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7267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软云服务模式.docx

微软云服务模式

一、微软云服务主要模式

微软云服务主要的服务模式可以归纳为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三种服务模式。

二、SAAS:

软件即服务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SaaS在业内的叫法是软件运营,或称软营。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

一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是软件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

1、SaaS概念

SaaS提供商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即可通过互联网使用信息系统。

就像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

SaaS是一种软件布局模型,其应用专为网络交付而设计,便于用户通过互联网托管、部署及接入。

SaaS应用软件的价格通常为“全包”费用,囊括了通常的应用软件许可证费、软件维护费以及技术支持费,将其统一为每个用户的月度租用费。

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实施信息化的最好途径。

但SaaS绝不仅仅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都可以从SaaS中获利。

2008年前,IDC将SaaS分为两大组成类别:

托管应用管理(hostedAM)-以前称作应用服务提供(ASP),以及“按需定制软件”,即SaaS的同义词。

从2009年起,托管应用管理已作为IDC应用外包计划的一部分,而按需定制软件以及SaaS被视为相同的交付模式对待。

目前,SaaS已成为软件产业的一个重要力量。

只要SaaS的品质和可信度能继续得到证实,它的魅力就不会消退。

2、SaaS起源

SaaS起源于60年代的Mainframe、80年代的C/S、从ASP模式演变而来的SaaS。

大型机(Mainframe)也曾有过辉煌的时代,1948年,IBM开发制造了基于电子管的计算机SSEC。

60年代大型机(1张)

1952年IBM公司的第一台用于科学计算的大型机IBM701问世,1953年又推出了第一台用于数据处理的大型机IBM702和小型机IBM650,这样第一代商用计算机诞生了,1956年,IBM又推出了第一台随机存储系统RAMAC305,RAMAC是”计算与控制随机访问方法”的英文缩写。

它是现代磁盘系统的先驱。

1958年IBM又推出了7090,1960年又推出7040、7044大型数据处理机。

1964年IBM公布了360系统。

此后,IBM于1965年又推出了701于702的后ul续产品704和705。

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了里程碑。

在20世纪60-80年代信息处理主要是以C/S(主机系统+傻终端)为代表的,即大型机的集中式数据处理。

那时,需要使用大型机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企业也是廖廖可数。

因为那时经济还没有真正实现全球化,信息的交流更不像今天这样普及。

大型机体系结构的最大好处是无与伦比的I/O处理能力。

虽然大型机处理器并不总是拥有领先优势,但是它们的I/O体系结构使它们能处理好几个PC服务器放一起才能处理的数据。

大型机的另一些特点包括它们的大尺寸和使用液体冷却处理器阵列。

在使用大量中心化处理的组织中,它们仍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用于大量数据和关键项目的计算,例如银行金融交易及数据处理、人口普查、企业资源规划……。

进入80年代以后,RSI更名为Oracle系统公司(OracleSystemCorporation),Oracle公司用产品名称为公司命名,帮助公司赢得了业界的认同,并在同一时间Oracle决定开发便携式RDBMS并推出便携式数据库。

同一时代的SAP公司也不干落后,公司研发出了SAPR/3,该产品的推出成就了SAPR/3时代。

微软公司是世界PC机软件开发的先导,创始于80年代,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起步较晚PeopleSoft拥有一段不断创新改革的历史岁月.这家公司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运作,当时公司的创办人DaveDuffield和KenMorris制作出PeopleSoft第一套人力资源应用方案.他们将这套应用方案建构于一个主从式平台上,而非传统的主架构,并加入必要的弹性,从而将更多的控制权交付于使用者手上.而现在历史正重新上演:

由主从式架构转换成网际网络架构的世代交替趋势,使企业机构大幅地加强他们与客户,伙伴和员工之间的互动。

随着PC机性能的极大提高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大型机的市场变的越来越小,很多企业都放弃了原来的大型机

