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6198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岳麓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岳麓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岳麓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xx·保定摸底)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

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

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解析:

选C 夏商周时期整地工具和中耕工具种类繁多、层次分明,说明此时期耕作方式注重精细化操作,故C项正确。

2.《汉书·食货志》:

“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生产的产量低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解析:

选C “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反映了小农经济规模小和产量低;“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赋税负担的沉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是土地兼并。

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C项正确。

3.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

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

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

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

解析:

选D 材料中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出对农业的重视,这是自然经济下对增加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产量的理想与诉求的体现,故D项正确。

4.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

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解析:

选C 经济中心的转移导致政府对南北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变化,南方地区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心区域,故C项正确。

5.南宋陆游曾作诗云: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上述诗文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农民(  )

A.重视历法指导B.关注生态环境

C.讲求精耕细作D.注重农事时令

解析:

选D 材料中陆游诗内容反映了农民依各月不同的鸟鸣安排农事,表明农业注重农时,故D项正确。

6.(xx·益阳调研)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

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

这反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解析:

选C 题干信息说明江南地区的水利建设情况较好,而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故C项正确。

7.《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有六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

如今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近半在河南。

这反映出汉代(  )

A.河南手工业最发达B.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

C.冶铁技术相当成熟D.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河南既有铁官且规模大,还有多处的冶铁遗址,说明河南冶铁手工业比较发达,这与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有关,故D项正确。

8.(xx·汉中质检)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3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4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解析:

选B 后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故A项错误;素纱禅衣是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历经两千年仍完整无缺,反映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故B项正确;水排是冶铁工具,并非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故D项错误。

9.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  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

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解析:

选A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工匠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其制作的工业品精美别致,具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

10.(xx·赣州摸底)据明朝万历《华州志》记载,陕西华州“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

这表明华州柳子镇(  )

A.铁业全行业资本主义萌芽B.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

C.冶铁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D.铁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解析:

选D 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以家庭使用为主,从“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可知是民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机械化生产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从“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可知冶铁业繁荣,故D项正确。

11.(xx·江淮十校联考)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

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解析:

选B 依据题干材料“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反映了手工业领域存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说存在自由劳动市场,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B项正确。

12.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

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

此史料印证了(  )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17世纪晚期,上海已经有规模庞大的织布工人即纺织工人,广东等地也出现了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实行专业化生产的趋向,所以此史料印证了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

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

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

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文化孤芳的排外心理。

元朝青花瓷的诞生是泉州穆斯林商贾和景德镇窑主共同推动的,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

明朝青花瓷工艺改进并流行。

清初,珐琅彩进入中国,使瓷器用色逐渐涵盖彩虹的所有缤纷。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和商人频繁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世界开始聚焦中国。

耶稣会士的中国报告和以拉丁文翻译的儒家经典,陆续在法国出版,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中国瓷器的造型风格、优良质地及瓷器上的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作坊加以仿造。

1769年,英国玮致伍德建立陶厂,此后引进机器生产,并采用新式转印技术。

他不仅采用景德镇的精密分工制度,还推出创新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商业经营事项,如市场调查、报纸广告等。

18世纪中期后,熟悉中国的欧洲商人开始反驳耶稣会士描述的理想化形象,指出中国的官吏腐败衰弱的一面。

西方知识分子很快转而反对中国,觉得不该把它视为西方社会的榜样;同样地,欧洲人也停止把中国瓷当成典范。

18世纪末,欧洲瓷业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也与西方势力上升、前进成为全球重心的时序相互对应。

——摘编自罗伯特·芬雷《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

的时代》、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瓷器业发展的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命运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该变化的原因。

(13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中关键语句“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作坊加以仿造”“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归纳概括。

(2)问,中国瓷器经历了从古代中国的瓷器深受欧洲的欢迎到近代中国瓷器逐渐退出国际市场的变化;其原因要抓住“17、18世纪”的时代信息去分析,西方经历工业革命,国力蒸蒸日上,而中国不改进技术、政治腐朽,瓷器随中国国力的衰弱退出世界舞台。

答案:

(1)特点:

瓷器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具有时代特色;瓷器工艺演进与中外文化技术交流密切关联;影响了欧洲瓷业发展和欧洲文化;后来衰落,其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运的兴衰。

(2)变化:

由被欧洲仰赖到被逐出欧洲市场;由被欧洲追捧到被冷落等。

原因:

欧洲作坊大量仿造瓷器;工业革命后欧洲制瓷业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和商业运行均有革新;欧洲对中国认识发生变化;明清以后,中国瓷器业虽有工艺发展,但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等。

14.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单位:

(个)

地区

时间

工程类别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灌溉

98

29

23

938

解析:

可从汉代灌区的分布特点,唐朝灌溉工程数量分布和变化上进行信息的提取,结合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中心的变迁等内容进行说明。

答案:

示例一:

信息:

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

说明:

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二:

信息:

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不断发展。

说明:

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三:

信息:

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

说明:

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至少提取两项)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时作业18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

“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国家对同仁堂这类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  )

A.走合作化道路B.没收为国营企业

C.全行业公私合营D.资本家自愿捐献

解析:

依据材料“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信息可知建国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

答案:

C

2.(xx·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这一政策(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53”,建国初期的中国面临着内部经济恢复和建设、外部帝国主义的封锁和鼓励,为此提出“一化三改”,优先发展重工业,故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实行配给制,提高农民积极性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1956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3.(xx·河南省周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抽测调研)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这表明当时的新中国(  )

A.经济恢复速度超出预期B.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C.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D.民众对改造积极性高

解析:

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中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一化三改造’,但是到1956年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可知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超出原先设定的步伐,故C项正确;民众积极性高材料缺乏论据,故D项错误。

答案:

C

4.(xx·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

“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

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统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

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

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

”依据材料可知(  )

A.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还不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自由市场的作用,当时还未建立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材料提出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5.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

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

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3年”,当时苏联处于斯大林模式下,中国正在进行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两国都优先发展工业,对农业的投入不够,最终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答案:

A

6.(xx·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出:

“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错误。

”这篇社论(  )

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

解析:

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53年就已经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文章,《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重点强调反对急躁情绪,即重点强调反对“左”倾错误,而此时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

D

7.刘少奇1963年时说:

“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好吗?

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

”这说明当时(  )

A.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国家经济体制开始了变革

C.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加强

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露

解析: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导致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材料中“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等信息表明部分领导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D项正确。

答案:

D

8.(xx·昆明市检测)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1961年减少1000万人。

这项计划得到坚决贯彻。

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

该政策(  )

A.消除了“左”倾错误B.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C.利于稳定市场缓和局势D.使工农业指标趋于合理

解析:

由于“大跃进”等“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减产粮食缺乏等问题,材料中的措施是对其的纠正,但没有消除“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减少了城镇人口,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反,故B项错误;减少城市人口可以缓和粮食供应不足等“左”倾错误带来的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工农业生产指标的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

C

9.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主要原因是在农业领域(  )

A.优化了人民公社体制B.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立了商品经济体系D.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解析:

据题干材料“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可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人民公社体制,故A项错误;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对工农业进行调整,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仍然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xx·四川省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下表是1961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部分内容。

  计划

时间  

基本建设

投资(亿元)

钢指标

(万吨)

原煤指标

(亿吨)

粮食指标

(亿斤)

1961年初

167

1900

4.36

4100

1961年底

78

850

2.74

2700

1962年

42.3

750

2.5

2900

A.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

B.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

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解析: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基本建设投资”“钢指标”“原煤指标”“粮食指标”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故C项正确;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大跃进”的进行

C.工业化的发展D.国民经济的调整

解析:

根据时间“1958年”,可以判断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为了确保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顺利实施,国家制定了控制城市人口的户籍法规。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活动都是为工业化这个中心服务的;国民经济的调整是从1960年开始的,故排除A、B、D三项,答案为C项。

答案:

C

12.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

”此举表明中央力图(  )

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调整国民经济

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D.深化经济改革

解析: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等信息反映了当时我国物质十分缺乏,中央力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联系到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故B项正确;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深化经济改革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xx·南通一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 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

万吨)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钢产量

535

1866

667

1223

粮食产量

3900

2870

3200

3891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

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10分)

(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观察材料二中的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

(6分)

解析: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等”信息和材料语气可作判断,第二小问迁移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2)问,关键是要细致观察解读材料中的数据变化,然后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第(3)问,抓住“物质技术基础”“骨干力量……工作经验”等信息概括即可。

答案:

(1)社会心态:

乐观自信;急于求成。

主要因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缺乏建设经验。

(10分)

(2)主要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9分)

(3)历史作用:

奠定物质基础;培养骨干力量;积累建设经验;提供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