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2269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典园林史 2.docx

中国古典园林史2

名词解释部分和填空题部分

1、园林:

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园林史:

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3、园林艺术:

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要素构成)按照园林匠师的审美意识所创造出的时空的动静空间艺术

4、园林美的衡量标准:

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

5、园林艺术的特征:

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

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

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7、人工山水园:

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

8、天然山水园:

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调整,加工,改造。

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

8、皇家园林:

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家至尊

9、私家园林:

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

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

无论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不同于皇家园林(多为宅园,在邸宅后部,前宅后院。

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

10、寺观园林:

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

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多以栽培名贵花木文闻名(如杭州灵隐寺)

11、皇家园林的分类: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12、大内御苑:

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故宫内御花园)

13、行宫御苑:

建置在城都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

14、离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者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地方

15、中国古典园林雏形源于商代:

囿,台,园圃

16、囿的定义:

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帝王贵族

17、台的定义:

用土堆筑成的方形高台。

功能是古代人登高观天象,通神明。

台还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如殷纣王沙丘苑台,文王灵囿,灵台)

18、园圃的定义:

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蔬菜的场地,除食用、药用外,也发展为观赏用。

19、苑的定义:

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其主要目的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注意自然景色与人工造景的观景内容的结合。

叠山理水,聚山理水,聚土为山,辟池凿沼,种树植卉,养育禽鸟,并布置众多的建筑群供临朝、居住、游览等多功能结合的园林形式。

20、汉代奠定了中国至今的梁架结构法式。

21、一池三山:

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我国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境

地。

最初在上汉代林苑建制,模拟海上神山,后来演变成历代皇家园林的一种传统格局,在一

个宽广的水域中筑三岛象征一池三山的神仙住所。

对我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的创作均有深

远影响。

22、我国古典园林意识形态: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23、寺观园林组成内容:

崇拜部分,生活部分,前导部分(丛林引导式,溪流引导式,山道引导式,综合引导式),游览部分

24、白马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25、曲水流觞:

我国古代的一种游戏,

26、中国四大名园:

避暑山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

27、《园冶》明末吴江人计成《一家言》(《闲情偶记》)清代李渔《长物志》清代文震亨

28、世界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29、园林的分类:

(按地域、历史、功能)按照园林的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按地域分可以分为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按照造园形式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30、苏州四大园林:

仓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

31、集景式园林代表:

怡园

32、风景建筑群代表:

万寿宫

33、一池三山园林代表:

杭州西湖,颐和园,上林苑建章宫

34、园林的概念及四要素:

山石,水体,植物,建筑

35、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杂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36、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囿,台,园圃

37、上林苑建章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一池三山”模式的园林是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38、哪个都城开创了我国皇都规划的新格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邺城开创了城市中轴线;洛阳开创了三套城做法(宫城,皇城,郭城)

39、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40、三山五园分别是?

三山即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即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

41、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是?

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

42、颐和园(清漪园)中的什么园是仿照无锡寄畅园所建:

谐趣园

刘宋宗炳《画山水序》

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的提出

和王微《叙画》为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专着。

简答题大题部分

1、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五个分期:

2、各个阶段的特征:

3、寺观园林的特点。

答:

一、组成内容:

崇拜部分,生活部分,前导部分和游览部分;二、总体布局:

前塔后殿,是早期寺庙较典型的布局方式,绕以周垣,四面设门,沿墙沟渠,优美清净;三、不同于一般帝王贵族园林,与风景胜地相结合,是古代公共游息场所,对于风景区开发有积极作用。

4、隋唐西京长安城的规划特点

答:

唐长安建制采取三套城的规划,同时实行里坊制

5、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规划特点。

与隋唐时期城市规划的不同。

答:

6、什么朝代出现了完整的皇家园林的三个类型?

代表园林是什么?

答:

唐朝出现了完整的类型。

大内御苑(大明宫、兴庆宫)行宫御苑(洛阳西苑)离宫御苑(华清宫)

7、简述艮岳的造园成就。

答:

以筑山为主体的大型山水宫苑,故以山名。

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打破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范模式,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8、西湖十景是什么?

西湖的规划特点?

