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3857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docx

第十六章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非殖民化进程

第一节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二战的历史影响与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给人类文明的积淀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同时它也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战争严重地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势力,使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战前的6个资本主义强国惟有美国一支独秀。

这大大减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争的压力。

  第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支援了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同时也有力地牵制了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

  第三、战争提高了亚非拉人民的觉悟,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

二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入战争。

由各殖民地人民组成的参战军队有300多万人。

  第四、战争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从而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所有这些都为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号角又是在亚洲响起了。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仍然首先在亚洲兴起,标志是亚洲一批民族国家率先独立。

五十年代由亚洲向非洲转移。

六十年代亚非拉全面开花,七十年代进入尾声。

二、亚洲战后独立运动的先声

  二战后,亚洲率先兴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

在四十年代后半期,先后有不少亚洲国家摆脱了原来殖民者的控制,赢得了民族独立。

具体可见下表:

国名

独立时间

宗主国

领导人

其他

印度

1847年8月15日

英国

尼赫鲁

巴基斯坦

1847年8月14日

英国

真纳

印度尼西亚

1949年12月19日

荷兰

苏加诺

老挝

1945年10月12日

法国

菲律宾

1946年7月4日

美国

缅甸

1948年1月4日

英国

斯里兰卡

1948年2月4日

英国

叙利亚

1946年4月17日

英国

黎巴嫩

1946年12月31日

英国

以色列

1948年5月14日

英国

本-古里安

(课上主要以印巴独立和以色列建国为重点介绍,其他内容参见教材)

  印巴分治 二战期间,印度继续争取独立。

起初国大党希望以支持英国进行战争来换取英国同意印度自治。

但是遭到拒绝。

所以1942年8月,印度再次发起退出印度运动。

甚至部分激进的印度人希望借助日本人赶走英国人。

其中以苏巴斯·鲍斯为首的印度国民军就是典型。

战后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国民军进行惩罚。

引发印度的抗议。

1946年2月英印军队在抗议群众的影响下发动起义,虽遭镇压失败,但是随即孟买20万工人大罢工迫使英国考虑印度的自治问题。

  1947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英属印度的政权将于1948年6月前移交给印度。

并派遣曾在战争期间指挥英军在亚洲作战的蒙巴顿将军出任印度总督。

6月3日,蒙巴顿拟订的印度独立方案出台,即印巴分治。

7月18日,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宣

布1947年8月15日起在印度建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

印度和巴基斯坦。

  蒙巴顿的分治方案起因于印度两大派别的斗争。

英国长期的分而治之的殖民统治手法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印度的分裂。

当时相对于国大党的另一派政治力量是以真纳为首的穆斯林联盟。

英国政府宣布移交政权后,两派为争取权利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甚至出现流血冲突。

在这个背景下,蒙巴顿的方案出台。

  蒙巴顿的方案规定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自治,其依据主要是宗教信仰。

因此结果是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余为印度。

1948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5日,印度宣布独立。

但是由于民族混居,所以在划定边界后大量的居民居住在不同的宗教国家里,因此出现大量驱赶其他民族的仇杀行为。

据估计,从蒙巴顿方案公布到1951年,有720万伊斯兰教徒迁往巴基斯坦,800万印度教徒迁往印度。

这期间约有50万人在仇杀中死去。

印度民族领袖甘地也在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的极端分子杀害。

  至尽,印巴仍在为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休。

该土邦21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

但土邦头领是印度教徒。

所以双方各制持己见,1947年10月爆发武装冲突。

成为今天南亚动荡的焦点之一。

  以色列建国 一战后英国获取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英国为加强对中东阿拉伯人的控制,再次上演分而治之的把戏。

为扶植对立势力,允许流亡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

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宣言,宣布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此后犹太人的移民开始不断进入巴勒斯坦。

1918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只有5。

6万,到1939年二战前夕已达44。

5万。

占当地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也从7%增加到29。

7%。

二战爆发后,英国为了争取阿拉伯人的支持转而开始限制犹太人的移民规模。

但随着犹太人的力量日渐增大,犹太复国主义也开始高涨。

1945年以本-古里安为首的“犹太建国协会执行机构”要求英国允许每年让10万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并建立犹太国。

英国拒绝。

但是拥有500万犹太人的美国为寻求在中东的代理人却支持本-古里安的要求。

二战后,有关巴勒斯坦问题被提交联合国讨论。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33:

13票通过第181号决议,即《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

规定1948年8月1日前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

建立两个国家:

犹太国和阿拉伯国。

前者1。

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人口49。

8万犹太人加40。

7万阿拉伯人;后者1。

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

阿拉伯人72。

5万,犹太人1万。

  1948年5月14日,大卫·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诞生。

犹太人结束了流散世界2000多年的日子。

但是阿拉伯人认为以色列国的建立是对阿拉伯世界的侵犯,5月15日,阿拉伯联盟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从5月15日宣战到1949年2月4日停火。

