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工作人员规范.docx
《医技工作人员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技工作人员规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技工作人员规范
超声波体检操作规程
一、体检医师:
1、必须具备超声波诊断医师任职资格,从事超声检查工作在五年以上。
2、操作彩超的医师,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本专业“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
3、无重大职业过失。
二、体检过程中应严格按规范操作,检查做到认真仔细。
对各脏器的检查,要进行必要的纵向、横向、斜向扫查,做到无遗漏。
进行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腹卧位检查时,必须严格做到“不能简化体位”,要充分暴露所查脏器体表位置。
三、当发现有可疑病变时,要询问病史、既往史,结合临床做出初步诊断,对重要病例有条件时要进行图像记录,提出合理建议,并进行追访。
四、普通健康体检的B超基本检查,至少包括肝、胆、胰、脾、双肾,不能任意减少。
五、经阴道查妇科B超要做到:
1、必须询问有否婚史及性生活史,以防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做到每位受检者使用一张一次性妇科垫,操作者右手戴一次性手套,探头上必须罩上一次性安全套。
六、经直肠查前列腺B超要做到:
1、手法轻柔,避免对受检者肛周造成损伤。
2、探头要套双层安全套,以防安全套破裂,造成交叉感染。
七、体检医师每周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除尘,检查室要做到通风、防潮。
常规心电图操作规程
为了获得质量合格的心电图,除了心电图机性能必须合格以外,还要求环境符合条件,受检者的配合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一、环境要求
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
2、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
3、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
4、诊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床的一侧靠墙,则必须确定墙内无电线穿过。
二、准备工作
1、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1、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2、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
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用棉签或毛笔沾生理盐水或酒精甚至于用自来水代替导电膏,因为用这种方法处理皮肤,皮肤和电极之间的接触阻抗较大,极化电位也很不稳定,容易引起基线漂移或其它伪差,尤其是皮肤干燥或皮脂较多者,伪差更为严重,
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附图)。
必要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四、描记心电图
1、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
若使用热笔式的记录纸,其热敏感性和储存性应符合标准。
单通道记录纸的可记录范围不窄于40mm。
2、在记录纸上注明日期、姓名,并标明导联。
3、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和胸前导联的V1-V6共12个导联。
4、不论使用哪一种机型的心电图机,为了减少心电图波形失真,应该尽量不使用交流电滤波或“肌滤波”。
5、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要先打标准电压,每次切换导联后,必须等到基线稳定后再启动记录纸,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3~4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即需记录4~5个QRS综合波)。
6、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作出处理:
①如果发现某个胸壁导联有无法解释的异常T或U波时,则应检查相应的胸壁电极是否松动脱落,若该电极固定良好而部位恰好在心尖搏动最强处,则可重新处理该处皮肤或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极,若仍无效。
则可试将电极的位置稍微偏移一些,此时若波形变为完全正常,则可认为这种异常的T波或U波是由于心脏冲撞胸壁,使电极的极化电位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伪差。
②如果发现Ⅲ和/或aVF导联的Q波较深,则应在深吸气后屏住气时,立即重复描记这些导联的心电图。
若此时Q波明显变浅或消失,则可考虑横膈抬高所致,反之若Q波仍较深而宽,则不能除外下壁心肌梗塞。
③如发现心率>60次/分而PR>0.22s者,则应取坐位时再记录几个肢体导联心电图,以便确定是否有房室阻滞。
五、心电图机的维护
1、每天作完心电图后必须洗净电极。
