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窗防渗漏标准施工工艺.docx
《外窗防渗漏标准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窗防渗漏标准施工工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窗防渗漏标准施工工艺
外窗防渗漏标准施工工艺
1目的
降低外窗渗漏风险,有效控制外窗渗漏质量通病,提高外窗施工的规范性和可控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杭州地区及周边地区,塑钢、铝合金门窗设计安装过程中的防渗漏控制。
3编制依据
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3.3、《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4-2008);
3.4、《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3.5、《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8—2008);
3.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3.7、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4建筑做法及构造节点
4.1建筑做法
4.1.1、干挂建筑石材;
4.1.2、断桥铝合金窗(low-E中空玻璃);
4.1.3、100mm厚聚苯板保温;
4.1.4、混凝土或砖墙体;
4.2构造节点
门窗安装节点附图
5施工准备
完成图纸及施工方案会审、材料内部选定验收、样板先行、施工交底等准备工作。
5.1技术准备
5.1.1已确定标准化工艺执行主责人,对工序控制、成品保护、渗漏控制等环节负责。
5.1.2设计图纸、规范、图集等技术文件齐全,并已研讨、会审。
5.1.3施工方案经过审批,施工样板与技术交底实施完毕。
5.1.5完成总承包商界面划分:
总包完成外窗洞口后交分包、分包完成外窗框及玻璃安装。
5.2材料准备:
关键材料验收依据,完成进场验收/抽样检验。
材料要求:
材料选用、进场检查等环节已执行检验并留存记录。
5.3施工准备
5.3.1列明土建、水电等前端工序完成情况。
5.3.1.1结构质量经验收后达到合格标准,工种之间办理了交接手续。
5.3.1.2检查铝合金门窗两侧连接铁脚位置与墙体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吻合,若有问题应提前处理,并将预留孔洞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5.3.1.3铝合金门窗的拆包检查,将窗框周围的包扎布拆去,按图纸要求核对型号,检查外观质量和表面的平整度,如发现有劈棱、窜角和翘曲不平、严重超标、严重损伤、外观色差大等缺陷时,应找有关人员协商解决,经修整鉴定合格后才可安装。
5.3.1.4认真检查铝合金门窗的保护膜的完整,如有破损的,应补粘后再安装。
5.3.2工作面验收、移交,测量、放线等准备。
5.3.2.1外窗砌筑洞口与框间隙尺寸控制在15-25mm,尺寸符合外窗安装规范要求。
5.3.2.2外墙保温层开始施工至外窗洞口处。
按图示尺寸弹好窗中线,并弹好+50cm水平线,校正门窗洞口位置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有问题应提前剔凿处理。
5.4样板先行
完成工序样板,系统、有效的解决施工难点,完成技术交底。
5.4.1、关键工艺需要施工单位先行完成样板施工,甲方组织设计、监理、总包等单位进行现场验收,确认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
5.4.2、工程技术交底工作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中因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技术交底的目的
规范工程技术交底,确保通过工程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规模、建设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安全、质量、进度措施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实现工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目标。
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记录作为施工管理的原始技术资料应妥善归档。
工程技术交底应含以下内容:
设计图、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使用的施工方法和材质要求等。
2)、工程技术交底的方式
a、技术交底应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方式,应使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b、项目工程部的技术交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组织,专业工程师实施,向监理、总分包单位进行书面交底。
c、总包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工程部实施,向各班组相关的技术人员、专业工程师进行书面交底。
d、项目的技术交底必须交底到所有施工作业人员手中。
进行技术交底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讨论,弄清交底内容。
到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加以归纳汇总,对内容作必要的补充修改,使其更加完善。
涉及已经批准的方案计划的变动,应按有关制度报请上级批准。
