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3332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5-8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

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二、设计理念:

在进行《用计算机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时,如果我们能将静态的教学内容,通过我们的创造,将其设计成动态的过程;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设计成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的“纸笔方式”创造性地设计成学生探索创新方式。

凡是形如以上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将教学设计成“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并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设计思想,我们认为这就是贯穿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理念。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

你还记得《积的变化规律》吗?

生回顾。

谈话:

数学算式中存在着很多变化规律,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巩固积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激活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能力,同时计算器作为探索的工具,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1)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说一说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

并猜一猜商可能会怎样变化呢?

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说明:

大家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少。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师:

请用计算器计算,这三题之间有什么规律?

请将下面两题和第一题比较,看算式是怎样变化的,商是怎样变化的,请在小组内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2)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明:

和第一题比,被除数26640不变,除数乘2,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3.运用规律并验证。

(1)提问:

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师:

比较所有的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了?

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活动。

交流:

说一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引导:

反过来比,把下面每题的除数除以几得111,商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

一些复杂计算力的规律,可以用计算器计算来比较发现。

今天我们就是通过计算器的计算,发现:

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反过来,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乘几。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教学注重合作探究、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教材首先呈现了三道算式,学生先通过观察算式,学生容易被这种特定所吸引;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这样的算式有一定的规律,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欲望。

及时启发学生“将下面两题和第一题比较”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发现规律。

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三)练习拓展,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1)让学生完成前三道题计算,交流并呈现得数。

引导:

观察和比较这组算式,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并用计算器验算你写的得数。

交流:

下面各题的得数分别是什么?

写得数是怎样想的?

(2)提问:

比较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

说明:

111111÷37037=3,当除数37037不变时,被除数乘2的222222,商是3乘2得6;被除数乘3得333333,商就乘3得9.继续比较可以发现,在除法里,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

反过来比,被除数除以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

总结:

从这里也能看出,有一些大数目的复杂计算,可以先用计算器计算其中一些简单算式,再按计算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复杂算式的得数,完成计算。

2.练习七第6题

(1)观察思考,了解特点

交流:

联系方格里的数,并观察每组算式各有什么特点?

举例说一说。

小结:

这里的每道算式,都是按表里各数排列位置的相应顺序列出的。

把其中一道算式的数字顺序倒过来,就是另一道算式。

(2)计算比较,发现规律

交流算式

提问:

比较各道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奇妙的现象?

引导:

你能再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能列出一组两位数连加的算式吗?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列出三位数连加的算式。

并计算出结果。

提问:

你列的算式符合你发现的规律吗?

(3)分析表格

引导:

这里的计算非常有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表格里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自己找一找,找到后和同桌说一说。

(引导先看表格中间的数,再看每个横行三个数的和)

小结:

了解表格里的排列特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讨论讨论,弄清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

3.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既丰富有趣,又充满挑战性。

试一试紧紧围绕本课

的教学重点展开,同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计算经验和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运用计算器去探索规律,促进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算式中的规律。

后面几题是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总结

提问: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谈话:

请大家读一读第45页的“你知道吗”,和同学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通过交流,指出:

帮助学生体会计算工具的演变和发展的大致过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计算工具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

(五)教学反思:

这单元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重点在于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整节课自始至终,我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通过让学生试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

而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学习内容在大脑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不足之处:

1.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正确的引导学生。

2.课堂时间分配不均衡,还需加强。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在计算器的使用中,感受其存在的优势和价值。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3.在历史长河的背景下看待计算器的产生与应用,在时光的穿越中感悟数学文化所独有的魅力,在对计算器的现实应用与未来展望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憧憬与励志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课前思考 

  计算器已经融入现代生活,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使用,给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

 

  “用计算器计算”教什么?

仅仅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能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吗?

这显然是对教学目标的误读。

计算器,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产生,既有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必然需求,又有着自己产生、发展的清晰轨迹,如果我们让学生手捧着计算器,却不知道这一工具的来源与发展,不能体悟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这一工具的诞生所作出的艰苦卓著的努力,就是对人类文化的漠视与轻慢。

因而,不注重文化浸润的教学注定不会是好的教学。

 

  如果作一番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计算器教学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使用计算器的意识?

如何将机械的计算器计算与学生火热的思维结合起来?

如何让学生体悟到计算器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等等。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对“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进行了如下改进。

 

  教学过程 

  一、穿越时光,经历演变 

  1.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计算工具。

说起计算工具,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看看古人是用什么来进行计算的。

 

  设计意图:

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计算器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对计算器已经有所了解并且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然而对于计算工具是如何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学生并不了解甚至充满好奇。

引领学生穿越时光隧道,看看古人用什么工具来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算筹。

 

  (出示算筹) 

  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让我们来听一段介绍。

 

  (录音介绍) 

  提问:

听清楚了吗?

