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6403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敷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缆敷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缆敷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缆敷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缆敷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缆敷设.docx

《电缆敷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敷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缆敷设.docx

电缆敷设

一、电缆敷设一般要求

1.电缆敷设的全部路径应满足所使用的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

(国标图集94D101-5)

2.电缆支持点间距离(国标图集94D101-5-P4)

水平敷设时电力电缆为1000mm,控制电缆为800mm;垂直敷设时电力电缆为1500mm,控制电缆为1000mm。

3.对运行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电缆部位(如在非电气人员经常活动的地坪以上2m及从地中引出的地坪下0.2m范围)应采取保护措施。

(国标图集94D101-5-P5)

4.敷设电缆和计算电缆长度时,均应留有一定的裕量。

(国标图集94D101-5-P5)

5.电缆在室外明敷时,宜有遮阳措施。

(国标图集94D101-5-P5)

6.所有钢件全用热镀锌处理,若无镀锌条件,推荐采用涂磷化底漆一道,过氯乙烯漆两道或耐酸漆两道。

(地方图集05D4)

7.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常用敷设方式及敷设数量:

(国标图集04DX101-1)

直埋敷设≤8根,电缆沟敷设≤18根,电缆隧道敷设>18根,排管敷设≤12根。

8.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GB50217-2007强制性条文)

二、电缆埋地敷设

1.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农田埋深深度不应小于1000mm。

2.电缆埋地时(铠装电缆直埋或非铠装电缆穿管),埋深不应小于0.7m。

当冻土层厚超过0.7m时,应将电缆敷设在冻土层下或采取防护措施。

(国标图集94D101-5-P5)

3.电缆直埋敷设时,禁止电缆在其他管道上下平行敷设。

(国标图集94D101-5-P5)

三、电缆敷设于保护管或排管

1.电缆穿保护管时,长度在30m及以下,直线段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一个弯曲时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倍;二个弯曲时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

(国标图集04DX101-1)

电缆穿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上时,直线段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过长时应设手孔井或人孔井。

(网上资料)

2.电缆保护管不能超过2个弯。

3.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国标图集94D101-5)

4.在预埋时,各类保护管管口应用木塞堵住管口,以防杂物进入管内。

(网上资料)

5.一般每管只穿一根电缆。

(国标图集94D101-5)

6.电缆穿钢管保护时,钢管两端应做成喇叭口。

7.当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放在电缆工作井中。

(国标图集94D101-5)

8.石棉水泥管、混凝土管块电缆排管穿过铁路、公路及有重型车辆通过的场所时,应选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

当石棉水泥管排管敷设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流砂层、八度及以上地震基本裂度区、回填土地段等)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做法参见国标图集94D101-5-P74、75。

当石棉水泥管顶距地面不足500mm时,应根据工程实际另行计算确定配筋数量。

(国标图集94D101-5)

9.敷设电缆排管时,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

(国标图集94D101-5)

10.电缆排管应在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工作井。

在直线段工作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

(国标图集94D101-5)

四、电缆沟和电缆隧道敷设

(一)一般要求

1.我们只给出电缆沟的宽度,对于盖板的宽度一般我们不考虑,由土建来定(对于花纹钢盖板一般盖板伸出电缆沟两侧各50mm)。

2.电缆沟的宽度为内壁之间的宽度,深度为盖板下皮距沟底的深度。

(国标图集94D101-5)

3.电缆沟最下层层架的底边距电缆沟底一般为100mm或者最下层层架的上边距电缆沟底一般为150mm。

电缆沟最上层层架的上边距盖板下皮一般为150~200mm(一般为150mm或200mm)。

4.层架间距300mm是安装三芯35kV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250mm是安装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单芯35kV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200mm是安装1kV、6kV、10kV电缆(即10kV及以下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120mm(或150mm)是安装控制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当采用难燃槽盒(封闭式)时,层架间距为h+80(h为盒的外壳高度)设计。

(国标图集94D101-5-P4)

5.电缆沟的主架与层架连接采用焊接;主架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与预埋件焊接,此时预埋件连接板为-120*120*6的扁钢,固定圆钢为φ12L=500的圆钢。

预埋件的水平安装间距为800mm。

一种是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又有底脚螺栓连接、膨胀螺栓连接及用射钉枪将螺栓射入混凝土或砖墙内连接。

