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docx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
杨村第十一小学
幼小衔接课题组
论文题目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
专业名称
完成时间 2013年12 月
键入章标题(第1级)1
键入章标题(第2级)2
键入章标题(第3级)3
键入章标题(第1级)4
键入章标题(第2级)5
键入章标题(第3级)6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摘要
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中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运动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的问题,并进行一些有关前阅读、前书写的简单练习。
这些习惯的培养一直以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给以强化教育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增长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
同时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个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它的独立性。
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高水平教师的匮乏、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严重的影响着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通过在小学以及幼儿园中的实践活动和调查,以及现有的资料整理,着重分析下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解决策略
一、引言
(一)选题缘由
1、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科研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历时5年,于1995年完成,原国家教委于同年发文向全国推广此项研究成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要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
“幼儿园以家庭、社区,相互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代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实验,取得了很多成果:
如以“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
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工作形势一直不容乐观。
湖北师范学院2010届教育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一、引言
(一)选题缘由
1、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科研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历时5年,于1995年完成,原国家教委于同年发文向全国推广此项研究成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要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
“幼儿园以家庭、社区,相互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代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实验,取得了很多成果:
如以“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
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工作形势一直不容乐观。
2、教师本人的观察与实践
幼小衔接对幼儿的影响,特别是大班的同学的影响,是幼教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
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溺爱,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
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突破,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过程的表现。
我们调查发现许多孩子自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发现,老师上课讲什么回家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可尿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作业记不明白也不问;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别人稍碰一下就告老师,既不懂得谦让,也不懂得关心同伴;还有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等现象。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况。
由此可见幼小衔接对于一名幼儿的重要性,所以我对于幼小衔接这方的问题比较关注。
(二)概念界定
幼小衔接(Young link)是在幼教领域中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
从字源上来看,“幼”即“幼儿、学前儿童”、“小”指的就是“小学、小学生”,“衔接”就是指“两个相邻阶段之间的连接,联系”。
所谓“幼小衔接”就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连接,主要在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中进行。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
与幼儿园相比,小学里儿童的生活环境、社会要求、课程内容、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文献综述
围绕幼小衔接这方面的问题,研究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主要有报刊、杂志、网络以及相关著作等,发现我国对于幼小衔接这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并不少,但是围绕的问题都是那几个方面,没有太大的创新性,而且大多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这方面的问题。
可见,幼小衔接虽然有很多人在研究,但是目前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对于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以下主要是我对所查阅到的文献的一个梳理: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界对幼小课程衔接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主要是从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来研究幼小课程衔接。
1.幼小衔接的国内研究
刘东(2006)认为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平稳连接
于过渡,幼小衔接工作搞的好,可以使即将升入一年级的适龄幼儿自然顺利地过渡到紧张的小学学习生活。
陈景凡(2008)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指出了我国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把幼小衔接当做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忽略了它们的连续性;2、幼儿教育小学化,偏重“智”的发展;3、幼儿园,小学,家长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出现断层;4、幼小衔接中师资力量薄弱。
张倩倩(2009年)从一个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2、缺乏社会适应性能力的锻炼;3、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上的不一致,易产生不良学习习惯。
梁嘉(2002)从一个幼儿教师的角度研究了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单向性,幼儿园做了大量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而小学则很大程度的忽略的幼小衔接的重要性;2、片面性,重视了儿童的知识储备,忽略了能力的培养;3、突击性,幼儿园为应付小学开学进行的摸底测验进行突击训练;4、表面性,不少幼儿园将幼小衔接仅仅局限于表面工作上。
庞威,赵月娥(2008)着重强调了幼小衔接中教师的问题,他们认为:
幼儿园的教师中专业知识扎实,学历水平高的并不多,即使有,也很难从一而终;一些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没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而且没有将这一工作视为影响其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另外他们还强调了教师中性别结构的失衡,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中,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