C/S(客户机/服务器)(1张)

改用小型机和服务器。

另外,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也是大型机市场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C/S模式使信息利用的难度大大降低,并很快在全球普及开来。

而大型机却是每况愈下,就是在不久前,有人还曾预言,大型机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时的大型机就象濒临灭绝的恐龙逐渐走向灭亡。

C/S结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客户机不是毫无运算能力的输入、输出设备,而是具有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应用软件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

由于服务器连接个数和数据通信量的限制,这种结构的软件适于在用户数目不多的局域网内使用。

1984年,Sun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ohnGage说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名言,用于描述分布式计算技术带来的新世界。

而进入90年代后,经济进入全球化,信息技术得以高速的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采用分散式运算模式的企业突然发现,其服务器的数量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由此带来的是,复杂的管理模式、运算营运成本失控、关键型应用无法实现,因而迫使他们用大型机实现服务器的再集中。

这就是今天的SAAS(软件即服务)。

在这个时代,在国际上SaaS提供商Salesforce是创建于1999年3月的一家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有译作软件营销部队或软营,是全球按需CRM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在国内最著名的

SAAS(1张)

SaaS供应商是创建于2004年6月的八百客,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以CRM为核心的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

它与“on-demandsoftware”(按需软件),the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应用服务提供商),hostedsoftware(托管软件)所具有相似的含义。

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

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软件厂商在向客户提供互联网应用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购的软件和服务。

对于许多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

3、SaaS模式与传统许可模式的区别

SaaS服务模式与传统许可模式软件有很大的不同,它是未来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相比较传统服务方式而言SaaS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

SaaS不仅减少了或取消了传统的软件授权费用,而且厂商将应用软件部署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免除了最终用户的服务器硬件、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升级维护的支出,客户不需要除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连接之外的其它IT投资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要软件和服务。

此外,大量的新技术,如WebService,提供了更简单、更灵活、更实用SaaS。

另外,SaaS供应商通常是按照客户所租用的软件模块来进行收费的,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按需订购软件应用服务,而且SaaS的供应商会负责系统的部署、升级和维护。

而传统管理软件通常是买家需要一次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才能正式启动。

ERP这样的企业应用软件,软件的部署和实施比软件本身的功能、性能更为重要,万一部署失败,那所有的投入几乎全部白费,这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用户都希望避免的。

通常的ERP、CRM项目的部署周期至少需要一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SaaS模式的软件项目部署最多也不会超过90天,而且用户无需在软件许可证和硬件方面进行投资。

传统软件在使用方式上受[1]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必须在固定的设备上使用,而SaaS模式的软件项目可以在任何可接入Internet的地方与时间使用。

相对于传统软件而言SaaS模式在软件的升级、服务、数据安全传输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4、SaaS别于传统软件的三个特性

最早的SaaS服务之一当属在线电子邮箱,极大地降低了个人与企业使用电子邮件的门槛,进而改变了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方式。

发展至今,SaaS服务的种类与产品已经非常丰富,面向个人用户的服务包括:

在线文档编辑、表格制作、日程表管理、联系人管理等等;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包括:

在线存储管理、网上会议、项目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在线广告管理以及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服务等等。

与传统软件相比,SaaS服务依托于软件和互联网,不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商务角度都拥有与传统软件不同的特性,表现在:

互联网特性

一方面,SaaS服务通过互联网浏览器或WebServices/Web2.0程序连接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SaaS应用具备了典型互联网技术特点;另一方面,由于SaaS极大的缩短了用户与SaaS提供商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使得SaaS服务的营销、交付与传统软件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多租户(Multi-tenancy)特性

SaaS服务通常基于一套标准软件系统为成百上千的不同客户(又称租户)提供服务。

这要求SaaS服务要能够支持不同租户之间数据和配置的隔离,从而保证每个租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以及用户对诸如界面、业务逻辑、数据结构等的个性化需求。

