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1153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1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

中心小学

(2017秋季学期)

 

教师

年级四

学科语文

 

情况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

(1)班共有学生52名,从整体看:

本班前面有优等生,但只是极个别。

中等学生较多,后进生学生也有不少。

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而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上课不专心听课,爱做小动作,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八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八个专题依次是:

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4、增优补差,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

5、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年级:

(1)学科:

语文任课教师:

周次

起止

时间

教学内容

预计

课时

法制教育、

德育渗透点

备注

1

2017.8.28—9.1

准备

2

9.4—9.8

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9.11—9.15

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

9.18—9.22

5古诗两首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9.25—9.29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管理条例》

6

10.2—10.6

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7

10.9—10.13

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13白鹅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8

10.16—10.20

14*白公鸡15猫16*母鸡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9

10.23—10.27

语文园地四17长城18颐和园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0

10.30—11.3

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20古诗两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1

11.6—11.10

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6

12

11.13—11.17

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

6

13

11.20—11.24

语文园地六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

14

11.27—12.1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

6

15

12.4—12.8

28*尺的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

6

16

12.11—12.15

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17

12.18—12.22

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6

18

12.25—12.29

语文园地八

6

19

2018.1.1—1.5

期末复习

20

1.8—1.12

期末测试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

教学单元课题

1.观潮

预计学时

2

备课

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重点

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与反思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导人。

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3、读文。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1、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2、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

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3、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

壮观、奇特。

4、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5、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6、品读“潮来前”的“奇”。

三、深悟“奇”,回归整体

第二课时

一、读文,理清层次

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

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

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积累,课外拓展

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2、自主积累:

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

(1)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2)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板书设计

 

1、观潮

潮来前:

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天下奇观潮来时: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

教学单元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预计学时

1

备课

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瓮中保护法》

重点

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与反思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导语: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不仅有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在它的脚下还有地球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认读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字词,借助工具书,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文中重点词语。

(2)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细品,走入文本。

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

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

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组织小组内交流。

3、班上交流。

(随机板书)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填空: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的形反差,构成了()景观。

咫尺为邻(问: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说谁与谁咫尺为邻?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填空:

雅鲁藏布大峡谷长(),平均深度是(),最深处达()。

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神奇)  

世界之最——长、深、窄

自然博物馆——物种丰富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

教学单元课题

3.鸟的天堂

预计学时

2

备课

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重点

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与反思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

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

(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

你喜欢读哪一节?

三、精读大椿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

可以从课文找到表示榕树特点的词。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

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

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

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

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

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

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二、精读写鸟部分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的快乐?

如此的开心呢?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6、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板书设计

大榕树大茂盛(静态)

鸟的天堂

鸟多欢快(动态)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

教学单元课题

4.火烧云

预计学时

1

备课

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重点

难点

1、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与反思

一、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

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三、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哪个字难写,凶的部首是什么。

出示多音字。

3、默读全文,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

请用“——”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4、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

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

 

5、文中的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的?

(夏天的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

(晚饭过后;乘凉)

6、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谁来读读第一自然?

这段话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

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的?

(“笑盈盈”)

请你们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7、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

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8、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请在3至6自然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然后说说你读后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1、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

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

2、除了这些颜色外,还会有哪些颜色呢?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3、四个“一会儿”构成了一个什么句?

你从四个“一会儿”体会到了什么?

(火烧云变化非常多,非常快。

4、你能用四个“一会儿”说一句话吗?

5、师生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6、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吗?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师:

你真会用词。

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二)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1、读了课文4-6自然段,我们体会到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形状多?

请用“”标出来。

变化快?

用双横线画出来。

形状(多):

马、狗、狮子;

变化(快):

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

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小结:

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3、过渡:

火烧云还会有哪些形状?

(动物、植物、人类等)

4、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概括吗?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三)火烧云下去了

小结:

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说“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赞美火烧云吗?

(火烧云真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啊!

2、你在自然中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景物?

(钱塘江大潮、雨后彩虹、海市蜃楼...)

3、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出现

颜色

4*火烧云

变化多、快

形状

消失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

教学单元课题

语文园地一

预计学时

4

备课

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课前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与反思

第一课时

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

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请同学们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向 

1、读《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

重点是什么?

 

(1)介绍什么。

(2)怎样介绍。

重点:

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

 

(3)怎样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3、组织小组内交流。

巡回指导,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1)学生个人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

把重点内容自己小声练说。

(2)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

1、指名试说,教师点评。

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

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

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

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2、全班交流。

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1)根据各小组推荐,学生上台试说 

(2)提出问题或补充。

  

四、教师总结

五、作业

把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亲朋分享。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指导

一、导入揭课

我们学习了这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二、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金口大峡谷、大瓦山湿地公园、公园(校园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日出、月色、都市夜景。

 三、例文赏析

四、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要写好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五、学生作文,把自己想好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突出景观的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五、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

六、作业

课外修改习作,广泛征求修改意见。

               第三课时

一、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二、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三、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四、欣赏佳作。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课本里的两句话,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

你有何发现?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日积月累”。

1、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2、你发现了什么?

3、你最喜欢哪一组?

为什么?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4、背诵诗句。

5、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6、抄写诗句。

7、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三、趣味语文

1、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生读后,思考:

这样读有什么意思?

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3)师生小结。

(4)再读。

2、练习:

(1)生自由读:

 

(2)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3)师生再读。

(4)小结:

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四、课后总结。

 

板书设计

用方位、时间等顺序

仔细观察

自然景观  描述的“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准确、形象的语言

逼真的描摹

多种修辞手法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

教学单元课题

5.古诗两首

预计学时

2

备课

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重点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复备与反思

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二、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

三、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1)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2)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3)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