6.单层电缆沟角钢支架用∠50×5,支架敷设间距800mm;当电缆沟层架为2~5层时,主架一般选用∠40×4角钢,层架一般选用∠30×4角钢;当大于5层时,主架一般选用∠75×5角钢,层架一般选用∠45×5角钢。

7.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层架的长度不宜大于350mm。

8.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

底部应做不小于0.5%(5‰)的纵向排水坡度,同时要设集水坑(井)。

积水的排出,有条件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否则可经集水井用泵排出。

电缆沟较长时应考虑分段排水,每隔50m设置一个集水井。

(国标图集94D101-5-P6)

理解:

室内电缆沟的底部也应设坡度和集水坑(考虑积水)。

9.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电力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控制电缆间净距不作规定。

在沟底敷设时1kV以上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100mm。

(国标图集94D101-5-P4)

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的支架上敷设时,电力电缆在上,控制电缆在下。

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并列敷设。

当双侧设有支架时,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尽可能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国标图集94D101-5-P6)

10.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终端、转弯及接头两侧均应加以固定,且宜在直线段每隔100m处也加固定。

(05D4)

11.电缆沟里的接地线在电缆敷设前与主架焊接。

12.电缆沟穿过不同等级危险区之间的隔墙处,均需采用防火堵料严密堵塞。

做法参见国标图集94D401-3-P11。

(二)室内电缆沟

1.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重量不宜超过50kg。

在屋内需经常开启的电缆沟盖板,宜采用花纹钢盖板,花纹钢盖板重量不超过30kg(03D201-4-P222)。

电缆沟盖板上的荷重按2500N/m2考虑。

电缆沟两边的沟沿一般敷设∠50*50*5的角钢(即护边角钢为∠50*50*5),角钢的做法参见国标图集94D101-5-34页。

2.室内电缆沟一般可分为无支架沟、单侧多层支架沟、双侧多层支架沟三种,当电缆根数不多(一般不超过5根)时,可采用无支架沟,电缆敷设于沟底。

3.室内电缆沟的盖板应与屋内地坪相平,在容易积水积灰处,宜用水泥沙浆或沥青将盖板缝隙抹死。

4.电缆沟的沟宽与沟深的标准配置(国标图集94D101-5)

1)采用无支架电缆沟时

沟宽400mm:

配沟深200mm;沟宽600mm:

配沟深400mm;沟宽800mm:

配沟深400mm。

2)采用单侧支架电缆沟时

沟宽600mm:

配沟深500mm;沟宽800mm:

配沟深700mm;沟宽800mm:

配沟深900mm。

3)采用双侧支架电缆沟时

沟宽1000mm(1200mm):

配沟深700mm;沟宽1000mm(1200mm):

配沟深900mm;沟宽1000mm(1200mm):

配沟深1100mm。

(三)室外电缆沟

1.室外电缆沟一般可分为单层支架沟、单侧多层支架沟、双侧多层支架沟三种(按有无覆盖层可分为无覆盖层电缆沟和有覆盖层电缆沟)。

2.室外电缆沟的沟口宜高出地面50mm,以减少地面排水进入沟内。

但当盖板高出地面影响地面排水或交通时,可采用具有覆盖层的电缆沟,覆盖层一般为300mm厚(即电缆沟盖板的上皮至地面之间为300mm)。

室外电缆沟的结构形式、防水处理由土建设计决定。

3.室外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或变电所)处,应设有防火隔墙。

4.室外电缆沟用水泥盖板。

一般厂区内的室外电缆沟采用有覆盖层的,边沿地方的室外电缆沟可采用无覆盖层的。

不论采用有覆盖层的电缆沟还是无覆盖层的电缆沟,都要用水泥砂浆等将水泥盖板的四周及缝隙抹死。

5.采用室外电缆沟敷设时,当在过路的地方电缆根数不多时,最好采用电缆穿钢管敷设。

如果在过路处还采用电缆沟的话,那么对电缆沟盖板的强度要求就会很高。

6.电缆沟的沟宽与沟深的标准配置(国标图集94D101-5)

1)采用无覆盖层电缆沟(单层支架)时

沟宽400mm:

配沟深400mm;沟宽600mm:

配沟深400mm。

2)采用无覆盖层电缆沟(双侧多层支架)时

沟宽1000mm:

配沟深700mm;沟宽1000mm:

配沟深900mm;沟宽1200mm:

配沟深1100mm;沟宽1200mm:

配沟深1300mm。

3)采用有覆盖层电缆沟(双侧多层支架)时

沟宽1000mm:

配沟深700mm;沟宽1000mm:

配沟深900mm;沟宽1200mm:

配沟深1100mm;沟宽1200mm:

配沟深1300mm。

(四)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适用于地下水位低,电缆线路较集中的电力主干线,一般敷设30根以上的电力电缆

1)隧道长度在7m以下时,可设一个出入口;隧道长苏7m以上时,两端应设出入口;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应增设出入口。

2)入孔直径不应小于0.7m。

3)隧道内应有照明灯,电压不应超过36V,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4)通道地面应尽量平坦,向排水沟方向应有不小于0.5%的坡度,而排水沟向集水井应有0.3%-0.5%的坡度。

5)隧道与厂房(或变电所连接处,以及长距离隧道中每隔100m应设带门的耐火隔墙)。

6)隧道应尽量实行自然通风。

当电缆的电力损失超过200W/m时,应实行机械通风。

五、电缆桥架敷设

(一)电缆桥架常识

1.电缆桥架,符号为CT。

(国标图集04DX101-1)

2.电缆桥架的分类

1)电缆桥架按结构分

有大跨距式、梯式、盘式、槽式、组合式和配线槽。

梯式桥架适用于对美观要求不高的室内外场合。

其结构简单、质量小、透气性好、成本低。

盘式桥架适用于安装在室内,外形较美观,敷设电缆后基本上看不到敷设在桥架内的电缆。

盘式桥架分无孔托盘和有孔托盘两种型式,有孔托盘桥架有散热孔,但散热能力较梯式桥架差,凝结水可以从散热孔流出。

无孔托盘用在有屏蔽的场合较为理想。

槽式桥架属金属线槽。

槽式桥架配用盖板后可组成全封闭型桥架,可防尘、防火、防烟气污染及机械损伤,对电信、计算机及控制用电线电缆有抗干扰功能。

2)电缆桥架按材料分

有钢制、铝合金和玻璃钢。

玻璃钢电缆桥架是由石棉丝加胶而成的,玻璃钢是非常优良的绝缘材料(石棉是绝缘材料),因而玻璃钢电缆桥架是不导电的。

当需要屏蔽等特殊要求时可在其玻璃钢内加入钢丝网等措施来达到要求。

3)电缆桥架按用途分

有普通型、防腐型和阻燃型。

钢制电缆桥架的防腐措施一般有塑料喷涂、电镀锌(适用于轻防腐环境)、热浸锌(适用于重防腐环境)等多种方式。

(JGJ16-2008条文说明)

阻燃型桥架分为内阻燃型、外阻燃型及全阻燃型。

内阻燃型是在盘式或槽式电缆桥架的内表面涂覆阻燃材料或镶嵌阻燃板,常用于阻燃隔断,即当电缆着火时,由于阻燃段的作用,可限制着火电缆的延燃长度。

外阻燃型是在其外表面涂覆一层阻燃材料,防止外来火焰破坏钢制桥架的机械强度,适用于多火灾的场所。

全阻燃型是在内、外表面涂覆阻燃材料或镶嵌阻燃板,既能保护钢制桥架的机械强度,又能限制着火电缆的延燃长度。

4)电缆桥架按载荷分

有轻型、重型和加重型。

3.电缆桥架一般每根为2m,对于大跨距的电缆桥架一般每根为6m。

4.电缆桥架除需屏蔽时装保护罩外,在室外安装时应在其顶层加装保护罩,防止日晒雨淋。

5.电缆桥架的水平弯通、水平三通、水平四通、变径直通、垂直弯通、垂直三通处的固定位置要求是各侧固定点距其小于等于600mm。

(图集05D5)

6.XQJ系列电缆桥架

1)XQJ系列电缆桥架,应用广泛。

2)XQJ系列电缆桥架的型号含义

(二)电缆桥架敷设

1.梯式桥架、盘式桥架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高度不宜低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高度不宜低于1.8m,低于上述高度时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电缆隧道、技术层)内除外。

(JGJ16-2008及图集05D5)

2.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宜为1.5~3m;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JGJ16-2008及图集05D5)

应用:

一般水平走向的电缆桥架每2m固定一次,垂直走向的电缆桥架每1.5m固定一次。

3.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

(JGJ16-2008及图集05D5)

1)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2)向同一负荷供电的两回路电源电缆;