由于SaaS同时支持多个租户,每个租户又有很多用户,这对支撑软件的基础设施平台的性能、稳定性、扩展性提出很大挑战。

服务特性

SaaS使得软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服务形式被客户使用,所以服务合约的签定、服务使用的计量、在线服务质量的保证、服务费用的收取等等问题都必须考虑。

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传统软件没有考虑到的。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通过互联网以服务形式交付和使用软件的业务模式。

在SaaS模式下,软件使用者无需购置额外硬件设备、软件许可证及安装和维护软件系统,通过互联网浏览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轻松使用软件并按照使用量定期支付使用费。

SaaS成熟度模型分级:

根据SaaS应用是否具有可配置性,高性能,可伸缩性的特性,SaaS成熟度模型被分成四级。

每一级都比前一级增加三中特性中的一种。

  

可配置

高性能

可伸缩

Level1

N

N

N

Level2

Y

N

N

Level3

Y

Y

N

Level4

Y

Y

Y

Level1:

定制开发

这种模型下,软件服务提供商为每个客户定制一套软件,并为其部署。

每个客户使用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实例和应用服务器实例。

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和应用的代码可能都根据客户需求做过定制化修改。

(多次开发)

Level2:

可配置

通过不同的配置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不需要为每个客户进行特定定制,以降低定制开发的成本。

但是,软件的部署架构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为每个客户独立部署一个运行实例。

只是每个运行实例运行的是同一份代码,通过配置的不同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可配置性的比较通用的实现方式,就是通过MetaData(元数据)来实现。

(一次开发多次部署)

Level3:

高性能的多租户架构

多租户单实例(Multi-Tenant)的应用架构才是通常真正意义上的SaaS应用架构,它可以有效降低SaaS应用的硬件及运行维护成本,最大化地发挥SaaS应用的规模效应。

(一次开发一次部署)

Level4:

可伸缩性的多租户架构

将第三级的Multi-TenantSingleInstance系统扩展为Multi-TenantMultiInstance。

最终用户首先通过接入TenantLoadBalance层,再被分配到不同的Instance上。

通过多个Instance来分担大量用户的访问,我们可以让应用实现近似无限的水平扩展。

要实现第四级成熟度模型,最复杂的就是针对原有单个Instance的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其数据的水平拆分。

5、SaaS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产业的角度讲,以前的SaaS产业的硬件、软件和市场的整个产业链是一体的,这也导致了SaaS在整个产业链上不堪重负,一个SaaS企业需要做硬件、软件、平台、应用,找市场、找客户、做销售,做的产业链过长,超出一个企业的能力范围,又由于它是自给自足的,所以它的平台利用率极低。

6.云计算促进SaaS发展

云计算是通过将应用直接剥离出去,将平台留下来,做平台的始终做平台,而做云计算资源的人就专心做好自身的调度和服务。

这种方式使做SaaS的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所熟悉的业务,为别人提供软件和服务的应用。

SaaS企业一般是做应用的专家,它对自己的应用非常熟悉,但对底层的资源整合不是很熟悉,而云计算恰好就为它解决了这种尴尬局面。

把应用和资源两者剥离开之后,SaaS企业就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在这样的产业模式下生产电车的企业就不用考虑如何发电的事了,他们有更多时间造出更好的电车。

三、PAAS:

平台即服务

PaaS是Platform-as-a-Service的缩写,意思是平台即服务。

把服务器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

通过网络进行程序提供的服务称之为SaaS(SoftwareasaService),而云计算时代相应的服务器平台或者开发环境作为服务进行提供就成为了PaaS(PlatformasaService)。

1、PaaS的定义

PaaS(Platform-as-a-Service:

平台即服务)

PaaS的优势(1张)

所谓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计世资讯定义为业务基础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

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

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

在2007年国内外SaaS厂商先后推出自己的PAAS平台。

PAAS之所以能够推进SaaS的发展,主要在于它能够提供企业进行定制化研发的中间件平台,同时涵盖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等。