用铜合金制成的电极,如发现有锈斑,可用细砂纸擦掉后,再用生理盐水浸泡一夜,使电极表面形成电化性能稳定的薄膜,镀银的电极用水洗净即可,使用时应避免擦伤镀银层。
2、导联电缆的芯线或屏蔽层容易损坏,尤其是靠近两端的插头处,因此使用时切忌用力牵拉或扭转,收藏时应盘成直径较大的圆盘,或悬挂放置,避免扭转或锐角折叠。
3、交直流两用的心电图机,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充电,以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4、心电图主机应避免高温、日晒、受潮、尘土或撞击,盖好防尘罩。
5、由医疗仪器维修部门定期检测心电图机的性能。
热笔记录式心电图,应根据记录纸的热敏感性和走纸速度而调整热笔的压力和温度。
健康体检X线检查的质控要求
一、设备、设施:
1、固定室内X线检查机房防护合格,透视操作位及候检位的散、漏射线水平应小于0.5微戈瑞/时;流动X射线检查车车厢周围距任何表面5厘米处散漏射线应不大于4微戈瑞/时,透视操作位及候检位的散、漏射线水平应不大于1微戈瑞/时,摄影操作们的散漏射线水平应不大于40微戈瑞/时。
2、透视空间分辨率应不小于1.2线对/毫米,密度分辨率应不大于3毫米(对比度2.5%),受检者皮肤入射剂量率应不大于25毫戈瑞/分,图像亮度鉴别等级应为8级。
3、摄影空间分辨率应不小于2.5线对/毫米,对比灵敏度应不大于1.5%,80千伏半值层不小于2.3毫米铝,光野、照射野可调,光野、照射野一致性偏差不大于焦片距的2%。
4、检查室(间)内应配备有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5、X线检查设备设施所有单位应持有北京市卫生局发放“放射工作许可证”。
二、人员:
1、X线透视、摄影操作人员应是五年以上放射工作经历、无重大职业过失,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放射科职业医技师。
、
2、诊断、读片医师应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放射诊断专业职称。
3、受聘退休、离职医技师应按照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三、质控计划:
1、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考核记录。
2、设备验收检测,状态检测(每年至少一次),稳定性检测(每月重点项目检查检测记录),委托验收、状态检测报告应存档备查。
3、废片原因分析、漏诊、误诊原因分析与处理记录。
体检中心检验(科、室)操作程序
一、基本条件:
1、工作环境、设备条件应达到《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评估标准》的要求。
2、室内各专业设置合理,符合院内感染管理要求。
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达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原始记录)。
3、室内温、湿度达到所用设备的要求。
4、根据各单位所开展的项目编写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
项目名称、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质量控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临床意义),并适用于操作。
5、应用的设备、试剂应有国家许可的证明文件(许可证、注册证、经销证)。
试剂存放应符合要求。
使用仪器定期效准。
6、实验前(中)应做各种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
参加部(市)级室间质评。
外送项目应有对方的检测质量保证证明文件。
7、从事检验的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
二、实验前准备:
1、查看并记录当日:
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冰箱的温度;试剂的使用期限(按要求存放在相应的冰箱中)。
2、根据各单位设备要求及开展的项目,正确采集相应的样品。
3、血常规:
采血后2小时内完成。
尿常规:
留取标本后1小时内完成。
便常规:
留取标本后1小时内完成。
生化项目:
2-8度冰箱,24小时内完成(血清)。
免疫项目:
2-8度冰箱,48小时内完成(血清)。
4、填写:
标本接收(采集)、拒收记录(包括:
数量、状态、时间、接受人)。
三、实验中测定:
1、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做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
记录原始结果存档。
(1、通过—运行;2、失控—寻找原因—通过—运行;3、失控—寻找原因—不通过—停机—求助)
2、输入(记录)各种检测信息。
3、按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四、实验后分析:
1、输出(计算)结果,审核后无误,即可发放。
(报告应有;检验人员签字、审核人员签字、检验项目的中英文对照、正常参考值范围)。
2、横、纵项审核,有疑问—复查—沟通—记录。
3、所有原始资料备份(记录)、存档备查。
内科体检操作规程
一、内科检查项目
问诊:
患病史、家族史、个人史、不适症状
查体:
血压、一般检查、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二、问诊:
1、患病史:
有无已经正规医院确诊的疾病,如有,目前用药治疗情况及效果如何。
2、家族史:
有无遗传性疾病、传染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家族史。