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和约旦的联军与以色列军队打打停停,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利用停火的机会补充力量,最后反击成功。

占领了阿拉伯国57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使自己实际控制的面积达到20700平方公里,占整个巴勒斯坦的80%。

巴勒斯坦出现近百万阿拉伯难民。

  以色列的建国是在大国干预下诞生的,同时大国干预的烙印不断影响着中东的问题的解决。

至今阿以冲突仍就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

三、五十年代由亚洲向非洲转移

  进入五十年代,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同时在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鼓舞和影响了非洲的民族主义开始高涨,埃及、阿尔及利亚是代表。

古巴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意味着拉丁美洲也开始初见民族独立运动的火星。

  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 苏伊士运河修建于1859-1869年,10年中12万埃及人为之牺牲。

但是运河开通后一直为英法控制,埃及损失大量经济利益。

1955年运河利润为1亿美元,但是埃及只分得300万。

为总数的3%。

为此,收回运河主权一直是埃及人的斗争目标。

  1953年,纳赛尔政府开始与英国谈判。

1954年10月19日签署《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规定》,规定英军在缔约20个月后分批撤出埃及领土。

1956年6月12日,英军全部撤离完毕。

被外军占领74年的运河终于回到埃及人手中。

7月26日,纳赛尔宣布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埃及的国有化措施激怒了英法等国。

1956年10月29日下午,以色列在英法的支持下突袭西奈半岛,挑起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借机要求进兵运河区。

在这无理要求被埃及拒绝后,英法开始动武。

埃及坚决抵抗。

苏联宣布对埃及提供援助和支持。

迫使英法在1956年11月6日停火。

1957年3月以色列也撤出。

4月10日,运河全部正常通航。

埃及人民斗争取得了胜利。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爆发起义反对法国的殖民统治。

法国先后调集20万大军镇压。

但是面对游击队无法取胜。

1958年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在开罗宣布成立,先后得到30多个国家的承认。

同年12月中国与之建交。

联合国投票只差一票就可以达到2/3的多数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总统戴高乐1958年上台后调整政策,1959年9月宣布同意给予阿尔及利亚人民自决权,要求实行公民投票。

此后双方不断谈判,最终在1962年3月18日在瑞士埃维昂签署协议。

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拥有全面的主权,但阿尔及利亚承认法国有开采撒哈拉石油和使用米尔克斯比尔军港的权利。

1962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全民投票,7月3日,正式宣告独立。

7月25日定国名为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11月1日为国庆日。

  古巴革命 古巴现代历史上一直受美国的控制。

古巴在长期的外来统治下形成单一的生产糖的产业。

2/3的蔗糖出口美国。

1952年3月,美国策划政变扶植亲美的巴蒂斯塔建立独裁政权。

1953年7月26日,青年爱国者律师卡斯特罗率领150名青年进攻政府军最大的兵营——蒙卡达兵营。

希望夺取武器进行斗争。

但是行动失败。

卡斯特罗被捕。

后被驱逐出境。

1956年11月25日,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等82名青年偷渡回古巴展开游击战争。

力量逐步壮大。

1958年5月,芭蒂斯塔纠集了11000多人围剿游击队。

但经过71天激战,政府军大败。

10月,革命军进攻首都哈瓦那,歼灭了政府军主力。

巴蒂斯塔外逃。

1959年1月1日,哈瓦那解放。

美国对古巴半个多世纪的控制结束。

四、六十年代亚非拉独立运动高潮

  60年代是非洲独立运动的丰收时期。

从西非到中非到东非、南非,呈燎原之势。

1960年一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此后又有15个国家独立。

到60年代末,非洲已经有了41个独立的国家。

战非洲总面积的84%,人口88%。

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1960年非洲独立了16个国家。

宗主国

地区

国名

时间

法国

法属西非

达荷美

8月1日

尼日尔

8月3日

上沃尔特

8月5日

象牙海岸

8月7日

塞内加尔

8月20日

马里

9月22日

毛里塔尼亚

11月28日

法属赤道非洲

乍得

8月11日

中非

8月13日

刚果(布)

8月15日

加蓬

8月17日

托管地

喀麦隆

1月1日

多哥

4月27日

东非

马达加斯加

6月26日

英国

索马里

7月1日

尼日利亚

10月1日

比利时

刚果(利)

6月30日

五、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七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进入尾声。

截止到70年代末,二战后新兴的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共108个。

这是二战最广泛和最深刻的后果。

二战前夕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一共33个。

其中包括拉美的20个,亚洲的10个,非洲的3个。

二战后,亚洲是最早形成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大陆。

1945-1967年有22个新独立的国家。

这不包括社会主义的中国、朝鲜和越南。

非洲是60年代独立国家多的大陆。

1945年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的国家利比里亚、

埃塞俄比亚和埃及。

战后独立运动高涨:

