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主要章节内容总结.docx
《成本会计主要章节内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主要章节内容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会计主要章节内容总结
成本会计部分
第三章生产费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一、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
2、人工费用的分配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
3、制造费用的分配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
1、直接分配法
①辅助部门之间不分配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车间以外的部门
②
某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辅助费用=该受益部门的劳务总量×分配率
2、顺序分配法
①辅助部门之间先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
②辅助车间分配之后再对外分配
3、交互分配法
①对内分配(第一次分配)(只在辅助车间之间分配)
②对外分配(第二次分配)(分配给辅助车间之外的各受益部门)
4、代数分配法
①计算各辅助车间单位成本(设为X、Y未知量)
根据:
待分配费用+分配转入的费用=提供的劳务总量×单位成本
联立方程求解单位成本
②根据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劳务量分配辅助费用
5、计划分配法
①根据计划单位成本和受益单位的劳务量分配辅助费用
辅助费用(计划总成本)=辅助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计划单位成本
②确定实际总成本
辅助费用(实际总成本)=辅助部门待分配费用+分配转入的计划成本
③成本差异=实际总成本-计划总成本
差异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辅助部门不设“制造费用”账户,相关费用结转时,直接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部门设“制造费用”账户,相关费用结转时,先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然后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其他各受益部门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一、倒挤完工产品成本
公式1:
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①不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均视为0)
完工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
②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注意:
十二月份可能出现期初在产品≠期末在产品成本)
③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材料费用(定额)=∑在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在产品人工费用(定额)=∑在产品定额总工时×单位工时人工定额
(某工序在产品累计定额工时=∑以前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工时定额×50%)
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在产品定额总工时×单位工时制造费用定额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在产品材料费用(定额)+在产品人工费用(定额)+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
④在产品只计算材料费用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
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材料费用=期末在产品数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在各工序开始一次投入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各工序)×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原材料在各工序陆续投入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各工序)×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二、分配完工产品成本
公式2: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标准×分配率
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标准×分配率
分配方法:
1约当产量法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同上)
★原材料在各工序开始一次投入(同上)
★原材料在各工序陆续投入(同上)
人工费用的分配:
(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各工序)×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
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制造费用的分配:
(同人工费用的分配)(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②定额比例法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分配率
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定额×分配率
③在产品按完工成本计算
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一、品种法
1成本计算对象:
产品品种
2适用范围:
大量大批
3成本计算期:
定期(月末)——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生产周期不一致
4费用的分配:
若月末同时存在完工和在产品,需要分配
5计算程序:
1依据原始凭证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会计分录归集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3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到“辅助生产成本”
4根据第三章相关分配方法,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相关部门(其他辅助部门、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等)
5归集、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6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到“基本生产成本”
7根据第四章相关分配方法,将基本生产成本(含期初数)分配给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
8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到“库存商品”
二、分批法
1成本计算对象:
产品批别(订单)
2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
3成本计算期:
不定期(一般于产品完工时核算成本)
——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与生产周期一致
4费用的分配:
一般情况不需分配
若跨月完工,月末同时存在完工和在产品,需要分配
5计算程序:
1典型分批法:
各批产品于月末或同时完工或同时未完工,直接合计各项生产费用,不需要分配
2拓展分批法:
各批产品跨月陆续完工
●批内完工产品数量较少:
完工产品按定额或计划成本转出
●批内在产品数量较少:
在产品按定额或计划成本,或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或在产品按固定数额及在产品只计算材料费用等方法计算
●批内完工和在产品数量都较多,采用第四章方法分配费用
3简化分配法(在产品不计算间接费用法)
●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登记批内所有产品生产费用和工时
●设立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各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和工时,若有完工产品,同时登记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和工时
●根据基本生产二级账的间接生产费用和工时,计算间接费用的分配率
●根据二级账计算的间接费用分配率和各完工产品的工时,分配完工产品的间接费用
三、分步法
1成本计算对象:
各生产步骤
2适用范围:
大量大批多步骤
3成本计算期:
定期(月末)——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与生产周期一致
4费用的分配:
月末同时存在完工和在产品,需要分配
5计算程序:
1逐步结转分步
●按实际成本结转(以总数结转),且不设自制半成品库
各步骤产品费用的分配结合第四章的方法
各步骤产品(半成品)完工转入下一步骤时:
借:
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
贷:
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
●按实际成本结转(以总数结转),开设自制半成品库
各步骤产品费用的分配结合第四章的方法
各步骤产品(半成品)完工转入下一步骤时:
借:
自制半成品—×半成品
贷:
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
下一步骤领用半成品时:
借:
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半成品
贷:
自制半成品—×
●成本还原