3、个人史:
工作性质,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
4、重点症状询问:
有无阵发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眩晕、晕厥、明显消瘦、大便异形、黑便血便、腹泻、干咳、咳血、烦躁易怒、尿频、尿急、尿痛、低烧,等等。
三、血压测量:
1、仪器:
水银柱式血压计,每年要经计量部门检测合格。
测压前,需核正零点,检查是否漏气。
2、环境:
室内安静明亮,理想室温21摄氏度左右,有休息座位。
3、测量前注意事项:
①嘱受检者至少休息5-10分钟,精神放松,排空膀胱,不饮酒、茶、咖啡等饮料,前15分钟不吸烟,避免在过冷过热环境中呆太长时间。
②高血压患者已规律服药者,还按规律服药不必停,测得的血压提示药物控制下的血压状态。
4、血压测量操作规程:
①受检者取坐位,双足平放在地面上,右臂放在桌面上,臂下放棉垫支撑,手掌向上。
②血压计平放于心脏水平。
袖带要平整缚于右上臂,下缘在肘窝上2.5厘米处,不可过紧或过松,使气带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部位,然后将听诊器膜式听头放在肱动脉部位,但不与袖带或皮管接触,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否则影响声音。
③最高充气压:
脉搏音消失后再充20-30mmHg。
放气速度2mmHg/s。
脉搏音消失后再听20mmHg左右,以肯定声音消失。
④血压读数:
取水银液面顶端,平视刻度上值,只能为偶数。
⑤间隔40秒左右,反复测量二次,取其平均值。
每次测量前必须放气充分。
四、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是对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其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有时配合触诊。
在健康体检中,一般检查包含的内容有:
发育体型、营养状态、语调语态、面容表情、皮肤毛发等。
综合评判后,如有明显异常,应写在体检表内科建议栏内。
五、肺部检查
1、受检者取仰卧位,必要时配合坐位检查。
2、望诊:
胸廓有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是否对称,注意呼吸节律与频率。
3、听诊:
由上而下,两侧对称部位比较,注意呼吸音的强弱,有无异常呼吸音、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如有异常呼吸音、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应详细描述具体部位、性质。
4、必要时配合触诊、叩诊。
六、心脏检查:
望诊:
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以及有无异常搏动。
1、触诊:
检查有无震颤、有无心包摩擦感。
2、叩诊:
按先左后右、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心界的叩诊,目测即可。
3、听诊:
按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的顺序进行。
听诊的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磨擦音。
4、心率:
心律匀齐时最少数15秒;心律不齐时最少数60秒。
5、心律:
如有早搏应记录每分钟几次,如心律紊乱无规律应结合心电图予以记录。
6、心音:
注意有无异常心音,若有应详细描述。
7、杂音:
如有杂音应详细描述具体听诊区、分期、性质、传导否、传导方向。
七、腹部检查:
1、采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自然呼吸。
2、望诊:
观察腹部有无隆起,包块,腹壁静脉曲张等。
3、触诊:
检查一般从左下腹开始,按“S”形顺序,由浅入深,分别触诊腹部九个区,注意腹壁的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以及包块等。
肝脏触诊:
一般在右锁骨中线上由脐平开始深触诊,嘱受检者深呼吸,当呼气时,指端压向深部;吸气时,施压的指端于原位向肋缘方向触探,如此自下而上,顺序上移,如肝脏增大或下移,右手指腹即可触到肝下缘。
随后还要在剑突下触诊。
最后触感肝脏的硬度,有否结节、压痛、搏动等。
脾脏触诊:
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多用双手触诊法。
左手掌置于受检者左腰部7-10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腹部,与肋弓成垂直方向,随受检者的深呼吸,有节奏地逐渐由下向上接近左肋弓,进行脾脏触诊。
如脾脏增大明显,应按三线测量。
八、神经系统检查:
针对受检者的特殊身体状况,可增加相应的神经系统检查,本操作规程不做具体项目规定,神经系统检查方法,以《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为指导。
外科体检操作规程
一、体检项目:
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营养情况)、甲状腺、浅表淋巴结、乳腺、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肛诊、其它
二、检查方法:
(一)明确记录被检者曾经做过何种手术或外伤史的名称及发生的时间。
(二)一般情况:
1、身高(m)、体重(kg)、体检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²
偏瘦:
<18.5
健康:
18.5−25
超重:
25−30
肥胖:
30−40