这就是古人用来计算的算筹。

如果用算筹计算213+121,该怎么算呢?

 

  演示:

先在上位用算筹摆出213;同样的方法,在下位摆出121;最后将上位的213和下位的121都移到中位,合起来,能读出这个结果吗?

(334) 

  3.认识算盘。

 

  谈话:

用算筹计算是人类伟大的创造,不过,遇到大数目计算,该怎么算?

经过研究,人们发明了比算筹更加简便的计算工具。

(出示算盘) 

  提问:

关于算盘,你有了解吗?

用算盘怎样来进行计算呢?

 

  演示:

我们一起用算盘来算746+837等于多少。

确定个位后,先拨746,加837,从高位加起。

用算盘计算时还有一些口诀呢!

(八去二进一,三下五去二,七上二去五进一) 

  提问:

结果是多少?

 

  追问:

看了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

噼噼啪啪的拨珠声,伴随着朗朗上口的口诀声,仿佛把学生带回了农耕时代,感受久远的计算文化。

尽管现在看来,当时的计算工具相当繁琐与落后,但从算筹到算盘,却是人类历史上计算工具演变的一次伟大飞跃。

学生亲身经历计算工具的演变历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动手实践,积累经验 

  1.认识计算器。

 

  提问:

现在遇到繁复的计算,你会选用什么计算工具?

计算器是现代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同学们都带了计算器,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上都有些什么?

(板书:

显示器、键盘、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 

  小结:

计算器功能键所包含的功能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只研究一些基本的功能,以后我们还会进一步研究。

 

  2.使用计算器。

 

  

(1)基本操作。

 

  出示:

154×76896+1123 

  提问:

会用计算器计算吗?

谁愿意到前面来算一算?

 

  交流:

用计算器计算,感觉怎样?

(方便、快捷) 

  练习:

2896+6593=3363÷57= 

  126×7÷18=6848-579+386= 

  讨论:

使用计算器,应注意些什么?

 

  

(2)灵活使用。

 

  出示:

560÷70=9876-9870= 

  976×56×0=25×36×4= 

  师生竞赛:

看大家算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算,行吗?

 

  小结:

看来,计算器只是帮助我们计算的一种工具,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要使用计算器。

计算时,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学会合理使用。

 

  设计意图:

“现在遇到繁复的计算,你会选用什么计算工具?

”通过这一问题,把学生从遥远的时空拉回到现实。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个环环紧扣的练习,以帮助学生体会计算器的独特魅力。

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方便、快捷;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注意事项;采用师生竞赛的形式,比一比看谁算得快,让人脑与计算器进行一次大PK。

通过分析,学生发现之所以算得快,是因为这几题不需要使用计算器,可以直接口算或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器只是帮助我们计算的一种工具,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要使用计算器。

  三、寓教于乐,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1)解决突发问题:

丁丁使用计算器时,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他能用这个计算器算出“456×18”的积吗?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追问:

虽然大家想的办法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2)猜数游戏:

在计算器上输入1~9这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字,连续输入9次,然后用它除以,最后告诉我商是多少,我就能猜出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学生说老师猜。

 

  提问:

我算的商是81,你知道我喜欢的数是多少?

为什么你能一下子猜得很准,有什么诀窍?

 

  找出规律:

商是用喜欢的数乘9得到的,反过来,用商除以9,就能得到喜欢的数是多少。

 

  (3)挑战极限:

11111111×11111111= 

  提问:

8个1乘8个1,会算吗?

 

  动手操作,指名汇报。

 

  思考:

答案为什么会不一样?

 

  交流:

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器显示的位数不一样,当结果较大,超过显示器显示的位数时,就显示不下了。

看来使用计算器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介绍: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曰: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意思是遇到较难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

8个1乘8个1有困难,我们可以从1个1乘1个1开始算起。

 

  提问:

找到规律了吗?

 

  小结:

当计算器的使用有局限性时,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赖我们的智慧。

 

  追问:

如果是9个1乘9个1,结果是多少呢?

 

  如果是10个1乘10个1呢?

 

  延伸:

10个1乘10个1时,规律就发生变化了。

新的规律是什么呢?

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去研究。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问题,感受计算器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通过对突发问题的解决,学生体验到计算器仅仅是一个计算工具,当它出现问题时,还要依靠我们的聪明才智来解决。

猜数游戏中,通过师生互猜,让学生在疑惑、顿悟中发现猜数的诀窍,体验到计算器用途之大。

8个1乘8个1的计算,学生计算后发现得出的结果不同,从而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辨析,明白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器显示的位数不一样,当结果较大,超过一定的位数时,就显示不下了,看来计算器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这里,学生先感受计算器的神奇,继而解决运用计算器无法解决的问题,不仅巧妙地渗透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2.介绍计算机。

 

  介绍:

在进行一般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但是要进行一些复杂计算时,计算器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时,人们又发明了计算机。

它能以每秒数万亿次的速度进行计算,过去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计算,现在只要短短几秒钟就能完成。

 

  提问:

听了介绍,感觉怎么样?