将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分解为最初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还原方法是:
从最后一个步骤半成品(即完工产品中的半成品)开始,依据上一步骤完工产品(半成品)的结构分解,直至找出原始的成本项目
方法一:
计算成本还原率
本步骤半成品费用分解后
各成本项目=上一步骤完工产品各成本项目×成本还原率
方法二:
结构百分比法,计算上一步骤完工产品各成本项目的百分比
本步骤半成品费用分解后
各成本项目=本步骤完工产品各成本×上一步骤各成本项目比例
●分项结转
上一步骤各成本项目分别转入下一步骤各成本项目中,最终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即为原始成本项目
2平行结转分步
●适用于装配式多步骤企业
●分配标准的确定:
最终完工产品的数量和各步骤广义的在产品(本步骤未完工的在产品和本步骤已经完工但未形成终端产品的在产品)
●各步骤费用的分配率
●各步骤费用应计入完工产品的“份额”=各步骤各项费用的分配率×完工产品的标准
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
定额法:
一、脱离定额的差异
1、原材料差异(量差)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本期投产产品数量×单位消耗定额
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期初结余+本期实际领料-期末结余
差异(量)=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差异(额)=(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计划单价
2、人工费用差异(量差+价差)
某产品定额人工费用=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
某产品实际人工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
差异额=某产品实际人工费用-某产品定额人工费用
3、制造费用差异(量差+价差)
某产品定额制造费用=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计划小时分配率
某产品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实际小时分配率
差异额=某产品实际制造费用-某产品定额制造费用
二、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价差)
某产品材料成本差异=(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
三、定额变动差异(月初调整定额差异)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旧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1-定额变动系数)
四、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超支差/-节约差)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节约差)±定额变动差异(-超支差/+节约差)
管理会计部分
第9章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
1变动成本:
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随产销量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
2固定成本:
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产销量变动,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销量增加下降
3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V×Q+F
二成本构成
1完全成本法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存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2变动成本法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存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三产销不平衡对利润的影响
1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
2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
3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
利润
完全成本法=收入-完全销售成本-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收入-变动销售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第10章预测分析
一本量利分析
1公式:
E=P×Q-V×Q-F=(P-V)×Q-F
2相关指标:
①单位贡献毛益=P-V
②贡献毛益总额=(P-V)×Q
③贡献毛益率=
④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平衡(利润E=0)
1盈亏平衡销量
2盈亏平衡销售额
3盈亏平衡作业率
4安全边际量=Q1-Q0
5安全边际销售额=P×(Q1-Q0)
6安全边际率=
7销售利润率=
三目标利润
1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
2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3相关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敏感系数)
单价的敏感系数=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销量的敏感系数=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4经营杠杆
⊿EBIT=EBIT1-EBIT
⊿Q=Q1-Q
①已知EBIT1预测Q1
②已知Q1预测EBIT1
第11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新产品开发决策
原理:
E=(P-V)×Q-F
1不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新产品贡献毛益的大小,选择贡献毛益最大的方案
2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新产品剩余贡献毛益的大小,选择剩余贡献毛益最大的方案
二亏损产品停产决策(差量分析法)
原理:
E=(P-V)×Q-F
1亏损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大于(小于)零亏损产品不停产(停产)
2转产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小于)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转产(继续生产)
3设备出租的收入大于(小于)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转产(继续生产)
三半成品、联产品进一步加工决策(差量分析法)
1相关差量收入=加工后收入-加工前收入
2相关差量成本=进一步加工的成本
3差量损益=1-2
四零件自制或外购决策(无差别点分析)
1自制总成本=V×Q-F(专属成本)
2外购总成本=P×Q
3无差别点需要量
4Q>Q0选择自制Q<Q0选择外购
五生产工艺选择决策(无差别点分析)
1先进工艺总成本=V1×Q-F1
2落后工艺总成本=V2×Q-F2
3无差别点需要量
4Q>Q0选择先进工艺Q<Q0选择落后工艺
第13章全面预算
预计销售量预计生产量预计采购量
预计销售收入预计生产成本预计采购成本
预计现金收入预计材料费用预计采购支出(付现)
预计人工费用
预计制造费用(付现)
一全面预算的编制
(一)日常业务
1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是日常业务预算的起点
预计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单价
某期间现金收入=本期现销收入+本期收回前期账款
2生产预算
唯一采用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的预算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品存货-预计期初产品存货
3直接材料预算
预计材料消耗量=预计生产量×单位消耗量
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消耗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预计材料采购额=预计采购量×采购单价
4直接人工预算
人工成本=预计总工时×单位工时工作率
5制造费用的预算
变动制造费用=各期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特种决策预算
1资本支出预算(略)
2一次专门业务预算
预计库存现金<最低限额筹资
预计库存现金>最低限额投资
(三)财务预算
1现金预算
2预计利润表
3预计资产负债表
二预算控制
1固定预算
静态预算,不考虑预算期业务量变动
2弹性预算
变动预算,预算期业务量变动
3增量预算
实际与计划比较
4零基预算
不考虑过去的水平
5定期预算
时期固定
6滚动预算
时期一次滚动
第14章标准成本
一标准成本
1单位标准成本=单耗×单价
2标准成本总额=实际产量×单位标准成本
二成本差异
1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量差=实际差量×(实际单耗-标准单耗)×标准单价
价差=实际差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标准单价)
2固定成本(难点)
两差异分析:
预算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能量差异=(预计产量-实际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单位标准工时
=(预计产量-实际产量)×标准单价×标准单耗
三差异分析
预算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标准单耗)×标准单价(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单价
三成本差异处理
1按标准成本分配给在产品、完工产品和已销售产品
2差异净额直接转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