保证施工人员弄清,做到心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岗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e、技术交底必须要有交底记录。
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人员(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必须签字。
未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人员必须补充交底。
工程总体交底记录由项目工程科保存,现场技术交底由现场主管工程师保存,施工结束后再报送项目工程科存档。
3)、工程技术交底管理规定
a、技术交底工作由各级技术负责人组织。
重大和关键工程项目必要时可请上级技术负责人参与,或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交底。
各级技术负责人和技术管理部门应经常督促检查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情况。
b、施工人员应按交底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法。
有必要更改时应取得交底人同意并签字认可。
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发现施工人员不按交底要求施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时应立即劝止,劝止无效时有权停止其施工,同时报上级处理。
c、发生质量、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时,事故原因如属于交底错误由交底人员负责;属于违反交底要求者由施工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负责;属于违反施工人员“应知应会”要求者由施工人员本人负责;属于无证上岗或越岗参与施工者除本人应负责任外,班组长和班组专职工程师(技术员)亦应负责。
4)、工程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在工程开工前,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依据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技术规范等资料,对班组各级人员进行交底,交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可根据具体交底项目调整交底内容:
a、总承包的工程范围及其主要内容;
b、设计文件说明、施工图纸设计内容(不含工程数量);
c、施工顺序和施工技术方案;
d、技术规范要求、使用的工法或工艺操作规程;
e、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要求和评定标准;
f、交底部位工期要求;
g、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h、施工中保证安全、环保的主要措施;
i、有关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理办法,合同条款规定的法律、经济责任和工期;
j、所使用材料的特性、技术要求措施;
k、各单位在施工中的协调配合、机械设备组合、交叉作业及注意事项;
l、设计变更内容及要求;
m、已交底工程项目因施工人员、环境、季节、工期的变化或技术方案的改变必须重新交底。
n、成品保护等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6施工工艺
6.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测量、放线→确认安装基准→安装门窗框→校正→固定门窗框→土建抹灰收口→安装门窗扇→填充发泡剂→塞海绵棒→门窗外周圈打胶→安装门窗五金件→清理、清洗门窗→检查验收
6.2施工工艺
6.2.1门窗框上、左右三面打发泡剂,发泡剂外墙面一侧凹进15mm,用于水泥砂浆嵌缝,同时左右两侧下端留出150mm。
窗外侧发泡剂不得用刀切割。
6.2.2门窗框的下口以及左右两侧下端150mm一次性用干硬水泥砂浆塞填密实,表面用水泥砂浆勾缝,完成面凹进外框2mm。
固定件安装时应内高外低,抹灰前框外连续件用防水砂浆封闭,并刷涂JS防水涂料两道。
6.2.3发泡剂干硬后,用水泥砂浆勾缝,与左右两侧下端水泥砂浆塞缝做好搭接,确保均匀密实。
6.2.4对门窗框四周涂刷JS防水涂料不少于两遍,宽度不小于50mm,同时确保不被损坏。
6.2.5进行外墙面砖铺贴或外墙面层粉刷,并在门窗上侧、左右两侧留出宽度6-8mm,深度不小于6mm的硅胶槽。
6.2.6外窗台批水板施工与铝合金窗框离缝5mm,直接作为硅胶槽,并保证窗盘不小于20mm的排水坡度,但必须对下口原有JS防水涂料进行有效保护,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6.2.7硅胶打设之前必须对硅胶槽进行彻底清理,并保证干燥,硅胶槽两侧贴好美纹纸,杜绝污染。
7甲方质量控制要点
7.1控制要点
7.1.1推荐采用后装法安装门窗。
7.1.2推行样板引路制度,进行样板施工,做好质量检查及渗漏测试。
7.1.2关注主控项目的验收:
安装前验收门窗洞口;验收门窗框;验收膨胀剂(发泡剂);验收洞口粉刷;验收硅胶;门窗扇安装,门窗整体验收,淋水试验。
7.1.3型材转角或拼接搭接处应设防水垫片,防水垫片规格要满足要求,搭接处采用密封胶密封。
7.1.4对于有转角或连通形式的门窗,位于转角或连通部位的连接杆件的上部要重点检查是否已进行封堵,避免雨水由上而下渗入室内。
7.1.5胶条、毛条长度要符合要求,避免下料偏短,端头漏水。
7.1.6外露钉头钉眼或挤压孔应注胶封堵。
7.1.7门窗下滑槽应开设排水孔。
设在框两端拐角20一140mm处。
安装后应检查排水孔有否堵塞情况,排水孔高度应大于4mm,以保证槽口内积水能顺利排出。
7.1.8安装前,按设计要求检查门窗洞口的尺寸的准确性(洞口宽度、高度误差:
挑窗±5mm,平窗±10mm,洞口对角线误差5mm)。
门窗与洞口墙体周边的标准间隙应控制在25mm-40mm之间,其最大尺寸应不超过50mm,最小不小于20mm,,以便于嵌缝,严禁将门窗框直接埋入墙体,间隙过大处,必须先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捣修整后方可安装施工,严禁采用劣质砌体,如烧结泥砖或砂浆直接垫平。