此外他们认为很多家长的观念也存在问题,重智育轻德育,重短期成效,忽略长期发展。
邹敏(1999)在归纳法国加强幼小衔接工作时,提出了法国的做法:
(1)增加男性教师;
(2)科学划分母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3)合并母育学校和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的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
2.幼小衔接的国外研究
德国学者Griebel认为压力理论(theory of stress)、人生历程中的关键事件理论(theory of critical life events in lifespan development)以及家庭的过渡概念(concept of family transition)都适合研究教育体系中过渡的多种需求。
新加坡研究者 Clarke和 Sharpe研究了入学之前 500个家庭(包括幼儿与家长)对入学的看法和继续追踪调查入学 6个月之后的270个家庭的看法。
研究结果表明,与家长早先的担心相反,入学之后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适应得很好,然而他们还是担心一年级的教师没有同情心并且太严厉。
家长期待改善家校交流而且希望教师为孩子们在家里的学习提供支持,期待教师反映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
澳大利亚研究者Margetts对过渡过程中个体的背景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1)个体特点,年龄与学业能力有关,与其他适应测量指标无明显相关;
(2)进入小学第一年,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受父母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3)幼儿参与较多的过渡活动更有可能预测到水平更高的社会信任感、自控、社会综合技能和学业综合成就,与父母职业水平有同等影响。
丹麦学者Brostrom(2002)在一项对过渡活动的调查中发现,32项过渡活动做的比较好,例如:
(1)入学前学校邀请幼儿参观课堂和课余活动中心;
(2)入学前,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会针对幼儿的生活与发展召开会议;(3)教师们协同构建幼儿园、学前班和课余活动中心的课程。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1979年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
他认为,人的心理也是处在生态环境中,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他确定人的发展公式"D=F(PE)"
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创立的发展生态学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
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系统组成,包括四个系统:
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
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
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
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职业、干预、当地的设施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指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的意义,以及权利和义务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的影响。
以上四个系统的交叉渗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整体图。
丹麦学者布拉斯托姆(StigBrostrom)借鉴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提出的“情境性学习”(contextuallearning)的观点来解释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2003年,其所做的一项个案研究发现,幼儿的个别学习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幼儿与环境中的物体和人相互作用组成的,如果转移到另一个环境则不容易发生迁移,因此幼儿在转入新环境时会发生不适应现象。
社会性建构思想作为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建者,维果茨基高度重视文化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他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理解心理过程的历史原则,认为一切都应当是从历史的、社会环境及相互联系中加以理解。
目前西方对维果茨基理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起源于社会交往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学校、教室、幼儿园作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而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的指导作用更不容忽视,同时,应该给儿童提供儿童间相互交往的环境并让他们学会交往的方法。
3.相关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
人是劳动的产物,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
而从幼儿到小学的一贯制教育,明显不利于幼儿本质的展示与更好地扩展,从这一角度看,应切实加强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
这也是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1、解放小孩子的眼睛,2、解放小孩子的头脑,3、解放小孩子的手,4、解放小孩子的嘴,5、解放小孩子空间,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这一精神宗旨。
充分论证了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征。
社会学中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存在,交往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没有交往则不能生存,人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目标规定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使学生有效发展,长足进步,优化组合幼小衔接后能产生1+1>2的效果。
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论述
陶行知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293;P7;P298);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独展辉煌的新时代,创新则是新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创新的素质应从幼儿开始培养。
综合上面几位专家的论述,我发现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工作做的比国内的到位,而且国外的理论基础比国内的强,这还需要我们国内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努力。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小学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够使儿童入小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
2、实践意义: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
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1、关于幼小衔接研究的总体思路
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青州市某幼儿园大班和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个体、教师和父母的观察来了解幼儿的特点,并通过观察过程中看到的一年级的新生对于小学的适应程度,适应速度记录下来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幼小衔接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相关著作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收集和整理,明确该研究的目标和大致内容。
(2)观察法
观察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并对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了解他们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3)访谈法
通过与山东省某幼儿园教师和某小学低年级老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全面的了解幼小衔接的存在的问题以及老师对这些的策略。
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智”
在体、智、德、美四育中, 重视“智”的衔接, 忽视体、德、美的衔