西湖特点:

城市大型园林。

湖山主景突出。

“一池三山”模式。

园中之园景观。

林木特色景观。

四季朝暮景观。

历史文化景观。

小园大湖沟通。

西湖十景:

1.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菏2.4.5.6.7.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8.9.10三潭映月3.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9、寄畅园的特点。

答:

1、小中见大,借景锡山。

2、顺应地形,造山凿地。

3、山水自然,主景开阔。

4、山中涧泉,水景多采。

10、拙政园的特点。

答: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11、清漪园(颐和园)的特点。

答:

1、依山开池,模仿西湖。

2、借景西山,建筑呼应。

3、东面宫殿,东北居住。

4、长廊连接,丰富景观。

5、园中有园,仿园寄畅。

6、石舫西洋,对立统一。

12、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

答:

1.明清两代苑囿风格更加趋向于宏伟浑厚、雍容华贵,以显示封建帝王统治的威力和无比的富有。

表现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及宗教色彩的设计思想。

2.明清时期的皇家苑囿多与离宫相结合,位于郊外,少数位于城内。

3.明清苑囿造园布局多半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巧于利用地形,创造各苑的特点。

4.集仿各地名园于其中。

5.明清苑囿中的建筑布局形式不同于正式宫廷建筑严肃庄重的布局。

6.明清苑囿中也运用我国传统的叠石手法。

7.苑囿中水面面积较大,大部分是利用原有地形水体或泉形成大水面。

8花木是苑囿中的重要要素。

13、私家园林的三大地方风格是?

造园手法的区别是?

答:

稳重雄伟——北方园林;明秀典雅——江南园林;畅朗轻盈——岭南园林园林主人——北,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南,退职还乡的官僚、地主、富商、文人墨客。

要求和设计主导思想——北,皇亲国戚向往帝王宫苑式的生活享受,追求气派,用以显示政治上的地位。

南,江南私家园林中官运不通的政客和落泊文人欣赏脱离现时的意境,追求超世脱俗的景色。

规模——北,较大,苑内空间划分数量少而面积大;南,与之相反。

总体布局——北,多采取中轴对称处理,于整形布局中求得自然变化。

(追求气派的思想的必然反映);南,总体布置自然式。

风格——北,庄重、雄伟、壮观、浑厚、沉实;江南,秀丽、轻巧、精致、曲折。

结构——北,多以建筑为主,山水辅佐地位;江南,以山水为主景。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北,建筑要求承重、御寒,体量大,屋顶翼角低;江南,建筑小巧玲珑,富于变化,屋顶翼角高。

水景——北,水源困难,小水池、小水面处理手法;江南,水源充沛。

色彩——北,金碧辉煌,红柱色瓦、富丽堂皇;江南,素雅淡泊,青砖灰瓦粉墙。

(原因1.2.)堆山——北,规模小;江南,规模较大。

植物——北,品种少,不丰富;江南,反之。

岭南园林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和居住建筑结合在一起,这种庭园以适应生活起居要求为主,适当地合一些水石花木增加庭内的自然气氛

14、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特点

答:

1、满足园主日常生活享乐,达到虽居闹市,而又有山林之趣。

2、多与住宅相连,占地面积不大。

3、水是园林中的重要要素。

4、堆山叠石是江南园林中城市山林的主景。

5、园林中的建筑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

6、花木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题材。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时代特点:

(1)囿到苑的发展

(2)一池三山的布局格局(3)私家园林的出现(4)建筑技术与就(5)开创人工堆山的纪录(6)已经注重风景植物的点缀(7)植物园、动物园的雏形

总结: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虽已经出现,但是和皇家园林没有明显的类型上的差异。

园林的内容驳杂,园林概念也比较模

糊。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观赏为主。

但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设计经营。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还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时代特点:

山水诗的影响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等山水画的影响顾恺之、戴逵、王羲之、谢赫等扩大了绘画领域。

顾恺之首创山水画,理论着作《论画》为画品最早文献。

妙极自然的山水意境是这个时代山水园发展的特点。

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外师造化,精炼而典型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传统山水画风格形成山水风景园林的风格基础。

魏晋南北朝开始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园风格逐渐形成起来,以模仿自然山水风景于有限空间内的造园手法已经普遍使用。

改变了前代豪壮雄伟之气,大量吸收了山水画的特色,继承了古代山水风景园格式,表现了以山水为主题。

总结:

1.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前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性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盛行,集中反映了这个时代造园活动的成就。

深刻影响后代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

4.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

5.“园林”一词已经出现:

“驰鹜翔园林”(晋.左思),“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晋.

