.3塌孔

产生原因:

护筒底角漏水。

预防措施:

保持或加大筒内水头,钻孔周边不能放置重物或受到机械振动等。

6.2.4灌桩短头

产生原因:

灌注结束时浆渣过稠造成误测,孔壁塌方未及时察觉。

预防措施:

灌注过程中随时注意是否有塌孔现象,发生塌孔及时处理。

测深锤重力规定值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取值。

灌注将近结束时加清水稀释泥浆并掏出沉淀泥土。

采用热敏电阻仪或感应探头测探仪。

6.2.5桩身加泥

产生原因:

以上几点常见事故经常会引发灌注桩桩身加泥的质量事故,或由于清孔不彻底,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发生初凝等。

预防措施:

加强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管理,添加缓凝剂调整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

6.2.6现浇梁混凝土开裂

产生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混凝土中粗集料含量过高,水泥用量不规范,混凝土添加剂用量不规范,混凝土浇筑分块、分层不合理,混凝土浇筑后保温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

选用合格的混凝土生产厂家,对进场的混凝土进行抽检,测量其塌落度、含水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混凝土浇筑时要合理科学的进行分层、分块,浇筑完成后要做好保温措施。

7.综合管沟工程

7.1基坑塌方

产生原因:

对基坑的支护不符合设计要求,如钢板桩未经验算而选用型号错误,横撑强度、刚度、数量、密度等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

基坑开挖、支护选材和支护方式严格按照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开挖过程中施工机械不得碰撞支撑。

7.2管沟底标高不符合要求

产生原因:

基槽开挖时测量不及时,开挖至基槽底部时仍采用机械开挖,基槽底部淤泥反涌。

预防措施:

基坑开挖时要及时测量,控制每次开挖深度,距基坑底部20cm时要采用人工开挖。

基坑支护选用符合要求的钢板桩支撑,防止基坑底部淤泥的反涌。

7.3管沟浇筑混凝土开裂

产生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混凝土中粗集料含量过高,水泥用量不规范,混凝土添加剂用量不规范,混凝土浇筑分块、分层不合理,混凝土浇筑后保温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

选用合格的混凝土生产厂家,对进场的混凝土进行抽检,测量其塌落度、含水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混凝土浇筑时要合理科学的进行分层、分块,浇筑完成后要做好保温措施。

8.排水工程

8.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不可见地下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预防措施:

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8.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防治措施:

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8.3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井内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防治措施:

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8.4回填土沉陷

产生原因:

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预防与处治措施:

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械。

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

控制填料含水量

9.结语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综合管沟工程、桥梁桩基础工程和排水工程均属隐蔽工程。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工序交接检查和验收工作,通过对以上几点质量通病采取合理有力的控制措施,避免质量病患隐埋地下,做到工程质量合格率100%,顺利实现创优目标。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亚运城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8年6月6日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