严重肥胖:
>40
2、营养状况:
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达情况综合判断:
良好、中等及不良。
(三)甲状腺检查
1、视诊:
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期可略增大,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可见肿大甲状腺随吞咽上下运动,注意其大小、形状及对称性。
2、触诊:
医师立于被检者背后,双手拇指放在其颈后,用其他手指从甲状腺软骨向两侧触摸;也可站在病人面前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状软骨两旁触诊;同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
注意其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情况(光滑或有结节感)、压痛及有无震颤等。
甲状腺肿大程度判定:
Ⅰ度:
甲状腺可触及,直径3cm以内。
Ⅱ度:
甲状腺在吞咽时,视诊和触诊均可发现,直径3-5cm。
Ⅲ度:
甲状腺在不作吞咽动作时也能发现,直径5-7cm。
Ⅳ度:
甲状腺肿大甚明显,颈部外型已有改变,直径7-9cm。
Ⅴ度:
甲状腺肿大极明显,直径超过9cm,多伴有结节。
3、听诊:
注意有无血管杂音。
(四)淋巴结检查
1、检查部位: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区、颈前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处。
2、检查内容:
淋巴节有无肿大、肿大的部位、大小程度、数目、硬度、疼痛、活动度、有无粘连融合,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及溃疡或瘘管等。
(五)乳腺检查:
1、检查体位:
检查时可取坐位或卧位。
2、视诊:
注意乳腺轮廓是否对称。
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有无内陷、隆起、溢液或糜烂,皮肤有无破溃、色素或桔皮样。
3、触诊:
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腺上,轻施压力,由左乳腺外侧上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摸,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乳腺。
触诊检查应包括乳腺外上、外下、内下和内上(含乳腺的腋窝伸展部)四个象限。
注意有无肿块或结节,以及肿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触痛、移动度,有无波动或囊性感及肿块与皮肤的关系。
然后检查乳头及乳晕,并以手指轻压乳晕周围,注意有无溢液及溢液的性质(血性、黄色或血色液体或脓汁等)。
4、男性应观察其乳腺发育情况,触诊注意有无异常肿物。
(六)脊柱检查:
被检者需充分暴露背部,分别进行立位、坐位、蹲位及卧位的检查;检查脊柱运动时,应小心缓慢,严禁急速或剧烈的运动检查。
1、脊柱弯曲度:
正常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颈段稍向前凸;腰段明显前凸;胸段稍向后凸;骶椎则有较大的后凸。
直立时,正常脊柱无侧弯;病理时可出现后凸、前凸、及侧凸。
2、脊柱运动度:
颈、腰段活动度大,胸椎的活动度极小,骶椎几乎不活动。
正常时颈段可前屈后伸各45,左右侧弯45,旋转60。
腰段在臀部固定的条件下可前屈45,后伸35,左右侧弯30,旋转45。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直接叩击法:
用手或叩诊垂叩击检查部位有无疼痛。
间接叩击法:
被检查者端坐,检查医师用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头顶,以右手半握拳叩击左手背,观察被检查者有无疼痛。
正常人脊柱无叩击痛。
(七)四肢关节:
检查方式:
以视诊、触诊为主,辅以必要的叩击。
1、关节及四肢形态:
检查时应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
检查四肢及各部位关节及有无畸形或形状改变,有无红、肿、热、痛、结节等。
2、关节及四肢运动功能:
主要观察姿势、步态及肢体活动情况,确定有无功能障碍。
3、其他方面:
尚应检查肢体有无水肿,有无静脉曲张,有无色素沉着或溃疡。
(八)泌尿生殖器检查
此项检查主要是对男性生殖器的检查,女性生殖器的检查列入妇科。
男性生殖器检查主要依靠视诊、触诊。
检查时,应注意阴茎和睾丸的大小、形状,有无畸形、包皮过长、包茎、外尿道口狭窄,有无红肿、分泌物、炎症、溃疡、瘢痕或新生物,有无腹沟淋巴结肿大、疝及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附睾结节、阴囊湿疹,股癣或性病等。
精索静脉曲张的判定:
轻度:
阴囊外观正常,拉紧阴囊皮肤时,可见阴囊内有少数静脉曲张。
腹压增加时,静脉无明显增粗,触诊静脉壁柔软。
中度:
未拉紧阴囊皮肤,即见静脉曲张。
腹压增加时,稍增粗,触诊静脉壁柔软,迂曲、稍膨胀。
重度:
未拉紧阴囊皮肤时,即可见阴囊内静脉成团状迂曲、怒张,触诊静脉壁粗硬、肥厚或伴有睾丸萎缩。
(九)肛诊:
包括肛门视诊,直肠指诊。
肛门视诊:
一般取左侧卧位,检查者以两手拇指将两侧臀部轻轻分开,观察有无肛门闭锁、狭窄、外伤、感染、肛门裂、肛门瘘、直肠脱垂及痔疮。
直肠指诊:
检查体位:
膝胸位或左侧卧位。
检查时,嘱被检者保持肌肉松弛,避免肛门括约肌紧张。
检查者食指带指套并涂以润滑剂,在被检者深呼吸时缓慢插入肛门内进行检查。
指诊完毕,医师应查看指套有无血性或脓性分泌物,必要时做涂片镜检。