张翰),“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刘宋.何承天)。

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承上启下。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小结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

着意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文人参与造园活动,为文人园林发展打下基础。

3.寺观园林进一步发展。

4.公共园林已更多见于文献记载。

5.创作技巧、手法更为先进、发达。

6.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经有了互相渗透的迹象。

较完善的园林体系。

园林的成熟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总结:

1.在三大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最为突出。

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了私家园林。

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了文人园林的影响。

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

寺观园林文人化(灵隐寺)。

3.掇山理水技艺更加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大自然水体形象,与土山、石山、土石山结合构成地貌形象。

4.由唐代写实与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倾向。

所以写意山水园到宋代才得以最终完成。

园林的成熟后期(元明清——公元1271-1911年)

各个时期的代表园林

一、秦汉时期

(一)皇家园林(雏形)

1、商朝:

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周文王修建灵囿,灵台,灵沼(皇家园林前身)

2、周朝:

楚国华章台,吴国姑苏台

3、秦朝:

阿房宫,上林苑,兰池宫(首次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

4、汉朝:

上林苑(扩建改建:

一座庞大集锦式皇家园林,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首座具有完整的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二)汉代贵族和富商的园(与西汉帝王苑囿无异仅仅规模小)

河南商丘:

兔园(梁园)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妙极自然的山水意境是这个时代山水园发展的特点。

(一)皇家园林

1、邺城:

(首次使用城市中轴线)曹操修建铜雀园,内筑三台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曹魏修建城西“元武苑”和城北“芳林苑(由此山水为骨干的山水园已经有新发展)”

2、洛阳:

三套城的建设法式(宫城,皇城,郭城)宫城多为改建

3、建康(南京):

玄武湖(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

(二)门阀士族地主的别墅,山庄(内容和规划设计方面均不同于皇家园林)

1、城市外的——别墅园:

西晋石崇金谷园

2、城市里的——城市型园林:

北魏张伦园

(三)寺观园林(舍宅为寺南朝和唐朝盛行此风,寺观园林与宅园内容和规模上没有差别)

南京栖霞寺(贵族们施舍而建)——到了隋唐时期,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被誉为我国佛教四大丛林。

三、隋唐时期

(一)皇家园林(出现完整的三个类型)

1、大内御苑:

大明宫

2、行宫御苑:

西苑(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大型皇家园林,沿用一池三山,他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代园林的全盛期的到来;西苑的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后代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杨广建设

3、离宫御苑:

华清宫(建设有华清池中又莲花汤)

(二)私家园林(官僚士大夫都厌烦都市繁华生活,向往田园化,诗意化生活)

1、山池(山池院):

都城或都城近郊

2、自然山水园林:

就天然山川胜景加以人工布置而成的自然山水园代表:

辋川别业——个林大茂盛、湖光山色、风景优美自然山水园。

景点提名和人的感受都是充满诗情画意

(三)风景游览地

我国古代公共游览地:

曲江池(唐)宜春苑(秦汉离宫别馆)芙蓉苑(隋文帝)

曲水流觞(兰亭园)

(四)寺观园林

慈恩寺(大雁塔)——佛教交流中心

荐福寺(小雁塔)

四、宋代时期

(一)皇家园林(规模不如唐代,但是规划精致)

1、东京(

四水灌都,打破里坊制度,三套城,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和行宫大内御苑:

后苑,延福宫,艮岳。

行宫御苑:

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

2、临安(南宫北市,倒骑龙)

玉津园、富景园、聚景园

(二)私家园林

1、花园:

天王府花园子(牡丹)归仁园(牡丹、芍药、竹子、桃李)李氏仁丰园(嫁接)

2、宅院:

富郑公园,沧浪亭

3、游息园(别业类):

董氏西园(布局特点去山林之胜,亭台布置不用轴线对称,花木种植不成行)