1951-1958年6个国家独立,1960-1968年30个;1973-1977年8个。

1980-1989年2个。

拉美战后1962-1966年独立4个,1981-1983年有3个国家独立。

  总之,1945年前,拉美有20国独立,加上亚洲9个和非洲3个,共32个国家。

1945年后,亚洲新出现30个国家;非洲46个,拉美有10个,共计86个。

加上战前的32个,共108个国家。

大洋州还有1962-1980年独立的9个国家。

从而构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国家体系。

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世界上民族独立国家的数量,而且,还深深影响到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所谓的第三世界就是建立在战后新兴的独立国家体系基础之上的。

第二节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

  第三世界的概念?

伴随着50-70年代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该体系成为超越冷战格局

下两大阵营的第三支力量,这第三种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的概念是与三个世界的分类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初产生于50年代。

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是法国学者阿尔佛雷德·索维。

1952年他写了一篇《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

称除了当时两大对抗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外,还有一个第三世界。

他根据法国大革命三个等级的概念套用到三个世界中,分析战后新兴的民族国家体系的地位和特点很象法国当时的第三等级,是“被忽略、待开发、具有革命潜力的力量。

  50-60年代,第三世界指美苏两大力量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指政治上不结盟、经济上不发达的国家。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最终用发展中取代了不发达国家这一名词。

第三世界是以战后一系列国家建立为基础。

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是以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为开端,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为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70年代,第三世界的内涵有所变化。

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世界,亚非((除日本外)非洲、拉美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表示:

美苏为第一世界。

日欧加拿大为第二,其余为第三世界。

中国暗含着中国属于第三世界的内容。

  亚非会议?

50年代中期,亚非先后有30多个国家独立。

纷纷要求发展彼此关系。

需要明确中印两国在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

1953年12月中印两国首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被称为亚洲宪章。

1954年3月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倡议召开亚非会议。

12月南亚五国决定于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进行。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召开。

29国和地区参加。

会议一度受阻,有少数主张讨论反对共产主义。

1955年4月24日,会议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由亚非各国自己处理自己事物的国际会议。

他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亚非会议团结亚非各国人民,高举反帝反殖旗帜,维护民族独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对方兴未艾的民族民主运动以巨大的鼓舞,加快了60-70年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的到来。

万隆精神指亚非各国团结一致,维护民族独立反帝反殖的精神。

  不结盟运动及其发展?

不结盟国家:

50年代初,一些新独立的亚洲国家为维护民族主权和独立,不原介入美苏两大阵营的斗争。

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

如印度、南斯拉夫、埃及等。

这些国家被称为不结盟国家。

50年代后期,受亚非会议影响,铁托等民族主义者萌发了组织不结盟运动的思想。

1956年7月,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在南斯拉夫会晤,迈出了不结盟运动的第一步。

1961年6月,在开罗,铁托、尼赫鲁、纳赛尔、苏加诺、恩克鲁玛召开不结盟会议筹备会议。

  1961年9月1日,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25国参加。

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民族独立斗争,主张废除殖民主义,以和平共处原则代替冷战。

强调非集团原则。

不结盟国家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是第三世界中小国家作为一支政治力量介入国际事物。

因而是万隆精神和第三世界发展的表现。

第三世界形成,作为政治力量等上舞台。

  第三世界的形成对两极格局造成巨大冲击。

客观上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对50-60年代国际关系影响巨大。

不结盟运动兴起后发展迅速,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队伍、影响扩大快。

70年代联合国33个新成员中除两个德国外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80年代末其成员国增加到101个,1995年113个。

为第三世界的2/3,占人口2/5。

中国作为观察员1992年9月参与活动。

第二,斗争矛头指向新老殖民主义者,70年代后指向美苏。

第三,斗争从政治逐渐深入到经济等各个层面。

二、第三世界的发展

  战后新独立的国家,面临如何发展的重要问题。

这包括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前者是政治模式的选择,后者则属于经济模式的选择。

  政治模式?