PAAS可以提高在Web平台上利用的资源数量。

例如,可通过远程Web服务使用数据即服务(Data-as-a-Service:

数据即服务),还可以使用可视化的API,甚至像800app的PAAS平台还允许你混合并匹配适合你应用的其他平台。

用户或者厂商基于PaaS平台可以快速开发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和产品。

同时,PaaS平台开发的应用能更好地搭建基于SOA架构的企业应用。

此外,PAAS对于SaaS运营商来说,可以帮助他进行产品多元化和产品定制化。

例如Salesforce的PAAS平台让更多的ISV成为其平台的客户,从而开发出基于他们平台的多种SaaS应用,使其成为多元化软件服务供货商(MultiApplicationVendor),而不再只是一家CRM随选服务提供商。

而国内的SaaS厂商800app通过PAAS平台,改变了仅是CRM供应商的市场定位,实现了BTO(Builttoorder:

按订单生产),和在线交付流程。

使用800app的PAAS开发平台,用户不再需要任何编程即可开发包括CRM、OA、HR、SCM、进销存管理等任何企业管理软件,而且不需要使用其他软件开发工具并立即在线运行。

面向个人的EC站点(electroniccommercesite)的巨头公司Amazon,把最初为了自己公司的运营用的构筑起来的系统平台,进行出租,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操作系统和中间软件,以这样的方式提供硬件以及软件平台作为服务,最初被海外以一些冒险事业的企业所使用。

从2006年开始[AmazonEC][AmazonS3]开始作为服务推向市场。

还有现代软件业霸主同时又是次时代计算的先驱的Google,大家都知道在世界上构筑以及运行了非常多的数据中心。

以搜索引擎以及新的广告模式而闻名。

他们使用便宜的计算机和强有力的中间件,以及自己的技术装备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数据中心,以及超高性能的并行计算群。

2008年4月发表的PaaS服务[GoogleAppEngine]和Amazon的EC2,S3,SimpleDB等服务拥有相似的功能。

这些稳定的平台上同样搜索引擎,GMail等服务也在运行。

同样以ASP~SaaS成功的Salesforce,2007年开始用于提供SaaS的系统基盘对外公开,用Force这个名称开始进入PaaS业务。

他所提供的PaaS服务里采用Java类似的语言Apex以及Eclipse开发平台,整合的开发环境也作为服务进行提供(DevelopmentasaService)。

Google/Amazon/Salesforce这三个软件巨头非常的重视PaaS这种新的商业模式,Amazon的PaaS服务为了用户可以自由的组合服务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Google的话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使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去掉了一些繁琐的作业。

Google/Salesforce的PaaS不仅是基础硬件的提供开发环境的同样被提供属于真正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PaaS)

2、PaaS的特点

PaaS能将现有各种业务能力进行整合,具体可以归类为应用服务器、业务能力接入、业务引擎、业务开放平台,向下根据业务能力需要测算基础服务能力,通过IaaS提供的API调用硬件资源,向上提供业务调度中心服务,实时监控平台的各种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通过API开放给SaaS用户。

PaaS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

(1)平台即服务:

PaaS所提供的服务与其他的服务最根本的区别是PaaS提供的是一个基础平台,而不是某种应用。

在传统的观念中,平台是向外提供服务的基础。

一般来说,平台作为应用系统部署的基础,是由应用服务提供商搭建和维护的,而PaaS颠覆了这种概念,由专门的平台服务提供商搭建和运营该基础平台,并将该平台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应用系统运营商;

(2)平台及服务:

PaaS运营商所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单纯的基础平台,而且包括针对该平台的技术支持服务,甚至针对该平台而进行的应用系统开发、优化等服务。

PaaS的运营商最了解他们所运营的基础平台,所以由PaaS运营商所提出的对应用系统优化和改进的建议也非常重要。

而在新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PaaS运营商的技术咨询和支持团队的介入,也是保证应用系统在以后的运营中得以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3)平台级服务:

PaaS运营商对外提供的服务不同于其他的服务,这种服务的背后是强大而稳定的基础运营平台,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队伍。

这种“平台级”服务能够保证支撑SaaS或其他软件服务提供商各种应用系统长时间、稳定的运行。

PaaS的实质是将互联网的资源服务化为可编程接口,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有商业价值的资源和服务平台。

有了PaaS平台的支撑,云计算的开发者就获得了大量的可编程元素,这些可编程元素有具体的业务逻辑,这就为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但提高了开发效率,还节约了开发成本。

有了PaaS平台的支持,WEB应用的开发变得更加敏捷,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开发能力,也为最终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3、APaaS和IPaaS

简单的说,PaaS平台就是指云环境中的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也可以说是中间件即服务。

PaaS平台在云架构中位于中间层,其上层是SaaS,其下层是IaaS。

在传统On-Premise部署方式下,应用基础设施即中间件的种类非常多,有应用服务器,数据库,ESBs,BPM,Portal,消息中间件,远程对象调用中间件等等。

对于PaaS平台,Gartner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部署和运行平台APaaS(applicationplatformasaservice),另一类是集成平台IPaaS(integrationasaservice)。

人们经常说的PaaS平台基本上是指APaaS,如F和GoogleAppEngine。

4、公有云PaaS和企业级PaaS

云计算起源于大型互联网企业。

对于互联网企业,成本压力和指数级的业务增长压力使他们关注于物理资源的利用率和应用的可扩展性。

在应用服务器这层,通过ClusterSession来实现水平扩展;在数据存储这层,采用基于BASE模型的NOSQL数据存储来实现扩展。

目前互联网企业主导面向公众服务的公有云PaaS平台,如GoogleAppEngine和AmazonBeanstalk。

对于公有云PaaS平台,PaaS就是云环境下的应用部署平台。

(1)基于商业软件的部署方式:

Application-Framework/Libs-Websphere/Weblogic+RMBMS

(2)基于开源软件的部署方式:

Application-Frameworks/Libs-Tomcat/JBoss+RDBMS

(3)云环境下的部署方式:

Application-Frameworks/Libs-PaaS(GooleAppEngine,Amazon)

这种情况下,PaaS实质上就是一个预先装好的WebContainer和一组公共服务,如数据存储服务(不一定是关系型数据库)、消息队列、集中式session及cache等等。

对于个人用户或者简单应用来说,公有云PaaS平台使得开发人员仅关注应用逻辑开发本身,不用把精力花费在基础实施和应用的扩展和维护上。

所谓企业级PaaS平台,主要包含两类,一是大型企业内部的私有云PaaS平台,另一类是面向ISV厂商的PaaS平台。

然而对于企业级PaaS平台,PaaS不仅仅是云环境下的应用部署平台。

抛开安全问题不讲,私有云PaaS平台和公有云PaaS有如下核心区别:

(1)复杂的多租户模型:

对于公有云PaaS平台,其租户模型是(用户->应用->应用实例),一个用户可以部署多个应用,每个应用可以有多个运行时实例,应用实例共享资源池。

对于一个大型企业,一个大部门可能是一个租户,大部门下面的子部门也是一个租户;或者一个SaaS应用系统的一个实例就是一个租户。

对于租户的资源使用,大部门租户是共享资源池里面的资源,也可能某些关键租户需要独占一些资源以保证安全。

(2)已有应用的兼容:

企业的历史应用都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某些PaaS平台不支持关系型数据存储,即使是简单的已有应用都无法迁移到PaaS平台上。

(3)复合应用的构建:

企业On-Premise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要存在的,私有云PaaS平台要成为On-Premise和公有云之间的桥梁。

私有云PaaS平台除了是应用部署平台外,还需要提供集成和方便构建复合应用的能力,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