(三)寺观园林(文人化)灵隐寺

五、明清时期

(一)皇家园林

1、大内御苑:

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西苑(北海园林,始于辽代明代形成格局,清代沿袭)

2、行宫御苑:

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

3、离宫御苑:

圆明园:

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避暑山庄:

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清漪园(颐和园):

以杭州西湖为规划蓝本,最后一座一池三山园林,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中心,谐趣园仿建无锡寄畅园

(二)私家园林

1、北方园林:

勺园,恭王府邸园

2、南方园林:

苏州: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

无锡:

寄畅园上海:

豫园、古漪园(南翔)、秋霞圃(嘉定)、曲水园(青浦)、醉白池(淞江)南京:

瞻园扬州:

个园、何园、小盘谷常熟:

燕园杭州:

水竹居

(三)寺观园林

一般和私家园林没有太大区别,更加朴实,更加简洁

(四)其他园林

1、公共园林

A:

依托于城市的水系或者利用河流、湖沼、水泡以及水利设施而因水成景。

如北京什刹海。

B:

利用寺观、祠堂、纪念性建筑的旧址,或者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名迹,在此基础上稍加园林化开辟而成。

如成都杜甫草堂、新都桂湖(纪念明代学者杨升庵)

C:

农村聚居的公共园林。

如皖南徽州2、衙署园林3、书院园林

(五)少数民族园林

藏族——罗布林卡

拙政园

平面图475位置:

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

面积:

4.1公顷,是一座大型宅院。

布局:

分三部分:

西部补园、中部拙政园、东园,其中以中园为主。

布局特点:

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全园的纽带和灵魂。

中部景观:

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的大型宅院,有山水为主的开场空间有山水与建筑相间的半开场空间,也有建筑围合的封闭空间。

中部主要景观:

①远香堂:

明代结构的四面厅,每面装置玻璃长窗,坐在厅内可四面赏景。

②小飞虹:

木质结构廊桥。

③香洲:

临水而建的仿舟船形象的舫厅(旱船)是拙政园中部着名的船景。

④和风四面亭:

坐落在池中西岛西南方的六角小亭。

西部景观:

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呈曲尺形,以散为主、聚为辅,理水的处理与部截然不同。

曾有“吴中第一名园”之誉的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留园由四部分组成,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

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西区环境僻静,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富有野趣。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留园的造园特点:

“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曲折而自由的布局”。

留园为平地造园,没有地形之便,却能通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划分空间,变化丰富,达到了”处处邻虚,方方侧影“的空间无尽,视觉无穷的效果。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整体上是用建筑围和空间,同时,建筑又将其内部空间划分,形成园中之园。

院与院子、馆与馆通过曲廊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连续又富于变化的整体。

如留园后庭湖面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但由于建筑密度比较高,为了避免过大体量对园林景观造成影响,园中利用水池和置石丰富空间的层次。

如赫赫有名的冠云峰,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的遗物,玲珑剔透,没有人工斧凿痕迹,兼具瘦、漏、透、皱的特点,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片山多致,寸石生情”;远观有势,近看有质,颇耐人寻味。

通过置石形成对景和与之相呼应的建筑主景,形成了丰富而又有条理的景观视线,做到了景中有景、景外有景淡化建筑外观形象,在建筑周围点缀山水,增强山林气氛,并向室内引伸。

四面有山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使得建筑有了收纳和聚景的作用,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便是如此。

留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在留园中比比皆是。

如一进留园大门,是一个较宽敞的前厅,然后进入一个狭长的通道,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经过三折后,进入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随后进入一个半遮半敞的小空间——古木交柯,造园师将这段行程巧妙的采用开阖对比和光线明暗对比,以空间反复的节奏变化,

来打破进园漫长通道的单调沉闷感觉。

而留园中部以水体为主,四周假山的开敞景观,而西部形成以山体为主、水体为辅的山林景观,中西部空间进行对比,形成疏密相间的空间景观,则反映了山水格局对比。

漏景是留园又一典型手法。

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窗洞门作为取景框,行经其间,就有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出现,。

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而且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漏”字,使景色更为生动而富有情趣。

如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园古木交柯处,通过漏窗欣赏窗外若隐若现、或藏或露的景色,有移步换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