战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么走资本主义道路。

事实上,1955-1990年先后55个新独立的国家表示走社会主义道路,占总数的59%。

其中亚洲11个,非洲34个,拉美14个。

但是其中真正走科学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国家只有中国、朝鲜、古巴、越南等少数。

多数都是各种社会主义名目的非资本主义形式。

  所谓的社会主义名目繁多。

按地区分:

亚洲、非洲、拉美各有各的社会主义。

按宗教分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社会主义;按人物分有苏加诺、尼赫鲁、纳赛尔、卡扎菲社会主义。

等。

它们在政治和经济上有的共同特点:

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否定阶级斗争,拒绝无产阶级专政;②主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调和;③强调民族传统和宗教特点;④突出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经济上也有四个共同点:

①建立国有经济体系;②土地改革;③实行年度计划或五年计划,国家干预经济;④改良分配制度,努力建设福利国家。

  “社会主义”之所以在二战后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50-60年代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成功的榜样吸引劳苦大众向往社会主义。

埃及纳赛尔在万隆会议后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2.新独立的国家经过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斗争,对资本主义反感仇视,走社会主义顺乎历史发展和民心。

3.实行与科学社会主义貌同实异的社会主义。

也获得反共势力的支持。

抵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如尼赫鲁、纳赛尔本人反共,他们打社会主义旗号实际就是为借社会主义获得群众支持。

  另外一些新兴的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原因大体上也可以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在外因方面,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这些国家受殖民主义影响深刻。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吸引他们。

第二,美国为原料市场等原因拉拢援助独立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大家庭。

第三,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发展缓慢。

而在内因方面:

同样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长期的殖民历史使其国内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

第二,这些国内领导人基本受过西方教育,受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大。

第三,国内经济基础差,工人阶级数量弱小,觉悟低,力量弱。

但是,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三世界国家同以往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有鲜明的特征差异。

概括起来有以下5个方面的新特点:

  1、国家干预,调节的国家资本主义,目的是加快积累,保护本国经济权益。

发达国家干预起点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发展中国家没有自由竞争阶段。

  2、具有依附性。

起点低,与垄断资本主义处于不平等地位,既矛盾由斗争。

  3、民族性。

在反帝反殖斗争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把维护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4、官僚性,经济企业官办,官僚色彩浓厚。

  5、发展不均衡性。

少数城市发达,广大农村贫穷。

往往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西方生活观念与传统生活方式并存,现代化的工业与原始农业并存。

  经济模式?

不同国情决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按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分类方法,第三世界的国家可以分为四类:

主要石油生产国:

国民经济主要依赖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国家。

近30个。

中东波斯湾阿拉伯各国、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拉美委内瑞拉,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其他原料生产国:

农作物、矿产出口国;加工出口国:

面积小、资源缺乏、廉价劳动力多的出口加工贸易国;发展中的少数大国:

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

  总体上讲,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基本沿循原有的经济条件轨迹发展。

普遍还没有摆脱原料产地的角色。

但是其经济发展的模式却有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单纯依附殖民国家,而是试图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50-60年代新独立国家普遍经历了由进口替代战略向面向出口战略的转变。

这就是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独立的一种努力。

  所谓进口替代战略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

这对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发展民族经济有利。

但实行贸易保护和外汇管制。

而面向出口战略是指使本国工业生产面向市场,以制成品出口代替过去的初级品出口。

需要放松贸易保护,外汇管制松动。

部分国家根据上述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经济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如七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

(后面单独介绍)

三、现实与问题

  经济发展现状与南北差距?

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经济成就与问题并存。

以1960-1980年为例,成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第三世界经济发展增长率较高,

时间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1960-1970

5.6%

5%

1970-1980

5.3%

3.1%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大,1960-1980年1861亿美圆增为19118亿美圆。

  第三、同期第三世界年人均收入从138美元增长到1003美元。

  第四、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加大。

1960年所占产业比重

1980年所占产业比重

工业

24.8%

39.4%

农业

30.9%

17.4%

  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南北差距加大:

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例,占全世界人口20%的世界上最富有国家与同样占全世界人口20%的最贫穷国家相比较,1965年的差距是30倍,但是到了1990年,差距加大到60倍。

  第三世界不平衡发展的现状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

百万美元)

全世界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2003700

1413280

163040

698900

317570

91290

所占百分比

70.53

8.14

34.88

15.85

4.56

1993年23112566

18247536

990262

6259899

6279762

4212204

所占百分比

78.95

4.28

27.08

27.17

18.23

  ——根据世界银行1991和1996年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

  1965-1993年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国家都在发展,但彼此差距在拉大。

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相对削弱,欧共体的实力已经超过美国,日本和美国的差距在缩小,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增长与生产统计表

国内生产总值1960-1976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76

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1976

占全世界生产总额的百分比1976

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百分比1976

第三世界国家①

5.7%

538

52.2%

15.3%

22.6%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4.3%

6414

16.2%

64.6%

63.9%

   ——摘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79年版①不包括第三世界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据联合国统计,1990年占世界人口58%的低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世界的4。

8%。

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年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圆)数量1981年为28个,1990年为47个,1994年48个。

  其次是发展中国家内部贫富分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如1960-1980年,除少数石油出口国与制成品出口国等发展较快,甚至如亚洲四小龙经济在60-70年代还有腾飞之势。

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的发展增长率仅为1。

7%。

  造成发展中国家面临困境的原因?

导致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