1、检查肛门、直肠四壁有无肿块、波动感、直肠狭窄、慢性肛瘘、肛周脓肿或坐骨直肠窝脓肿等。
2、前列腺检查:
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状、质地、压痛、表面光滑度等。
除有病变者,精囊一般不易触之。
前列腺增大程度的描述:
Ⅰ度增生:
前列腺较正常增大1.5—2倍,中间沟变浅,突入直肠高度为1—2cm。
Ⅱ度增生:
腺体中度增大,大于正常2—3倍,中央沟消失或略有突出,突入直肠高度2—3cm。
Ⅲ度增生:
腺体增大严重,突入直肠高度3cm以上,中央沟明显突出,检查时手指不能触及上缘。
(十)其他:
是指以上体检内容中未包括的异常体征,如皮肤病变(皮疹、炎症、皮下结节、脂肪瘤、溃疡或面积较大影响功能的瘢痕等)。
眼科体检操作规程
一、检查项目:
1、视力,2、色觉,3、外眼,4、眼位,5、眼前节:
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6、玻璃体,7、眼底,8、眼压
二、操作规程:
(一)视力检查:
方法:
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
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二)色觉检查:
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
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
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三)外眼检查
1、眼睑
(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
(1)检查顺序:
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
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
睑结膜检查方法:
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
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
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3、泪器
(1)视诊:
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异常变化。
如泪腺有无肿胀、泪点是否正位和是否开放、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有无溢泪。
(2)触诊:
检查泪囊时用食指挤压泪前嵴观察有无触痛及波动感,有无脓液自泪点逆流出来或进入鼻腔。
4、眼眶
检查眼球突出度、触诊眶内压、观察眼球运动、观察有无眼眶肿瘤、炎症(炎性假瘤、眶蜂窝织炎、眶脓肿)、血管畸形、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外伤。
(四)斜视的检查
1、眼位的检查
(1)目的:
是否存在斜视、是否存在假斜视及眼位偏斜的度数
(2)方法:
①遮盖法:
遮盖法是通过破坏被检查者的融合功能,发现眼位有否偏斜。
被检查者双眼应具备一定注视能力,并无眼球运动障碍,才可获得可靠结果。
A.交替遮盖法:
为揭示斜视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
检查距离为33cm和6m,被检查者注视调节视标,遮盖一眼4-5s后迅速转移遮盖另外一眼,通过观察去遮盖眼瞬间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
B.遮盖-去遮盖法:
此法为检查斜视方向及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隐斜和显斜。
被检查者注视远距离调节视标,遮盖一眼,观察非遮盖眼的眼球运动方向,去遮盖时观察双眼运动方向情况,再更换遮盖眼观察,出现运动为显斜,并根据其运动方向,判断斜视类型(上、下、内、外)。
②角膜映光法:
被检查者以自然姿势注视正前方视标(33cm处),根据观察双眼角膜的光反射点(映光点)的位置及光反射点偏离瞳孔中心的距离加以判断。
角膜映光点每毫米的移位相当于视轴偏斜7度(15三棱镜度)。
2、眼球运动
眼球运动的诊断眼位有9个:
第一眼位:
头位端正,双眼正前方注视时的眼位。
第二眼位:
眼球正上、正下、右侧、左侧注视时的眼位。
第三眼位:
眼球右上、右下、左上、左下注视时的眼位。
检查时,9眼位都要查到,再顺时针做圆圈运动,观察双眼在各个诊断眼位上的运动是否协调,各肌肉间有无功能亢进或减弱现象。
眼球水平内转时,瞳孔内缘到达上下泪点连线为内直肌功能正常。
水平外转时,外侧角巩膜缘到达外眦角为外直肌功能正常。
上转时,角膜下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下转时,角膜上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五)眼前节检查
1、巩膜
首先观察睑裂部分,然后分开上、下眼睑并属被检者朝各方向转动眼球,充分暴露各部分巩膜。
2、角膜
可持手电筒对角膜做一般性检查,观察有无炎症及先天异常,必要时配合裂隙灯检查。
3、前房
(1)前房深度:
轴深3-3.5mm
①手电筒侧照法:
以聚光灯泡手电筒自颞侧角膜缘平行于虹膜照射,整个虹膜均被照亮为深前房;光线到达虹膜鼻侧小环与角膜缘之间为中前房;光线到达虹蟆小环的颞侧或更小范围为浅前房。
②裂隙灯法:
测量周边前房的深度。
周边前房深度以角膜光切面的厚度(CT)表示,并以此估计前房角宽度。
如有必要,应进一步应用前房角镜检查。
1~1/2CT不可能关闭
1/3~1/4CT可能关闭
<1/4CT最终将关闭
(2)前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