7.1.9门窗应从外墙面退进一定的距离,避免雨水直接冲刷。
7.1.10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件设置,除四周离边角180mm设一点外,其余间距应不大于500mm,并应采用热镀锌件,厚度不小于1.5mm,宽度不小于20mm,连接埋设必须牢固,避免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移动而使密封材料产生裂缝。
7.1.11窗(门)框同墙体的缝隙内填嵌弹性材料(发泡剂),要充满门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调整垫块禁止残留于发泡剂内,清除后要及时进行二次填充密实。
7.1.12洞口砂浆粉刷后窗(门)框室外一侧打密封胶,内侧可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是否补打密封胶。
砂浆与窗框外侧交接处要留有注胶槽,宽度5-8mm,嵌注密封胶时,应注意清除浮灰、砂浆等,使密封材料与窗框、墙体粘结牢固。
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7.1.13窗台板用细石砼浇筑,锚入两侧墙一砖长度,室外窗台应低于室内窗台板20mm为宜,并设置5%的顺水坡以排雨水,窗台粉刷砂浆应添加防水剂,砂浆压窗框为3~5mm。
7.1.14门窗洞口外侧上部应设老鹰嘴或滴水线(槽)。
7.2常见问题处理
7.2.1常见问题
1、外窗底部渗水,尤其外窗角部位及拼樘处底部渗水更为严重。
2、窗框和窗扇渗水,大部分是拼接处存在缝隙。
3、外窗侧面塞缝不实、密封膏密封性差而引起渗漏。
4、窗扇关闭不严而引起渗漏。
7.2.2产生原因
1、窗框固定于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或者距离结构层与保温层交界面过近。
2、窗上口没做滴水或鹰嘴。
3、窗框与结构之间未用发泡胶塞满。
4、密封胶封堵打胶不严或老化失效。
5、窗下口未向外找坡。
7.2.3处理方法
以排为主,防堵结合。
1、外窗主框外表皮与结构墙外表皮、亦即外保温板粘接层不能齐平,主框外表皮相对于结墙外表皮至少退进20mm。
2、外窗上口收口必须做鹰嘴或滴水(宽6-8,深6-8,且顺直、深宽一致)。
3、窗框与结构之间需用发泡胶填塞饱满。
4、密封胶打胶密实补足。
5、窗下口由内向外必须做不小于5%的找坡。
6、有条件建议做双层保温网格布加强层。
7、有条件建议在副框安装完成及副框完成封堵后,收口周边做防水层,可选用JS-I防水涂膜层(1.2mm厚)、2mm厚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在施工中需注意窗口封堵密实,且要保证窗框与结构距离不大于20mm;
8、飘窗上板上表面必须作防水层,且必须作在保温板以下,遗漏或错误地把防水层作在保温板上将产生极其严重的渗漏缺陷。
8成品保护
8.1塑钢窗应入库存放,半成品堆放时搁支点底部应垫平,堆放整齐,防止变形。
塑钢窗保护膜要封闭完整,再进行安装,以防碰撞损坏。
8.2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堵缝时,堵后应及时将水泥砂浆刷净,防止砂浆固浆化后不易清理并损坏表面氧化膜。
8.3抹灰前将塑钢窗用塑料薄膜包扎或粘贴进行保护;在窗安装前及室内外湿作业未完成,不能损坏塑料薄膜,防止砂浆对其表面的侵蚀。
8.4塑钢窗的保护膜应在交工前再撕去。
要轻撕,且不可用铲刀铲除,防止将其表面划伤,影响美观。
8.5架子搭拆,室内外抹灰、管线施工,设备安装运输过程,严禁擦、砸塑钢窗边框,禁止在安装好窗框的窗洞中攀爬、穿越,严禁在型材上搁置脚手板,不得利用安装好的窗框作为支撑点系捆安全带,以避免因此带来的固定点松动、型材与缓冲层分离、型材与粉刷层产生裂缝、型材变形等问题。
8.6若交工前保护膜已破损工程或撕去,应及时重新粘贴护膜并包扎牢固。
9.验收要求
9.1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9.1.1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9.1.2主要材料、零部件和构件的检验合格证和出厂合格证。
9.1.3中间验收记录。
9.1.4施工单位应自费对安装完外窗进行100%防渗漏水检验。
9.1.5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9.2竣工验收标准
9.2.1竣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9.2.2外窗与墙体间密封胶无裂缝、中断和脱落。
9.2.3外窗四周无渗漏点。
9.2.4外窗框固定牢固,窗扇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10.附件
10.1节点做法
10.1.1外窗渗漏问题节点及漏水途径示意图
①窗框固定于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或者距离结构层与保温层交界面过近。
②窗上口没做滴水或鹰嘴。
③窗框与结构之间未用发泡胶
塞满。
④密封胶封堵打胶不严或老化
失效。
⑤窗下口未向外找坡。
10.1.2避免外窗渗漏问题节点
①外窗主框外表皮与结构墙外表皮、亦即外保温板粘接层不能齐平,主框外表皮相对于结构墙外表皮至少退进20mm。
②外窗上口收口必须做鹰嘴或滴水(宽6-8,深6-8,且顺直、深宽一致)。
③窗框与结构之间需用发泡胶填塞饱满。
④密封胶打胶密实补足。
⑤窗下口由内向外必须做不小于5%的找坡。
⑥有条件建议做双层保温网格布加强层。
⑦有条件建议在副框安装完成及副框完成封堵后,收口周边做防水层,可选用JS-I防水涂膜层(1.2mm厚)、2mm厚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0.2表单工具
《外窗安装施工质量验收、交接记录》。
10.2.1外窗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2.2铝合金门窗检验批报验申请表
10.2.3交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