接, 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在智育中, 重视知识, 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 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样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学习而且会使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表明:
5~7岁是孩子一个关键年龄阶段。
教导孩子了解学习,认识学习,喜欢学习,自主学习,需要的是家长和老师智慧的启迪。
在小学中,老师往往一味的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老师的工资或是业绩是与所带班级的成绩所挂钩的,所以说大多数教师会将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结果上,而忽视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培养。
幼儿园和小学中,重视孩子学习培养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有一个度,很多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过早的将体美课取消。
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家中的家务也不用他做,什么事情有父母撑着,而现在中国的治安又不是很乐观,所以大多数家长一般不会让孩子在外面玩,所以孩子在家的时候只能是写写作业,看看电视,几乎没有什么锻炼的机会。
这个时候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就应该多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而且在户外活动游戏中,可以培养孩子的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我实习的小学里面,本来孩子们应该是上一节体育课的,但是因为马上要期中考试,很多数学老师或者是语文老师都在觊觎那每星期仅有的两节体育课和美术。
当学生听到体育课又不上的时候,脸上立马流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极具诱惑的高端产品逐渐面世,像现在的电脑,游戏机等等,孩子们是经不住这些诱惑的,而当他们希望得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如果家长不给买,那么孩子会怎么样,有的会精神相当低落,但是他不会采取措施。
而有一部分孩子,而且这一部分孩子的数量还在逐渐增加,他们会偷家长的钱,偷同学的东西,以此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就是幼儿园和小学忽视了德育的后果。
孩子们从小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将来大了不仅仅很难改掉,而且自己的心里会留下一个很深的阴影,对自己的自信程度会有很大的打击。
这其中也渗透了孩子美育的培养,老师们和家长们要及时跟孩子们交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用的,什么我们应该远离他们,并且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远离那些东西,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不只是要做表面文章。
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时候,一名学生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质问他中午午休的时候去干什么了,一开始那名学生在撒谎说跟家长出去吃饭,但是老师让他给家长打电话的时候,那名学生又说是和他家里的亲戚,不是跟父母,不知道电话,老师给他家长打电话,最后得知是去网吧里面玩游戏了。
还有一名学生,看到一个家里有钱的同学拿着一个小游戏机在玩,于是他也想拥有一个,但是他又没有经济来源,又不敢问家里要钱说买游戏机,于是他偷了父母的钱买了一个,上课玩的时候被老师发现,老师把家长叫来,家长问他钱哪里来的,一开始也是撒谎,最后还是承认说是偷得家里的钱买的。
我发现大多数老师不管是在上课的时候还是在课下,重点都放在了教授儿童一些算术,识字等关于理论性的方面,而很少拿出时间关系一下儿童的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太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了儿童的生理健康,却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二)形式上的衔接
不管是小学还是幼儿园在仙界方面多是在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如桌椅摆放形式, 课时数量、课节时间、午睡时间、游戏时间的增减) 上下功夫, 而这些改变的真正目的(如培养儿童的适应力、意志力、自制力、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 往往被忽略。
小学和幼儿教师的相互交流也多吸取对方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方面的特点, 而在教育观念、师生关系等方面很少沟通。
一些一直在幼儿园受表扬、鼓励和在商量的氛围中长大的儿童,在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大家彼此之间并不了解,没有了那些奉承的话,相反会遇到小学教师的冷眼,这样会对他们的自尊心遭受到很大的打击,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有一名小学生李某总是完成不了作业,喜欢偷懒,学习成绩也一直跟不上,上课听讲也不专心,回答问题不积极。
一开始代课老师上课还刻意的去让他回答问题,但是发现效果不大后逐渐开始了对他听之任之的态度,有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也会在课堂上对他有一定的嘲讽,下课会在办公室打两下,并没有跟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做好沟通。
在一个一年级的课堂中听课,是一堂数学课,我发现,教室内课桌的摆放逐渐走出了以往的固定模式,表面上是比较随意,但是老师在授课过程还是那些模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对于让学生回答的问题,前期铺垫做的也不是很多。
并没有以一种让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进行。
自己平时工作中发现,小学低年级课堂中的教具的摆放,学生课桌的安排逐渐的在跟幼儿园接轨,但是这些方面仅仅的表现在了形势上,而对于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适应情况等关注的还并不算太多,并且我注意到,教师对那些比较活泼比较外向的同学关注较多,一些班级的重要职务也都交给他们去做,而对于那些平时不爱讲话,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较少,这样这些同学只能听之任之,学习成绩会一直提不上去,并且心理也会出现问题,遇到事情容易走极端。
(三)突击衔接
一些幼儿园在儿童将要入学的前半年才做衔接工作, 带幼儿去参观小
学, 请小学生回园介绍等。
这些做法是必要的, 但远远不够。
很多在儿童3、4 岁刚入园时就应加以培养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和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习惯等都在最后时期进行强化训练, 忽视了日积月累, 急于求成,致使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骤然加大, 难以适应, 不但教育效果不佳, 而且还使儿童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畏惧和为难情绪。
其实这方面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表现的非常明显,许多幼儿园仅仅是在孩子们上大班的时候临时性的对孩子们进行一些关于幼小衔接的渗透,而不是从儿童刚入园的时候就一点点地将幼小衔接的一些基本的观念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中。
这样不免会造成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儿童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偏差,产生一些害怕、厌学等心理。
衔接是急不得的,要让孩子们有个过程,在刚进入小学,孩子们会感到不适应,这是正常的,每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总会感到不适应。
所以说,在孩子们进入小学以前就要尽量让孩子们爱上学习。
其实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有一个很简单办法,就是让孩子们喜欢上老师。
喜欢学习和喜欢老师,就好像是人的手心和手背,是不可分割的。
喜欢学习的孩子往往都是喜欢老师的,因为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又因为喜欢老师,就不想让老师失望,所以一定会努力学习。
老师心目中有好学生,差学生,同样,学生心目中,老师也有个等级排列的顺序,有最喜欢的老师,有比较喜欢的老师,还有没什么感觉的老师,这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学生会有意无意的不好好学习这门课;相反,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学生上课就会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
在学校中,的确有一些学生,为了老师而学习。
如果老师对他们好,他们就信心百倍,热情倍增,废寝忘食。
他们崇拜老师,把老师当做保护神,对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言听计从。
而老师可能也喜欢这样的学生,但老师仍然会严格要求这些学生,所以当他们出现不良行为之后,老师也会批评他们。
比如,如果因为不用功而没考好,老师必然会指责他们。
如果为了老师学习,这时就受不了,觉得过去的努力皆成为泡影,老师不再喜欢我了。
所以说老师应该利用好自己的这个特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