3)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4)电力和电信电缆。

当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上时,应用隔板隔开。

4.电缆在电缆桥架上的层次安排

弱电流控制电缆(计算机电缆、屏蔽控制电缆)在最上层,接着是一般控制电缆、低压动力电缆、高压动力电缆,这种排列有利于屏蔽。

5.梯式桥架、盘式桥架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JGJ16-2008及图集05D5)

1)电力电缆桥架间不应小于0.3m;

2)电信电缆与电力电缆桥架间不宜小于0.5m,当有屏蔽盖板时可减少到0.3m;

3)控制电缆桥架间不应小于0.2m;

4)桥架上部距顶棚、楼板或梁等障碍物不宜小于0.3m。

析:

为了散热和维护的需要,桥架层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

强电、弱电电缆之间,为避免强电线路对弱电线路的干扰,当没有采取其他屏蔽措施时,桥架层间距离有必要加大一些。

(JGJ16-2008条文说明)

6.当两组或两组以上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或上下平行敷设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预留维护、检修距离。

(JGJ16-2008)

析:

制造厂家推荐数值为600mm。

(JGJ16-2008条文说明)

7.在梯式桥架、盘式桥架上可无间距敷设电缆。

电缆总截面积与托盘、梯架内横断面积的比值,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JGJ16-2008及图集05D5)

8.梯式桥架、盘式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JGJ16-2008及图集05D5)

9.梯式桥架、盘式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所列规定:

(JGJ16-2008及图集05D5)

管道类别

平行净距(m)

交叉净距(m)

一般工艺管道

0.4

0.3

具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

0.5

0.5

热力管道

有保温层

0.5

0.3

无保温层

1.0

0.5

10.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值。

(JGJ16-2008)

11.电缆桥架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壁处进行连接。

(JGJ16-2008)

12.钢制电缆桥架直线段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m时,宜设置伸缩节。

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

(JGJ16-2008)

梯式桥架、盘式桥架经过伸缩沉降缝时应断开,断开距离以100mm左右为宜。

(图集05D5)

析:

其目的是保证桥架在运行中,不因温度变化和建筑物变形而发生变形、断裂等故障。

(JGJ16-2008条文说明)

13.在电缆桥架内,电缆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在上端及每隔1.5~2m处;电缆水平敷设时,其固定点在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10m处。

(图集05D5)

14.电缆桥架在穿过防火隔墙及防火楼板时,需采用防火堵料严密堵塞,做法参见国标图集94D401-3-P14。

15.电缆桥架接地

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电缆的金属导管应可靠接地,全长不应少于2处与接地保护导体(PE)相连。

(JGJ16-2008)

2)电缆桥架应可靠接地,如利用桥架作为接地干线,应将每层桥架的端部用16mm2软铜线连接。

桥架每30~50m接地一次。

3)玻璃钢电缆桥架不导电,因此不用接地。

对有屏蔽功能的玻璃钢电缆桥架,其内部的钢丝网应接地。

六、线槽(包括槽式桥架)敷设

(一)常识

1.金属线槽,符号为SR;塑料线槽,符号为PR。

(国标图集04DX101-1)

2.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20%,载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

控制、信号或其相类似的线路,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的50%,电线或电缆根数不限。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40%。

(国标图集04DX101-1)

(二)金属线槽(包括槽式桥架)敷设

1.金属线槽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明敷工程,不宜在有严重腐蚀及易受严重机械损伤的场所采用。

有盖的封闭金属线槽可在建筑物顶棚内敷设。

(地方图集05D5)

2.强弱电线路宜分槽敷设,如敷设在同一线槽内应在两种线路之间设置金属屏蔽板。

(图集05D5)

3.金属线槽的连接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壁等处进行。

(图集05D5)

4.金属线槽的端部用终端封头堵住。

(三)塑料线槽敷设

七、难燃封闭槽盒敷设

1.难燃封闭槽盒,用于电缆防火保护,属轻型封闭式,能阻断燃烧火焰,并能维持盒内电缆正常的工作,并具有耐腐蚀、耐油、耐水、强度高、安装简便等优点。

(图集05D5)

难燃封闭槽盒,适合含潮湿、盐雾、有化学气体和严寒、酷热等各种环境条件下使用,或应用于发电厂、变电所、供电隧道、工矿企业等电缆密集场所,以防止电缆着火延燃及满足重要电缆回路防火、耐火分隔。

(图集05D5)

2.在难燃封闭槽盒内敷设电缆时,上下两层电缆可用防火隔板隔开,起到防火隔离作用。

(图集05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