而今,人们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云计算”。

 

  (录音介绍“云计算”) 

  提问:

听了这段介绍,有什么感受?

 

  四、立足当代,畅想未来 

  重温:

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人类历史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畅想:

从古人的算筹到如今的计算机,未来的计算工具会是怎样的呢?

翻动的空白书页上又会怎样书写呢?

这些,有待于大家去研究、去发明、去创造。

老师期待着!

 

一、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11单元第100页~105页。

二、设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和数学思考,首先得培养他们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了解自然,激活思维,揭示规律,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的数学素养。

计算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计算工具,已经见诸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和世界。

但是,恐怕并未有多少学生有意去关注过、认真去研究过计算器里,到底蕴藏着的是怎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为此,本设计由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入来组织学习实践操作,让学生当一回发现者、研究者,正确感受到计算器的价值,学会合理地利用计算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推理,寻找数学规律,感受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体会它的作用和魅力,从而增强数学意识,激发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五、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六、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七、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

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开始!

(课件出示)计算下列各题:

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

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

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

小结:

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

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

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

还有哪里也有计算器?

(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

4、师:

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

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

(板书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

5、师:

你认识计算器吗?

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

师:

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

 

(二)、观察认识

1、整体认识

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

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

键盘)

2、认识键盘

(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

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互动生成:

①有0、1、2、3、4、5、6、7、8、9这些有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

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计算器的数字键。

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

运算符号键)。

自己指一指你的运算符号键。

③有ON这些字母的是开机键。

(板书:

开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开机键吗?

和老师不同的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他功能吗?

(清零)

④有OFF这些字母的是关机键。

(板书:

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关机键吗?

有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

(自动关机)

⑤其它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

我们以后慢慢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

(三)、尝试应用

1、按数

(1)先开机,显示器上显示了几?

表示可以开始计算了。

(2)请你在计算器上任意按一个自然数,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看?

他是怎样按的?

按照数字顺序按键就可以显示要按的数。

(3)现在请你清除自然数后再按出一个自然数892,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

他是怎样按的?

先按开机键清除原来的自然数,再按一个自然数。

没做对的同学再试一遍。

(4)同学们都已经会按数了,你们会用计算器计算吗?

38+27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他是怎样按的?

他算得对吗?

请你用口算、笔算验证一下,请你在自己的计算器上试一下。

(5)加法算的很好,咱们再来算一道乘法题,好吗?

30×15,等于多少?

谁愿意上来演示验证一下。

2、计算(同学们已经能够利用计算器正确地计算了,你能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苏宁电器购物中心的发票,从发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帮张叔叔算一算,带30000元钱够不够呢?

请你估算一下

(2)怎样才能知道张叔叔究竟花了多少钱呢?

①  要先求出每种电器的总价,再求三种电器的总价。

怎样用计算器求三种电器的总价呢?

谁愿意到上面来演示一下。

(计算连加时,我们可以按顺序按键输入数字和符号进行计算)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把答案填在发票上。

校对。

营业员阿姨是怎样填写发票的呢,和你填的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想知道大家算得对不对,该怎么办?

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计算器进行

验算。

自己选择一个算式后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延伸问题:

你还能根据这张发票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或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老师选择两个问题请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

①电脑的总价比VCD的总价多多少元?

②电脑的数量是照相机数量的几倍?

你为什么不算?

对,像这样比较简单的题目是没有必要用计算器计算的,计算器是用来计算数字比较大、比较复杂的题目的。

(4)“人机挑战”,“比比谁最聪明”。

师:

是人聪明呢还是计算器聪明呢?

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你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挑战队”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

10+20=   45÷9=   27-16=   80×50=

29×42=   457÷7   3569+1427=   8737-3210=

师:

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投影培根的名言)。

3、找规律

 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下列问题吗?

 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42857×1=                  142857×4=

142857×2=                  142857×5=

142857×3=                  142857×6=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也可以找到规律进行推算。

4、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11111111×11111111=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

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

1×1=

11×11=

111×111=

1111×11111=

11111×11111=         

       ×         =        

(1)用计算器计算,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校对。

(2)这组题目中隐藏着哪些规律呢?

(3)你能照样子继续写出几个算式吗?

你能用计算器进行验算吗?

(4)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又有规律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也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再推算出比较复杂的算式。

5、小挑战老师这里有一道比较复杂的算式你会算吗?

           22222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